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求世 28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2011)
說起西湖,名聲赫赫然,但全中國以「西湖」命名的大小湖泊,總共加起來有36個之多,首選最有名的必是杭州西湖,對於地大物博的中國來說,它並非最大,也非最深,亦不算最奇特,繞湖一圈也才15公里,大概跟綠島環島一周長度相當。但在中國人心中,可說是最具靈氣的一座。
西湖之好亦在大小,若湖像海無邊無際,難免給人畏懼之感,若像澤塘,又有虛張聲勢之嫌;或是乘船至小瀛洲這個湖心小島,一邊是遠山含笑,另一側又變為城市高樓天際線,人為與自然的風景全在轉眼間給包攬了。西湖之妙在於它的文化縱深,不論是如白蛇傳的傳奇故事,或是與西湖有關的蘇東坡、白居易、岳飛等歷史典故,若知曉一二,配著景點反覆咀嚼,都添風景韻味。
它得到許多騷人墨客的歌詠,每一首詩,每一闕詞都彷彿都是西湖之美的最佳認證。宋代詩人蘇東坡有詩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道盡西湖清新脫俗的美感;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亦有詩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字句中也透露出對西湖的繾綣愛戀。
它也是充滿想像的民間故事發生地。白蛇傳中許仙與白娘子的死生契闊,法老和尚的無情殘忍,深植每一個人的心中。傳說的開始與結束,場景都是在西湖,而且不只是充滿想像的故事而已,因為圍繞西湖旁的雷峰塔,白娘子和許仙邂逅的斷橋,很容易就在西湖旁得到印證,讓人在虛幻故事與真實世界中分不清界線,一如西湖給人的美感。
它也是古都杭州的生命命脈,不僅調節城市氣候,更是穩定的水源,在早期提供了水利之興。而蘇東坡和白居易在此任官之時,更修築了以其姓氏命名的蘇堤和白堤,更添欣賞西湖移步換景的樂趣。如今更是重要的觀光資源,每逢假日,總是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一睹風采,沿著湖岸探訪景點。
每當公佈中國最適合人居住的城市名單中,杭州總是名列前茅,佳評其實絕大部分功勞應該歸功西湖。每座美麗城市都少不了水的意象,水與生俱來流動與滑順的特性,往往使得剛硬繁忙的城市線條柔和不少,來杭州只為了西湖的大有人在。湖就在城市的精華處,城市發展也因湖增添靈氣。厭煩五光十色的的現代文明,只消一下子便能轉移身處之地,或坐船搖櫓面對萬頃碧波,眼前只有三面環山的湖水景色,與滿池蓮荷清香撲鼻,飄盪在湖中,一切塵囂都消失無蹤;甚至在山林行走,探訪龍井茶的故鄉,喝上一口好茶,似乎煩惱也在蟬鳴清香中蒸騰而去了。
南宋立都於此就已有十景之選。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雲、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聞鶯這十個景點,光景點名稱似乎就是一句小詩,頗符合唐代詩人王維所說「詩中有畫」的意境,讓人憑添想像空間。伴著朝代更迭,有些地方雖隨時間滄海桑田,但抓住西湖的美、好、妙,玩出西湖的興,依依不捨歸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西湖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西湖東靠杭州市區,其餘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公里,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繞湖一周近15公里。 西湖平均水深2.27公尺,水體容量約為1429萬立...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西湖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西湖東靠杭州市區,其餘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公里,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繞湖一周近15公里。 西湖平均水深2.27公尺,水體容量約為1429萬立方公尺。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又稱「後西湖」或「後湖」)、北里湖(又稱「里西湖」)、小南湖(又稱「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積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島嶼,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雷峰塔與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由於其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風景名勝中的重要地位,西湖被評選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中國十大風景名勝(1985年)和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6年)。此外,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外匯兌換券壹圓券以及2004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壹圓紙幣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圖案,更說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國風景名勝中的地位。中國各地以「西湖」命名的湖泊有數十個之多,通常認為杭州西湖是其中最著名的湖泊。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潭印月景區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側三座葫蘆狀石塔,以賞月和水上園林著稱。現在全島面積約7公頃,水面占60%。小瀛洲前身為水心保寧寺,也稱湖心寺,北宋時為湖上賞月佳處,其園林建築和景物布局,在18世紀初已基本形成。湖面三塔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浚湖期間,當時所在位置與現在不同。據清初文獻記載,今三塔為清代康熙年間所建。三石塔頂為葫蘆狀,塔身呈球狀,高出水面2米,中空,環塔身均勻分布5個小圓孔,塔基為扁圓石座。三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邊長62米。白堤東起斷橋,經錦帶橋向西,在「平湖秋月」與孤山相接,長約1公里。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後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古時白堤以白沙鋪地,後改為柏油路面,兩側廣種碧桃翠柳,是欣賞西湖全景和周邊諸山的最佳觀賞點。蘇堤舊稱蘇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廟東,橫貫湖中,堤長2797米,寬30-40米。蘇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橋,從南往北分別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據考證,疑為「束浦」之訛)、 跨虹。1950年,有關部門加高加寬堤身,並修築沿湖游步道,設置座椅。現蘇堤禁止機動車(電動旅遊車除外)通行。
宋城是杭州市西湖西南方的一個主題公園,位於西湖區之江路148號。2011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是中國最大的宋朝文化主題公園之一(開封有清明上河園)。2001年1月,景區獲國家4A級旅遊景區稱號。宋城分為(清明上河圖)再現區、九龍廣場區、宋城廣場區、仙山瓊閣區、南宋風情苑區等幾部分。主要景區有怪街、佛山、市井街、宋城河、千年古樟、城樓廣場、文化廣場、聊齋驚魂等;老作坊有打鐵鋪、棉花鋪、酒坊、染坊、陶泥坊、特色小吃等;表演節目有王員外家小姐拋繡球招婿、越劇、木偶戲、皮影戲、布袋偶、琴鑼說唱、街頭雜耍、燕青打擂和捉拿武松等。《宋城千古情》於1997年3月正式推出,是景區打造的一台大型立體全景式歌舞,它以杭州的歷史典故、神話傳說為基礎,融世界歌舞、雜技於一身,運用高科技手段營造如夢似幻的意境,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震撼效果。每年觀看遊客達300萬,至今累計演出超過1.2萬場,是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場次最多和觀眾接待量最大的劇場節目,被海外媒體譽為與拉斯維加斯「O」秀、法國「紅磨坊」並列的「世界三大名秀」之一,是唯一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的旅遊演藝類作品。一場時長1小時,景區一般從中午至晚上每天演五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