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心法 吃壽司抽扭蛋!你也曾經好奇背後的起源故事嗎?
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的研究,亞洲藏壽司高居全台連鎖餐飲的「坪效亞軍」,2019年一坪創造高達134萬元的年收入,僅次於鼎泰豐的255萬元,遠勝瓦城、王品的69萬、63萬,以及星巴克的42萬元。
--
更多 #TEBA 資訊這裡去
https://lihi1.cc/4wPjd
【第五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報名中
https://teba.org.tw/strategic-brand-management-seminar-for-executives/strategic-brand-management-seminar-for-executives5/
*限額36名,額滿提前截止
未來流通研究所創辦人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hina’s Creditor Imperialism!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真係很諷剌呢。
#鄺建銘打字無粗口宜分享
#雙城對倒 #港英年代 #作者
美國智庫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指中國藉一帶一路輸出貸款,為他國帶來財政壓力,進而削弱他國主權。這其實不是新觀點—這裡之前的數篇帖文,已指不同國家經已開始批判中國的帝國傾向,例如正在流亡的前馬爾代夫總統, 指中國奪取馬國土地的程度,比19世紀全盛時期的東印度公司有過之而無不及, 印度學者Brahma Chellaney亦指, 中國正在海外進行Creditor Imperialism.
又, 從報告附表可見,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
https://www.cgdev.org/…/examining-debt-implications-belt-an…
https://www.cgdev.org/…/examining-debt-implications-belt-an…
#帝國崛起
"根據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一份新近報告,中國因為一帶一路的倡議,計劃投注數千億美元,到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港口、鐵路和其他基建專案,但可能對較小國家造成嚴重債務問題。
這份報告的共同作者赫利說,「『一帶一路』提供那些國家急需的東西──基礎建設的融資。但這種貸款,未必是好事」。
該報告指出,巴基斯坦是「高風險群裡的最大國家」,估計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價值大約500億美元(約台幣1.47兆元)的基建和能源項目。該報告警告,中國收取相對高的利率,會增加巴基斯坦債務危機風險。
報告作者嘗試估算對中國欠債愈來愈多的另外7個國家,即使他們說中國未系統性揭露對外放貸。截止2016年底,吉布地有82%的外債,中國是債主。在吉爾吉斯,作者估計中國擁有的債務,占比在未年幾年可能攀升至71%,遠高於2016年底的37%。其他被點名的還有蒙特內哥羅、寮國、馬爾地夫、蒙古和塔吉克。
如果這些國家中不能有效管理債務,中國恐將獲得強勢地位,能影響其戰略決策,甚至控制重要基礎設施。
中國視個案處理貸款問題,並非依照全球廣泛接受的國際貨貨幣基或世界的「規矩」。根據該報告,2011年,中國據稱免除塔吉克的債務,以換取有爭議的領土。去年,北京與斯里蘭卡達成80億美元的貸款協議,取得一個新建港口的99年租約。"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014667
延伸閱讀:
1. 在這裡分享了好幾篇帖文, 內容都是指中國輸出貸款與擠壓他國本土企業的一帶一路項目, 不乏帝國色彩。
金融時報新一篇報導的數據,更能具體反映中國在他國投資項目,如何擠壓當地本土企業,削弱他國的利益自主權。
在世界銀行與亞洲發展銀行融資的基建工程,本土企業能承辦40.8%項目; 而在中國融資的基建工程, 相同比率降至7.6%, 中國承包商則包辦近九成項目 。
https://www.facebook.com/…/a.10294923771…/1557998787632227/…
2. 中國在馬來西亞投資的本土影響:本土企業被擠壓。
https://www.facebook.com/…/a.10294923771…/1550231621742277/…
3. 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在南亞的一大項目,這個項目的一個戰略用意,是在印度洋透過瓜達爾港建立據點,連接中巴經濟走廊到新疆,減輕對屬美國勢力圈的馬六甲海峽物流通道的依賴。
2017年7月, Foreign Policy便曾有文章Pakistan Can’t Afford China’s ‘Friendship’, 質疑中巴經濟走廊成效, 提到巴基斯坦依賴中國貸款的國家安全憂慮,亦指出中國海外發展模式倚重的是中國企業,本土企業難以得益。
2017年11月, 巴基斯坦因中國融資條款苛刻, 而擱置中巴經濟走廊的一項水壩項目。
https://www.facebook.com/…/a.10294923771…/1552185791546860/…
4. "就像中國修建的這條鐵路因為土地問題而遭到地方的反對一樣,英國人當年也受到一個部落的襲擊。率領該部落的男子預言,一條「鐵蛇」會引誘民眾,並對他們進行殖民統治。
「結果預言成真,」蘭迪加說。
他接著背誦了20世紀初反對修建該鐵路的英國政治家亨利·拉布歇雷(Henry Labouchere)的一首詩。其中幾句寫道:
沒人知道,它去哪裡。
沒人明白,它有何用處。
沒人清楚,它將裝載什麼。
它很明顯,只是一條瘋狂鐵路。
蘭迪加停下來,並笑了起來。「我們如今進行著同樣的爭論。」"
https://www.facebook.com/…/a.10294923771…/1345680895530685/…
5. 中國以近2億美元支援建設的巴基斯坦瓜德爾港( Gwadar Port ),2015年獲得了43年的使用權。計劃通過管線和鐵路將該港和中國西北部連起來。此外,在中國主導開發的緬甸西岸的皎漂(Kyaukphyu)地區,與兩國接壤的雲南省相接的近800公里管線將開通。其意圖是不通過容易受第三國干擾的麻六甲海峽,直接向中國大陸輸送原油。
日本防衛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官山口信治指出,「正以民間利用的名義取得港口的管理權,在非常時期,中國軍隊有可能作為軍港加以利用」。認為包括轉為軍用在內,海外港口將對中國的中長期防衛戰略構成補充。
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的項目主管宮家邦彥指出,中國積極擴大海洋勢力,猶如是「希望克服(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後遭列強侵略的歷史的心靈創傷」。而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中國看起來正在挑戰二戰後的國際秩序。
「雖然可以歸結為已過去的世紀的現象,但強國之間的競爭已經重來」,掌握海洋霸權的美國在去年12月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中,考慮到過去列強參與的帝國主義性的領土擴張競爭,宣佈利用經濟和軍事力量封鎖中國和俄羅斯。以海洋為舞臺的中美的對峙將逐漸加強,世界其他國家難以置身事外。"
https://www.facebook.com/…/a.10294923771…/1590569647708474/…
6. 前馬爾代夫總統, 現流亡海外的Mohamed Nasheed, 指中國貸款佔馬國外債八成, 這些貸款多被用於基建, 2019或2020年, 貸款將會到期, 馬國若然無法如期伯償還款項, 中國將會得到馬國土地。
Mohamed Nasheed很尖銳的一個觀點,是中國奪取馬國土地的程度,比19世紀全盛時期的東印度公司有過之而無不及。
https://www.facebook.com/…/a.10294923771…/1578855328879906/…
7. In South Asia, Chinese infrastructure brings debt and antagonism
https://www.economist.com/…/21738408-indian-hawks-see-unser…
8. 我在端傳媒的最新7000字文章,從香港航運公司東方海外出售, 論中國的國家海權戰略, 以及對香港作為港口城市的意涵。結論是:對香港的港口城市未來前景更有力的打擊,並非在於東方海外出售,而是在於中國國家統治之中,香港難以逆轉從「舢舨」轉向「萬能插蘇」、與新加坡分道揚鑣的世界定位變化趨勢。
https://www.facebook.com/…/a.10294923771…/1396011427164298/…
9. 仇中不是新鮮事:害怕失去主權,成為中國「殖民地」
中國在中亞的經濟足跡與日俱增,近年引起不少學者討論。比如著名的中亞學者熊倉潤就認為,「恐中症」並不算新鮮事:在 18 世紀,清朝殲滅位於現今哈薩克東部的準噶爾時,就已「順便」佔領當地。所以,翻看地圖,今天哈薩克東部的部分領土,是昨天清朝的版圖,而當時居民的感想也就可想而知了。
雖然時至今天,兩國官方聲稱邊境問題已解決,但歷史卻為中亞民眾留下不可磨滅的憂患意識。熊倉潤引用了前年哈薩克民眾抗議政府向外國人開放賣地一役,道出了當地人對中國的警惕。
這份警惕,吉爾吉斯亦感同身受。
1999 年,時任總統阿卡耶夫與中國簽署密約,把 87,000 公頃的邊境土地劃分予中國,並在 2002 年由國會表決通過。這個邊境問題的解決方案,引發民眾上街抗議,直指阿卡耶夫暗受中國利益而「賣國」。
土地問題之後,就是移民的威脅:19 世紀末期,有不少中國人移民到那時被俄國佔領的中亞境內,而當地的社會氛圍,亦被媒體渲染著一股反華情緒。當時在俄國境內,具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譯文報》創辦人加斯普林斯基(Ismail Gaspirali),鼓吹「黃禍」的威脅,不停強調土地會被中國移民佔領。
而當代學者除了熊倉潤,中亞學者 Azad Garibov 也指出,當地人對中國產生負面觀感的原因有三:
第一,害怕中國在當地的人口擴張;第二,害怕面對與中國外勞競爭及受到中國企業剝削;第三,中國在中亞的經濟活動無益於當地人,例如為當地人提供就業機會有限,更無助為他們提高外貿出口收入。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802&nid=9620
未來流通研究所創辦人 在 捏嘴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好意思!麻煩借我分享一下!
我們需要更多元領域的人參與,才會更有成功的創意!
Dream Team Wanted!
如果你就是我們團隊的最佳成員,我們需要你的加入來改變台北!
如果你認識任何朋友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夢幻成員,一定要讓他們知道這個難得的工作營!
一件事非常需要大家的參與和幫忙!
我最近即將為[臺北創意學院]籌辦第一屆的城市設計工作營
這是我和台灣最棒的一群創意人所創辦的第一屆[台北松山創意學院]的創意工作營!
我們目前召募了非常多的設計創意人來報名參與,
但是,我們更期待又更多的不同領域的朋友能共襄盛舉,一起腦力激盪!
如果你是公務部門的同仁,我們需要你對政府服務機制的瞭解,以及公共資源的統籌分配的專精!
如果你是高/國中/小學老師,我們需要你們對於教育的經驗與熱情,以及對未來主人翁的影響力!
如果你是政治決策者或民意代表,我們需要你們對於政策與法律的專業觀點與政策願景的建構能力!
如果你是社會工作者或是第三團體的志工們,我們需要你們來自社會基層或社區日常培力的理解和思考!
如果你是雜誌編輯或媒體記者,我們需要你們發揮對這個城市即時發聲的專業報導和傳媒力量!
如果你是攝影或文字企劃工作者,我們需要你們為這個城市留下深刻地紀錄和寫下動人的創見!
如果你是藝文創意工作者,我們需要你們為這個城市開啓一雙凝視美好未來的眼睛!
如果你是對這個城市充滿想像的學生,我們需要你們為她啓動一場最具革命性的城市運動!
如果你是踏踏實實的平凡市民,我們需要你們對這城市最不滿意的種種意見,以及最大的樂觀和熱情!
如果你就是我們團隊的最佳成員,我們需要你的加入來改變台北!
如果你認識任何朋友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團隊成員,一定要讓他們知道這個難得的工作營!
這是一個面對社會提出任何問題和創意可能的工作營!
這是一個持續發酵,不停向前的新城市創新運動!
太多的提問,存在於臺北這個城市的空間,更存在於台北人群間。
我們的創新激盪平台,建立在面對[Taipei Circulation]所有的種種可能!
我們希望藉由匯集不同領域與生活類型的人群,觀察各式各樣的溝通、行動、創意,是如何流動在城市之中。
我們想像這不是一個單一領域的創意設計,
而是一個跨領域的來回傳球/接球的接力賽!
我們相信這不是一個只是設計產出的專業工作營隊,
而是來自公務機構、高/國中/小學老師、社工/社福志工、NGO團體、政治經濟、雜誌新聞傳媒、藝文創意工作、設計學生以及對創意充滿興趣的台北市民在一起的圓桌對話
我們需要35位對我們這個城市同樣熱情、激動、好奇、甚至不滿的你一起來加入!
我們還需要一個TEAM 0_Media Frontier (5位)團隊為其他五組團隊作RealTime的紀錄/報導/傳播,讓所有的人能即時參與這個工作營的種種。
臺北創意學院-城市設計工作營
工作營時間:2012/10/11-2012/10/14
地點: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工作營目標:為這個城市提出更有創意的思考,以城市的向度,看待種種有形、無形的流通可能。
工作營內容:
*探討城市的空間、機制、生活各種不同面向
*各領域對設計創意產生出的撞擊
*啟動創新機制與創意機制
*藉由激發創新的熱情,引發出新的城市運動
主持人:
龔書章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講師團隊:
侯君昊 臺北當代藝術展「衍序建築展」策展人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漆志剛 「6X2=18畢業紙上展覽」 共同策展人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周育如 「好居城市未來觀」論壇主辦人
AGUA 水越設計創辦人/都市酵母發起人
劉宛育 安藤忠雄工地現場展共同策展人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案講師
楊恩達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創辦人暨總編輯
亞洲大學視覺傳達系 助理教授
徵選團隊對象:
本活動希望透過不同領域學員的結合,創造一個相互交流平台,藉此整合跨界創新方法、啟動城市創新機制。預計徵選五小組,成員包含:公務機構、高/國中/小學老師、社工/社福志工、NGO團體、政治經濟、雜誌新聞傳媒、藝文創意工作、設計學生以及對創意充滿興趣的台北市民等。
徵集人數:
限額30~35名成員+TEAM 0_Media Frontier (5位);分為五小組,每組將涵蓋6~7名跨領域成員。
報名日期:
即日起至2012/9/30開放報名。
報名方式:
即日起至2012/9/30止,完成紙本或線上報名。
1.線上報名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
2.紙本報名
(1)報名表下載: https://www.dropbox.com/sh/ej7tkzgzczzngx4/huV2qVewHP?m
(2)紙本索取: 02-2723-2213 #216 蕭小姐
※報名完成後,請傳真至02-2729-0720 或 Email: mi-hsiao@uniplan.com.tw
未來流通研究所創辦人 在 未來學ptt :: 非營利組織網 的推薦與評價
非營利組織網,未來流通研究所. ... 學系與樂活生命文化學系共同組成如果是單純想讀未來學系的話可以大學畢業再讀淡江未來研究所 ...,Re:[閒聊]擔心未來學弟妹的程度. ... <看更多>
未來流通研究所創辦人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後疫情時代來臨,消費型態劇烈改變,物流產業也朝向數位化與智慧化快速轉型發展。業者積極應用智慧科技提高服務品質、拉高配送速度的同時,也需要強化人、物、倉整體安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