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星期一 絕對音樂】
「成功與失敗的分界點不在於教育、訓練與經驗,而是挫折復原力…。」
SO~~挫折的發生能帶給你一個靜心思考的機會,
了解自己、觀察外在環境,進而找到新的出路,
記得適時為自己打打氣哦…。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就在KISS RADIO FM99.7
把耳朵借給我,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http://www.kiss.com.tw/radio_hq.php?radio_id=238
*************************
《林彥丞:哪個學生不想考出好成績》
在國中階段,媽媽曾必須小心翼翼不過問林彥丞的功課,因為若是用這個標準衡量,「他什麼都不是,在父母眼中找不到一個優點,會全面崩潰。」
他是每一堂課都睡、考試成績只會拉低班上成績的「千睡爺」和「拉拉隊」。這樣以考試成績來衡量的「壞學生」,是「沒有選擇」、「不必作夢」的一群。但是林彥丞和爸爸媽媽都不放棄探索,找回自信後,他什麼都不怕……
- - -
今年二十八歲的林彥丞,看起來陽光、健康,是個熱愛工作的「小老闆」。他推廣樂活式的健康生活,代理荷蘭百年老牌Gazelle自行車,引進歐洲家庭必備的自行車兒童安全座椅等配件,創業第一年就已賺回成本。沒有背景、沒有錢,林彥丞靠著「陌生開發法」創業,直接打電話、飛荷蘭談成代理權。
林彥丞擅長替自己爭取機會、找資源,這是他在顛簸成長過程中練就的本事。很難想像這個充滿自信的年輕人,國中階段「看不見光,什麼都不在乎」。
他是被台灣教育制度放棄、主流價值認定「沒有選擇」、「不必作夢」的一群。還好他的父母沒有放棄,協助他在「主流」和「學業」以外的廣闊天空,張開探索「興趣」的天線。高中當志工的經驗,讓他的探索天線第一次接收到「就是它!」的電波。林彥丞在那瞬間找回自信,體會到「我也不錯」的悸動開心。
看不到光的青春期
要不是媽媽汪詠黛為了出書,向兒子求證國高中的「事蹟」細節,林彥丞根本不願意回想那段很痛、看不見光的歲月。
噩夢當然從成績不好開始。在台北的明星國中,他穩居班上倒數三名,外號叫「千睡爺」,上課聽不懂一直睡;又名「拉拉隊」,把班級校排名成績拉下來。一大串惡劣的行跡:作弊被抓到、回家後從不打開書包寫功課……都是因為沒有舞台,找不到生命的著力點。
在學校的挫敗和屈辱,林彥丞一股腦發洩在家人身上—飆髒話罵人,罵完跑回房間哭,留下媽媽在客廳哭,不輕易表露情感的爸爸則跑到車子裡哭。「全家哭了一缸子眼淚,大家都很受傷,而且經常失眠,」媽媽汪詠黛用「慘烈」來形容那段時期的親子「嗆聲大戰」。
但是她去上人本的父母課程,相信「兒子有溫柔的眼神絕不會變壞」。也下定決心不再過問兒子的功課,「否則他什麼都不是,在父母眼中也找不到一個優點,他會全面崩潰,」汪詠黛說。
父母開始學習「放心、放下但不放棄」,和老師合作,培養他「學業以外」的能力。晚上同學留校課輔,林彥丞跟體育老師學打桌球;省下補習費,去補籃球、學朱宗慶打擊樂。假日全家「四輪加二輪」(轎車後掛著單車),陪最愛騎單車的林彥丞,到處趴趴走;甚至買全副行頭,讓他加入大人的車隊。暑假打死不參加暑期輔導,便由爸媽出時薪、請朋友「假裝」雇用他當工讀生,從打工中體會努力才會得到的滋味。
高中就讀台北陽明山上的私立惇敘高中,是爸媽替他做的選擇。因為林彥丞依舊「自我放棄、什麼都不管」,爸媽知道他考不上高中、念高職又沒有明顯傾向,「惇敘有綜合高中,可以讓他再試試,」媽媽說。
高中覺醒,扭轉人生
高二就讀資訊管理科,他開始找回自信。「以前又矮又胖」的他突然抽高,居然被全校第一名的學妹喜歡,「外表太重要了!」林彥丞第一次覺得自己好看。同時,比起其他更差的同學,他「稍微認真」,竟然能考到第一名。更重要的,寒暑假擔任導覽志工和遊學紐西蘭的經驗,讓「像吞了炸藥一樣」的火爆小子林彥丞,開始「醒過來」,想「扭轉自己的人生」。
他到歷史博物館擔任達文西畫展的導覽志工時,發現自己喜歡人群、喜歡講故事,而且「全部人都圍在旁邊聽你講,講完大家都拍手,覺得自己好重要。」他從此愛上志工服務,並從國內服務到國外。
從小不乏出國旅遊、打工經驗,獨立的林彥丞在高二的紐西蘭遊學營中,發現自己敢大膽開口用破英文和外國朋友交談。一次必須團隊合作的野地求生訓練更讓他開竅,英文是「求生」能力之一,也是他的強項和最愛。
回來後,堅持要念大學,要主修應用外語。這是林彥丞最大膽的一次「賭注」。因為惇敘的商科課程,並沒有外語科的訓練,也不可能為他一個人改變。
那時的導師邱瓊滿記得,林彥丞很清楚自己的實力,「不行的不敢臭屁」,他接受學校不會改變課程的事實,第一次自己向爸媽要求補習。一旦自己想要念書,擋也擋不住。「這輩子從來沒看過兒子那麼認真的白天上課、晚上補習,」汪詠黛忍不住眼眶泛紅。
在課業之外的地方證明自己
找到自己的喜愛和強項,林彥丞在龍華科大嶄露頭角。他還是一貫在功課以外的地方證明自己,硬是連續考取國際領隊執照、國內英語導遊執照。他擔任系學會會長,不錯過任何一個國際參訪的機會,更擔任青輔會第一屆國際推廣大使,接待來台學中文的外國學生。
他在兩千名台清成交名校學生中,脫穎而出獲選進入微軟實習生計畫,讓他確認自己的優勢、更有自信。他更發現大學和技職體系的資訊落差太大,「我隨時上台大、清大的網站上找資源,因為技職體系什麼都沒有,即使有,學生也不在乎,覺得那是給好學生的。」他常看到技職生不敢大聲講出自己的校名,怕人家沒聽過。
「我們的教育沒有給孩子自信,小朋友沒有自信就一直往後,哪個學生不想考出好成績?但就是不知要從哪裡加強呀!」他常在演講中鼓勵台下的技職生,要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往往一片淚眼相對。
同學都是「非常會考試的人」,但他一路用推甄方式進入東吳企管研究所;甚至還替自己爭取到德國交換學生一年,是東吳第一個非德文系的交換學生。
面對台灣的教育主流價值,林彥丞選擇另闢蹊徑。他感謝父母沒有放棄他,「否則一定上社會新聞。」「技職生不一定要變成吳寶春、台灣之光才叫好,」林彥丞說,「做自己喜歡的,又可以幫助別人,就很快樂。」
他的心因此愈來愈柔軟,路,也愈走愈順暢。
(文章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3383-林彥丞:哪個學生不想考出好成績?/)
***************************
東吳企管電話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永遠記得我的恩師黃錦容老師告訴我的一句話。
她說「好好把你該學習的功課做好,不要只顧著跟朋友聊天。」
黃錦容老師指導我們班的中級日語,同時也是我們的日語聽力老師,我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我在班上成績表現只能算是中等,前廿五名也排不上,而我們班的同學總共有五十六人。
因為半工半讀的緣故,我時常在日語聽力那堂課打瞌睡,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偏偏老師很喜歡點我的名,一旦被點到而我才恍惚夢醒時,牛頭不對馬嘴地回覆老師的提問,往往引來同學們哄堂大笑。畢業多年後,還有同學回憶起當年的我,給了一句印象式評語「總之,我覺得佳誼你很妙。」個人解讀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我是個難以理解的怪咖。
有一次,黃錦容老師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前,用日語問我,平日的興趣是什麼?我不假思索用日語回答老師,我喜歡跟朋友在咖啡館聊天。老師立刻抱以爽朗的笑聲,她不覺得聊天這種事可以拿來當作是興趣,人生不是該有更積極的事情可以做嗎?聊天誰不會啊,應該要好好培養獨特一點的興趣才對。所以她耳提面命的對我說「好好把你該學習的功課做好,不要只顧著跟朋友聊天。」
當時的我,很認真地把老師的話聽進去了,我覺得自己太不認真了,應該好好努力學習的東西,一樣也做不好,總覺得辜負了老師對我的期望。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正當理由可以反駁老師的說法,我根本沒有好好用大腦在思考,才會輕率地說出搬不上檯面的答案,我心虛我應該感到慚愧,只顧著跟朋友聊天的人,未來大概也不會有什麼成就吧,只會在那邊浪費生命,到頭來一事無成。
以前我總是用負面標籤定義自己,認定自己就是個無用的人,這輩子也別想會有什麼出息了,愈是這樣想,自己好像真的是個沒出息的傢伙,未來一點希望也沒有,感覺好挫敗,天好像要塌下來壓在我胸口上,快要窒息了。有時候,絕望像是一輛疾馳的火車朝著我筆直衝過來,我只能等待自己被輾過去,但無能為力。
那時候,我並不知道原來自己還是有點能力的,只是還不知道這些能力應該發揮在哪裡?沒人告訴我,我自己也沒有察覺到。比方說,聊天這種事很稀鬆平常對吧,但是聊天的能力如果精進,它就變成了一種溝通表達的能力,它是人際關係很重要的潤滑劑,也是增進彼此了解的利器。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聊天也可以拿來當作一種職業,甚至培養了我的演說能力,我的表達能力,我的寫作能力,還有我的人際關係,我和家人朋友的關係,以及我如何經營一間書店,如何透過臉書告訴你,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這一切的源頭,我想是從愛聊天的個性開始的。
但我並不是天生就是個很會聊天的人,小時候我的個性害羞內向,話不多但不至於沉默寡言,成長過程總覺得自己和周遭環境格格不入,彷彿自己並不屬於這個世界,也找不到適合自己容身的地方,被當作是外星人是家常便飯的事,因為我總是會問一些奇怪讓人答不出來的問題,或是說一些讓人家接不下去的話題。所謂的「冷場王」就是像我這種人,只要我在場,氣氛就會變得很僵,我實在不想成為薑餅人,除非去史瑞克電影裡跑跑龍套那還行。
說到這裡,或許你會想問,要如何變成一個很會聊天的人?
我也想回答你的問題,不過這篇文章想講的重點不在這裡,我想先講關於我如何開始演說的部分,回頭想想,搞不好演說是我人生的轉捩點呢。
我個人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三百場的公開演說,對於幾乎三天兩頭都在演說的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先生來說,或許我的經驗算不了什麼,但是我想分享的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偉大演說經驗,反而是那些令我感到挫敗、難堪、無地自容的演說,我必須感謝它們,讓我從絕望谷底重新振作起來,讓我一次又一次學習如何在聽眾面前自然地表達我內心的想法,而不去倚賴任何輔助工具。
小時候參加校內的演講比賽不算,我人生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演說,是獻給了台北的西區扶輪社。我記得演說的題目是「創意寫作:我的網路生活」我並不認識扶輪社裡的任何一個人,前來聽我分享的大多是事業有成的長輩,年齡落在四十八至六十五歲之間。而我只是個初出茅蘆的派遣講師,只是來打醬油蹭頓飯而已。
我真的不知道這次的演說,是我往後生涯一連串演說的開端,演說的時候我非常緊張,我的腳很明顯在發抖,咬字結巴不說,還會忘記自己的講稿該如何接下去,也不太會打比喻和舉出具體的實例,簡直就像個小孩子,在大人面前騎三輪車還不慎跌倒,實在是糗爆了,我向大家說抱歉,坦承自己是第一次,沒有任何經驗,但長輩們很慈祥抱以微笑,叫我放輕鬆一點。
那是在一個面向淡水河畔的飯店頂樓餐廳,演說結束之後,我受邀與扶輪社的長輩們一同享用事先準備好的午餐,我穿著不是很合身的西裝,出門前刻意擦得锃亮的黑皮鞋,顫巍巍地坐在椅子上,謹慎地動用碗筷,一邊聽著長輩們閒聊的話題,他們大多是老闆,有的已經退休,有的還在擴張事業的版圖,有的已是夕陽產業,守著老本,做著聊勝於無的小筆生意,而我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伙子,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演說只是我打零工的方式。
應該要感謝是我遇到的貴人,她是郜瑩。
小時候曾經看過她主持的新聞節目,她是女主播,大家都知道能登上主播台,台風穩健,容姿端麗都是必備的條件,她也做過廣播主持人,早先兩岸還未開放之前,她已走遍了大江南北,算得上是旅遊達人,又諳美食,自己也懂得下廚燒兩道好菜,個性爽朗,又喜歡結交不同朋友,現在住上海,事業也幾乎都在那兒了,我好久沒和她連絡,寫到這裡又想起她溫柔親切的笑顏。
我和郜瑩姊認識是在一次春酒的場合,那時候金石堂文學書店「我的書房」還座落在建國南路上,是金石堂的顏薰齡女士邀請我與會,她相當照顧我,也是令人尊敬的長輩。席間和許多作家寒暄,意外地和郜瑩姊聊起來,同住在新店而且相距不到三百公尺,她問我要不要一同搭計程車回去,我也大方的同意,也因此有了下一次的邀約,當時她處於人生的低潮,可能也需要找人聊聊吧,於是,我也成了她的忘年之交,有時候透過電話,有時候會約出來喝咖啡。
有次聊起,我接案翻譯的CASE收入並不穩定,經濟方面有些苦惱,她建議我寫一份個人履歷,透過她轉介給一家專門仲介演說案子的派遺公司,有點類似企管顧問公司,總之,我擬了幾個可以演說的大綱給公司,再由公司挑選適合我接的CASE,有些是機關團體,有些是學校單位,我只要把講綱擬好,到時候再做一份簡報檔,現場能操作播放投影便成。透過郜瑩姊的牽成,我終於開啟人生第一次的演說,雖然因為太緊張,並沒有好好發揮能力,但凡事總有第一次,所幸一次又一次失敗和成功的累積,讓我擁有了現在的自信。
內在有個聲音告訴我,你能做的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故事待續) /銀色快手 2015.05.27 AM 06:58
東吳企管電話 在 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Youtube上的熱門影片 的推薦與評價
2022東吳大學教務處電話-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Youtube的熱門影片,找東吳大學教務處電話,東吳大學分機,東吳大學電話雙溪,東吳大學註冊組 ... ... <看更多>
東吳企管電話 在 東吳企管- 首頁|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之後為了強化系友與企管系之間的關係,在多位熱心的系友與老師的熱情贊助下,在民國八十八年四月經台北市政府核准通過,成立「財團法人東吳企管…… 顯示更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