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去 #2月25日晚間十點首播
#李惠仁導演上學去
就在台北101煙火跨入2019年的第二天,位在台北木柵的私立世新大學召開校務會議,會中校方強行表決通過「社會發展研究所停招案」,消息一出,學界及社運圈一片譁然,紛紛發起連署活動。為了相挺老朋友,同時探究台灣私校亂象的根源,李惠仁導演報考即將被停招的社發所,透過參與觀察的拍攝手法,本片除忠實紀錄「預警學校」的掙扎、「專案輔導學校」最後的旅程,同時也取得了珍貴的「覺書」---私立學校的創設契約書,這份契約書也讓大家見識到,原來,多數的私立學校創設的初衷,不是「捐資興學」而是「投資興學」。
1974年10月14日,政府公布《私立學校法》,法律明訂私立學校屬「捐資興學」而非「投資興學」,法律明文規定辦學校就必須成立財團法人;而財團法人就是公益法人,從來就不是以營利為「設立目的」。因此,私人捐資興學的「公益性」根本無庸置疑,只不過,很多人都「忘」了。
2020年5月2日,當我們再度拜訪停辦3個月的南榮科技大學,創辦人的銅像被小鳥拉了滿頭的屎、走廊成堆的垃圾同樣無人清理;教職員早已完全清空,一個不留,只有校狗「小黑」沒地方去,依舊盡責的 汪 汪 汪。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