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楊牧逝世週年記
張寶云
(東華華文系副教授)
春天照例如期臨降東之皇華的校院,滿園子嫩綠的葉樹背襯淺色的晴天,年復一年流麗的韶光畫片似地捲動著,這幾日我摩娑手裡的滑鼠,陸續點開楊牧老師的相關報導、研究、照片、追念稿、詩文別冊、網站,加上上週末和盈盈師母的晤面,隔日晚忽來夢中的楊牧老師本靈……,這一切同步共時的訊息都指向即將來到的這一天,是的,楊牧老師已經離開這個三度空間一整年了,在老師生前,我偷偷的旁聽過他幾次詩經課,從未正式入門拜謁,一切卻好似已安排妥當,我與其他同樣收受過詩人詩教的門生故舊,聯合形成「楊牧學」的隱形推手,推轉文化的輪盤。
我一來到此地,原以為不容易與楊牧老師有什麼交集,他已轉往政大台文所擔任講座教授,但2013年由和碩科技童子賢董事長所贊助的「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會」成立,楊牧老師以特聘教授的身份再度回東華授課,時任講座召集人的曾珍珍老師開始積極的籌劃各項活動,並與科技部、文化部、中研院、趨勢教育基金會、加州大學東亞系等單位合作,聯合校內的英美系、中文系、華文系、藝術學院,併同文壇的師友共構春天讀詩讀楊牧、楊牧文學獎、楊牧書房、楊牧研究國際研討會、楊牧青年駐校作家、楊牧研究中心成立等一連串議案建設,我屢屢恭逢其盛,也因此親自參與過幾次活動的執行,直到2017年曾老師過世、楊牧老師病弱,整體的動能才稍稍停歇。然而去年老師意外大去之後,「楊牧學」的發動卻迎來另一波段的高潮。
首先是國內外連續數日、數週、數月的楊牧報導、追悼文粗估有近百篇,再來是專欄、策展、詩劇、座談會、線上數位註解,還有同時進行的研究專題及詩文全集的編纂和出版,原先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會的各項固定業務也都同時在執行中,因應去年的疫情,東華校內直到年底才舉辦追思音樂會,而此次的音樂會其實是與文化部的總統褒揚令同場頒授,由盈盈師母代為領獎。但今年度在線等待的各種楊牧策劃,也有數項已籌擬佈建。
三月是楊牧老師遺稿《微塵》的出版,華文系許又方主任重開的「中西比較詩學」,成為東華的院基礎學程、下學期研究所另有「楊牧文學研究」課程。四月份台大的鄭毓瑜老師與青年詩人郭哲佑共同在「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粉專上,邀請六位撰稿人為大家細讀楊牧詩;東華本年度的青年駐校作家分別是林達陽和吳俞萱,下半年是楊牧詩獎的公告和徵集。五月中台師大則展開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年底將與東華共同策劃《奇萊後書》的手稿展,這是由須文蔚所構想主導。楊照主編的《楊牧全集》於九月份,在老師八十一歲冥誕時出版,十一月份有東海大學周芬伶策劃的楊牧研討會,明年三月有東華大學主辦的楊牧文學青年論壇,甚且可能還有數項我們尚未聽聞但已在策劃的展演正在醞釀輸出。
我在這波潮浪中幾度潛遊又浮升,忍不住喟嘆各股洋流的來去湧動始終團轉圍繞著楊牧老師所在的空冥,我們如斯臨近又如斯氣脈相連,誰能不被楊牧之美所動搖?誰能不識楊牧之學?誰可以自外於這股強烈的波盪?誰能超越老師所設下的楊牧障礙?
屆臨老師逝世週年,僅以拙文向天上的老師報告人間仍復擁擾,但我們還在春天讀詩,讀楊牧。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
「東海大學 日 文系 研究 所」的推薦目錄:
東海大學 日 文系 研究 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他們在島嶼寫作」:前輩詩人作品※
楊牧〈歸北西北作〉
他們依舊勞累,時間的精靈
他們在流墜的大火星四週跳躍,衝刺
並且細聲歌唱回想過去交疊的歲月
當風雨以絕對的高速猛推我的背
一枝蝴蝶蘭也跟著凋萎──無妄之紫
潰散在暗晦的一角,溫柔,寂寞,淒美
暑氣直接向正南方退卻,一天
比一天稀薄,如午夜壁爐裡的餘燼
在我孤獨的注視下無聲息化成灰
如悄然老去的心情懸掛在纍纍瓜棚上
洶湧的秋意,彷彿聽到誰的
吶喊超越我冷淡淡的血,劃過
大海裏一條永遠不再的南回歸
其實他們始終都在嬉戲,時間的精靈
穿鑿更漏的刻度和子午線
升高為初雪,落下
遂籠罩在無窮延伸的針葉林梢
俯視人間依稀還有些寬恕,午夜開始
將電子錶撥慢一小時表示妥協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楊牧 創作,#歸北西北作
#愚魚 手寫,粉專 愚魚《字有》,Instagram:sillyfish_yuyu
#賴位政 #任真慧 手寫
※聆聽 #佑佑 朗讀,請至:https://youtu.be/a_KkY-4wG5Q
※朗讀封面來源:c.c. tomsun 攝影,粉專 一隻貓貓 C.C. Tomsun Photography
※本篇作於1992年11月,收錄於楊牧詩集《#時光命題》(#洪範書店,1997年),《時光命題》後又收錄於《楊牧詩集Ⅲ》。
※楊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
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花蓮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親炙徐復觀、陳世驤。
曾任教於多所學校,如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院長、參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亦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著有《楊牧詩集》(Ⅰ至Ⅲ)、《長短歌行》,散文集《奇萊前書》、《奇萊後書》等近百部創作,及論文集、翻譯集,及編書數十種。
※「他們在島嶼寫作」,借自 #目宿媒體(Fisfisa Media)記錄片總標題。
東海大學 日 文系 研究 所 在 藍莓媽咪【日文繪本親子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中東海大學·日文系演講】
時序進入十月後工作非常忙碌鮮少發文,對我而言的「十月驚奇」就是不知是否我瘦身成功後好運連連,連帶人氣也跟著水漲船高,這學期居然來了十幾二十個演講邀約,所以我就按照全國北中南將邀請的大專院校分成三區,國慶連假後就開始了各地的巡迴演講的行程。第一週在台中彰化地區,第二週在台南高雄地區,第三週在桃園台北地區。
第一週台中彰化地區已經巡迴演講結束回到台北我才有時間整理相片,演講第一場來到台中東海大學日文系,講題是「我如何用日文另類創業」。感謝我御茶大碩士留日時期的瑜珊學姊誠摯邀請,我才能第一次踏入東海美麗的校園,為大三大四即將畢業的同學介紹我是如何用日語創業打江山。細想我的教學對象從學齡前幼兒到小中高學生、再至大學、研究所。日文工作範疇從繪本故事、各種日文課程、檢定班的,再至繪本、論文等軟硬中日筆譯、學術會議中日口譯。
一直到今年遇上疫情我如何快速轉換線上課程從谷底大躍進,以及到我這12年是如何用日文締造從嬰兒到爸爸媽媽、阿公阿公也跟著一起包山包海【日文學習一條龍】的心路歷程!!!
東海日文系的同學反應熱烈,會後舉手發問非常踴躍,問題鉅細靡遺、絡繹不絕。讓我恨不得想加碼加場+掏心掏肺馬上傳授我所有的本事,第一場在東海的演講讓我非常開心,希望還有機會再去分享更多,也感謝我臉書粉絲團的媽咪看到演講訊息後主動詢問日文系徵求前來聆聽,能夠走出螢幕與妳們相見歡,這是我此行踏入東海的意外收穫!
最後我以雞蛋孵小雞為例,雞蛋裡的小雞自己啄破蛋殼後成為一個嶄新的生命個體,但如果是被別人打破就只會成盤中的食物來舉例,生命的歷練需要有勇於突破有能量面對未來。送給即將邁入職場的同學們我創業成功的三把金鑰匙就是等待、突破、忍耐。
東海大學 日 文系 研究 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事件,他們都留有第一手的採訪報導。
如今,沉寂已久的珍貴史料終於出土,專家學者為了記錄這項驚人的發現,特組成台灣史新聞編輯委員會,製作《台灣史新聞》六百萬年紀念特輯,希望還原歷史真相,帶領讀者重新來到事件發生的現場,甚至直接感受台灣島誕生之際的地質衝擊,讓讀者體驗身歷其境的真實。
本紀念特輯精選台灣史新聞通訊社最具代表性的新聞、社論,以報紙的形式重新排版,呈現從古至今所有人類與台灣這塊土地互動的歷史。全書依時代背景分為六卷,從台灣島誕生開始,歷經史前、荷西、明鄭、清治、日治等時期,直至民國百年,一路展現台灣豐富的樣貌。無論是政治事件、民生經濟、藝文活動或名人軼事,都鮮明地反映當時的庶民生活。
你將能從百萬年等級的歷史維度,看到所有在這個島嶼上曾經發生的大小事。書中不僅呈現台灣在地觀點,更連結國外重大歷史事件,具有宏觀的格局與視野。除了豐富的知識內容,還融合了逗趣的漫畫及小廣告,增添閱讀的趣味。
這是一本將複雜的台灣歷史化繁為簡的書,也是第一本結合自然地質科學、考古人類學及歷史研究的台灣史專輯。只要擁有本書,你就能輕鬆掌握台灣史!
作者簡介:曹銘宗(撰文、漫畫腳本)
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台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
長期關注台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貓頭鷹)、《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聯經)、《台灣地名謎猜》(聯經)、《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洄瀾》等繪本。
懷抱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東海大學 日 文系 研究 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東海大學 日 文系 研究 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