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波是什麼 ❓
#溫故知新 📖
8月15日是法國物理學家 #德布羅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的誕辰紀念,德布羅意獻給世人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物質波」的概念。
20世紀初量子力學蓬勃發展的時候,科學家好不容易證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當時,德布羅意基於自己對量子理論的研究,認為所有粒子都應該要符合「波粒二象性」。此理論被後續的科學家戴維森(Clinton Davisson)與革末(Lester Germer)證實,發現電子也和光一樣可以產生 #繞射圖案,也說明了粒子的波動性質。
物質波為什麼重要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微觀尺度下,像電子這樣的微小粒子,在遇到能量更高的障壁時,並不會被完全阻擋。只要障壁的能量不是無窮高,障壁的厚度也不是無窮厚。粒子就有機率可以穿透這道障蔽,這就是所謂的「#量子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量子穿隧效應可以被應用於精密觀察物體表面奈米結構的「#掃描穿隧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2016年中研院物理所莊天明團隊,就運用團隊自行研發與設計的 STM 系統,確認了層狀材料 PbTaSe2 具有形成拓樸超導的關鍵性質。
詳細內容請見全文: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chuang-tien-ming-stm/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晶頭顱 #考古騙局 #世紀大騙局 但是幾十年後,在考古學家更深入研究阿茲特克文明時,發現除了這個水晶頭顱,根本找不到類似水晶的雕刻出土文物,所以他們開始質疑這個水晶頭顱的來處。於是兩間博物館的科學家合作,用更精密的電子顯微鏡來看它的表面。 他們發現有砂輪磨過的痕跡,而南美洲的砂輪是在西班牙人入...
「材料電子顯微鏡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研之有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超級奶爸 WCC 育兒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評價] 106-1 顏鴻威電子顯微鏡學- 看板NTUcourse 的評價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材料系電子顯微鏡學- 清華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10410陳福榮教授電子顯微鏡一_第2A講CH2:Electron gun 的評價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格式要怎麼遵守。 6.關於研究所材料系幾乎90%以上會念碩士(註) 的評價
- 關於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評價] 106-1 顏鴻威電子顯微鏡學 - PTT Web 的評價
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Zannanza's History Channel】
來自古羅馬的「萊庫古玻璃杯」,具有「變色」的功能,隨著光源照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顏色。數百年來,考古學者努力解讀它變色的秘密卻總是徒勞無功。一直到電子顯微鏡普及於世,人們才發現萊庫玻璃杯變色的秘密....
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超級奶爸 WCC 育兒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正的學習不是在桌子椅子之間,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奶爸育兒守則第一條 XD) 離開書桌,可以帶孩子看得更多、學得更廣泛。
行動顯微鏡最棒的地方是打破實驗室的圍牆,觀察不再侷限於實驗室裡,而是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與我們的生活隨行。
只要將小小的顯微鏡夾在手機上,就可以隨時隨地做觀察。將生活中肉眼看到的東西放大之後,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光想像都覺得有趣,帶孩子一起來探索吧~
uHandy 今年新出了體驗式探索寶盒 - 微觀世界系列套組
裡面有「居家藏寶盒」與「神奇的水族體驗」,裡面到底藏了什麼秘密呀?
有趣的自然實驗課家裡就可以直接開張!
#居家藏寶盒
鑽石、黃金、美金、衣服、電子材料
#神奇的水族體驗
海砂、海帶芽、豐年蝦
🎉 年終優惠活動 79 折,只到 12/20👉 https://lihi1.cc/ArVxP
介紹一下居家藏寶盒裡的「美分每秒都精彩」,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沒辦法出國,就帶小孩用各國貨幣遊歷世界吧!
小卡裡放了一個真的美分,用低倍鏡就能把林肯紀念堂中的雕像看得清清楚楚。我們還拿出每天都會用的新台幣,除了國父跟小朋友,竟然還有很多平常沒發現的「防偽」設計(100, 500, 1000元紙鈔,都各有獨特的地方)也觀察了還沒花完的3倍券和家中的美鈔、日幣、韓元,每個國家的貨幣都有著不同的設計,你看過幾種呢?
📎家庭是孩子科學啟蒙很重要的地方
📎必備的家中科學教具
📎讓觀察延伸到孩子到訪的每一個角落
📎孩子走到的地方就是實驗室
其他鑽石、金箔、電子零件、水族……的樣本也非常精彩,完整版開箱介紹都在部落格👉 https://pse.is/39tk2v
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水晶頭顱 #考古騙局 #世紀大騙局
但是幾十年後,在考古學家更深入研究阿茲特克文明時,發現除了這個水晶頭顱,根本找不到類似水晶的雕刻出土文物,所以他們開始質疑這個水晶頭顱的來處。於是兩間博物館的科學家合作,用更精密的電子顯微鏡來看它的表面。
他們發現有砂輪磨過的痕跡,而南美洲的砂輪是在西班牙人入侵過後才發明的,所以不可能是瑪雅或者是阿茲特克文明,而在檢查水晶的夾含物(inclusion)發現這些來自於馬達加斯加或是巴西的水晶,而這兩個國家在19世紀末有出口水晶去到法國。而在中美洲沒有發現任何這種水晶。
巴黎和倫敦的水晶頭顱都有同一個結果。
而在華盛頓的水晶頭顱也是有同一個結果,而且還有多一個關鍵證據,那就是發現有碳化矽,也就是放在砂輪上面的泥,這種東西是用來塗在表面,而在打磨的時候,更能讓表面光滑。這種材料是在1950年後才發明的,所以華盛頓,倫敦還有巴黎的三個水晶頭顱都是用現代的技術做出來的成品,並不是像伯班講的是源自於3600年的阿茲特克文明。
但是他們可以證明這是用砂輪打磨出來的成品,為什麼不可以說是比瑪雅族或者是阿茲特克文明更早的文明做的呢?這個就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
那麼剩下最後一個水晶頭顱,那就是米歇爾的厄運頭顱,在一些英國博物館的檔案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關鍵的證據,就是在其中一個英國考古學雜誌裡面,看到了和米歇爾的厄運頭顱,因為那個時候,英國博物館的人用一個私人珍藏的水晶頭顱來和博物館的水晶頭顱做比較,而這個水晶頭顱就是米歇爾的那個厄運頭顱。
但是這個水晶頭顱的主人並不是米歇爾,而是西德尼。伯尼。他一直把水晶頭顱放在他倫敦的家裡,而在1943年,他拿起蘇富比拍賣會上面拍賣。而在蘇富比的拍賣目錄裡面有記載。但是在拍賣前就被人以400英鎊買走了。
那麼買主是誰呢?是的,就是米歇爾。黑吉斯。那麼安娜的謊言在這個時候不攻自破,她和米歇爾並沒有在1924年,在魯班圖發現水晶頭顱,但是安娜過後狡辯他養父在魯班圖回來後,用水晶頭顱作為抵押,向伯尼借錢,而安娜更說伯尼是養父的好朋友。而米歇爾是在拍賣會之前還清債務,並且贖回水晶頭顱。
現在這個水晶頭顱的擁有者是安娜的丈夫比爾荷曼,而在安娜去世後,他決定把這個水晶頭顱拿到去史密森尼去做像倫敦和巴黎一樣的測試。他們先在水晶頭顱的凹處做一個塑模,然後放進電子顯微鏡裡面看,發現這是用鑽石切割才會有的痕跡,而這種切割工具和打磨技術是19世紀後才出現的。
但是像之前的測驗一樣,他們發現的只是有砂輪或者是鑽石切割才會有的痕跡,但是是誰擁有這高超技術,同時擁有這些先進的切割儀器,而且更對於人的頭骨構造瞭如指掌。是誰會用那麼多的心思和精力去製作這個水晶頭顱呢?是為了什麼呢?難道只是純粹為了騙錢嗎?
但是檢驗只可以證明它的製作方法,並不可以證明它的年代。
而誰又可以證明在很久以前,沒有高科技的古文明呢?或者是外星人的技術呢?
如果想起水晶文明,我們一定會聯想起亞特蘭提斯。莫非這些切割的技術是以前就有了?而在亞特蘭提斯沉沒過後,就傳到瑪雅人的手裡?
在瑪雅的傳說中,水晶頭顱並不是世間的物品,乃是他們的先祖,從昴宿星團的外來者傳承下來的。
我們以為我們解開了一個謎團,但是謎團後面的又發現另外一個謎。在信徒的眼裡,這水晶頭顱永遠是神秘的象徵,而在一些實事求是的大眾眼裡,這是19世紀最大的考古騙局。
我把所以的資料都找齊,並且分析給你們知道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至於要相信它是真的還是假的。我交給你們去決定吧!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記得按贊,訂閱和分享吧!如果你覺得我頻道做得不錯,也可以加入會員支持我做更優質的影片吧!
好吧!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水晶頭顱 #騙局 #考古大騙局
水晶頭顱,世紀大謊言?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答應大家來講水晶頭顱,究竟這個水晶頭顱有什麼神奇之處?他的傳說還有讓我們來揭發它的真偽!如果你也喜歡這些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這樣你就不會錯過精彩的影片了!
好!我們開始吧!
水晶頭顱,在南美洲的民族傳說裡面都有出現過,傳說中一共有13個水晶頭顱,12個水晶分別去看守12個行星,而最大的一個水晶頭顱就是控制其他十二個,所以一共有十三個!在印第安人的傳說裡面曾經有記載,以前他們的大祭司是用水晶頭顱來預測未來,它會說話和唱歌,唱歌?
水晶頭顱醒?好好野?哇哇哇!哈哈哈!
當集聚十三個時,就會解開人類的起源和宇宙之謎。
而在瑪雅人的傳說裡面也有記載,它是大祭司用來做占卜和預測未來的工具。而他們需要在瑪雅曆法的最後一天,也就是2012年12月21號找齊全部十三個水晶頭顱,不然地球就會偏離軌道,而世界就會滅亡。。。
我們還是好端端的站在這裡。。。
而在阿茲特克文明裡面更加恐怖,它是用來摧毀人體的,在我之前的影片也有講到,阿茲特克文明裡面有記載他們是拿人做獻祭,他們把抓到的俘虜先培訓和養肥半年,還要彩排的,確保在大祭典上面沒有出錯,他們把人放在祭壇上面,剖開他的胸膛,挖出他的心臟獻給他們的太陽神惠茨羅伯底里,Huītzilōpōchtli ,
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呢?根據他們的神話,太陽神和他姐姐鬥爭中,最後殺了他姐姐考約爾克兆圭(Coyolxauhqui)也就是月亮之神。
祭品頭顱過後會被割下放在尖樁上,而剩下的屍體會被分成幾段,分給貴族當作是考約爾克兆圭的肉來吃。但是西班牙人來到新大陸後,就大量的屠殺這些所謂的野蠻人,究竟誰才是野蠻呢?
如果要說這個水晶頭顱的起源,就不得不提這個人,他叫米歇爾。黑吉斯,出生於1882年,是英國的冒險家,由於他並不按照考古學的角度去考察古蹟,比較像是魯莽的冒險家,所有的探險並沒有書面上的記錄,只有他自稱的故事,有時甚至用上炸藥來炸開古蹟。而電影裡面的indiana jones就是一他為原型,這個人非常好大喜功,也出過三本書,Battles with Giant Fish, Danger, My ally 還有Land of wonder and fear.
大家可以去找來看看。
回到這裡,在他的其中一本書叫Danger,my ally, 直譯就是危險,我的同盟裡面有說的,他宣稱瑪雅文明其實是亞特蘭提斯的遺族創造的另外一個文明,他在裡面也有提到水晶頭顱,他稱之為Skull of Doom. 直譯就是厄運頭顱,在書裡面有提到這個水晶頭顱是屬於瑪雅大祭司的,可以用來下詛咒,被下咒的人必死無疑,在書中,他說必須保密他的來源。的確他在那個時候的確是有一些照片證明他去過魯班圖,但是在1926年他離開魯班圖時,並沒有聲稱這次冒險發現任何的歷史文物。以他那麼好大喜功的人,應該會在向全世界公佈的。
但是那個時候只是書裡面有說到水晶頭顱,並沒有實際看過。
到了他去世後的一段時間,他的養女自稱在1924年,和他養父米歇爾。黑吉斯找到了傳說中的瑪雅失落的城市,叫luBaantun 魯班圖,也就是現在的洪都拉斯裡面的伯利茲Belize。在一個山坡上,她在一堆廢墟中找到了一個水晶頭顱,這個和人的頭骨一般大小的水晶頭顱是用純水晶製作的,光滑的表面讓它反射光線,所以安娜聲稱她就是看到閃爍的東西而注意到這個水晶頭顱。
那麼為什麼這個水晶頭顱那麼特別呢?
首先這個水晶頭顱的原料是用石英晶體,也就是white milky quartz,這是世界上僅次於鑽石硬度的材料,如果要打磨這個水晶頭顱至光滑的表面,需要用上鑽石來切割,而關於它的構造,除了眼窩的位置和真實女性頭顱有點出入之外,幾乎是百分之八十吻合人的頭骨構造,它的下顎可以和頭骨連接,也可以和它分開,而鼻骨則是用三塊水晶拼成的。據稱如果放它在有風的地方,房間的四周,還會發出隱隱約約的聲音,聲音中還帶有一些悅耳的銀鈴聲。
隱藏在基底的棱鏡和眼窩的透鏡片結合在一起,但是近代光学產生於17世紀,而這個水晶頭顱的作者應該非常了解人體的構造還有光學原理,如果這真的是像報導中的3600年前的作品,那就顛覆了我們對於瑪雅人的認知。
當時的人當然不相信安娜所講的話,所以他們把水晶頭顱交到一個電子檢驗公司,叫惠普,而負責人則是法蘭克。多蘭。他們所做的測試結果是:
1. 確定這是100%水晶
2. 確認下顎和頭骨是同一種水晶
3. 查證不到年份,由於水晶裡面完全沒有碳,所以不能用碳年份來計算。
4. 用顯微鏡來查看,沒有看到任何雕刻痕跡。
5. 壓電性能測試,當用力去壓水晶的表面,就可以把電荷導入水晶當中。
由於是水晶有這個壓電性能,因此法蘭克覺得存儲意識的可能性是有的!
當這個報告出來後,安娜更借題發揮,說這個水晶頭顱可以預測未來,凡是任何世界的大新聞,它就會流汗。。。流汗?ok,當時正在盛行心靈崇拜,因此也有了不少的水晶頭骨的追隨者。有些人說,當他摸到水晶頭顱的時候,他可以和其溝通,有些就說看到它會想睡覺,有催眠的功效,而有些人則是說可以和外星人溝通等等。
在2008年,這個水晶頭顱也在心靈博覽會上面展覽過,而安娜也有出現並且分享她找到水晶頭顱的故事。
那麼除了安娜這個Skull of Doom 之外,其實還有三個分別在倫敦和巴黎,還有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博物館。
巴黎和倫敦的水晶頭顱是源自於同一個法國的古董商,叫尤金。伯班,而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博物館也有他的收藏品,大部分都是阿茲特克文明的古物。所以他們更堅信這些水晶頭顱是源自於阿茲特克文明,
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材料系電子顯微鏡學- 清華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因為不是材料系的學生,想請問一下闕郁倫教授開的電子顯微鏡學的上課情形。想了解會不會課程內容很硬還有期中、期末考的方式。(聽學長姐說這門課很紮實可以學 ... ... <看更多>
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10410陳福榮教授電子顯微鏡一_第2A講CH2:Electron gun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清華大學開放式課程http://ocw.nthu.edu.tw. ... <看更多>
材料電子顯微鏡學 在 [評價] 106-1 顏鴻威電子顯微鏡學- 看板NTUcours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6-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顏鴻威 老師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材料所必選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1. To catch the configuration of SEM, TEM, and STEM
2. To underst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electron and matter
3. To overview the theory of diffraction
4. To understand the contrast principle
5. To learn the methods of sample preparation
6. To understand how electron microscopy helps materials research
懶人包:80% TEM(原理、結構、應用)、10% SEM、10% 繞射原理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研究常需要操作電子顯微鏡、對電顯很有興趣 ★★★★★
不太會親自操作電顯 ★★★
想混成績修涼課 ★
需要作弊才會寫考試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老師自製投影片,有推薦幾本參考用書
不過書名太長了我就不貼了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以講投影片為主,偶爾搭配一些板書推導或畫圖
會舉很多老師以前或現在所遇到的操作問題和應用
由於電顯分為TEM跟SEM,後者原理簡單很多
所以課程大多集中在TEM的原理和應用上
首先是儀器結構跟一些光學的基礎
然後是電子繞射的推導、解繞射點判斷材料晶體結構
常見的影像問題以及電顯的其他應用(成分分析、3D影像建立)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作業50%、期中考30%、期末考20%
還沒公佈成績不知道分數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作業蠻有挑戰性的,有認真寫的話分數不會太低
因為我有一次某一題搞錯題目方向,但還是有拿到算很高分
期中跟期末類型相似,都是分關書考跟開書考
Close Book的部分寫完交上去後,才能領Open Book的考題
Close的部分有15-20題是非題,都是上課內容
以及數題簡答,列出或說明上課講過的一些操作方法和定理等等
Open的部分就有點高難度了,通常是作業計算的再延伸
大部分都是要計算或是解結構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應該是不看出席率,加簽好像是全簽
不太需要基礎,不過如果有修過繞射相關的課程會比較快理解
Ψ 總結
我覺得繞射和原子探針(Atom Probe)的地方老師講得還不錯,
但是下半學期影像對比和一些實例的部分就講得很快
有點來不及抄,講義的圖跟公式也不太說明(雖然老師說沒講就不會考)
電顯算是材料系最貴的資產了,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可以來修修看
不過內容很多、作業跟考試也不算容易,算是偏硬的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65.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16083674.A.F0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