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艾草變綠金!
退伍軍人李振輝返鄉種植艾草,
開發出沐浴用品、防護薰香等,
一系列產品,
創下上億元的營收;
與父親投入養雞事業的陳郁雄,
採放牧飼養,
讓快樂雞產健康蛋,
即使八顆要價150元,
還是成功賣進大賣場;
餐廳咖啡店都指名的蛋糕代工廠,
老闆李世郎,
如何在生意接連重挫後,
由黑翻紅,
成為蛋糕代工界翹楚?
請鎖定本週日「台灣真善美」。
精彩完整版看這裡 https://youtu.be/LTWzyPn7K-4
#台灣真善美 #艾草傳奇 #自然放牧蛋 #蛋糕代工廠
【台灣真善美】
► 主持人:胡凱淳
► 首播時間:每週日晚上21:00
►YouTube也能收看:http://bit.ly/台灣真善美YouTube頻道
►更多的節目資訊請上粉專:http://bit.ly/台灣真善美FB專頁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彰化有一個農夫 他大量地栽種艾草 還研發出健康艾草麵 還賣到飛機上面 打開了國際市場 他是如何讓野草變黃金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
李振輝艾草 在 a仔.音樂.旅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陳詠謙都有打手。。。。。。
本身對呢個人冇咩唔好既感覺,只係嫌少少哂左陳奕迅啲歌既曲,不過再多睇其他人既comment, 愈睇愈有問題,呀,係咪應該寫篇blog講下佢好?
路見不平,自命正義,終於都要挪用寶貴時間,去點評陳詠謙嘅大作,嘗試為民請命。其實點評歌詞實在非我所長,音律押韻我亦只有皮毛了解,但係畢竟自細聽香港流行曲聽大,有感仗義執言先至無負香港流行曲於我人生嘅啟蒙,唯有挺身而出,盡力而為。先旨聲明,寫歌詞唔同寫散文小說,遣詞造句確實有彈性得多,可以不拘泥於傳統,而寫得意象曖昧,含意深隱,亦唔代表詞作有誤,因此內文要寫嘅,主要係順應網民意見,針對絕對無法原諒嘅大弊,例如立意古怪、錯用詞語、表意混亂等各種問題,某啲顯而易見嘅小病,例如〈龍舌蘭〉直頭唔啱音呢類大家心照不宣嘅,就唔會多講。以下我精選咗十首算係近年街知巷聞嘅垃圾作品淺評分析,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畀便交流。
1. 高山低谷
第一首,必定要揀林奕匡嘅成名作,因為一黎呢首亦係陳詠謙成名之作,二黎林奕匡係一眾受害歌手之中搵陳詠謙寫得最多歌嘅一位。由於呢首都算係佢填得相對認真嘅歌,稍為認真去聽,相信大家都意會到歌詞要表達嘅訊息,就係寫二人地位不對等,情人遠在天邊,抒發可望不可即嘅感慨,類似《詩經》中嘅〈蒹葭〉。而正因為立意明確,只要聽眾細加咀嚼,就會發現有唔少用語係異於我地平常嘅語文習慣,而各種誤用,都唔足以稱上鑄造新詞,而係徹底嘅錯用,長久咁用落去絕對會影響我地嘅語文鑑賞能力。
廣為傳唱嘅副歌之中,寫到「渴望被成全」,呢點係中學生都常犯嘅錯,語文水平略高嘅人都會知問題喺邊。首先,渴望社會或他人成全,寫渴望成全已經夠清晰,亦合乎文法,根本毋須強加被字。其次,就當佢係被動句,被動句多數常用於呈現負面情況,例如「他被歌迷離棄了」。雖然漢語歐化潮流之下,被字亦會拎黎寫所有被動情況,用法分別係:一、強調被動,如「他被上司提攜了」,但較恰當嘅用法應該係「他獲得了上司提攜」;二、施事者不明,如「他被痛罵了一頓」,唔知邊個鬧咗佢;以及三、強調謂語,如「民意被政府騎劫了」,突顯民意遭不當操作。近幾年社會風氣好中意講「被自殺」、「被抑鬱」、「被捉迷藏」去嘲諷中國對待異見人士嘅卑鄙手段,亦突顯被字特質。因此,成全本來就必須取決於他人,「渴望被成全」中嘅被字份屬多餘,而參考返林夕作品,佢係傾向少用呢個被字,更加從來唔會濫用去充塞字數。
然後係「腳下路程難以削短」,亦係不當。要貫徹文意,最準確應該係用「縮短」,但係唔啱音,唔用得。削字,多用於削皮去屑、削弱削減、削職以及剝削,而路程之縮減,勉強用削,拎最近則只有削弱削減一義,但削減係指從原定數目之中減去若干數目,多數牽涉具體數量。而「天一黑天一光揮發了一句再會」亦係睇得明而寫不通。考慮到揮發一詞必定要同所揮發之物共同出現,可見句意係指呢一聲拜拜會蒸發會消失,咁睇返上文下理,到底點解突然會有呢句拜拜?同埋周而復始每日講拜拜又應該點樣理解?係咪指每日返工放工同人講拜拜都係多餘?呢句都係有待解釋。加上「只見人下墮」令人聯想到跳樓,「我繼續埋藏我愛戀」嘅愛戀應該寫作感情,以及整體故事空洞,成首歌都無法打動人心。無可否認,用山勢為喻,以陳詠謙水平計,已經係上佳之作,但係真係慘不忍暏。
2. 別來無恙
第二首,因為一句「我現時自己肯做飯」而飽受批評,加上陳詠謙本人沾沾自喜現身解話,亦係一定要寫。首先,我絕對唔反對援引口語入文,推廣粵語理所當然,但豬隊友推廣得眼高手低,就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現時自己肯做飯」之所以不能接受,首先係做飯唔係廣東話,做愛至係,其次係破壞意境,寫得太白。根據陳詠謙本人陳詞,佢認為一個人dry到要自己煮飯好適合主人公情況,而唔押韻都係刻意為之,因為咁樣對應返故事主角悔疚一世,凡事都看破,其實呢兩點問題都唔算大,因為個出事位係在於呢句只係表現自己獨立嘅例子,而唔係概括句。副歌開首,普遍係直抒胸臆,或者概括痛心程度,甚少會兜口兜面隊一句嘢出黎,聽眾話聽到尷尬嘅原因,應該係咁。參考返黃偉文嘅「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或者林夕嘅「世界將我包圍/誓死都一齊」,其實都相當直白同口語化,但就一啲都唔突兀,反而引起到好多人共鳴。
值得一提自然唔少得「來年陪著子女學行/紀念當初我們的愛情」。由於主人公目前單身,我地不妨假設子女係指對方嘅子女,但既然係咁,又係邊個想借用呢啲子女去紀念主人公嘅愛情?同埋若要紀念,子女非己所出,兩者關係喺邊?呢句真係相當費解。然後自然亦要談及「王菲的孤寂/多麼孤寂」。眾所周知,王菲有首〈百年孤寂〉,但咁樣抽孤寂二字借代全首,相當突兀。加上以反復修辭強調孤寂,極有濫竽充數之嫌,借用連登網民一句,一個肥柒on9仔自己打緊xanga個場景,真係完全咁呈現咗出黎。而我覺得有一句,亦係表現得出陳詠謙其人對於成語嘅運用係只取片面之意,唔識其中內涵——「恃住雄辯滔滔/隨便的把你喝罵」。呢種情況喺中學生作文之中亦係相當普遍,因為佢地背誦成語而又缺乏廣泛閱讀,對於詞語嘅理解唔係由字句之中而得,因此就會畀老師打曬交叉。雄辯滔滔一詞褒多於貶,多數用於讚美,例如「這位律師雄辯滔滔,聽得旁聽市民心悅誠服」,又或者杜甫《飲中八仙歌》中嘅「高談雄辯驚四筵」,一般係指其人發言具說服力,以理服人。雖然世俗有言,「事實勝於雄辯」,但雄辯唔等同於狡辯詭辯,因此同情人爭執,同埋事後亦知道自己理虧,係咪應該用雄辯滔滔,亦係值得商榷。
呢首歌其實有一點特色相當鮮明,相當陳詠謙,就係每句都係個腦冇點諗就不加修飾咁講出口,而且句與句之間割裂去睇都完全無礙傳意。對歌詞冇乜要求嘅人,未必察覺到問題所在。同樣生活化嘅情節,其實楊千嬅嘅〈假如讓我說下去〉都有,「但我把/談情的氣力轉贈誰/跟你電話之中講再會/再會誰」即係冇人同我傾電話,「暴雨天/我至少想講掛念你/然後你/你最多會笑著迴避」就係顧左右而言他,甚至熄機潛水,但林夕之所以一啲打xanga嘅感覺都冇,係因為佢掌握以至駕馭得到何謂藝術——將自然同現實加以修飾加以轉化,呢一層人為工夫就叫藝術。〈別〉描述主人公分手後陷於懊悔,內容貼近生活,照計係好易畀聽眾代入,但就正因為咁,意圖代入嘅聽眾聽到一頭霧水,代入無方,可以話係高不成低不就。
3. 經過一些秋與冬+哪裡只得我共你
Dear Jane嘅簡單易明K歌之選,又係陳詠謙傑作。「兩眼一黑/然後失控」令人聯想到頭暈倒地以及精神病發,九唔搭八,而領起句嘅「一些」同「與」本來就係蛇足,事關寫歷經秋冬同揮去驚恐就已經夠曬精煉。副歌「 無謂再關心你/我沒資格慰問你/無謂再騷擾妳/我沒這塊厚面皮」其實都幾適合失戀聽眾,但量詞之選用,直接反映出陳詠謙不諳避俗,缺乏語感。所謂語感,其實就係語言使用者對其所熟悉嘅語言有冇敏銳感覺﹐能否領悟語言文字真實意思以及必然會引起嘅聯想﹐直覺必待厚積薄發,同語文根基息息相關。用塊字去形容臉皮,會令人聯想到塊狀死物,進而聯想到牛皮豬皮,就算句子本身幾有詩意,一個塊字都足以盡廢前功。語感佳者,可以善用詞語刺激聯想,但語感弱者,萬一誤用就會弄巧反拙,呢一點,所有寫作者都應當有所警覺。
另外,「得到的若期望有限期/失去的未重聚已別離/後悔如我遍地」亦係反面教材。遍地呢個詞語其實好有畫面,例如自由民主遍地開花,或者風吹草低牛羊遍地,只要一見遍地,讀者就會聯想到數量之多,發展之盛。但觀照呢句歌詞,遍地嘅理應係後悔,但寫出黎引起嘅聯想就係主人公遍地——大概係因為TVB重播《西遊記》太多,我所諗到嘅係孫悟空大顯神通,一條猴毛落地即可化成千百猴子猴孫之勢,同後悔之情極為矛盾,成個感覺極之滑稽。參考返陳奕迅一首〈黑暗中漫舞〉,其中有一句「猶如自卑水銀瀉地」,當中嘅水銀瀉地,即係水銀流到一地都係,令人聯想到玻璃落地隨之流瀉,一發不可收,非常適合用於形容主人公每每獨自揣摩情人心理之時嘅自卑爆發,同時深化主題,令人可以透過具體比喻去感受主人公單戀嘅卑微渺小。兩相對比,大家就會理解點解後悔遍地係不知所謂,而自卑瀉地則係神來之筆。
順手講埋〈哪裡只得我共你〉之中,為人詬病嘅「我們身邊太多假人/心中太多傷痕」。第一個問題,係陳詠謙點解要寫假人,因為準確而言,呢首歌想傳達嘅係對抗世俗眼光,而主要世俗現象並非虛假;第二個問題,係亂咁簡化為假人二字,又會引起不當聯想,令人諗到CPR練習用公仔,櫥窗display公仔,驅趕雀仔嘅稻草人,甚至消防處嘅任何仁。除非佢係明知到會引起不當聯想都要用,否則明顯又係語感薄弱之過。睇埋「途經幾百萬傷口」同「與外界/未隔絕我共你/能停止呼吸」,我更有理由相信,假人所指,真係CPR練習用公仔阿Anne,而「不掙扎/只緊扣」,亦一定係指緊三角巾同繃帶,成首歌係為聖約翰救傷隊暗中宣傳。
意境係一樣好抽象嘅嘢,而某年書展講座,林夕就曾經講過意境可以分為三種境界,一係山寨,二係自己創造,三係灌注生命同感情。第一種,就係運用約定俗成而又根深蒂固嘅傳統意象,亦即係中學生學習寫作必學嘅大自然景物,諸如星星月亮太陽天地花草,其中若果突然出現現代物品諸如蘋果電腦應用程式芝士拉絲抹茶爆漿,文章就會意境盡失,而陳詠謙明顯係畫虎不成反類犬嘅示範人物。第二種,自己設定,就好似林夕有期好中意用探戈咁,以跳舞相持比喻情愛拉鋸,寫得貼切就可以自成一格,睇返陳詠謙大紅作品,可以話係冇一首做到。第三種,用返林夕自己舉嘅例句,「滿街腳步突然靜了/滿天柏樹突然沒有動搖」之所以有意境,就係因為作者觸覺敏銳,以「滿天」而非「滿街」去寫柏樹,所以就描寫到樹勢之高,從而襯托出主人公獨自流連街頭何其微不足道,而其身影又係何其嘅失魂落魄,得出融情入景而後情景交融嘅效果。當一位做到寫景則情景相生,說理則情理兼備,而另一個則直接將秋與冬寫出黎,其後又再將「只知感覺失了蹤」寫出黎,文學係咪真係一句各有各觀點就可以打發紛爭,聽眾心中自有答案。
4. 百年不合
眾多歌手入面,周柏豪其實同陳詠謙係最夾,而原因係周柏豪畀人嘅觀感本來就冇乜文化,因此陳詠謙嘅詞質樸庸俗而又文句不通,反而非常配合周柏豪形象。以〈百〉為例,其實我聽咗好多次,都唔明何謂「即使今生擱淺/苦等隔世盛宴」。陳詠謙低手之處,就係唔識連用一系列有關比喻去經營意象,生硬插入詞語,但又缺乏前後呼應。見到擱淺,讀者自然會聯想到海洋,聯想到輪船,聯想到鯨豚,但〈百〉偏偏冇一樣嘢係關事。由於人係唔會擱淺,讀者必須自行領會擱淺之意,偏偏陳詠謙又冇建構到完整比喻,寫到不倫不類。參考返麥浚龍嘅〈吃鯨魚的人〉,黃偉文寫得清楚吃鯨魚者為何人,所以吃鯨魚呢個人類根本唔會做得到嘅行為亦好易理解,而「隨時能屠殺/也不必講究良心」中嘅屠殺,亦唔會偏向無關主題嘅多餘聯想例如種族屠殺,落點相對清晰。
然後我地亦可以研究「若未夠赤裸/撫摸到永遠」同「在婚紗中再見」想表達乜嘢。前句之中,赤裸應該係指主人公將自己心聲表露無遺,但對方無動於衷,然而呢點基礎,根本幫唔到讀者去理解到底係邊個撫摸邊個,同埋點解要撫摸,可謂上文不接下理。而後句之中,在婚紗中唔同在婚禮中,到底點樣至可以進入婚紗之中,又係百思不得其解。陳詠謙可能會辯稱呢啲就係創意,同埋寫到明在婚禮中再見就係死板,但達到一定文字鑑賞門檻嘅人,相信會知道咁樣寫絕對唔可行。
講返成個敘事,其實真係撲朔迷離。我至今再聽,都係諗唔明到底主人公同埋對方係情根早種,定係有緣無分。歌詞講到今世「當你想行前一寸/愛下去又發現你/站到一邊」,又講「卻是證實這段愛/沒有起點」即係對方根本唔過電,發展機率近乎零,既然如此,點解主人公會有認定大家係「分開一百年/捱到今生才遇見」?「拉扯著那根線」又到底從何而來?《紅樓夢》之中,曹雪芹一開始就以神話領起,寫賈寶玉係頑石入世,而林黛玉則係絳珠仙草,其後兩人一生糾纏係命運嘅安排,此之所以愛得轟烈,傷得淒苦,但同百年好合正正相反嘅百年不合吹到咁大,去到最尾只係講返某一世嘅小情小愛,未免流於小題大做。
5. 小問題+3am
AGA嘅〈小問題〉係好聽,但一聽就發現取材好大問題。雖然應付失戀各有各法,喜愛夜蒲放肆買醉都可以係反映現實,但主人公個性之差難逢敵手,我估唔到連詩雅都終於會遇到競爭。「穿起高踭取悅人」同「只記得我新結識那碧眼金髪的氣質」,於我而言,某程度上係物化女性,矮化女性;「只須很悉心的設計/裝飾我這身體」同「只須很瀟灑的破費/修葺我每處枯萎」,刻劃出主人公滿足於物質,只顧外在,形象實在相當廉價。最弊嘅係,首歌完全冇任何自強之寄意,反而係以「我只得這一點智慧」為放浪行為開脫,歌手形象徹底崩壞,MK到無以復加。
而用字方面,「我不要雙眼承受雨季」嘅雨季又係毫無鋪墊就彈出黎,引用返林夕嘅意境論,雨季係老嫗能解嘅傳統意象,要寫唔係唔得,但成首歌冇提過水,冇提過雨,連眼淚都冇提過,突然以雨季去寫哭泣,就係顯得突兀嘅原因。再睇「別這樣干擾我一生」,干擾係同接受訊號有關,如果對方係干擾,主人公應該由頭到尾都係對佢反感,但既然曾經癡心錯付,對方好歹都係過氣情人,要貶損對方,以打擾形容,會比干擾合適。參考返黎明嘅〈我這樣愛你〉,會見到林夕有用覆蓋去寫主人公對情人嘅愛綿密如羅網,而「何時才發現/就算天涯海角/都可能覆蓋」之中嘅覆蓋用得準確之餘,更加迎合到和記廣告行銷要求,一石二鳥,天衣無縫。
而〈3am〉其實一首好難出事嘅歌,事關英文部分都應該係跟返demo,偏偏又畀陳詠謙踢出身價。「如假開心開心開始假得很/倒不攤開這張牌」運用頂真,但又係砌詞搪塞;而「終於真的真的不再有情意」同「 終於真的真的不同行」用詞重複,但真的二字唔係歌詞要旨,因為主人公只係夜半失眠,唔係陷入幻想,分唔清夢境同現實。陳奕迅嘅〈不來也不去〉之中,有「如煙/因給你遞過火/如火/卻也沒融掉我」,林夕嘅頂真係用得其所,因為兩句確有承接。而同樣係陳奕迅嘅〈K歌之王〉之中,有「才令我因你要呼天叫地愛愛愛愛那麼多」,其中嘅愛字四連,有嗌破喉嚨之意,係愛到力竭聲嘶嘅出色詮釋,又係用得啱啱好。
6. 矛盾一生+揮揮手
JW嘅〈矛〉唱到街知巷聞,控訴對方不知上進,無意結婚,好多人都會引用「矛盾只因深愛著」自況,而我自此至終,都唔明乜叫「跌下來瘡疤」,而「怎會沒決心成家」亦有力問鼎陳詠謙十大缺乏語感排行榜三甲。成家呢個用語從來唔會喺抒情歌入面見到係有原因,事關多元成家、成家立室、立業成家中嘅成家,係新聞用嘅正經用語,一般人談婚論嫁,多數都係講返結婚就算,唔會選用咁沉重嘅字眼。正如我地唔會喺同朋友傾偈嘅時候話「有見及此,我會出席」,或者「多謝你諮詢我意見」,而係會講「你咁講,我就去喇」,或者「多謝你肯聽我意見」,又正如去餐廳嗌嘢食落order,我地會講「I would go for this one」,或者「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ne」,同自己朋友或者情人講嘢,就算幾咁相敬如賓,多數都係講「I want this one」,頂盡都係講「Can I have this one」,用字係應當有場合之分,身分之別,唔可以隨心亂講,任性亂寫。〈揮〉之中有句「成為寂寞人口/脫去戒指」,所犯同上。
而講到用韻乸西,〈矛〉副歌用死「aa」,以嗎吧為主,輔以架怕疤,亦係佢嘅代表作。雖然林夕曾經話過押韻其實並非必要,只係因為要迎合主流見識至堅持押韻,但用韻會令首歌易記易上口,亦令文本朗讀之時有節奏美,都有合理之處。押韻毋須句句押,隔句押亦得,最重要都係睇旋律頭,但無計可施就求其採用「aa」韻,呢點大概就係師承黃偉文嘅結果。黃偉文所填嘅〈囍帖街〉同〈苦瓜〉雖然都係大熱,但取材新穎,都掩飾唔到其人押韻手法之不足——用助語詞押韻,畢竟係有啲技窮。反觀我個人相當中意嘅〈東京百貨〉,陳少琪喺副歌係用「iu」為韻,填咗照秒少調潮票,詞句曉暢而不落俗套,可謂熟能生巧,自出機杼。
再呼應返AGA首〈小問題〉,其實〈矛〉嘅故事都係不知所謂。空有冤氣對白,缺乏具體劇情,hook line勉強可以漁翁撤網,但副歌完全打動唔到人,此其第一問題。第二問題,就係愛情觀片面膚淺,從未細加探討愛情,更遑論明寫愛情,暗寫人生咁樣去傳道解惑,繼續流行曲社教化之功能。林夕寫情寫理天下無雙,黃偉文偏向市井,都算寫盡失戀苦戀,入心入肺;而周博賢專寫時事,針砭時弊,周耀輝別具詩情,寫歌寫出詩嘅朦朧美,基本上係各有特色,而陳詠謙嘅風格,大概就係攞你命三千式殺人於無形,一聽到就想飛歌轉台——我斗膽封陳詠謙為寫歌界嘅葉念琛,相信冇人會有異議。
7. 姐姐+活著為求甚麼
李克勤自己都係識寫詞,點解會接受到呢首歌詞,我覺得重驚人過向曼聯送禮。「原來沒有你/但仍愛你/才後悔當天不肯留住你」雖然略嫌肉麻,但出現喺主流情歌其實真係一啲問題都冇。問題係,呢首歌所描述嘅係家傭,主人公對佢抱有嘅應該係感激之情,而唔係愛情,到底點樣至會牽掛到「朝馬尼拉的方向想起你」,視姐姐為「愛的傳奇」?唱到「忍痛/將你淡忘」,我直頭覺得李克勤情深過楊過,根本應該離婚休妻,另娶姐姐。
情節上,呢首歌都有犯駁之處。一般而言,如果僱主僱員關係良好,姐姐離職之後,雙方都會保持聯絡,好少音訊全無。而既然姐姐冇離開過香港,亦即係轉咗僱主,咁主人公又點解會炒佢魷魚?「誰料我路過砵甸乍街/竟找到你」呢種電光火石,好難講得通。我嘗試去消化故事,唯一可以諗到嘅就係主人公情不自禁,苦戀姐姐,家人發現之後執意驅逐姐姐,結果主人公只可以喺姐姐有可能出沒嘅街頭巷尾搜尋對方倩影,重溫舊夢。假如有朝一日李克勤真係轉行呢種路線,講婚姻背後辛酸,講自己同屋企姐姐打得火熱,或者大眾會受落都唔奇。
用字方面,呢首歌最差嘅係「天天飾演乖少艾」,其他都可以放過陳詠謙。話說少艾一詞,語出《孟子》一句「知好色則慕少艾」,解年輕貌美嘅女子都真係好有歷史。而現代人之所以認識少艾,相信都唔係因為讀古書,而係聽得多青春少艾呢個配搭。撇開姐姐點解會以少艾形容呢點唔講,艾本植物,少艾即以艾草正鮮比喻少女亭亭而立,可見少已經係形容緊艾,而乖少艾三字呢個組合,就即係用咗兩個形容詞去寫植物,而乖係唔會拎黎寫植物。即係我地可以話一個老人家老當益壯,如同長青樹,我地唔會話佢襟老長青樹,因為長青已經表達到健康,而且襟老都唔會係要黎形容樹。
順便講埋〈活〉。林夕珠玉在前,黃偉文都有首〈燕尾蝶〉勉強壓卷,陳詠謙挑戰社會議題,無異於引火自焚。「容顏暴露摺痕」所指嘅應該係個樣好老,皺紋暴露老態,又係要聽眾自己諗。「幾個悲哀章節日日重播/天降天災萬民地上縱火」,所指嘅應該都係天災人禍大家有責,但縱火狂徒為何人,又係語焉不詳,除咗令人諗到喜怨無常嘅舊約上帝,都真係冇乜idea。
8. 半祝福+Gonna be alight
周殷廷其人已經不知所終,但由陳詠謙操刀嘅作品,將會遺臭百年。祝福舊愛,同類歌曲多不勝數,但希望情人「快樂得更明顯」,係咪即係指對方之前都係快樂,但快樂得較為收歛?若果快樂都可以有introvert同extrovert之分,而陳詠謙又真係寫得出,其實確實會好有啟發。副歌致命,在於突然加插槍擊,「如果他真的比我好/別再時時開槍亂掃」,again,敗壞意境。Verse2主人公心態慢慢轉變,講起對方已有新歡,其實都易明,但「你已毫無疑問找到安慰睡眠」呢句又係病句。找到應該係指向人或者物件,虛嘅找到人生方向都得,但睡眠係一種狀態,進入夢鄉可以,但搵睡眠出黎係講唔通。
上承周柏豪歌曲入面大量運用赤裸,陳詠謙又再無緣無故加插情色,好地地一首最後祝福,即刻變到俗不可耐。諗到對方會同新歡有性行為係可以理解,但以「隨便白天纏綿/夜晚裸露別來送我上苦路」白描,就係自亂佈局。〈半〉嘅基調係純情,周殷廷嘅定位亦非大講鹹濕,裸露二字亂入,格調之粗劣,真係不敢恭維。
〈G〉其實都係聽得過嘅歌,風格有啲似林奕匡首〈Good Man〉,但細聽之後又聽到副歌有句「甚麼東西正在變做美好的團體」,不知所云。Verse2有句「青春出於笑容裡/開滿花」,其實都解得通,但第二句「率真出於眼神裡/一句話」嘅嗰句話從何而來,又係毫無預兆,石頭爆出黎咁。好地地一個新人,唱咗首膠歌,然後就萬劫不復,真係不無惋惜。
9. P.S. I Love You+壯舉
張敬軒係我本人極之欣賞嘅歌手,好彩佢人在英皇而非華納,未來唔似會再有同陳詠謙合作嘅可能。〈P〉其實算係不過不失,但因為林若寧同林夕寫過好歌畀張敬軒,而張敬軒自己早期作品都寫得青澀可愛,陳詠謙嘅歌就相形見絀。故事寫因戰禍而天人相隔其實好清楚,但主人公喺副歌嘅內心戲,可謂不明不白。「忘掉了生死/用愛跟這世界對比」,其實睇唔出邊個死咗抑或係一齊死,但既然係人生無常,話係不可以抱著你,會比「不需要抱著你」更加合理。然後「逾越了生死/當知這份愛從沒禁忌」又係全無鋪墊,因為首歌冇講過呢段感情係禁忌之戀,而為死去情人守節,亦唔係禁忌。「生死難忘/別忘記自己」,驟聽似係一種提醒,提醒自己要好好生活落去,但其實突然筆鋒一轉嘅呢個提醒,同「在雲中禱告/祝福你/繼續飛」係冇衝突,因為主人公由頭到尾都冇話過要殉情。
然後繼續睇Verse2﹐病句又至。「當一切/沒法逃過了劇震」,既然係逃唔過,點解又會用個了字?「誰在瓦礫中獻吻/講永別卻那麼接近」,卻前卻後轉折不清,卻字無法理解。「捉不緊的有太多/這一雙手在提示我/時辰到/人如初」,呢雙咁重要嘅手又係突然出現,極其量只可以話佢上接Verse 1之中「硝煙裡/讓我除去了面罩」嘅手,但有冇必要用雙手除,聽眾不妨存疑。快飛去結尾,「珍惜這份愛才是勝利」換成粵語,就應該係「珍惜呢份愛先係叫贏」,然而本身主人公未有誤解勝利定義,因此亦冇要糾正嘅地方,陳詠謙想用才是二字帶出乜嘢訊息,我都依然未悟到。
另外亦必須要討論〈壯〉,畢竟呢首可以話係陳詠謙眾多作品之中最言之有物嘅一首。我地都知道所有創作者喺寫自己最熟悉嘅題材往往係寫得最入肉,林夕寫苦戀寫到出神入化,黃偉文寫同志戀情別出心裁,都係因為有親身經歷,所以緣事而發,份外有感。意淫其實冇問題,樂而不淫,無傷大雅即可,而陳詠謙擅寫不顧後果嘅價值觀,就寫出咗吳雨霏嘅〈告白〉同陳奕迅嘅〈碌卡〉兩首佳作,係要欣賞。然而我地必須思考嘅係,一個填詞人只寫得好呢種缺乏深度同修養嘅歌詞,可唔可以稱為最佳填詞人。無可否認,黃霑林振強林夕等人確實係一下子將平均數扯得太高,令到後來者好難超越,但文從字順,詞有所指,應該係最低標準,如果連咁都做唔到,直接出demo派台instead of固守曲詞俱全嘅舊例,可能至係更佳出路。
10. 給兒子的信
唔少為陳詠謙平反嘅人都話呢首寫得好,以此作結,真係最好不過。一般人一定先入為主,覺得寫畀自己親生仔,點計係誠意之作,冇理由鳩寫,但陳詠謙不負眾望,又一次成功鳩寫,本色出演,繼續陳詠謙獨樹一幟嘅意思含糊,言不及義。「成年路太遠你學識怨命/所以任性/難受但我會繼續供應」,唔知佢供應啲乜,照計係愛,但真係讀者估,唔係作者寫;「若我有天跛了/你戴上我的眼睛」驟聽好有意境,其實唔知戴上父母嘅眼睛為乜——靠後生傳承自己人生經驗,唔使等老咗至做;代爸爸去環遊世界,亦冇理由用返爸爸對眼;陀住爸爸一對眼球出遊,反而顯現到少少心意,但又不切實際,背離常理,總之點講都唔通。
再睇「如果天地狠狠的將一切理想/破滅了」又係反面教材,大家千祈唔好有樣學樣。破滅,常用於理想或者幻想破滅,此中破滅非關外力,只可以係自體消亡,如果想話理想破滅係外力迫成,簡單可以用消滅用殺掉,靚啲可以用扼殺用磨蝕。雖然語言潮流時刻變動,我地唔可以一味泥古,但將某物破滅呢種寫法,如無意外,過多一百年應該都唔會獲得學界同世俗認受。用呢句病句做副歌第一句,有人話一聽就無名火起,呢種反應真係合理不過。
宏觀睇返成首歌,主人公到底抱持點樣嘅心態育兒,我亦甚為不解。佢有話「還是流我的血/你別忘掉」,提醒對方記得有自己嘅支持,亦有話「是我對不起你」同「可以恨我」,承認自己生仔出於自私,似乎有盡力善待同保護小朋友去盡力彌補之意,但再睇「我對你好/不須答謝我」,又主動提起自己嘅好,提起完又話「不須答謝我」,聽完只覺呢個爸爸暗啞底想要人知恩報恩,但又唔敢直講,扭擰造作。更加得意嘅係,呢個爸爸一直都流露無限愛意,又講到唔介意小朋友失敗,只求佢開開心心,但又忽然狠心咁話「註定某日我將拋棄你於荒野」,到底係因何而生嘅轉折?拋棄本身暗含主動之意,字面意思只可以解讀為主人公主動為之,但呢個爸爸愛心爆棚,應該係對親兒不捨不棄至係,點解會註定拋棄親兒?如果佢想講嘅係人世間自有規律,迫到父母不得不拋棄子女,咁就一定要講得清清楚楚,否則就好難呼應其後嗰句「你永遠有一種愛/從未缺少」。概而言之,呢封信真係好深奧,除非佢身體力行去抵制香港政府強制十二年義務教育,用自己一套中文去教仔,否則佢個小朋友未來都好難聽得明佢想表達啲乜。
總結
時間有限,每首只可以點評少少,但不知不覺,都寫咗六七個鐘。我試過填詞,知道填詞唔易,但自知之明,理應人皆有之。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係不滿佢「我叻仔我可以肥」嘅招積,不滿蜀中無大將,而廖化竟自以為曹操。我個人偏好林夕,上文信手拈來例子大多以佢作品為主,希望大家體諒。最後衷心希望呢個寫得相當簡單嘅分析,算係勉強整理得到大家嘅見解,我知「殘忍只須一棍」同衛蘭都好恐怖,但考慮到其中問題同以上例子大體相似,在此不贅。辭多歉甚,如有補充賜正,歡迎切磋交流。
https://gnimmm.com/2018/11/25/smartfatchan/
李振輝艾草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ubject: Fw: 台灣民主--今後再無馬英九,兼談改革 ( 這篇真的值得好好看一下 )
各位朋友
剛剛收到的mail
文章真的有點長
但是,感受到出自肺腑之言
美好的台灣,就像受傷的地球
雖然千瘡百孔,但是令人響往
我們慢慢好好思考吧
朋友寄來這篇『長文』,擲地有聲,頗值一讀,可惜沒有把作者名字登出來。他和我一樣贊賞《唐湘龍》的文章,因為唐不僅寫得好,更重要的是敢言,而且言之有物。本文作者認為『藍溫吞,綠無恥!』真是一語中的。他痛心的勸台灣人不要再亂罵下去了,也鬧夠了,再這樣鬧下去,大家都活不成了。我也同意他的說法,誠如曾國藩說的:『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了。大陸當權者正在偷笑著呢,你們台灣人知道嗎?
今後再無馬英九,兼談改革
在我看來台灣正在自殘,正在走向分崩離析。遊行示威,抗議四處,揭竿而起。 總統府前的凱道場景使我想到中共的文化大革命,法國路易十六革命,和最近的茉莉花革命。危言聳聽? 誇張? 希望如此。我杞人憂天好吧!
看看一個下士的死居然造成二十萬人遊行抗議,兩任國防部長下台,軍檢起訴前五四二旅旅長沈威志等十八人。全國媒體爭相評論,瘋狂轉載,好像都在替天行道。有名嘴還大言不慚「有種你就來抓我試試看」。推波助瀾之下烽火燎原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名嘴們表現得像起乩的乩童,添油加醋幾近胡言亂語。全國都在罵軍人,每個人似乎都有一股怨氣想大鳴大放。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死者家屬整天上電視悲情泣訴。給人一種挑戰司法,指揮辦案,(洪姊提出18被告外名單要求追訴) 左右審判的非議。 我不知這個悲劇何時落幕,真相如何水落石出,塵埃如何落定,傷痛如何停止,傷口如何癒合。但我憂心台灣的未來,國將不國矣!
我同情洪仲丘的不幸遭遇,但我不同意過分消費洪仲秋。洪家家屬那種呼天喊地,無限上綱的行徑也令我擔憂。就像被吸血鬼吸過血的受害者,自己也變為吸血鬼成了加害者。看到被告家屬也在法庭上鏡頭前喊冤泣訴,悲傷流淚,一家哭眼看就要變成一路哭 。要真相 ? 要沉冤昭雪? 到底要怎樣的真相? 如何的昭雪? 真相不是已經努力在查了嗎? 法也修了(軍法審改成司法審)。軍檢起訴不夠,司法也重啟調查,監已移了,軍囚也換到民囚。這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是史無前例大動作。但真相是法律定義的,不是家屬定義的,不是媒體定義的。
國民黨執政的大埔民眾為了民宅拆遷包圍內政部,還要拆政府。同樣民進黨執政的台南為鐵路地下化拆遷卻平穩無事。這是怎麼回事 ? 哀!
軍政民政一團亂。大家都好似飽受委屈,義憤填膺像鼓滿了氣的氣球一碰就炸。怎麼會這樣 ? 需要這麼多人放下手頭的工作走上街頭來抗爭 ? 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每一個遊行抗議都可看到綠營政客搧風點火幸災樂禍的影子。為了弄垮國民黨不惜弄垮整個台灣。以全民福祉為賭注,豪賭一場。國民黨政府是束手無措是無能。但是今天這種局面天皇老子來都沒則了。
軍人被過度邪惡化。馬英九被過度妖魔化。政府被過度無能化。媒體被過度神人化。最後誰倒楣? 是你我他百姓。夠了! 再這樣下去台灣不需要敵人啦!自產就吃不完了。民進黨有沒有想到這樣下去即使今後拿下政權台灣也已是千瘡百孔,一片狼藉。百姓習以為常後,動則上街頭遊行示威。要求這要求那慾壑難填。到時冤冤相報換國民黨扯後腿。民進黨也沒甚麼好果子吃了。也等著焦頭爛額吧。
台灣的政治本就是一場場藍綠陣營互相角力的鬧劇。小蔣在時局面還控制得住。自他歿後就失控。說得沉痛一點那不只是鬧劇還是悲劇。這個悲劇的本質是「明知台灣正在沉淪卻眼睜睜看著她一步步走向沒落。舉國束手無策,而且變本加厲。」
雖說政治的本質就是鬥爭但是台灣政治鬥爭卻是太超過。尤其在民粹和媒體的鼓躁下理性盡失,個個瘋狂。每一個政黨都在掛羊頭賣狗肉,假借民主之名行鬥爭之實。爭權奪利無可厚非,但置百姓生死不顧才是可怕。藍綠都以無與倫比的代價在製造一場浩劫。橘也好不到哪裡,在旁搖旗吶喊火上加油。這種情形只有非洲那些落後 國家軍政府可比啦。執政的國民黨真的軟弱無能嗎?看起來像是。像一個被卸甲的戰士有心無力。在一群頑民,刁官,奸商,還有無恥的政客面前動輒得咎。不做也罵,要做也罵,往東走也罵,往南走也罵。怎麼做都可以罵。看看核四,看看國光石化,看看油電雙漲,美牛事件,塑化劑事件,年金改革。除了年改,油電雙漲這些都是當年陳水扁當政,蔡英文做副行政院長,蘇貞昌做行政院長推動的大案。現在都成為罪大惡極的虐政。核四也是陳水扁廢了又重起。核四公投也是原先民進黨主張現在又反悔。是非曲直可以如此顛倒的嗎? 當年陳水扁出任總統我們是多麼慶幸明君有望。可以終止國民黨的腐敗。怎麼也沒想到更糟。走了一個狼卻來了一隻虎,搞出了這麼一個貪汙腐敗的總統和令人無比失望的在野黨。
陳水扁當年訪問紐西蘭在Auckland一家中餐廳宴客,我是座上賓。雖然陳水扁言詞刺耳我還是滿懷希望的。看到他從輪椅抱起吳淑珍的表演我也動容了。(其實這完全是作秀,因為可以由看護代勞 ) 如今他在牢裡,卻不忘興風作浪。他那群還在牢外的黨徒,那群靠他用貪汙來的錢滋養壯大的追隨者,(陳幸妤不是說嗎 : 哪個人沒拿我爸錢) 還在繼續糟蹋台灣鄉民。他那不要臉的兒子陳致中,嫖妓聲聞天下,還在繼續他老爸那蹂躪台灣的未竟之功。坦白說我對老馬有失望。但是比起對陳水扁的失望,對民進黨失望,那豈止是天壤之別。那才是銘心刻骨的痛。看官! 陳水扁是司法迫害嗎 ? 你們真的還要他回民進黨繼續荼毒台灣嗎 ? 曾經瞎眼難為明,我曾識人不明,我贖罪。
可悲! 但是台灣不是沒有風光幸福過。那是我年輕的時代。當年我住台北,在桃園工廠上班。五點多天沒亮起床,六點多到定點上交通車睡覺一條蟲,下車幹活一條龍。連續七年不以為苦。勤奮的作業員經常來拜託「組長! 有班加沒 ? 偶要加班」。加半天班就可賺一條裙子。人人安分守法,快樂希望。哪知歷經李陳兩朝糟蹋江河日下, 將兩蔣拼鬥多年留下祖產逐漸敗光逮盡。現在怪馬英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草。難矣。我們需要綠,是希望他來監督藍,制衡藍,但不是要拿綠藍同歸於盡。甚至玉石俱焚台灣。
其實我對老馬也沒甚麼好感。他不是我的菜。我是那種「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的莽漢。他溫良恭儉讓。所以我跟他根本不對盤。我這麼說 : 他是個好人,一個潔身自愛良吏,卻非好領導。但是放眼天下要做總統的, 哪個又比他更好? 幾年前他還曾被譽為「先生不出,如天下蒼生何」。如今卻似過街老鼠被人爭相辱罵。雖是隻漂亮的米老鼠,畢竟還是老鼠。身價貶值之速駭人聽聞。許多人都悔不當初。尤其是藍營鐵盤。最常聽到的一句話「無能」,「走了一個混蛋(指陳水扁 )來了個笨蛋」。他的清廉完全失去票房。有人還說無能比貪汙更可帕。千夫所指無疾而死阿。
我有時想想也滿氣的。當年我夫婦倆自掏腰包老遠搭飛機回國投他一票。成本八萬。如今雖無悔卻有怨。怨他軟弱。對綠營軟弱,對司法軟弱,對刁民軟弱,恨鐵不成鋼。儘管如此看到她如此被遭踏我還是想說幾句公道話。因為以後不會再有馬英九這種總統啦。
再兩年多這個「笨蛋總統」也將走入歷史。人走政息,接他的人能好到哪裡 ?令人懷疑。他如果爛,那麼看看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這些將來還要選總統的人。更爛 ! 如果將來綠營還是檯面上這些人繼續當政,台灣人你會更鬱卒。如果我們期望「趕走老馬就會雨過天晴」,「明天會更好」那是癡人作夢。接他班的人會比他好到那裏? 難說。
蘇貞昌不用說了。他只是另一個陳水扁,甚至比老陳都不如。小鼻子,小眼睛, 小格局。每天以罵馬英九為職司,看不出到底能幹甚麼。看他迎陳水扁鳳還巢,重新加入民進黨的嘴臉。作嘔。蔡英文原先以為有點清新。十八趴一案看到他自己暗中偷偷領十八扒,居然有臉大罵別人領十八扒。這種偽君子比真小人更爛。謝長廷,看看他跪在被教徒指控詐欺、斂財的宋七力面前大談分身法術,活生生豬頭一個。再看看他報上刊登早年抓耙子賣友求榮的行徑能期望他們這些人還能幹甚麼。都是一群沒品沒格,譁眾取寵的低級政客。
在電視上看著馬英九疲憊的眼袋,經常為一群無能官員下罪己昭。東道歉西道歉 好像也沒甚麼人鳥他。他那付動輒得咎的窘境看了叫人心酸。總統也好,黨主席也好他都像是幹假的。六三三被稱為世紀大笑話。百姓怨聲載道,企業主落井下石,政客說三道四,連黨內同志都指桑罵槐斥喝連連。有的還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吃裡兼扒外皆以消費馬英九為潮。但是老馬真的像南方朔講得是另一個崇禎皇帝嗎 ? 還是忍辱負重 ?
如果你分不清陳水扁( 假設他代表有才無德,實際上他是無能又無德 )和馬英九(假設他代表無才有德,實際上老馬未必真的那麼無能 ) 哪個比較爛 ,那麼看看下文。
洪仲丘案從軍方移交桃園地院審理,抽籤分案由兩名30歲左右辦案經驗只有2、3年的女法官丁俞尹,許菁樺搭配男審判長鄭吉雄組合議庭,年輕缺社會歷練,對軍中接觸不深的女法官被外界說是「奶嘴法官」,沒錯! 這些奶嘴法官是沒有經驗。但是比之貪贓枉法法官和恐龍法官我寧選奶嘴。歷史即使重演把馬英九和謝長廷之流再放在同一籃裡我還是選擇馬英九。畢竟他總算是個幹事的。唐湘龍反諷得好 :「一個在520就職大典,一個類似皇帝登基日的大好日子,不去張燈結綵粉飾太平,不搞大赦天下,澤被萬民,不搞吾皇萬歲萬萬歲,不搞 HAPPY HOUR,卻敢冒大不諱,千山我獨行對全民宣戰 ,搞觸自己霉頭的油電雙涨 。專挑好日子幹殺風景事真是蠢斃了。」
想想這個總統雖說不識時務,那種悲壯也值得我們含淚相迎。我也不喜歡王建煊,獨欣賞唐湘龍 。我喜歡老唐不只是他明理,不隨波逐流,不捧偏激民意的大腿,也喜歡他寫文章的筆法,語氣,遣詞用字。像古龍寫武俠有幾分俠氣。
王建煊最近的言論越來越令人側目。他投書媒體痛批馬英九「無能」,顛覆了他過去聖人優良品牌形象。他聲言「馬英九歷史定位就是無能二字」他說把監察院廢了(這我贊成)。馬總統萬里之外馬上打電話勸老王「請多擔待」。嘿嘿! 老馬可真忍辱負重。真想學蔣介石用我們家鄉話「娘西比」罵他兩句。
我嘆息。老王他罵得臉不紅氣不喘,義正詞嚴,自得其樂,不愧御史柏台風骨。我卻想王聖人老糊塗了。這麼不甘寂寞,搶潮流,搶搭罵馬列車。不幹希望小學啦,幹點別的吧。改行做親者痛仇者快行業是不行的。還是吃錯了藥 ? 前一陣子還護馬不遺餘力怎麼說翻臉就翻臉。罵馬英九的人還少他一個嗎 ? 同黨人起甚麼鬨。他自己那份監察院長閑差使幹得也不怎麼樣。不共體時艱還好意思說頂頭上司壞話。應該照照鏡子啦。
看看綠營。陳水扁貪汙聞名遐邇。貪得「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同黨的蘇真昌也沒落井下石。至今還說老陳是被政治迫害。有義氣。老百姓嗎! 無知者多,遠見者少,多半是跟屁蟲。自李登輝始台灣百姓被民粹弄得毛毛躁躁,越來越沈不住氣,越來越大尾。看什麼都不順眼,什麼都能罵。百姓罵當政者無能自是無可厚非。但是老王是政府官員怎可人云亦云 。何況那是同黨同志耶。想當年他這個工作還不是老馬賞的。恩將仇報。看起來老馬是用人不當。
老王罵完,不久社會觀察家唐湘龍 (老唐寫文章,上電台,上電視,做名嘴,無所不能應該算是雜家。) 又寫了一篇文章 : 「 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很可能是一位失敗的改革者 」。唐老弟有膽識,比老王好多了。最起碼他尊稱老馬是改革者。
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外國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寫了一篇評論 Ma the bumbler。指老馬是 bumbler。綠營見獵心喜,樂不可支之餘把 bumbler曲解翻成笨蛋 。蘇貞昌之流政客們得意忘形的表示「 你看這不是我說的吧! 連老外都一口咬定馬英九是蠢貨 」。馬這個老實人當然只能啞吧吃黃連 ,唾面自乾。在國內被罵無能已經很慘了。現在內銷轉出口。無能再加上笨蛋二字那真是慘不忍睹。馬英九笨嗎? 也許吧。但是 請看看陳長文的文章:
A : 江國慶案事發時當時是誰執政?
B :1996年,李登輝。
A :江國慶案拖過十年追訴期當時是誰執政?
B:2006年,陳水扁。
A:最後誰為了冤獄案而被罵?
B:馬英九。
A:誰決定炸山越域引水導致八八水災?
B:2005年,行政院長謝長廷決議動工。
B:2006年,行政院長蘇貞昌施壓地方。
A:最後誰為了無辜死傷民眾而被罵?
B:馬英九。
A:國光石化案是誰推動?
B:2006年,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
A:最後誰為了污染空氣而被罵?
B:馬英九。
A:黑心塑化劑事發時當時是誰執政?
B:李登輝。
A:為何立法院不禁用塑化劑?
B:2009年,「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黃淑英帶頭反對,她丈夫經營石化業。
A:最後誰為了傷害民眾健康而被罵?
B:馬英九。
A:誰決定「合法使用瘦肉精」?
B:2007年,民進黨扁政府向WTO遞交公文表示將允許使用瘦肉精,包含各種牲畜而不僅只於美牛,亦包含進口肉品與國內肉品。
A:誰決定將「不准含瘦肉精」改成「容許含量」?
B:民進黨扁政府。
A:最後誰為了傷害民眾健康而被罵?
B:馬英九。
從美牛案、油電價格合理化以及證所稅馬總統都被罵得體無完膚,但弔詭的是這幾個政策在本質上都是對的。大家罵的焦點集中在溝通不足、配套不夠、同理心不佳、做法粗糙…。其實都是因為改革擋了人財路啦。怪罪甚麼配套不配套都是鬼話連篇。李登輝,陳水扁,一老一小,雖然年齡有差,一個稱台灣之父,一個稱台灣之子,但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他們都是非常不盡職。總統任職期間一個忙著弄黑金爭權從老國民黨手裏爭權。一個忙著奪利從奸商汙吏手上強奪豪取搬錢回家。兩人狼狽為奸都無暇為民福祉。兩人十六年沒幹甚麼好事,沒有甚麼改革成績。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 : 這兩個民賊都玩一種遊戲 - 傳遞炸彈。明知炸彈要暴卻不思拆除引信,只圖趕快傳遞給別人。只要不在我手裡炸管他娘。「拆引信? 萬一把自己炸死呢? 我可不傻。」我想他們是這樣想的。
後面來了一個傻總統叫馬英九要拆引信。結果把自己炸得即使沒死也半條命。文中老唐見義勇為舉了許多綠營更爛的例子來評比。聽起來鏗鏘有聲,但仍然有點曲高和寡。因為看起來像是在比爛。彼此一樣爛。其實老馬還是比綠營那些傢伙好太多了。
有心人把 BUMBLER 翻成笨蛋的確是太超過。那不只是扭曲簡直是栽贓。不可諱言BUMBLER的確有貶抑之意,但是充其量也不過是說不自量力,知其不可而為之。像唐吉軻德衝向風車一樣。
老唐說「歷史上失敗的改革者族繁不及備載。我個人認為:改革失敗是從政者最深沈的悲哀」。這句話一箭中的 。因為改革是一種好心沒好報,捶心肝的事。蔣經國為了改革殫精竭慮,忙得吐血而亡。可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現代版諸葛武侯。當時我說過「世間再無蔣經國」。現在老馬追隨小蔣的腳步知其不可而為之,雖然有點傻氣,你說他螳臂當車,不自量力都不為過。但是改革沒錯,所以我說同樣話。中國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改革者,或變法者下場都不好。秦朝商鞅。宋朝王安石。明朝張居正。清朝梁啟超和戊戍六君子都是好例子。王安石下場還好,張居正死後被萬歷皇帝抄家差點戮屍。商鞅我們都知道被五馬分屍。譚嗣同呢 ? 看看他的絕命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侖」死得更悲壯。馬英九呢 ? 不問也知道。不過他倒是不會有性命之憂。民主政治嗎。
自古改革就是棄家忘驅甚至破家沉族的勾當。弄不好還人頭落地。因為中國人愛守成,尊祖制,厭變革。愛把自身利益或宗族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在同一世紀,日本明治維新把日本脫胎換骨搞成東亞一霸,而戊戌變法卻功敗垂成,還弄死了一個有為年輕皇帝光緒。
我的話說白一點: 最起碼馬英九知其不可而為之,知道改革。如果連馬英九這樣「願以身心奉塵剎,不於自身求利益」的理想派人物 ( 也可說傻人幹傻事 )都改革成這副樣子,那麼以後那些聰明的政治人物更不會去幹了。這是天怒人怨的傻事阿。「改革,去他的! 做他的春秋大夢」,爛就讓它爛吧 ! 台灣也不只是老馬一個人的台灣。這條船沉了一起死,誰怕誰。反正最壞也還有老共接管。也壞不到哪裡去啦。我看習近平比看蘇貞昌,陳水扁這類偽君字順眼多了。人家老共愛中國是真槍實彈的愛,也愛得有成果,愛得國富民強 。我們這些傢伙嘴上愛台灣心裡卻是愛權愛利。愛的台灣奄奄一息。(別抬槓,我沒說老共甚麼都好,也沒說他們沒貪汙)
看看蔣經國死後這二十多年。台灣這些整天嚷嚷愛台灣的政治人物把台灣愛成甚麼樣子啦。真的是愛「死」台灣咯。我看這些人才是真賣台。才是真正老共同路人。台灣有綠營加持,統一不遠啦。你說台獨? 屁啦!
我不是不喜歡綠營的人做總統,只是綠營有一個壞習慣要改。今天的綠營絲毫沒有是非觀。只會譁眾取寵,硬掰亂拗。掰的手酸腳麻還在掰。文武百官亂掰也就算了,總統不能。違法亂紀的事誰都在幹,藍綠皆同。問題是態度。
這點我要說得明白點。藍綠最大的差別是「藍溫吞,綠無恥」因為藍營有馬英九。藍營的人犯紀、違法,藍營自己一定揮淚斬馬謖。主動撻伐,恥與為伍。絕對不袒護也不說「司法不公」。表示這個政黨還有良知。但是綠營只要有人被起訴被判罪只會說「政治迫害」,「司法迫害」,「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卻不思自省。義氣是夠 了。是非卻沒了。
馬也像政治叢林裡小白兔。這種動物現在是極品也是絕品。當然他還有點白目。 他的清高招牌成就了他也害了他。清高必孤寡。他選了「政壇孤鳥」吳敦義做副總統,兩孤之下缺少自己黨內奧援。危矣! 看看國民黨內有多少人扯他後腿,多少友黨對他見縫插針。大家都在看他笑話。
套一句「萬曆首輔張居正」一書裡的話「官場上可以孤芳自賞,但要有所作為,卻不能孤立無援」因為既是官場就要講究團隊和合作。沒有團隊呼應和共振何來場效應?
老馬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操切」。這句話也是「萬曆首輔張居正」一書裡抄來的。意思就是操之過急,太趕時間了。當然也有莽撞之意。我們知道所有改革之路都是艱辛的。到處都是攔路虎。因為有改必有擋,必有反嗜。絕對沒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種事。改革需要緩,需要圓,需要迂迴,需要權術。這些都非老馬所長。年頭不一樣啦! 雷厲風行,霹靂手段已經不管用啦。
何況中國古時候變法都是輕傜薄賦,意在減輕人民負擔。還經常都搞得灰頭土臉,甚至動搖政權。因為既得利益者會阻撓。現在改革要增加人民負擔,說得白一點那等於增賦加稅讓他們不痛快。怎麼會輕易成功呢?
再說老馬只有改革之志,沒有改革之術,或者說改革之能。當然不行。好好先生是不能幹這種活的。我當然歡迎老馬參加改革俱樂部成為其中一員。可惜古來改革者皆寂寞。改革不是老馬幹的啦。別再折騰自己啦! 安安穩穩把任期做完,政權交下去就阿彌陀佛啦。
近代史只有鄧小平,蔣經國變法算是成功。不過想想這兩位偉人是先成為強人才走上成功之路的。強人的特徵是個人威望。是老馬可比的嗎 ? 老馬沒威嚴沒人在怕。鄧老爺子政壇三起三落號稱綿裡針。在那個沒有老毛的年代只有他說了算。 同樣蔣經國也是強人,一個威嚴赫赫的領導。它們兩人都繼承了獨裁政體的餘蔭。所謂伴君如伴虎,小蔣周圍的人誰敢輕舉妄動 ? 遑論作奸犯科。老馬沒有這些基本功人又和善,近臣謀士當然都不把它放在眼裡。瞧他好好先生好欺負。所以才有林益世,賴素如這類近臣的腐敗。老馬自己要檢討。
我的結論是勸老馬別信那一套甚麼「苟利民生,不計毀譽」「雖千萬人吾往矣 」也別信「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語)天塌下來自然有長人頂。能改就改,否則就暫時擱著,別操切,這是共業大家都有責。別改革沒改好自己先被革掉,百姓也遭殃。
最後奉勸藍營的朋友罵罵恨鐵不成鋼可以。氣老馬的溫吞,氣他的娘味,氣他的畏首畏尾,說白了就是氣他的窩囊都可以。可別真的幹起親者痛仇者快勾當。綠營已經沒得救啦! 國家就靠藍營你們了。
台灣人啊! 渴望「換人做做看」的台灣人啊! 渴望改朝換代的台灣人啊! 你們罵也罵夠了,但請不要繼續鬧了。給台灣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吧。綠營的百姓也看在老共的份上別再受人鼓動,別再跟著起鬨,別再亂,別再幹撕裂台灣人民感情的事了。(你們討厭老共是吧。台灣亂了老共就趁機來了。)
就像老唐的文章寫的 : 「一個遭逢婚姻破裂的女人,別老希望下一個男人會更好。」是難。你們別魈想了。也別笨咯。下一任總統可能更糟。還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好好珍惜當下。因為馬英九走後「世間再無馬英九 。」
寫完。不知為何想起一首詩「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不過這首詩是描寫石灰。
李振輝艾草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彰化有一個農夫
他大量地栽種艾草
還研發出健康艾草麵
還賣到飛機上面
打開了國際市場
他是如何讓野草變黃金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2Cr3Ow6Gyw/hqdefault.jpg)
李振輝艾草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搶錢第一家的鹽酥雞 商品種類多 吸客老遠來
位在大直的鹽酥雞專門店
選擇之多炸過的項目
有達到千種以上
如果號稱台灣第二
恐怕沒有人可以稱第一
光是平常日晚上
號碼牌永遠停在三位數
☞香Q麻油雞腿粽 熱銷百萬顆全台第一
新竹有業者研發出
餡料有麻油雞腿粽
把整隻雞腿包進粽子裡
濃濃的麻油香氣
薰的是讓人食慾大開
☞深坑老街百年粽 日包三千顆 百年自慢味
深坑老街除了臭豆腐
另一個特色就是
賣粽子的店家特別多
據說當年第一個
在老街賣粽子貼補家用的
就是老闆娘先生的阿嬤
也因此傳承了百年的古早味
成了老饕首選
☞彰化農村艾草麵 空廚使用名揚國際
在彰化有一個農夫
他大量地栽種艾草
還研發出健康艾草麵
還賣到飛機上面
打開了國際市場
他是如何讓野草變黃金
☞厚切牛排價格一半 汁多肉嫩必排隊
一對夫妻檔原本在
連鎖平價牛排店當店長
因為展店太快慘賠千萬
改開以厚切訴求的牛排店
汁多肉嫩、價格低廉
一推出就造成了轟動
☞黑心塑化食品充斥 阿基師教你包粽子
包粽子沒有想像中困難
阿基師就要教海茵跟觀眾
一起來包粽子
尤其是現在黑心食品充斥
自己包粽子最安心了
阿基師特別現場示範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sZrGrLQ7U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