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映的兩部電影日前看過都相當喜歡,一部是獎季最後一塊拼圖《李察朱威爾事件》,另一部則為法國推派的最佳國際影片,並非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燃燒女子的畫像》,而是換了一個時空依然警世的新銳導演 Ladj Ly 首部長片《悲慘世界》,雖然沒有時間寫長文,但很想再推薦一次,相信會是大家這個假日院線觀影的好選擇。
▍《李察朱威爾事件》短評:https://reurl.cc/W4pkqZ
Clint Eastwood 以一貫不疾不徐、穩紮穩打的敘事風格,同時保有張力和戲劇性,關注於當代社會議題,透過正義的目光看媒體的造神和嗜血,看輿論的未審先定罪,看新聞今天推銷希望明天販售責難,看大眾何其需要崇拜的對象更渴望唾棄的目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讓人想來不寒而慄,李察朱威爾的故事是被述說出來了,但我們當今一心求快、捕風捉影的社會到底直接或間接親手將多少被誣賴的、被懷疑的、被錯殺的無辜之人推落懸崖?
故事聚焦於李察朱威爾的立體性格、過往經歷,一直到他在 1996 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發現遭人放置的炸彈,如實呈現輿論受害者和其家屬的身心煎熬,一夕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平民英雄,也徹底嚐到揚名立萬與聲名狼藉的一線之隔。《李察朱威爾事件》於美國上映時曾引發了一陣討論,關於為了突顯是非黑白而刻意醜化、汙名化 Olivia Wilde 飾演的女記者 Kathy Scruggs 為搶新聞不擇手段的行為,真實世界的她已在事隔沒多久後的 2001 年藥物過量不幸死亡,指責導演在力求平反一個人的同時又傷害了另一個已逝之人的聲譽。我想,這也是此部電影的另一個看點,在揭露真相與伸張正義的行為面前,無論立意良善或別有所圖,無論重重提起或輕輕放下,都可能造成更深一層的二度傷害,於電影之外更值得當今世代的觀眾細細反思,我們自身日常的行為是否也成為推波助瀾的始作俑者之一。
▍《悲慘世界》短評:https://reurl.cc/qDMOZE
從雨果《悲慘世界》一個舉世熟知的故事象徵社會的動盪,時至今日,仍舊正走向天堂,也走向地獄。電影從象徵自由、平等、博愛的凱旋門開場,拿下世足賽冠軍的巴黎群情激昂,各種背景、種族、階級的人們批上藍白紅國旗聚集於此共襄盛舉,人人口中喊的名字都是 Mbappé,不禁想起《出走巴黎》,一位拋下自我身分的以色列移民來到此處,他所接觸到的一切並非多數人一心嚮往的那席流動饗宴,《悲慘世界》聚焦於美好憧憬背後的不見天日,世上所有的大城市都有陰暗面,被社會住宅區隔,被居住區域劃分,被社會階級箝制,被宗教意識定位,被人種膚色撕裂,遵循暴力扭曲的秩序共同生活在看似繁華文明的國家裡。
Ladj Ly 的故事前半段中規中矩,後半段卻意想不到是緊湊刺激張力十足,結尾收的鏗鏘有力,令人大氣也不敢喘一下。在學校和監獄的取捨之間,社會暴力貫穿其中,因為一隻遭竊的小獅子引發一連串失控的後續效應,有如《意外》與《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帶來的後座力,因此浮上檯面的問題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引爆革命只需要一條導火線。有相對的權力在執法者背後支撐,就有相對的暴力壓迫在弱勢者身上,貧窮及歧視成了惡性循環,以暴制暴則滋養出更大的憤怒,成年人以及手握權勢者為求自保以最惡劣的方式為孩子上了一堂震撼教育,空洞的眼神讀不出一絲情緒起伏,善念是顆種子,仇恨亦是,釋放光明與製造黑暗的皆為人心,等到有一天,悲慘世界再也找不到寬恕和救贖時,只剩體制由上而下的慢性腐蝕、社會陰暗面的逐步擴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查朱威爾 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今天要叭啦叭啦分析的就是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哪些是真實事實,哪些是電影改編。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Jon Youtube頻道【就Jon】https://reurl.cc/qD6YZp 個人ig : @jojontal...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好雷]李察朱威爾事件真正兇手是美國政府?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 的評價
- 關於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雷] 李察朱威爾事件:正直的力量- 看板movie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李察朱威爾事件】搶先看:心碎母親的告白- 華納兄弟台灣 的評價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心作夢都可以講出字正腔圓美國口音的「Centennial Park」,因為這部電影的預告大概從去年十月以來前前後後看了不下五十次吧,將表面上不太起眼的真實題材剪得出色,也剪得扣人心弦,而今終於在將近五個月後一睹獎季最後一塊拼圖的廬山真面目,不禁佩服,如此爭議題材,如此不平之鳴,也只有 Clint Eastwood 如此年歲與地位的導演才有機會將真相帶到世人面前。
好比《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美國狙擊手》云云,《李察朱威爾事件 Richard Jewell》某種程度而言也相當 Clint Eastwood,以一貫不疾不徐、穩紮穩打的敘事風格,同時保有張力和戲劇性,關注於當代社會議題,透過正義的目光看媒體的造神和嗜血,看輿論的未審先定罪,看新聞今天推銷希望明天販售責難,看大眾何其需要崇拜的對象更渴望唾棄的目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讓人想來不寒而慄,李察朱威爾的故事是被述說出來了,但我們當今一心求快、捕風捉影的社會到底直接或間接親手將多少被誣賴的、被懷疑的、被錯殺的無辜之人推落懸崖?
整部電影聚焦於李察朱威爾的立體性格、過往經歷,一直到他在 1996 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發現遭人放置的炸彈,如實呈現輿論受害者和其家屬的身心煎熬,一夕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平民英雄,也徹底嚐到揚名立萬與聲名狼藉的一線之隔。Clint Eastwood 並未將他片面塑造成毫無缺點的人物,優柔寡斷,一意孤行,行事不知分寸,一昧堅信正義仰賴法治,看不慣破壞秩序的種種行為,也招惹過不少麻煩,然而外表不討喜的他也是個憨厚耿直,溫和善良,細心孝順並真誠待人的大男孩。從與各種人的互動,從外界沒由來的惡意,觀眾可以深刻認知到主角的討喜之處和性格缺陷,但這也是電影稍微可惜的部分,其餘配角顯得單薄平板,部分轉折難掩些許生硬。
「別再擔心消息是否正確,不知道來源就說『有人說』,你必須像街上的條子那樣思考,這個世界超級悲慘,民眾都是好吃懶做的白痴,少數族群都是罪犯,性愛是種病,但很有趣,想想什麼事可以嚇慘自己的阿嬤,或讓自己的阿公抓狂?」
還記得《重磅腥聞》這樣講到,摒棄職業道德的媒體生態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成為一種難以否認的全球現象,也因如此,《李察朱威爾事件》於美國上映時曾引發了一陣討論,關於為了突顯是非黑白而刻意醜化、汙名化 Olivia Wilde 飾演的女記者 Kathy Scruggs 為搶新聞不擇手段的行為,真實世界的她已在事隔沒多久後的 2001 年藥物過量不幸死亡,指責導演在力求平反一個人的同時又傷害了另一個已逝之人的聲譽。我想,這也是此部電影的另一個看點,在揭露真相與伸張正義的行為面前,無論立意良善或別有所圖,無論重重提起或輕輕放下,都可能造成更深一層的二度傷害,於電影之外更值得當今世代的觀眾細細反思,我們自身日常的行為是否也成為推波助瀾的始作俑者之一。
不論《李察朱威爾事件》的節外生枝,Clint Eastwood 依然毫無失手、幽默動人的穩穩講完一個精彩故事,喜歡 Paul Walter Hauser 還原度極高的詮釋,喜歡值得最佳女配角 Kathy Bates 讓人落淚的自然演技,屬於私人情感的是,更喜歡 Sam Rockwell 收放自如的影帝級綠葉表現,旁人演起來乏味無趣的設定,他卻足以抓住一切目光,身為戲份吃重的關鍵配角,近年來不再是那位被低估的演員,自《意外》、《兔嘲男孩》到今天的《李察朱威爾事件》,持續幫助這些故事賦予更深邃的靈魂,即使為了 Sam Rockwell 再看一次也完全值得。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心作夢都可以講出字正腔圓美國口音的「Centennial Park」,因為這部電影的預告大概從去年十月以來前前後後看了不下五十次吧,將表面上不太起眼的真實題材剪得出色,也剪得扣人心弦,而今終於在將近五個月後一睹獎季最後一塊拼圖的廬山真面目,不禁佩服,如此爭議題材,如此不平之鳴,也只有 Clint Eastwood 如此年歲與地位的導演才有機會將真相帶到世人面前。
好比《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美國狙擊手》云云,《李察朱威爾事件 Richard Jewell》某種程度而言也相當 Clint Eastwood,以一貫不疾不徐、穩紮穩打的敘事風格,同時保有張力和戲劇性,關注於當代社會議題,透過正義的目光看媒體的造神和嗜血,看輿論的未審先定罪,看新聞今天推銷希望明天販售責難,看大眾何其需要崇拜的對象更渴望唾棄的目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讓人想來不寒而慄,李察朱威爾的故事是被述說出來了,但我們當今一心求快、捕風捉影的社會到底直接或間接親手將多少被誣賴的、被懷疑的、被錯殺的無辜之人推落懸崖?
整部電影聚焦於李察朱威爾的立體性格、過往經歷,一直到他在 1996 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發現遭人放置的炸彈,如實呈現輿論受害者和其家屬的身心煎熬,一夕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平民英雄,也徹底嚐到揚名立萬與聲名狼藉的一線之隔。Clint Eastwood 並未將他片面塑造成毫無缺點的人物,優柔寡斷,一意孤行,行事不知分寸,一昧堅信正義仰賴法治,看不慣破壞秩序的種種行為,也招惹過不少麻煩,然而外表不討喜的他也是個憨厚耿直,溫和善良,細心孝順並真誠待人的大男孩。從與各種人的互動,從外界沒由來的惡意,觀眾可以深刻認知到主角的討喜之處和性格缺陷,但這也是電影稍微可惜的部分,其餘配角顯得單薄平板,部分轉折難掩些許生硬。
「別再擔心消息是否正確,不知道來源就說『有人說』,你必須像街上的條子那樣思考,這個世界超級悲慘,民眾都是好吃懶做的白痴,少數族群都是罪犯,性愛是種病,但很有趣,想想什麼事可以嚇慘自己的阿嬤,或讓自己的阿公抓狂?」
還記得《重磅腥聞》這樣講到,摒棄職業道德的媒體生態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成為一種難以否認的全球現象,也因如此,《李察朱威爾事件》於美國上映時曾引發了一陣討論,關於為了突顯是非黑白而刻意醜化、汙名化 Olivia Wilde 飾演的女記者 Kathy Scruggs 為搶新聞不擇手段的行為,真實世界的她已在事隔沒多久後的 2001 年藥物過量不幸死亡,指責導演在力求平反一個人的同時又傷害了另一個已逝之人的聲譽。我想,這也是此部電影的另一個看點,在揭露真相與伸張正義的行為面前,無論立意良善或別有所圖,無論重重提起或輕輕放下,都可能造成更深一層的二度傷害,於電影之外更值得當今世代的觀眾細細反思,我們自身日常的行為是否也成為推波助瀾的始作俑者之一。
不論《李察朱威爾事件》的節外生枝,Clint Eastwood 依然毫無失手、幽默動人的穩穩講完一個精彩故事,喜歡 Paul Walter Hauser 還原度極高的詮釋,喜歡值得最佳女配角 Kathy Bates 讓人落淚的自然演技,屬於私人情感的是,更喜歡 Sam Rockwell 收放自如的影帝級綠葉表現,旁人演起來乏味無趣的設定,他卻足以抓住一切目光,身為戲份吃重的關鍵配角,近年來不再是那位被低估的演員,自《意外》、《兔嘲男孩》到今天的《李察朱威爾事件》,持續幫助這些故事賦予更深邃的靈魂,即使為了 Sam Rockwell 再看一次也完全值得。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李查朱威爾
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今天要叭啦叭啦分析的就是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哪些是真實事實,哪些是電影改編。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Jon
Youtube頻道【就Jon】https://reurl.cc/qD6YZp
個人ig : @jojontalk
崔
Youtube頻道【崔什麼】https://reurl.cc/lLAYvj
個人ig : @trishachen
Sherry
Youtube頻道【HOLY Sherry】https://reurl.cc/RdmkzG
個人ig : @holy_sherry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 的推薦與評價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提供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相關Youtube影片,找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就在網路品牌潮流服飾穿搭. ... <看更多>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雷] 李察朱威爾事件:正直的力量- 看板movie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Richard Jewell 李察朱威爾事件》 有一點雷小心慎入. ... 雖然整部電影我非常喜歡,但還是有個地方對我來說是個小小的缺點,電影中女記者態度突然 ... ... <看更多>
李察朱威爾事件女記者 在 [好雷]李察朱威爾事件真正兇手是美國政府?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圖文好讀版
https://reurl.cc/8lrQZj
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是一個發生在1996年的真實事件,美國舉辦奧運時發生的炸彈攻
擊事件。主角李察朱威爾(Richard Jewell)就是當時第一位發現炸彈的警衛,當時被媒
體封為「英雄」(Hero),但就在事件發生後3天,亞特蘭大憲法報 (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忽然報導說:「發現炸彈的英雄,被FBI懷疑是主謀。」
所以誰才是兇手呢?為什麼媒體會這麼報導?除了真正的炸彈客艾瑞克魯道夫(Eric
Rudolph)之外,還有誰也是造成這個悲劇的共同兇手呢?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來探討這
個事件背後,造成李察朱威爾事件悲劇的背後真正兇手到底有誰?
一、李察朱威爾(Richard Jewell)-被誣陷的英雄
不論是電影還是真實事件,受害者李察朱威爾是一個很普通的白人男性,他立志想要當警
察,也曾經當過警察,但是因為執法過當,就被解職。後來就從事相關的警衛工作,直到
1996年7月27日在百年奧林匹克公園,受AT&T的聘僱,擔任警衛,在炸彈爆發當時,第一
個發現可疑包裹,緊急驅散民眾,減少了許多傷亡。
但卻在3天之後,被亞特蘭大憲法報爆出,FBI其實正在調查李察朱威爾。讓他瞬間變成媒
體的寵兒,甚至FBI還在期間用很多不正當的方式調查李察朱威爾,包括欺騙他要拍攝教
學錄影帶,騙錄口供;在沒有正式拿到搜索令之前,就入侵他家兩次,沒收許多李查朱威
爾家中的生活用品,包括保鮮盒、媽媽的內衣褲、甚至還有《歡樂滿人間》的錄影帶,在
律師團的幫忙下,直到1996年10月26日才正式發函確認李察朱威爾的清白。
二、聯邦調查局(FBI)-絕對權力的霸凌
再來就是要討論在這個事件中,對於李察朱威爾造成實質上傷害的FBI。雖然事後律師也
有告FBI,有聽說有4名執法人員有問題,但卻找不到事後如何處分的資訊,好像就這樣慢
慢被世人忘記,也沒有人去追查。在美國,其實執法人員代表的幾乎就是絕對的權力,當
對方亮出警察或者是FBI的警徽,你很難說「不」,這就是我們在社會上會遇到的「權力
的霸凌」,你遇到一個握有比你多權力的人,你會無法也無能去抵抗他所要求你做的每一
件事情,就像是師生關係、長官部屬關係等等也常會發生類似的霸凌。
好萊塢電影、影集滿滿的都是讚揚FBI英勇事蹟的故事,最有名的像是《CSI犯罪現場》、
《X檔案》、《犯罪心理》、《識骨尋蹤》...等等,很少有揭露FBI內部醜陋的故事,讓
觀眾以及大部分民眾對於FBI都是一種尊敬以及憧憬,莫名的有種「FBI不會錯」、「FBI
會找清真相」的刻板印象,這可能是美國大眾文化塑造出來的形象,也有可能是藏在背後
後的美國政府?
三、美國政府-幕後黑手?
在看電影以及研究背後故事的同時,最令我疑惑的就是「是誰讓FBI去調查李查朱威爾?
」。
如果你有記得,在電影裡一開始,當FBI探員們在內部開會,大家都還不知道方向的時候
,有一個沒有照到臉的人,遞給喬漢姆飾演的FBI探員一份資料,上面是李察朱威爾的調
查,並指示他們要著重調查李察朱威爾這個人。這個「沒有照到臉的人」其實應該就是在
象徵美國政府,因為真實事件並沒有對於FBI官方的錯誤,都沒有著墨太多,連處分什麼
的也沒有著落,可以大膽猜測,這很有可能是FBI背後有人在維護,而這個角色最有可能
的就是美國政府,但因為沒有證據,我們也只能用文字打打懷疑,記錄一下這個可能性,
提出來給大家討論。
四、媒體-發表意見前先三思
再來就是讓李察朱威爾身心靈受創很嚴重的媒體,在真實事件中,並沒有找到是誰洩漏「
FBI正在調查李察朱威爾」的訊息給亞特蘭大憲法報的記者,但報導出來後,對李察朱威
爾以及他的媽媽芭比朱威爾的影響甚巨。根據1997年《浮華世界》的專題文章中提到這個
事件對李察朱威爾已經造成不可逆的影響,讓他不相信人,對於社會的善良正義蒙上了一
層很厚的灰。就像他在電影最後跟調查員說的話一樣:「你們有想過嗎?之後誰還會有人
看到可疑物品勇於提報?如果他最後會被當成兇手的話。」
就連現在雖然有一部分的民眾會懷疑媒體說的真假,但決大部分的民眾還是認為媒體說的
就是真的,這就是媒體的影響力,當時一窩蜂的媒體開始揭露李察朱威爾符合「單身白人
」的犯罪特徵,調查他背後做過什麼「比較社會不合理」的事情,像是私自闖入學生宿舍
體罰學生、管理非職責所在的事務等等,導致很多評論家對他的人身進行攻擊,覺得他就
是「長得像是炸彈客」,真的是好險當時沒有社群媒體,不然酸民的手一定更是不饒人,
不知道會不會對他造成更加倍的壞影響。就像我剛剛說的,一般民眾不會矛頭指向FBI,
或者媒體報導的真偽,更不會自我反省,很簡單的反應就是按照媒體字面上說的意思去加
以詮釋,做出像是直接去質問芭比朱威爾,:「是不是你兒子做的?」、「你們怎麼都不
去死一死」這個激進的評論。
關於因為媒體所造成的霸凌事件,現在社會真的是層出不窮,也很多因為受不了壓力自殺
的案例,但因為網路找人不容易,大部分的網民還是克制不了自己想要發表意見、批評別
人的慾望,因為不咎責,也沒有人知道你是誰,對於發表者的心靈來說,無疑是一種紓壓
跟滿足感,但是我們應該要再按出訊息或者說出話之前,好好想一想,這句話真的會達到
你想要完成的目的嗎?「你說這句話真的是想要他們母子去死嗎?」還是「你只是想要
FBI趕快找到兇手還受害者公道?」
五、社會-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在他們懷疑李察朱威爾的時候,用了很多社會負面的刻板印象的形容詞來形容他,像是單
身、胖、不得志、同性戀等等,都是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在美國塑造的負面形象,讓民眾覺
得李察朱威爾「長得就像是炸彈客」,單身就會放炸彈?胖就會傷害人?不得志就代表會
報復社會?同性戀就是不正常反社會?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反省自己是否也
被這無形的意識形態綁住了呢?
分析到這裡,你覺得《李察朱威爾事件》真正的兇手是誰?是執法機關?政府體系?媒體
?還是社會的意識形態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48.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83056625.A.E4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