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解獨到, 一針見血(轉載)
1. 奉勸外國朋友:想學中國文化不要來中國。
想研究唐朝去日本,宋朝去韓國,清朝去香港,民國去台灣,未來去朝鮮。想找個拜金的漂亮姑娘當老婆,再來中國。
2. 身高不重要!許多的名人身高是這樣的:
拿破崙165,鄧小平157,列寧164,斯大林162,赫魯曉夫166,普京170,亞歷山大大帝150,查理大帝150,墨索里尼160,希特勒165,杜魯門163, 盧武鉉168,豐臣秀吉152,魯迅158,孫中山158,普希金165,愛因斯坦164。
3. 年齡也不重要:
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歲;胡適,27歲;劉半農,27歲;劉文典,27歲;林損,27歲;周作人,33歲;陳獨秀,39歲;朱希祖,39歲.....校長是蔡元培50歲。最年輕的是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23歲。
4. 在德國達豪集中營入口處,刻著17世紀一位詩人的警世名言:
「當一個政權開始燒書的時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燒人!當一個政權開始禁言的時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滅口!」埃德蒙柏克說過:邪惡盛行的唯一條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5. 關於中國首都問題,有四句話。
居長安者盛世統,遷洛陽者天下分,都南京者朝命短,首北京者眾卑微。意思是說首都定在長安的多數盛世王朝,遷都洛陽,天下四分五裂。定都南京的王朝命不長,把首都定在北京的多數是暴君當政,老百姓都過得很苦。
是否屬實?各位拿著朝代順序表一一去對好了。
6. 幾位記者從延安回來,向蔣夫人讚揚共產黨人廉潔奉公、富於理想和獻身精神,宋美齡感觸良深,默默地凝視長江幾分鐘後回身,說出了她畢生最悲傷的一句話:「如果你們講的有關他們的話是真的,那我只能說他們還沒有嚐到權力的真正滋味。」
7. 六十多年來,真正彌補了國內外學術空白,並實現重大突破的是中國的史學。他們天馬行空地創造歷史,情節曲折地改編歷史,嚴密周詳地美化歷史,一 絲不苟地遮掩歷史,無可爭議地說明了一個真理:「我們說什麼人偉大,歷史就會證明那人真的偉大。只要拳頭強大,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歷史,就會 什麼樣的歷史。」當然百年之後真正的歷史怎麼寫他們?他們都管不到了!
8. 中國政壇成功三要素: 一、堅持; 二、不要臉; 三、堅持不要臉...
9. 百年清華走出29位大師:他們全部出自1949年前的清華。
若排除美籍的李政道、楊振寧,在中國的27位大師之中:
吳說、趙九章自殺,梁思成、葉企孫含冤而逝;被批鬥、關牛棚、勞改的,計12位。當中國人驕傲自豪地讚美出自清華的這29位大師時,有否想過,這些大師,沒有一位出自1949年後清華。
10. 中國歷史上的偽君子有:
1. 舜強迫堯把王位"禪讓"給他。
2. 伊尹廢太甲自立為王。
3. 劉備不要臉借荊州不還。
4. 諸葛亮排擠原益州的大臣李嚴等人,執掌大權。
5. 李世民殺兄劫父收弟媳婦。
6. 趙構才是岳飛冤殺主謀。
7. 朱熹逼嫁守寡弟媳以侵奪亡弟產業。
8. 海瑞餓死七歲女兒。
9. 乾隆帝文化的摧殘者。
10. 洪秀全邪教總頭目。
現代中國的偽君子:族繁不及備載......請各位自選了.........
11. 有那麼一個奇怪的國度,避孕套廣告是不被允許公開播放的,但是每個電視台都能看到無痛人流的廣告。在這裡,拋棄生命遠遠比買安全套顯得高尚優雅!
12. CCTV 專家說:美國打伊拉克、利比亞為了石油;照這個理論: 越戰美國是為了香蕉;韓戰美國是為了泡菜;封鎖古巴是為了雪茄;出兵阿富汗為搶山羊;打蒙古是為了小肥羊;打俄羅斯為了伏特加;打德國是為了啤酒;打日本是為了飯糰;要是有一天打中國,那一定是為了入黨。
13. 如今,沒結婚的像結婚的一樣同居,結婚的像沒有結婚的一樣分居;動物像人一樣穿上了衣服,人像動物一樣露著肉;小孩子像大人一樣成熟,大人像小孩子一樣幼稚;女人像男人一樣爺們,男人像女人一樣娘們;沒錢的像有錢的一樣裝富,有錢像沒錢的一樣裝窮;情人像夫人一樣四處招搖,夫人像情人一樣深入簡出。
14. 據說,如果今年秋天歐美名校都要求學生父母來開家長會的話,那....十八大就要延期召開了喲!
15. 張伯苓是中國著名教育家。一生致力於教育救國,創造了中華教育史上一道輝煌篇章:「南開」教育。
據說在南開女子中學的畢業典禮,張校長總會這麼囑咐:"你們將來結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為公為國,不要要求丈夫升官發財。男人升官發財以後,第一個看不順眼的就是你這個原配。"
16. 中國最複雜,人格分裂最嚴重的人----楊度:拿過秀才,參與過公車上書 ,當過滿清四品。和康有為、梁啟超、黃興是好友,跟汪精衛、蔡鍔、 齊白石是同學,慫恿袁世凱稱帝,贊同孫中山共和,北伐時說毛澤東能得天下,營救過李大釗,是杜月笙的師爺,入過佛門和國民黨,最終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共。
17.美國總統說過,我們不知道哪輛校車裡的孩子將來會是美國的總統。所以校車安全性是中國的40倍。中國從來就不在意校車的安全,因為中國領導人都知道,不論哪輛校車裡的孩子都不會是未來中國的主席,因為中國領導的孩子不會坐校車。
18. 有個年輕人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然後報考清華大學,落榜。就去日本,一所一所的學校考過來,統統落榜。再回國,在剛剛成立的南開大學註冊學籍,又遭南開除名處理。乾脆去法國,可法國的學校也不認不給他文憑。直到他萬人之上,功成天下,卻仍然不過是個高中生----這個落榜生,名叫周恩來
19.胡適認為,中國的命運,在1919年3月26日徹底改變,那一夜北大四位校董開會,商議如何解決陳獨秀嫖娼打架之事。胡適要求留住陳獨秀,另三人反對,結果陳被開除,憤怒之中的陳獨秀遇到了共產國際派來的魏金斯基,魏建議陳乾脆成立一個新黨,自己玩,陳獨秀欣然。從這一天開始中國的命運已不可逆轉。
20.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滿清之後無漢人,文革之後無信仰,改革之後無道德!
朱柏熹年齡 在 路邊攤 Lobint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學時死記硬背,根本唔明白文章嘅真諦。多年後再看,別有一番感受。
《人生的意義》 殷海光
// 今天是一九六六年四月八日,我今天要跟大家談的問題是「人生的意義」。我為什麼要選這個問題呢?這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我個人是非常喜歡思考的。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從青年時代到中年時代,都是不停的想問題,對人生的辛酸波折也經歷過一些。因此把我所想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道路是什麼陳示出來,給各位參考;我只說參考,但我沒有說各位一定要採取我的人生觀和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是各人自己的。我只是把我的提供各位參考而已。第二個理由是:就我觀察所及,我們正處在一個轉型的社會,我們的文化在蛻變中,而且這個世界是這樣的擾攘不安,差不多的人實實在在說來心靈都失落了:失落在街頭,失落在彈子房,失落在電影院,失落在會客室裡,種種的失落。他們的心靈是不凝煉,不堅強的。比如說,有些體育家,運動家,他們的個子是蠻大的,打人蠻行的 但他的心靈很脆弱。譬如說,他們稍微把一句話說錯了,就怕這個人不喜歡吧,怕那個人被得罪了。這充分表現出心靈的脆弱。假如我們具有強健的身體而心靈如此脆弱,這是很可悲的,我們只有做別人的工具。這是時代的厄運。為了免於這一厄運,所以我願意把我自己的想法提供出來。
我們現在看這個表(如下),這就是今天討論這個問題的基礎,並以此為範圍。人生是有很多層次的,此處我只能簡略的說,首先要說的是物理層。任何人無法不受物理定律的支配。
如果有人活得不耐煩的話,他從樓上跳下來,非傷即死,毫無問題的。那就是受物理定律的支配。人是有限的動物,雖然有時覺得自己是無限的,那大概是太狂妄了。這層是用不著多說了。第二層是生物邏輯層。人不僅是物而且是生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則不能不受生物法則的支配,如呼吸,心臟的搏動,肌肉的收縮都是受生理法則的支配,沒有人能例外。我們就是這種構造的。可是,在這層有一種特別的現象,這在別的生物裡是不發達的──即使不是沒有的話。這就是一個生物文化的界域。我們是一種生物,有許多是需要必須滿足的,如吃飯喝水,到一定的歲數要結婚,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那麼難過,這都屬生物邏輯層。固然,別的生物也都要吃東西,尋配偶。但它們與人有大不同之處:它們是赤裸裸的,沒有文化,人則不同,吃東西要講禮貌,有不同的分殊,不同的形式。就穿衣而論,我不相信任何一位小姐,本來就像孔雀般美麗,而是藉各種物質的工具來補足其美。人為了禦寒有棉、皮革、尼龍、奧龍、達克龍。這都是生物文化層的東西。我們滿足人類之生物文化。但人類的生存並非發展到此結束的。人是有「意識」的。這最關重要。別的生物大概沒有,至少到現在為止大概尚末發展到這地步。這在生物發展的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別的生物大概不知道自身的生死間題,人則知道,曉得有生就有死。彭祖長壽,但到了八百歲時依然要死。而且人都怕死,但上帝絕不因此多留你一天,打針吃藥於事無補。由於我們有死的意識,便產生許多神話,許多禮儀。
就這樣,慢慢的發展,擴充我們的界域,由單純的物理層,進為生物邏輯層,再由此發展到生物文化界,繼續發展。然後人類有真善美的意識,有理想、有道德,這也就是價值層。這層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層級,生物邏輯層則是凡高等生物皆有。生物文化界別的高等動物雖可分享一部份,但人最多。唯最高層是人所獨有。我們講道德,追求理想,要創造理想杜會,從柏拉圖的理想國,湯瑪斯穆爾的烏托邦,以至我們追求真善美等等,這都是超生物邏輯的東西,借用黑格爾的話說是「精神的創造」。我想大概說來只有人類有精神的創造。這層是人所特有的。當然,人只是太空中的一種生物而已,將來星際交通發達了,在別的星球中可能有超人類存在。超人類的智慧是可能比人類發達得多。
現在我已把我要討論的基本架構說出。依此,我們討論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生的道路何在。人活在這世界上,首先必須要能生存。可是不同的文化價值,對這種需要的滿足方式是不同的。而且有的文化價值取向不把重點放在這上面。例如古代聖賢說:君子謀道不謀食。當我少年時,同學間常以為問舍求田的人,是沒有大志的。因為,當時大家只談理想,只談學問。萬一有人談錢,大家一定笑他的。這是當時一般知識份子的價值觀念。這也表示文化價值的重點之所在。又如古時有人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餓死首陽之山,義不食周粟」。這是認為生物需要不及道德價值之重要。尤其宋明理學家就是如此的。他們的想法高得很,但也空得很的。他們從不屑談這些經濟事務。但是,我們現在重視這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亞非地區的人眾抬頭了。十九世紀末葉以迄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約八十年間非洲地區是白種人的殖民地,有色人種受白種人的輕視,尤其認為有色人種無論是體力、道德或天然的腦力都不如白人。可是,曾幾何時,現在非洲人受白人之哄抬。這個變化真非始枓所及!亞非地區的人特別多,經濟落後,但是我並非認為經濟落後是罪惡。正好相反,不開發,不開馬路,漫步森林之中,享受天然之樂,豈不更好?現在,亞非地區受重視,卻經濟落後、知識水準低、貧困、饑荒,野心份子可用他們來擾亂世界和平。於是乎,自由國家要開發落後地區了。現在世界,無論何地均拼命經濟發展,刻意經營。這些努力無非在生物文化層。我並不是說這一層是可以忽略的。在實際上,我們不可能不經此層而跳至最上層。因為,如果騰空而起的話,高等精神文化的發展和道德實踐便失去支持。宋明理學的大病在此。他們的毛病在當時並不嚴重。因為吃飯問題不大,如朱熹、程頤、程灝等人在這方面都不成問題,頂多是有無肉吃的問題而已。因為他們有人供養,他們是士大夫階層。據貴校金耀基先生說,我們已經不是士大夫了。我聽後有股淡淡的哀愁!但是,落花流水春去也!又有什麼辦法呢?以前我是會做秋夢華怡保的百分之一,因此你們可以說:殷海光,你的夢可以醒了!這樣我們便要面對現實了。當時朱熹可不如此,好愜意哦!到山上開家書院,自任山長。But now all gone!現在時代不同了,生活的需要多了。
我們的傳統文化價值取向把重點放在名教、儀制、倫序、德目的維繫這一層次上,而不太注重生物文化層。於是精神文化和現實生活脫了節。到頭來,我們的文化發展,像一座高樓似的,上一層的人在吹笙簫,底下一層勞動終日難得一飽,於是空了。整個文化建構都發生問題。這一歷史的教訓是值得今日的我們留意的。我舉一個現實的例子。經濟落後的地區要人來協助。肚子被人抓住了還有什麼自由喲!我們的肚子被人控制,很多志氣便無法伸張,人的尊嚴便很難維持。有錢才能揚眉,才能吐氣。否則高尚的志趣,卓越的理想,都要收起來。人到屋簷下不能不低頭。所以我們必須充實生物文化層才能談上一層的價值。現在發展外銷,致力經濟起飛,在這種意義下是對的。
然而,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人生的意義,人生的目的,人生的價值,人生的道路是否就停在這一層呢?你如何把你與其他高等動物分別開?豐衣足食後是否安心在此停頓?人之所以為人是否這就夠了呢?這是要我們大學生,知識份子想的大問題。今天我們都受了時代沉悶空氣的壓力,擔心出路,許多人不愛想這類問題,視之為高調。我個人的境遇困難,但從未停止想這類間題,尤其在困難的時候更要想!前面所說的生物邏輯的條件沒有滿足時,固然到不了最上層。但滿足之後,高尚的理想和價值都可不要嗎?希臘出那麼多大哲學家、科學家、思想家,為後世之基礎,我們多麼嚮往啊!因為他們的精神生活是如此豐富。顯然得很,要人生完美,必須透過生物文化層再往上昇。生物文化層滿足了,我們還要真善美、理想、道德,這樣人生的道路才算完成。
這裏又生一個問題:假設我們已有很好的文化遺產,如中國的。就中國來說,我認為孟軻有氣象,他可說是一個標準的道德英雄;又如韓非子,思想那麼嚴格,觀察那麼銳利。如果他生在現代的話,就可能是一個邏輯家了。我們現在進一步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面臨一個兩難式,即是:如果我們要滿足衣食等生物邏輯,那麼勢必犧牲道德或理想;如果我們要維持道德或理想,那末勢必困難以滿足衣食等生物邏輯的要求而難以生存。處此困境之下,我們怎樣作決定?照現在的趨勢,一般人在有意無意之間,碰到求生與顧及道德不能兩全的情形,就為了求生而犧牲道德原則。有些人更因滿足自己的利益而犧牲道德,陷害別人。所以,道德就「江河日下」了。人吃粗一點尚可活下去。人群沒有道德來維繫,勢必難免為「率獸食人」的世界。如何得了!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們怎樣處理?我以為孟夫子所倡導的「義」是救藥。他要人捨生而取義。這當然是一個極限原則。我們並不是說人必須動不動就犧牲生命來保全道德原則和崇高理想。我的意思是說:第一,我們萬不可在自己的生存並末受威脅時為了換取現實利益而犧牲道德原則。第二,在我們的生活勉強可過時萬不可因要得到較佳報酬而犧牲他人。第三,當我們因生活困難而被迫不得不放棄若干作人的原則時,我們必須儘可能作「道德的抗戰」,把道德的領土放棄的愈少愈好;而且要存心待機「收復道德的失地」。復次,我們有我們的好惡。如果經濟貧困了,我們的好惡是否就要放棄?是否就不能講?還有尊嚴問題,如人的經濟不能滿足,尊嚴是否可以不顧呢?諸如此類的問題,作為一個人,真值得想一想。
在各位現在這種年齡大家都有夢。胡適說,人生應該有夢,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嗎?現在你們都有理想,但出了社會便可能不同了。那時各奔前程,各種打擊,各種現實的考慮,都可能使得你把崇高的理想收歛起來。這就是現實在考驗我們的道德力,我們的理想性,我們對真對善對美的追求是否迫切。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是如此的。我們是否能撐得住,就在這個關頭。現在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