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幫助女人,就能改變全世界,且看一個母親,如何撐起全球脫貧事業!」不知道你看到這樣的描述會想到誰呢?
前幾天,去參加《茶魚飯厚》Podcast節目錄音時,主持人秋刀魚遞了一本書給我,並跟我說,看到這本書我就想到妳,所以我想把這本書送給妳。
我把書拿起來一看,上面寫著《窮人村的姊妹創業家》~一個母親的全球脫貧事業。
作者史黛西從事社工十幾年,她因為有感許多國家存在著貧窮婦女,過著不平等的生活,所以用公平貿易的精神、社會企業家的務實做法,在2003年創辦了「姊妹共創社」,協助開發中國家的貧窮婦女微型創業,將手作商品銷售到西方市場,藉此幫助婦女脫貧,改善家庭經濟。
「姊妹共創社」創業資金只有2000美金,但如今卻是年營業額超過百萬美元,協助全球超過五十個貧窮婦女團體、直接影響近3500位女性藝匠的生活。史黛西認為,提升婦女的經濟地位可以直接提升她們的採購能力,用於購買改善健康、住家、教育之所需,也能提升女性在家裡的影響力。
這麼了不起的女性,當然是我遠遠比不上的,但是我還是受寵若驚的收下了秋刀魚所送的這本書。
在這本書裡提到,全球有九億女性為了自己與小孩的基本生活所需而掙扎受苦,如果她們能夠受到幫助,她的人生與孩子的未來,將會有所不同。
史黛西用「我們就是自己等待的人」來描述自己的使命,她認為女人在很多時候還是處於弱勢的族群,常被忽略、被低估、被不當對待,但就因為這些女人深受貧窮之苦,她們也因而具備了消滅貧窮的最大潛力,她們其實有能力成就一番大事業,只要有人願意給她們機會,她們就能開創自己的一片天。
她所做的事,是設法讓貧窮婦女有機會享有穩定收入,並且靠自身的才藝與努力換得報酬,她所推動的公平貿易營運模式也的確對許多國家的貧窮女子產生了影想力及助力。
「我們習慣不作為,心想自己的力量不過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我們沒辦法做什麼偉大的事,但我們能用愛心去做每一件小事。」
我也希望,娘子軍所推動的活動或課程,能帶許多想要成就一番小小事業的婦女們,燃燒的火種,進而改善她們的生活,讓她們的人生更美好。
像史黛西說的,振動自己小小的翅膀,帶動女性公平待遇的潮流。
謝謝
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忌:香港運輸署上星期的文件透露,港鐵有五條線在繁忙時段的路段,於2018年都超出了系統負荷,載客率達113%;至於為解決乘客過多,而更新信號系統工程(早前在測試時發生嚴重意外),工程即使完成,根據港鐵的預計,對其7條綫的整體載客量也只能增加10%,亦即杯水車薪無濟於事;90年代寬闊舒適的車廂,如今只存在於記憶。
今日車廂之擠迫,今日的「非繁忙」,等如廿年前的「繁忙」;今日的繁忙時段所謂「載客」,其擠迫程度卻有如「運豬」而非「運輸」;繁忙時段的車廂,早已取消大量座位,有塞入毒氣室般你推我撞,擠得密密麻麻;上班人士往往浪費時間生命,要等幾班車才上到這種擠迫的車廂,偏偏香港有些權貴卻麻木不仁,一方面又說路面早已塞滿車,要支持鐵路優先政策乘搭港鐵,同時承認港鐵已經去到載客上限無法解決,然後卻仍可說香港人口不算過多,應容納更多移民,彷彿這些「生力軍」不會佔用更多空位似的。
可是這些客觀的事實,卻常被香港有些人挑戰,有些人是因為其「大中華」認同,堅拒承認單程證是特權,再三要強調的真相,就是只有單程證可以在免資產、品格、房屋審查來港家庭團聚,而無資格申請單程證的白人、黑人、台灣人卻要審查,對歧視非中國人問題,這些人每次被問到都只會迴避;另外如學者周永新,則撰文說:「雖言香港有人滿之患;但擠迫的情况看來只限於市區;一旦離開旺市,便未必有這種感覺。」──換信號系統的7條港鐵線有5條載客率超出負荷,在這些權貴竟可無感,用相同的邏輯,又是否可以當醫院迫爆的問題不存在?「雖言香港醫院有人滿之患,但擠迫的情況看來只限於病床;一旦離開病房,便未必有這種感覺」,這種充滿歪理的邏輯,正是香港一些左翼黔驢技窮的托詞。而社區組織協會的何喜華,甚至搬1798年《人口論》的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出來....社協的施麗珊,在電視訪問聲稱,應要討論政府開發郊野公園建屋的政策,其實就是要再進一步破壞大自然,即透過大量斬樹來建屋──那麼早前左翼廣傳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的報告,指如果再不採取行動去解決地球暖化的溫室效應問題,地球上各種生物包括人類,都將會因而滅絕的警告,難道又是假的?究竟環保救地球優先,還是要讓中國移民湧入香港優先呢?(未完,全文按連結)
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在 孫大千Sun, Ta-Chi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樣的「隔空抓藥」,病急亂投醫,只會讓台灣人民看破手腳。
民進黨政府應該回答的八個問題:
第一,什麼叫做「經濟紅利分享規模」?中央政府的財政制度中,什麼時候「被發明」出這樣的一個項目?
第二,中央政府總預算幾乎是年年都要舉債,同時也訂定了逐年償還累積債務的計劃,若是真的有這筆「天外飛來的」500億元,為什麼不拿出來還債呢?
第三,台灣人民現在心中最大的痛苦,在於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到難以忍受的地步。500億元的灑錢回饋規模,根本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怎麼可能讓民眾心中有感呢?
第四,要怎麼樣界定「弱勢」的資格呢?如果以行政院所公布的平均薪資以下的民眾為標準,那麼全台灣恐怕有超過50%的人都有資格領取。
第五,更諷刺的是,用自己未來的債務來支付現在的經濟紅利回饋,對民眾來說真的算是一種福利嗎?
第六,就算政府打算稍微減緩弱勢民眾的生活壓力,也總得要用一個比較有技巧的方式來執行吧?用這種低乘數效應的「砸錢模式」,既無法擴大內需,也無法剌激景氣,這不是太可惜了嗎?
第七,民進黨為什麼早不做,晩不做,偏偏挑在選舉大敗之後,2020年總統大選之前,才突然發現有這一筆錢呢?用發放現金的方式,這樣算不算是買票呢?
第八,到底是哪些活寶想出來這樣一個可笑的點子啊?「麻煩請家長帶回驗智商」,謝謝!
中央經濟紅利分享500億 柯文哲:奇怪、不是負債累累?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57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