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李國鼎的時候是 2018.02 和威宇去台中聽 Hank 演講
之後進公司不斷不斷聽 Hank 講李國鼎。過程中看了關於他的影片、公司也買了一堆李國鼎寫的書,但兩年過去,我沒有靜下來系統性地讀任何一本
這次的 trigger 點是讀台灣半導體早期的資料,想要把這個歷史拼圖拼起來,就先選了一本比較薄的、1987 年出版的 <工作與信仰> 讀起
這本是整理李國鼎在不同場合的演講、投稿而成,涵蓋很多主題,光是我摘要的內容就超過 7000 字,所以打算分三篇來整理心得
今天先講讀完李國鼎 1983 年在中央大學演講,主題 <求知的過程和經驗> 我非常喜歡這章,從李國鼎小時候講到他 70 歲
曾經老闆問我:阿堯,如果今天要你幫台灣科技化,你會怎麼做?當年蔣中正可是丟了臺灣工業化的題目給李國鼎
那時我完全沒有 idea,怎麼可能,太難了吧。但讀完這章,我覺得李國鼎有這樣的能力,完全不是因為他聰明。幾個 takeaway
1.跟最厲害的人學
2.保持初衷,一路保持初衷
3.每一步都算數,每一件看似困難的事,對往後都會有極大幫助
4.對現狀不抱怨,認真做事、隨遇而安
5.讀萬券書,更要行萬里路。與頂尖人才交流,不要活在自我想象中
-------底下內容摘自 <工作與信仰>-------
- 1934 到劍橋去做研究,因為那裡是核子物理的聖城,1930 年代前後,許多新發現皆從那裡研究出來。做了兩年的核能物理研究,和一年的極低溫下面超傳導現象的研究,這個題目是當時中國學物理的人沒有去學的。大學教科書 Radiation from Radioactive Substance 的作者 Rutherford 就是這裡的主管,另一位實驗室教授兩度得到諾貝爾獎。很多優秀學生都在當高級研究員指導研究生研究,還有發明電子的 Sir J.J Thomson 和發明 Cloud chamber 的 Wilson 雖然退休,但仍到實驗室來,可以常常請益
- 每天下午茶時間,做理論的人就會跟做實驗的人進行交流與辯論。不斷交互、修正,結果就帶來很多新發明。使得那時劍橋物理研究所成為世界物理學的聖地,全世界理論或實驗派的有名物理學家都常來演講訪問,這是他的黃金年代
- 這些研究學問的方法和思路無形中給我很大的訓練和啟示,那就是對任何問題,要先有整個的了解,然後選定優先次序再著手推動進行。
- 回國在還沒找到軍事工作以前,先到武漢大學教物理。第二年在長沙加入防空學校(月薪從 360 下降到 150)做照測總隊修理所的所長,招收了許多大學理工畢業生為技術員和一批機械生,所有後方主要城市的防空部隊都要我們派員工去大修,還要訓練軍隊技術人員的維護工作。因為當時沒電,就將磨米的磨子改成水力發電機。油不夠,就收購玉米和燒酒來練強力酒精,一面又做木炭汽車。這一段時間使我對技術問題和工廠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興趣
- 過了三年被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參加 1940 西北日全蝕觀測。做沒多久,覺得這份工作和當初回國的初心不一樣。第二年同學介紹去資源委員會的資渝煉鋼廠做工務組主任,當時後方缺鋼鐵,而四川有鐵、有煤,在技術人力方面,有一批資源委員會送到德國去實習、然後計畫去湘潭參加設計中央鋼鐵廠的年輕工程師。我就和這一群專家中三四位共同來籌畫資渝煉鋼廠。我參加該廠工作期間,得到非常有意義的經驗,管理和技術的
- 在資渝做了三年,資源委員會調我到會本部工業處管理會數五六個鋼鐵事業,同時去戰時生產局也主管協調聯繫鋼鐵事業。因此對後方鋼鐵業的認識增加了解。勝利後,主動收集日本在東北所建設的鋼鐵工業資料。資源委員會擬在上海見一個有規模的造船廠,計畫用日本的賠償及美國的援助來辦,我就參加了籌備工作,技術人員延攬順利、碼頭已建好,但國共內戰,被調到基隆台灣造船公司。在此期間,曾以五十天的時間到日本實地考察其機械、造船等重工業。在台船約五年時間的磨練,最重要的使我對機械、造船工業也能略窺堂奧。
- 1953 被尹仲容徵招到經濟安定委員會下新成立的工業委員會做專任委員,做他主要的助手。一方面設計經建四年計畫的工業部門,尋找可發展的工業與產品。另一方面把這些計畫做出來後,便申請美援支持款項來加以推動,使國家走上工業化的途徑。在這方面我管的範圍很廣泛,除化學、食品工業外,諸如電力、紡織、機械等都歸我主管。這一工作時期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接觸到很廣的層面,每天都接觸到新的事物及新的知識,同時以能代替進口、節省外匯的產品為優先。這段期間也開始參加國際會議,從 1954 開始每年一度的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年會,和其會前的工業分組會議,討論各國工業化的問題。以前只有外交部派人參加,注意力放在代表權問題,對其他專門議程都沒有意見。但我很認真看完議程中工業化涵蓋範圍的每個項目,在每項議程中我也盡量設法將彎的情形介紹給與會各國代表,交換經驗。連續參加三年,得到很多知識,對於推動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有了廣泛和整體性的看法。對於其他國家工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或若干措施有助於我們推動工業的,回來即像工業委員會和經濟安定委員會報告並建議。
- 同時開始注意研究工業發展環境的問題。誰願意辦工廠?什麼情況下願意辦?什麼情況下能賺錢?政府哪些措施會影響工業生產?我最早有認識的是租稅問題對工業的影響。那時推動紡織外銷,發現進口的棉花有關稅,棉紗有貨物稅,賣出去有營業稅。我在經濟安定委員會先後建議關稅和貨物稅退稅制度,建議經採納就陸續實施了
- 由科學轉到工程,再由工程轉到社會科學,接觸財稅、經濟許多方面,凡是有關聯的問題或頭痛的問題,只要給我學習機會,都不會放過。一面做、一面學、一面想辦法解決問題,一面探尋新的問題和新方法,在工業委員會做了五年學到很多
- 1958 被派任美援會秘書長,因擔任幕僚長的關係,開始了我和財經首長接觸頻繁的時期。這時期我的三個身份,第一是美援會秘書長,第二是經濟部工礦計畫聯繫組召集人,第三是工業發展投資研究小組(IDIC)召集人。工業發展過程中研究投資環境的知識,當時尚無專門書籍可以參考,幸而隨顏靜波於 1957 參加舊金山世界第一次國際工業會議,會議中所收集的資料全有用處,徵選了十幾位同事,大家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所謂投資環境有哪些
- 發現第一買土地很難,有很多法綁住。第二影響資本累積和行程得稅法很多,譬如印花稅。因這兩個因素,我邀請稅務專家、土地專家和法律專家來參加我的工作
- 我主持美援會最大信念是怎樣不依賴美援而可以生存,這是很少國家肯這樣做的。1960 提出財經發展 19 點措施
- 同時我想如何把這些觀念、法律功能、時代需要以及經濟學家的許多知識、社會應有的認識等,讓一般人都能了解,唯一的辦法是辦展覽會。這個展覽會將許多經濟觀念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了解和自行解答這些問題(人口過剩、水庫不足)設計一套圖表,分析一塊地三公頃要生產農作物的話,可以得到多少錢養多少人?若要辦工廠的話,可以生產多少?養多少人?若要外銷,可以得到多少外匯?這個觀念介紹給大家,大家對土地利用觀念很快就由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社會
- 一個國家經濟的進步,同事也需要人民觀念的進步,來互相配合。我很快發現,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是又懂法律、又懂經濟的人,我在美援會成立一個小組培養此種人才,並在台大及東吳大學設置獎學金鼓勵學經濟的去學法律,學法律的去學經濟,這樣對國家將有更大的用處。如果只懂法律而不懂經濟就會發生很多問題
- 在這期間,我每年有五、六次出國開會的機會,參加國際會議或帶領友好訪問團加強雙邊關係。行萬里路中,結識很多朋友,至今還保持聯絡,尤其在亞洲地去的財經首長,多變成好友。同時藉著外國投資人可知道世界的經濟情況、產品的發展情況,各公司的經營哲學及策略,這些都是學校學不到的,這些只有從談話中、公司年報中得來。知識增加了,而且增加的多半是動態方面的知識,而不是書本中固定的、靜態的資料
- 1969 由經濟部轉任財政部長,在我個人是極不願意的事,但當局既然一定要我做,也只能盡我的力量,仍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全力以赴。每一個銅幣拿到手中總有兩面,一面是人頭、一面是數字,我唯一可自傲的,看過數字,也看過人頭。我做過經濟部長,也做過財政部長,因此知道,同樣的一塊錢財經兩邊的看法,完全不同
- 從經濟部長轉到財政部,我仍不斷了解農工業的發展,從而綜合財政與經濟的關係。我常常告訴財政部裡的同仁,不要做經濟發展的障礙,假如有就趕快告訴我,如果法律有瓶頸就修改法律,辦法有瓶頸就修改辦法,若是人的話,則人的觀念就要改變。如果不能改變,應該調開原來工作崗位,這是我做事的哲學
- 1975.12 心臟病發,1976.06 請辭獲准,調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吳老師教學部落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德明資科系TQC+ANDROID研習心得(老師) 完整影音連結: 今天很高興又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學校,真的不同學校有不同校風, 之前因為TQC考場業務認識很多德明科大的學生,一直沒有機會親臨, 這次應資訊科學系之邀,來講講 Android證照解題, 感覺這學校的校風比較保守,學...
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媒體識讀角度來看愛莉莎莎事件。
愛莉莎莎在影片中介紹自然療法中的「肝膽排石法」引起醫師們的熱議,其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也特別為此拍了一支影片來解釋當中的盲區,最後愛莉莎莎釋出道歉影片後,事件這才告一個段落,從整起事件中,我們該如何解析整件事情。
創作者在產製內容的同時,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一、蒐集資料
在挑選題材之後,創作者需要用各種方法來蒐集資料,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透過網路與書籍之後,來確定資料的正確性。
站在愛莉莎莎的角度,她找了相關的內容與倉藍鴿同一個出版社的書籍「神奇的肝膽排石法」,加上又有專業的人員為其書籍背書,自然就會認為資料是很完整的。
但她疏忽了自己的傳播者身分,如果今天她自己使用這樣的民俗療法,或許對她也適用,但終歸是個人行為,別人也不會為此過多干預,但一旦她透過媒體將此宣傳後,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們就得要站出來站在對立面,並且做出正確的衛教宣導,這是為了多數民眾的健康安全。
醫療體系中,衛教是最為重要一環,卻也是現在網路世代最棘手處理的問題根源,從長輩群中的錯誤資訊與假消息都可略知一二,一旦錯誤訊息不斷流竄,將造成嚴重的問題。
二、大量閱讀
資料來源非常多,除了閱讀龐大的資料與書籍外,詢問專業人士更是閱讀資訊的關鍵,以我自己為例,撰寫政治相關內容,就必須要詢問可靠的政治工作者,並且確定資料的來源是肯定的;撰寫防疫相關內容,就得要確定資訊沒有錯誤;撰寫時事議題就得要回去閱讀最一開始的所有資訊。
最少最少,在內容出去之前,交給專業的人士看完後提供補充建議都是很重要的,現代人獲得資訊很容易,願意大量閱讀的人卻很少。
之前就一直有人認為我每天日更撰寫各式議題很容易,照著模仿就能輕鬆複製成功,卻疏忽我每天光是閱讀就耗費我多少心力,更別說為了談論議題,必須要去結識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花費時間心力才有辦法產出內容。
三、消化吸收
資料百百款,提供的資訊也完全不同,每一位創作者都必須要消化吸收,透過自身的理解來看待事件的原貌。
四、資料轉譯
資料轉譯是將所有閱讀的資料與數據,透過自身的方式來做內容產出,這是最重要卻也最困難的一點,即使大家都閱讀相同的資料,卻也有可能因其政治主張、事件立場、生長背景等各式理由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個轉譯的過程也代表著創作者的能力,觀眾閱讀的是創作者轉譯過後的內容,也同時吸收其價值觀與想法,這也是為何受眾與創作者的頻率會越來越接近,最終成為同溫層。
五、轉換產出
無論透過文字、圖片、影音等各式內容產出,資料轉換的過程都相當重要,每個時代有其盛行的媒體,創作者在產出的過程中,都得抱持著嚴謹的態度來確定每一個環節。
六、媒體識讀
一直來到最後的這個階段,才是真正與所有的受眾有關的核心。
媒體識讀一直是相當重要的一項技能,他代表著人們在受到媒體餵食的同時,是否能夠辨別其為真實抑或是毒藥。
每當發生爭議事件時,都可看到兩方人馬不斷的針鋒相對,但當事件落幕後一切又都船過水無痕了,我時常覺得很可惜,我總在思考,如果社會當中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從事件當中成長學習,在下一次面臨到同樣的事件時更有免疫力,或許時代就能推著社會前進。
這段時間我看到整個事件的發展脈絡,愛莉莎莎在資料的蒐集與閱讀的不完整,造就了她的錯誤解讀,這也正如蒼藍鴿所提到的「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只可惜當時愛莉莎莎並未第一時間乘著台階下台,最終才有後續的風波。
但要說愛莉莎莎是否為十惡不赦之人?
我覺得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
創作者提供非正確訊息當然很嚴重,特別是有相當程度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但這次的事件無論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中都有相當多的交流與討論,讓彼此也是一次學習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她也能從中學習避免下一次再犯,這將會是寶貴的經驗。
再者,每個人對於生活有不同的信仰與做法這是個人自由,正如開頭所說的,你是個人行為我們都沒意見,只要不要透過媒體傳遞錯誤的資訊即可。
這邊我也特別推薦我大學恩師張耀仁所出版的書籍「網紅●假新聞●偽科學 媒體素養必須知道的20堂課」,正如書籍中所提到的媒體素養,可以納入「思辨媒體,實踐媒體,創造媒體。」這概念之中,當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思辨能力,這也意味著我們有了對資訊的免疫抗體。
書籍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介紹,並且用類似漫畫的插畫來做圖文輔助,即使是青少年也能輕鬆閱讀。
「國道ETC收歸國有,由民眾自主選擇付款方式」
連署:https://pse.is/3936l2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v9nmb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 在 莊子富 Nic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無黨無派的 張善政 前院長願意擔任韓市長副手!?
有三個理由:
1.「回歸善良政治的本質」
2.「下架蔡英文」
3.「科技興國,智慧治國」
其中「邁向「科技興國,智慧治國」的境界」是我比想要下架蔡英文更在意的部分!台灣這幾年來過於保守、法律老舊、防弊觀念、鎖住台灣的量能,韓市長也認為張前院長過去無論在科技、經濟及國際等專業領域,都能與他形成高度互補性。
你不能否認經常對我們施壓的對岸,在許多生活與科技的發展上是快速便利的,是我們變得落後,我們渴望改變,子富邀請大家一起支持「國政配」。
張善政小檔案:
學 歷:
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博士
美國史丹福大學土木工程碩士
經 歷:
財團法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董事長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副院長
科技部部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
美商 Google公司亞洲硬體營運總監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化事業群副總經理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企劃考核處處長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家高速電腦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講師、副教授、教授
現 職:
交通大學亥客書院院長暨講座教授
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榮譽院長
中華大學資訊學院、科技管理學院特聘講座教授
彰基醫療體系總顧問
財團法人善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
他過去曾說,在總統選舉中我不會擔任別人的副手,因為副總統只是「吉祥物」、「深宮怨婦」。大家會問,是什麼促使了我的改變?答案很簡單,就是「國政顧問團」。因為我幫 韓國瑜統籌國政顧問團,所以我對他未來的施政有非常整體的瞭解和感覺。而副總統一職,可以成為政府施政符合規劃初衷的催化劑,不會只是放在一邊的吉祥物。
我原來盤算明年投票過後,我可以回到浮雲般的日子。現在做了副手的允諾,一諾至少四年,與我原來規劃相差實在太遠。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俗世裡,誰也無法置身事外;國政若不上軌道,大家生活都不能平靜,搬到深山也是一樣。所以當韓國瑜邀我當他副手時,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我無法說出「不」這個字。這,就是今天我在這裡的原因。
取自於 張善政 臉書
新聞連結:
當韓國瑜副手 張善政:帶領國家回歸「善良政治」本質
https://udn.com/vote2020/story/6656/4157278
經濟、科技、國際「含金量」最高 韓國瑜副手找張善政主因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5136
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德明資科系TQC+ANDROID研習心得(老師)
完整影音連結:
今天很高興又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學校,真的不同學校有不同校風,
之前因為TQC考場業務認識很多德明科大的學生,一直沒有機會親臨,
這次應資訊科學系之邀,來講講 Android證照解題,
感覺這學校的校風比較保守,學生也比較遵守秩序,很自動自發的各就各位,
雖有些人上課交談,但還不至於影響他人,這樣的感覺很好,
和其他學校比起來真的很棒,甚至在上課秩序上比淡江與元智的學生好,
和東吳學生差不多,其實華夏和其他的學生也不差就是。
和接待的林教授閒聊,知道學校管的很嚴,嚴自然有嚴的好處,
自由的結果可能讓學生變成無頭蒼蠅,不知道該往那裡去,反而更浪費時間,
林教授自己也是證照滿身的達人級老師,不斷充實自己就是要位學生著想,
這樣的正向循環即使嚴一點也沒什麼不好,甚至處處位學生的未來規劃,
和主任也聊了一下,覺得這個系還蠻位學生的,自然可以感覺學生的積極態度。
聽主任講到研習一天早上就爆滿,並且會繼續辦下去,讓人感覺這也許就是智慧與雲端的魅力吧!
看的出來剛開始大家對於自己要不要考証照這件事非常沒有信心,可能是對考試的的陌生吧!
考試只是一個過程,從我的角度看,若是學習結果可以銜接上證照考試,有可學到ANDROID,
是一舉兩得的事,至於學完要不要考試,那就看自己了!
所以這次上課也不刻意提到考試,只是鼓勵大家多多參予,
畢竟就像畢業證書一樣,一張薄薄的祇,上面多蓋了幾個章,證明你在學校四年,
證照也是一張紙,一樣是一種證明,找工作看的就是證明,你的證明越多,自然越有競爭力,
除了證件證明,作品、經歷一樣重要,看你能拿出多少了!
這次研習把三類題目的考試方式與評分方式做了很透徹的說明,自己也曾擔任過評分人員,
順便分享評分重點,讓大家不要輕易放棄每個得分的機會,之後再分別挑出幾題作為範例,
讓同學漸進式的學習,加上我的逐課錄影,並用YOTUBE分享給老師們學習,
這樣幾乎讓想學習的學生很快的就學會。
上課過程中的問題一定都有,但經過了淡江資工、佛光資應、東南科大、華夏、崇右、銘傳等校的研習經驗,
已經漸漸可以駕馭 ANDROID這樣疊床架屋的怪獸。
由於 ANDROID的開發環境是在JAVA的JDK之上,放置自己的ANDROID SDK,
加上開發環境用的是 ECPLISE IDE,兩者都不是GOOGLE自己的產品,
因此在開發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莫名奇妙的問題,所幸經過幾次磨難後,
已經可以歸納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於是在課程中也分享給學生,
如何快速建置開發環境的技巧,這些經驗分享對老師們很有幫助,也看的出大家在兩天研習中的收穫。
最近剛好也在元智與東吳大學教這方面的課程,並有許多輔導學生考證照通過的經驗,
順便和老師們分享,此外,身為湜憶電腦執行長,
順便分享公司最近得獎的心得,
除了獲得金峰獎創業青年楷模外,教育部辦的證照達人比賽,前六名有五名是來自湜憶電腦,
今年的技職之光振傑,也是湜憶的學生,他也是這次ANDROID五零高手大賽的第二名得主。
而振傑的國中基測成績只考54分,在程式設計與證照上,找到人生方向,積極努力必然成功。
吳老師 10101/09
01_簡報與問卷結果
02_簡報說明考試方式與注意事項
03_下載並設置系統與建立HELLOWORLD
04_設計介面與設定
05_程式撰寫與建立事件
06_產生練習題與專案建立
07_110題介面設計解說
08_110題程式設計解說
09_儲存110專案與建立104專案
10_104介面設計
11_104程式設計
12_104程式設計第二部份
13_下載208題並建立專案
14_208題的介面與程式設計
15_210題程式設計介紹
16_210扣分注意事項
17_302題題目解說
18_302題AndroidManifest設定
19_302題介面設計
20_302題程式設計與DDMS傳送簡訊
21_302題圖檔更新
22_310題程式設計
23_110題變化1(Toast)
24_110題變化2(AlertDialog)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溫馨考場論壇:
http://123.205.192.177/uc/bbs/index.php/
e化創新, Google Andriod, TQC PLUS, 吳清輝老師, 吳老師提供, 德明財金科大, 湜憶, 程式開發, 線上教學, 資訊科學系, 雲端計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Knuou9k6X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