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分道揚鑣叫「認罪」]
大年初五,香港的農曆年四天公眾假期完結,法院恢復運作。今日較觸目案件為一聚民主派人士及領袖,包括黎智英、李卓人、吳靄儀、李柱銘等9人,被控告於2019年8月18日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當日港島區有大型集會,坊間稱為「8.18流水集會」。當日大雨滂沱,港島區大街小巷被擠得水洩不通。
被控告的9人之中,包括曾經在民主黨屬於年青一輩,有「乳鴿」之稱的前立法會議員,今年33歲的區諾軒,他在今早出版的《明報》披露,今日會向法庭認罪。
區表示,身負3案,感到心力交瘁,終日生活在惶恐裡,生計亦面對壓力,本來在日本修讀博士課程的他,回港即因民主派初選而被捕,曾經獲得的大專教席,亦忽然落空。他決定今天在本案中認罪,而他表示,以往曾替他撰寫「求情信」的社會賢達,現今亦不願意伸出援手,足見氣氛今時不同往日。
區在專訪嘆道:「不斷面對官司,法庭維護不了權利,我還有什麼力氣在庭上說話?」
今早審訊後,67歲的前立法會議員梁耀忠,亦選擇認罪。其餘6人則否認控罪。
按法庭程序,認罪即可跳過漫長的審訊期,省掉時間和法律開支,直接進入判刑程序。但審訊過程亦有機會把案情詳細於公開審訊披露,或有機會打開缺口。每一宗案件的細緻案情,證據的強弱,被告人自身的各種需要,對法律程序的認知,多個複雜因素,左右了是否認罪的決定。
原來今日下午亦有一宗案件,涉及幾位素人青年,也出現了同一宗案件,有人選擇抗辯,有人選擇了認罪。
3位年屆21至22歲的青年,在反修例運動較後期,即12月22日一個中環集會被拘捕,被法院以同一案件作處理。
3名青年,歲數接近,穿着休閒黑白色衣服,有T恤也有hoodies,個頭不算高大,甚至有點瘦小,表情有屬於青春期男孩的木訥內歛氣質,下午審訊進行時,旁聽席上坐滿了數十名支持者及親友。
3個男孩原坐在犯人欄以外的長木櫈上,審訊開始時,懲教署職員把犯人欄的門打開了,3人徐徐步行入內。等待法官出來的十來分鐘,旁聽席上氣氛肅穆,反而辯方和控方大狀們還輕鬆地商討大家繁忙的日程表,「夾時間」,準備之後的審訊流程,好讓稍後向法官閣下商討安排。
「Court!」有人喊着開庭的慣性禮儀,眾人循例站立向法官微微鞠躬,辯方律師爽快地表示,3名被告襲警及暴動等罪名的青年,其中1人選擇認罪,另外2人則不認罪。而認罪的青年,亦選擇放棄保釋,意味立即還柙。
全場靜默。對律師們來說,這只是法庭流程的熟悉一步。有人選擇立即入獄,及早坐牢減少其後的漫長精神折磨;也有人選擇承受審訊的煎熬,寄望在過程得到一些甚麼。沒有人有水晶球,向左走向右走,每個人都承受着自己面前的挑戰。
法官、控辯雙方像打乒乓球一樣,爽快地交換了日程。法官宣佈,認罪的少年,數個月後可以進入求情程序;相反,不認罪的2人,則要等待至整整1年後的2022年3月才可以開始審訊。2名不認罪的少年可以保釋外出,他們和親友走進法院電梯時,有人說道:「即係下一年農曆新年之後。」是整整一年的懸念和等待。
至於認罪的青年,短期內的命運較清晰。法官請他起立,再講解一次,今天他放棄保釋,意味現在就還柙,少年輕輕點頭。畢竟親友預知了這個消息,旁聽席上沒有人情緒激動,這一步,好像主動,又好像被動中的一點選擇權,空氣像凝固了,大家在消化着這個訊息。
和他同案的2名少年,今天可以離開犯人欄,臨別前3人輕輕擁抱,暫獲自由的兩位青年,拍一拍將會還柙少年人的肩頭,互相耳語數十秒。年輕人式的安慰,輕輕的,後生仔之間的,不會太肉麻的。法官退庭,旁聽的人群離開座位,但不太願意離開,腳步放慢。
還柙青年有點靦腆,待另外2人離開了,他還在犯人欄呆站了一陣子,直至懲教署職員召喚他離開,他才縮起肩膀,低頭走入那道棗紅色的木門之後。
此時,旁聽席上有人趁機喊了兩句:「撐住呀!保重呀手足!」還柙青少好像聽到又好像聽不到,獨自走入了木門後面。大家魚貫離開,在庭外的大堂聚集了一陣子,才離去。
法庭外,農曆新年氣氛,仍蕩漾在街頭小巷,香港的男男女女,還在過着他們的小日子。
咖啡館子衣着入時的barista少女,沖泡好咖啡送上給客人時,笑意盈盈送上一句:「新年快樂!」有中年男客人表示,昨天初四就開始第一天上班,全因為「意頭」:「老闆話初四開工好運氣,這天回公司不是上班,是買燒豬回來切,扮開工。」他拿着美少女遞上的咖啡,笑呵呵地解說。
在二人限聚令下,茶餐廳在午飯時間熱熱鬧鬧的,穿着西裝、尖頭皮鞋的青年才俊,吃着五十多元的叉燒炒蛋飯,擠坐在透明膠板間隔的狹小座位上,他跟對座的男性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西裝男明顯意見多多,他說,近來不斷升值的虛擬貨幣很有前景,覺得那是「去中心化」金融大趨勢的未來。他的世界,有很多賺錢的機會,未來是發達的機緣。
吃完那碟超值茶餐,這位西裝男滿意地道:「很好吃,很抵食。今年一定會很順利。」
然後他掃一掃手機,看看下午恒生指數的表現,難以置信地說,連表現欠佳已久的匯豐銀行股票,也來個反彈:「嘩,今日恒指升咗五百幾點!連匯豐都升咗五個巴仙!今日簡直大奇跡日呀!」
(配圖為香港風景照,與案件無關)
李柱銘2022 在 李懂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沈旭暉的故事》
(本故事不屬虛構,根據愛因斯坦理論,過去現在將來同時存在,筆者是看見這一幕...)
2033年7月21
維多利亞公園改建而成、可容納八千囚犯的「向陽改造營」,閘口記者雲集。
當中包括中央電視台、湖南衛視、鳳凰衛視、廣東衛視、上海東方衛視、福建衛視、山東衛視....大概一、二百人。
洋記者和香港記者,早於十年前絕跡。
沈旭暉兩個女兒,亭亭玉立,手持菊花,在閘口等候。
至於Bonnie....
也很難怪她決定離開,要一個女人獨守空房十八年,談何容易。
鏡頭,要回到十多年前....
2021年7月21日
沈旭暉因為高調發表「721悲劇後再無中間派」言論、同時不斷揭發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滅港陰謀,被控「莫斯科女特務須有豐滿身材誘敵深入」罪(簡稱莫須有),罪名成立判入改造營18年、剝奪政治權利(if any)終身。
同日被判刑的689人,全部鎖上腳鐐一個跟一個,通通判有期徒刑95年,沈旭暉因為出示一張國家領導人出席他婚宴的合照,才獲減刑至18年。
689囚犯當中,只有沈旭暉能活著出獄,其餘都在改造初段身故(李柱銘卒於2021、黎智英卒於2022、陳日君卒於2023、楊岳橋卒於2024...)。
記得沈旭暉上庭那日,是農曆六月十九,天上忽然陰雲滿佈飄下飛霜....由於所有非建制律師經已全部入獄,法援署委派了一位何律師代表沈旭暉,他叫君堯。
何律師甫上庭就朗讀聲明:「我的當事人對不起黨、對不起國家、對不起14億人民...」,語音未落,就被沈旭暉喝停。
沈旭暉向法官表示,要由自己宣讀最後陳述,也就是流傳後世的那篇《我沒有食人》。
鏡頭拉回今天2033年...
攬炒之母一家三口,12年前已經定居英國養老。
大仔同年在倫敦遇上交通意外,幸好人有事。
二仔長住療養院,終日舉起左腳掌拍右腳掌,口中念念有詞「邊個淫蕩、你淫蕩、邊個淫蕩、我淫蕩...」,聽說被樹上鳥蛋墮下擊中天靈蓋(唔係咁容易㗎,葉師傅)。
沈旭暉終於踏出改造營,左手拿著幾本書,記者眼見所及,第一本是《老夫子合訂本》,所有記者一擁而上,希望取得獨家專訪。
「沈同志、沈同志....咱們回家!」(普通話)
沈旭暉終於開腔....
~上集完~
李懂媽
李柱銘2022 在 環球膠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品客味強力花生▊
【下屆特首最Dry候選人,官場抽水王/政界黃子華— 中產華】
記協晚宴爆seed 財爺 抽盡官場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vF5PXfIF8
►►估唔到第一次撐記協場就爆seed,嚟個爛gag正gag大放題,不但好笑,仲抽盡官場政圈水,絕無冷場
►►►►►有冇人數到抽咗幾多人水?
▊財爺讚港記「蔗渣價錢,做出燒鵝味道」▊
「財爺」曾俊華晚上出席記協47周年籌款晚會,他致辭時大讚傳媒工作者,認為傳媒資源有限,但總可用無限創意補救,「用蔗渣既價錢,做出燒鵝既味道」,非常具有香港特色;希望香港傳媒可以「百花齊放」,傳媒工作者「心中富有,荷包亦富有」。
曾俊華昨日變身「政界黃子華」,指自己曾任兩名前記者的上司,指本港記者「好抵請」。他又笑稱,他以往曾經多次做財政預算案,曾想過為記協做一次預算,按照往年的經驗,肯定記協「年年有餘」。
曾俊華又指,年半前曾被雞蛋扔中,令社會熱論「雞蛋與高牆」,但認為「雞蛋與高牆」是將市民及政府放在對立面,而現時市民及政府的互信很重要,應該與新聞界多對話溝通。
其間曾俊華不忘推銷政改方案,指記者採訪真正的選舉,會比港視劇集《選戰》更有趣,倘政改方案無法通過,5年後未必有機會重啟政改五步曲,「泛民議員之後可能又要再N次聯署,而Anson(陳方安生)同Martin(李柱銘)呢兩位前輩,可能2022年都退唔到休,仲要飛來飛去」。
財爺的「楝篤笑」多次贏得全場掌聲和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