🔸9/19 (週日) 9am🔸
紐奧良 NOLA River Fest 音樂節|線上首映
自從去年收到了一項來自紐約的特別邀約,而開啟了這個影片計劃,在醞釀努力將近一年的此刻,這部用「愛與原創作品」獻給爵士樂的電影《Jazz Changed, Jazz Changes, Jazz Changin’》即將誕生!
爵士樂如何改變了這個世界?文學、藝術、人權、種族…,因爵士樂誕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它反映了不同的時代精神,也為時代注入了革新與驅動力。“Changes”—在爵士樂中是專有名詞,意為「和弦進行」。若僅留下原曲的「Changes 和弦進行」,但重新譜寫主題旋律,在爵士樂中即成為另一首新曲。這也是爵士樂其中一項包容與轉化、跨越國界的特質。影片名為《Jazz Changed, Jazz Changes, Jazz Changin’》,也是特別取其雙關之意,期待讓聽眾感受到爵士樂過去、現在、未來的改變與新意!影片中包含了四段如同旋轉木馬般不斷變化的台灣原創/非洲古巴爵士現場演出,另外也將集結重量級國際爵士樂學者/音樂家之訪談,引入爵士樂的時代意義——是致敬,也是革新——期待延續下一個屬於台灣的 Jazz Changes。
🔸 #四個獨特的台灣文化地景
我們期待從不同角度讓聽眾感受爵士樂,不僅拍攝現場演出,更希望將台灣獨特的文化地景與作曲內容發想結合,分享給國際觀眾。拍攝地點特別前往了四個對我們有著獨特意義的場景:鹿港天后宮、新店建國市場、台灣花磚博物館、薰衣草森林,呈現【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 Afro-Cuban Jazz Band 精彩的 live session。
🔸 #四位重量級國際受訪者
團長也特別越洋進行了四場國際訪談。在影片中訪問了曾與 Charles Llyod, Miles Davis, Jackie McLean, Herbie Hancock 和 Wayne Shoerter 等人合作過—亦是 Vincent Hsu 的啟蒙老師 Cecil McBee,分享他的爵士哲學與對下一代音樂人的期許。第二位受訪者則是 The National Jazz Museum in Harlem 的創始館長/爵士歷史學家 Loren Schoenberg,在片中他給予了爵士樂在2021年的最新定義並分享許多獨到的爵士見解。第三位是目前擔任茱莉亞爵士大樂團駐團指揮暨音樂總監的鼓手 Jerome Jennings,片中他提及非裔美國人文化與爵士音樂密不可分的關係。第四位受訪者是詩人/作家 Naomi Extra 博士,片中她將以文學的角度透視爵士樂與詩巧妙的連結。
🔸 #紐奧良首映
台灣時間9/19本週日早上9點,本片的首映即將獻給爵士樂的出生地一紐奧良!當地最具指標性的紐奧良爵士博物館 New Orleans Jazz Museum 將為這部電影舉辦一場線上世界首映。歡迎台灣的朋友們一起加入 (限時上架12小時),共同欣賞這部以台灣的爵士人文思想出發,致敬爵士樂的音樂電影!
🔸 #演出者
Vincent Hsu & Soy La Ley Afro-Cuban Jazz Band
徐崇育 & Soy La Ley 古巴爵士樂團
Composition, Double Bass|Vincent Hsu 徐崇育
Soprano Saxophone|Hank Pan 潘恒健
Tenor Saxophone|Justin Liao 廖莊廷
Guitar|Shih-chun Lee 李世鈞
Piano|Dennis Chung 鐘崇豪
Accordion|林呈擎 Lin Chen-Chin
Drums|Kuan-Liang Lin 林冠良
Drums|Codified Biases 白克迪
Congas|Carol Huang 黃昱寧
──2021 紐奧良 NOLA River Fest 音樂節──
《Jazz Changed, Jazz Changes, Jazz Changin’》
by 徐崇育 & Soy La Ley 古巴爵士樂團
Film Premiere
台灣時間 9/19 (週日) 早上 9am
美中時間 9/18 (週六) 晚上 8pm
線上首映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lajazzmuseum
音樂節官網:
https://www.nolariverfest.org/speakers2021
更多影片資訊請見:
https://fb.me/e/2oTzgS3Ji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翁禎翊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Vincent Hsu 徐崇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心得] 愛的藝術-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木馬文化ECUS Publishing House - 《愛的藝術》埃里希 的評價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木馬文化社長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木馬文化社長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賀!
作家郭強生以《尋琴者》榮獲第8屆聯合報文學大獎,是首位以中篇小說奪得此獎的作家。
郭強生在創作能量豐沛、備受期待時,毅然決定不再寫小說,經歷13年的空白,重回小說領域創作推出中篇小說《#尋琴者》(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出版後不僅獲得2020Openbook好書獎,亦橫掃當年度眾多文學及好書獎項,包括:臺灣文學獎金典獎、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博客來年度選書以及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本次再傳捷報,榮獲第8屆聯合報文學大獎,作者將得到獎金新台幣101萬元與獎座壹座。
🏆2020Openbook好書獎 https://reurl.cc/W3NpLy
《尋琴者》描述一位擁有過人音樂天分的鋼琴調音師,少年時的遭遇讓他放棄成為鋼琴家的夢想,人生也停留在逝去的時光與感情之中,而年逾60歲的生意人,因為妻子死後留下的鋼琴與調音師相遇,兩人結伴踏上尋琴之路……
評審張瑞芬稱郭強生的小說是動,敘事綿密,充滿劇場風格的衝突;散文是靜,以靜觀意義的態度去看待人生,逼視痛苦。正是這種與死亡相鄰的美感,深化了郭強生文學的底蘊。評審向陽認為《尋琴者》寫音樂、愛與孤獨,兼具故事性與藝術性。評審王德威則表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共鳴模式,在樂器、歌聲、茫茫人世間尋覓知音。
接獲得獎消息,郭強生稱雖然驚喜,但因正逢全島疫苗荒下的亂象叢生,很難真正歡欣:「寫作之於我,開始如同獨自燈下一針一線,縫補與織綴著被時代漠視的眾生孤寂。與其說《尋琴者》被肯定,不如說,那些傷口經過補綴後發出的共鳴,終於被聽見了。」(作者照片由木馬出版提供・攝影/吳翛)
【閱讀郭強生・再多一點】
🎼靈魂的器具:郭強生與馬世芳談《尋琴者》https://reurl.cc/Nrlz69
🎼歸來的人其實未曾離去:郭強生與孫梓評談《甜蜜與卑微》https://reurl.cc/O0rxqy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命這麼輕,這麼薄:悼念詩人吳岱穎特輯,之二※
吳岱穎〈C'est La Vie在島上〉
如果我們之間失去聯絡,在一個下著雨的夜晚
如果你記得生活的一切密碼,而我記得你的名字
在那座看不見泥土的山丘,你會把傘打開嗎?
你會把傘打開,並且為我遮擋帶罪的淚水嗎?
如果我曾被放逐,又回到你的身旁
在開始革命之前埋下我的彈藥,讓手槍生鏽
你能接受我背上的鳥群,為牠們預備屋舍嗎?
你能寵愛牠們如同愛惜自己的影子,並且餵養牠們嗎?
牠們飛過野火纏身的垃圾場,流浪在
大教堂的鐘塔和孤兒院的屋簷之下
牠們練習模仿手風琴的呼吸和旋轉木馬的升降
也學會頂著魔術師的帽子跳佛朗明哥舞,啊!生活!
你看見牠們肩上美麗的槍傷了嗎?別擔心
那些動盪都會化作給我們的寓言,給我們的歌
每一個音符都會因此擁有重量,擊穿我們的信仰
即使我已經乾涸,流不出一滴眼淚,一滴鮮血
我們即將分開,搭乘不同的列車,我們分開
穿過每一個兩兩相異,又無比相似的平原
讓折翼的鴿子帶走橄欖樹的春夢,越過洪荒
教你在遠方揉碎月桂樹葉,有懺悔洗劫你的眼角
別擔心,我們即將分開,像你的神曾經告訴你的那樣
因為夢境無法永遠睡在同一張床上,我們即將分開
我會在夜裡投下燒夷彈,照亮每一座虛構的坑谷
如同你曾經流淚關上的那些畫面:最後的激情,和死亡
如果此刻你從夢中醒來,別擔心,我們已經分開
各自生活在戰爭不願造訪的城市,為了微笑奉獻
如果你看見窗上的倒影你要想起這一切:分開
直到世界崩毀倒退,還原成我們曾經居住在其中的模型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吳岱穎 創作
#李蕪 製圖
※聆聽PSW朗讀(吳柏萱手寫),請至我們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oqrkL4nT1d0
※本篇曾獲第27屆 #時報文學獎(2004年)新詩首獎,收錄於吳岱穎詩集《#冬之光》(#馥林文化)。
※#凌性傑〈懷念吳岱穎老師:發現者〉(節自性傑老師臉書貼文,6/22下午)
岱穎熱愛文學、音樂、藝術,堅持將美進行到底。當了老師之後,他總希望把最好的事物分享給學生,無法忍受糟粕取代精華,也無法忍受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網路授課期間,我偶爾旁聽他講課,真正看到他的另一個形象。為了準備網路課程,他消耗不少元氣,鎮日憂心學生的學習狀態。唯一的堅持,還是對學生說真話,其中有滿滿的關愛。正因為關愛極深,有時情緒稍微飽滿,這讓我們非常珍惜,珍惜這位至情至性的同事,珍惜他給出的任何見解。
疫情下的網路課程,他跟學生談老莊思想,談生死自然。這些都是他心中最真切相信的,也是我願意信受奉行的。他最後一次上課,預告了下次要講張惠菁,要跟學生講他最愛的《給冥王星》。
星星綴滿天空,各自永恆,各自運行,各自燦爛。梵谷的星夜,流動在我的夢裡。〈Vincent〉這首歌是這麼唱的: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Vincent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但願我能告訴你,這個世界配不上像你這樣美好的人。)
這當下,只想對岱穎說,敬愛的兄弟,願你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橫越生死流轉之海,看盡彼岸花。如果還有一些些眷戀不捨,可以悄悄告訴發現者號。發現者號很樂意幫你傳遞消息。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翁禎翊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家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表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凌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家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表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尤尊毅
人類學系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台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作者簡介:翁禎翊
1995年生,台大法律輔修日文系畢業,現在就讀台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系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家。覺得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同義詞。曾獲余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作者簡介: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系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只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作者簡介: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出版社粉絲頁: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陳宗佑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家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表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凌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家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表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尤尊毅
人類學系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台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作者簡介:翁禎翊
1995年生,台大法律輔修日文系畢業,現在就讀台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系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家。覺得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同義詞。曾獲余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作者簡介: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系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只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作者簡介: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出版社粉絲頁: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全台灣人在旅行中,南部北部東部都是觀光客😄 我們也每一個星期去一個新地方玩😊
雖然台灣的所有觀光景點都被我探險過,但是跟家人旅行讓我覺得好快樂。尤其是從女兒的眼睛中看到好奇,從老婆的眼神中看到幸福。
這次我們一起去台南七股鹽山,發生很多有趣的事。Ekim 跟老婆第一次看到真實的鹽山、我的帽子被風吹走、第一次吃鹽豆花、一起觀賞鹽雕藝術等等。
愛旅行的朋友可以看我的影片,再來規劃一趟台南旅行吧!我保證你們會玩到過癮❤️
#台南 #吳鳳 #家庭旅行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木馬文化ECUS Publishing House - 《愛的藝術》埃里希 的推薦與評價
《愛的藝術》埃里希·佛洛姆第一章愛是一門藝術嗎?如果是,它就要求知識和努力。還是說,愛是一種愉悅的感受,一種偶然發生的經驗,是人在運氣好的時候會「墜入」其中 ... ... <看更多>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木馬文化社長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木馬文化社長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木馬文化地址,木馬文化徵才,木馬文化 ... 木馬文化104 #木馬文化出版社電話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 <看更多>
木馬文化愛的藝術 在 [心得] 愛的藝術-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愛的藝術
【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譯者】:梁永安
【出版】:木馬文化
—
#minebook掘冊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426zcad00ya01xdhdisfewn/platforms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裡以心理學理論的的角度來討論什麼是愛,
為什麼我們需要愛
過去我們一直都認為愛情如果失敗,問題是出在對象,
「我們不適合」「他給的不是我想要的」,
但佛洛姆認為問題並不是出在對象,而是我們沒有愛的能力,
我們從來沒有學習過如何好好去愛。
我們學習任何能力,都知道要經歷學習,練習,精進的過程,
但對於「愛」,我們卻天真的認為只要找到正確的人,就會順順利利,跟他天長地久,
這就好像一個畫家以為只要把畫布架好,然後等待美景,
不要做任何臨摹練習,就能夠畫出一幅好畫一樣。
1. 什麼是愛
當我們還在母親體內時,我們是母親的一部份。
即使出生以後,身為嬰兒,我們仍然感覺與母親是一體,是共生的。
但漸漸長大以後,我們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一個獨立的個體,
於是我們開始感覺孤單,我們必須重新建立起與其他人,與社會的「融合關係」,
才能消除那種孤單分離的焦慮。
所以「愛」真正的意義不是指你與某個特定的人的關係,
事實上愛是一種態度,
這種態度決定了你與世界的關係,你要以何種態度與世界共處。
很多人沒有先發展出自己的完整性,才思考該如何與其他人和世界相處,
他或者讓自己成為另一個人的一部份,跟隨對方,讓對方指揮他,自己不做決定,
或者吞噬其他人,藉著支配別人,把別人當成自己的一部份,假裝自己是完整的,
但是這樣的關係一旦失去對方或是對方不再聽從他,他自己就會四分五裂。
要如何區分什麼是真正的愛呢?問問自己,驅使你行動的動力為何。
如果你是被某種情緒所驅動,例如害怕,「如果我不這麼做,我就會失去他」
那麼很有可能你不是真心的愛這個人。
真正的愛具有主動性,會讓人想要行動,
一個有愛的人常常會是給予者,
在給予的行為裡面,他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強壯與生命力,
給予者把自己的某些部份帶入了另一個人的生命中,
如果對方也接受了你的給予,雙方都會感覺生命中有新的東西被創造出來,
這是雙方一起共享的,所以給予者也成了接受者。
如果你的行為沒有辦法無法激起對方的回應,
這份給予就無法真正創造出新的東西,也就沒有意義了 。
2. 愛的元素
愛包含四個基本元素,照顧,負責,尊重和了解。
照顧就是付出,一個人有愛的能力,能夠成為給予者,
代表他的自我有一定程度的完整性,他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知道自己有能力幫助人,而不是需要依賴別人的幫助,
因此他有勇氣付出。
愛和付出是分不開的,如果一個人說他愛他的小孩,卻只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沒有付出陪伴,沒有付出關懷,這不是真正的愛。
愛也包含著責任,責任往往代表了一些任務與負擔,
愛一個人代表我準備好擔起回應被愛者需求的責任。
但是如果缺乏後面兩個元素「尊重」與 「 了解」,
照顧與負責很容易就變質成為支配與佔有。
尊重是讓被愛者依照自己的本性去發展,
不會強迫對方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愛他不是因為他達成我的期望或是我覺得他「值得被愛」,
我愛他是愛他本來的樣子。
「負責」回應的是對方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基於自己的感受,
要知道對方真正的需求,必須先得了解對方,
當然也必須了解自己,才能夠分辨哪些是自己的需求,哪些是對方的需求。
很多父母照顧小孩往往都是出於「我覺得他需要」而做,
我覺得他需要安定的生活,所以要求他去考公務員,
我覺得他需要有人照顧,所以要求他一定要結婚,
這種愛其實只是一種自我陶醉,
你覺得你愛他,但你只在乎你的感受,
你想要滿足的是你的需求,而不是他的需求。
3. 如何實踐
學習愛的能力就像我們學習其他的能力一樣,
要透過不斷的實踐才有辦法持續精進。
在書中,佛洛姆提到了要實踐愛的能力的幾個方法,
包括自律,專注,耐心與信心。
「擁有獨處的能力,學會對自己敏感,是愛的先決條件」,
書裡的這段話,讓我有如雷灌頂的感覺。
我們往往很容易注意到身體的變化,卻對心理的變化遲頓很多,
因為我們對於「一個健康的身體」比較有概念,
卻對「一個健全的心靈」沒有任何想法,
當我們感到沮喪,感到憤怒,感到憂鬱的時候,
我們常常是用各種理由去合理化它們,我們向這些感覺屈服,
而沒有真正去探究我們為何會有這些感覺。
對自己敏感,不是時時在焦慮或是擔心,
而是處在一種警戒且開放的狀態,能夠接收到任何重要訊號。
當我們感到疲倦或沮喪的時候,我們能夠傾聽內在的聲音,
理解自己的情緒為何而來。
當我們真正理解自己的時候,才能夠對自己產生信心,
相信自己的思考力與觀察力,
在這個基礎上面,我們也才有信心對他人做出正確的判斷。
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情緒為何而來,就很容易誤以為自己是心動的感覺,
或是明明焦慮的是別的原因,卻認為趕快結婚或是趕快分手是正確的決定,
可以解決眼前的焦慮。
當我們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就很容易人云亦云,別人說他是好對象就接受,
忽略自己真正的感受。
信心是真正的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我對自己有信心,因為我的自我有完整性,我的人格有不變的核心,
不需要依賴別人的肯定或是跟隨別人的指示,我有能力作出承諾並且實踐承諾。
我對他人有信心,就不會想要去擺布他人或者支配他人,
不會過份擔心或過份多疑,信心給我們勇氣把自己交付出去,
而不是因為擔心受到傷害就裹足不前。
我對社會有信心,就不會過份相信權威,或者單一的領袖,放棄自己的判斷力,
也不會在自己手握權力的時候想要無限擴張,
覺得唯有自己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保持信心我們才能面對過程中會有的挫折與失敗,當人事物與自己的想像期待
不同的時候,還能夠繼續耐心的堅持下去。
4. 感想
看完這本書,我更能理解佛洛姆所說:
「愛不是指你與某個特定的人的關係,愛是一種態度」
當我是一個有愛的人的時候,我會更懂得自愛,
因為對自己敏感,所以了解自己的需求,
就不用讓自己成為一個待價而沽的「人類商品」而偽裝自己 ,勉強改變自己。
我也能夠擺拖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的方式,
真正關注別人的需求,相信他人的潛力,
而不是硬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塞到別人身上,
強迫他人成為自己理想的模樣。
當我是一個有愛的人,我會勇於付出,
即使可能會有痛苦或是失望,我也不會隨便放棄,
因為我知道,耐心也是愛的能力中的重要一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8.203.17.185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4926692.A.BC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