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國家正常化修憲論壇-「賦權於民:基本人權的探討」
今天上午和 陳亭妃 、 林昶佐 Freddy Lim 、 黃秀芳 委員,以及國家文藝獎得主 李敏勇 詩人、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姚孟昌助理教授、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教授、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 劉俊裕 教授、台灣制憲基金會 宋承恩 副執行長共同主持第二場修憲論壇。
本場次論壇的主題包含 #國際人權公約基本權 和 #文化權,涉及到每一個人的日常,台灣現在引以為傲也聞名於世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也是根基於此,在修憲的討論中必定不能忽視。那麼,現行的憲法架構又有什麼不夠完善的地方,需要怎樣的修正才能更符合台灣的現狀和需求?我提出概略的想法,希望大家也踴躍討論,一起為修憲大事深耕公共討論。
台灣最近非常積極爭取參與聯合國事務,包含外交部長吳釗燮與各駐外代表也多有投書,表達台灣參與聯合國如何能有貢獻、能體現聯合國的宗旨。因為1945年聯合國設立之初中華民國也參與討論了普世的人權規範,同一個年代產生的我國憲法其實也具有這樣的國際性。民主化之後,我們也一直重視法律對人權的保障有與國際接軌,因此我們有《兩公約施行法》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視為國內法。
但是何以我們的憲法缺乏積極的人權清單,而是以國家與人民間的權利義務,比較消極地羅列?又為何,我們經歷過「穿著衣服改衣服」的7次修憲,都沒有一次增補人權清單?更進一步,多元文化是台灣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直接產物,保障人民接觸文化、發揚文化的權利,是確立台灣定位的基石之一。我認為基本權與文化權在憲法中能夠確認地位,是民主化工程的關鍵最後一哩路,希望有更多討論能夠加入,一起打造讓台灣民主永續的憲政架構。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的網紅吳建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G智慧城鄉與六帶一路」為主題提出關切質詢,並一口氣要求縣府包括秘書長張逸華及十多個局處長逐一說明最新進度;吳建志更建議「加速推動六帶一路」花蓮成為5G智慧城市建立點、線、面的基礎。吳建志強調,花蓮最優先需要一條貫穿十三鄉鎮市的花東高速公路,以利5G智慧城市各項計畫的推動。縣長徐榛蔚也肯定六帶一路...
東華大學 學 務 長 在 陳亭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非常充實與深入討論的一個早上!
剛剛和 林昶佐 Freddy Lim 、 陳歐珀 、 黃秀芳 三位委員一起共同主持邁向國家正常化修憲論壇第二場「賦權於民:基本人權的探討」,也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李敏勇詩人、輔大法律系教授姚孟昌、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進行專題座談。
公民團體部分,則邀請了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俊裕、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一起進行探討。
這個場次討論的是文化權、國際人權公約基本權、原住民族權利在憲法應有的角色,這次修憲,我們不能只聚焦在少數議題,就算困難,也必須在修憲委員會,針對不同的憲法改革議題上,有實質討論,我們持續促成這樣深度的共識凝聚。台灣加油!
#修憲 #憲政時刻
#文化權 #人權公約基本權 #原住民族權利
東華大學 學 務 長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住民族人權與法制系列講座🧑🏽💻
#札哈木部落大學 今年辦理的『原住民族人權與法制系列講座』帶來 #刻板印象與歧視、#語言與教育、#傳統習慣與狩獵 3個主題,讓我們跟著札哈木部落大學一起拒絕不合適的歧視笑話、瞭解全母語幼兒園的境況及現代原住民族狩獵的挑戰!
-
▸報名 https://reurl.cc/MkZXLK
▸活動臉書 https://reurl.cc/GbdXOv
▸活動網頁 https://reurl.cc/MkZXgv
.
🌟場次一【刻板印象與歧視】
10.02(六)14:00-16:00
🗣講者|Ciwnag Teyra(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開個玩笑有那麼嚴重嗎?」從歷史創傷理解原住民族的歧視經驗
🗣主持人|官大偉(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財團法人社教文化基金會董事)
.
🌟場次二【語言與教育】
10.06(三)14:00-16:00
🗣講者
|馬躍・比吼(南島魯瑪社執行長)—全母語的幼兒園有可能嗎?
|劉宇陽(臺北市立大學副教授兼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主任)
🗣主持人|徐揮彥(國立東華大學法律學校教授/財團法人社教文化基金會董事)
.
🌟場次三【傳統慣習與狩獵】
10.16(六)14:00-16:00
🗣講者
|陳采邑(執業律師/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原住民狩獵文化與國家法制之衝突與和解
|裴家騏(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裡的發展與挑戰
🗣主持人|陳為祥(恆信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財團法人社教文化基金會監察人)
-
圖片來源🙏🏽 札哈木部落大學
#人權與法制 #線上講座
#Ingay資訊分享 #活動 篇
ℹ️臉書搜尋「活動」,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到 #穎艾報你知 查詢更多活動、工作、競賽等資訊👉🏽https://intalk.tw
東華大學 學 務 長 在 吳建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5G智慧城鄉與六帶一路」為主題提出關切質詢,並一口氣要求縣府包括秘書長張逸華及十多個局處長逐一說明最新進度;吳建志更建議「加速推動六帶一路」花蓮成為5G智慧城市建立點、線、面的基礎。吳建志強調,花蓮最優先需要一條貫穿十三鄉鎮市的花東高速公路,以利5G智慧城市各項計畫的推動。縣長徐榛蔚也肯定六帶一路與縣政政策吻合,縣府推動智慧城市、智慧治理上,局處長提出的僅為部分智慧計畫,行研處正整合上位計畫,運用AI大數據統合,提供縣政推動精準數據分析。
議員吳建志表示,縣長徐榛蔚以「國際智慧城市、 觀光友善花蓮」為施政主軸,也積極以花蓮智慧城鄉五大發展面向 :「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經濟」、「智慧社會」及「智慧治理」。交通部在一零九年度有一個重大的政策,那就是「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公告上面寫著:用科技穿梭城鄉,以交通連結幸福,是交通部從一零六年開始,推動為期四年的計畫,交通部已經投注了四點八億元補助地方政府發展智慧運輸,以中央攜手地方帶動產業起飛,打造臺灣智慧移動生態系這個為期四年的「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結合國內資通訊產業與交通產業實力,解決既有交通痛點並帶來前所未有的運輸服務革新」。
至於花蓮,於東華大學等校發展機車車聯網、降低校園機車事故達三成以上,創造家長放心的就學環境;而在東部偏鄉,則由計畫發展公共運輸平台,將「行的正義」落實到臺灣最遠的角落。關於東部偏鄉計畫發展公共運輸平台的這部分,值得花蓮縣政府投注心力去更深入了解與爭取,這樣才有助於加速花蓮交通與各產業的轉型與發展。
吳建志也建議,花蓮縣擁有國際機場以及國際港口,其中花蓮市加上吉安鄉有將近廿萬人口,絕對非常適合發展5G海陸空整合應用先行試點城市,根據行政院擘劃的國家5G交通基建計畫中,分成三大模塊:一、打造5G智慧公路應用服務典範。二、建立5G智慧聯網鐵道運輸及監理環境。三、構建5G智慧交通數位神經中樞。花蓮擁有陸海空三種交通網絡,但一直沒辦法好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跟實力,5G的未來已經在全球開始整合跟應用,花蓮如果沒有辦法提前部署,由地方政府扮演領頭羊的角色,那麼也無法吸引相關產業的進駐。

東華大學 學 務 長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來賓: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系教授)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高榮志(律師)
邱明玉(資深媒體人)
💬 歡迎網友、鄉民們,週一到週四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AI中文字幕。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AI字幕更多學習機會,謝謝!歡迎訂閱我們:http://bit.ly/1rE5b6H
___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有話好說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有話好說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東華大學 學 務 長 在 Duncan Desig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創作理念:
我們會受傷,但堅強的人們還是能夠重拾碎片再度「拼回來」,如同花蓮並不會因為一場大地震而被擊倒,因為挫折,我們反能更加堅強茁壯。
創作背景:
2018年2月6日大地震造成花蓮嚴重災情,有感於災後地方石材產業受損嚴重,由在地圖文創作者Duncan發起,結合精通石雕技藝的三位藝術家,希冀藉由各自所長,利用具在地文化價值之素材共同創作一象徵重振精神的公共藝術作品,籌備期間惠納地方人士捐贈與各級單位之支持,本作品才能完整呈現於大眾面前。作品以破損石材堆疊後進行雕刻創作,並選址於此,即前身為舊監獄遺跡的自由廣場。而平日於自強外役監獄教授石雕技藝的藝術家們,亦盼於本古蹟場域傳達“拼回自己的人生”之正面附加喻意。
石材災損品提供:嘉太企業有限公司、國合大理石工廠有限公司、優寶石材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花蓮縣花蓮市公所、當肯迪賽有限公司、台灣區石礦製品工業同業公會、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艾朵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謝偉士建築師事務所、群策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國立東華大學語傳系、指間音像設計整合有限公司、政雄建築工程、上鴻企業社、長雄機械工程行、泰鵬工程行、摩爾形象整合事務所、不只是行銷有限公司
Creative intent:
People get hurt, but the strong ones pick up the pieces and put them back together again. Similarly, Hualien will not be defeated by an earthquake, because setbacks make us stronger.
Creative background:
On February 6, 2018, Hualien was devastated by a massive earthquake. Seeing that Hualien’s stone industry suffered major loss, a local illustrator proposed building a public art display out of local materials. With the help of three master sculptors, donations from the public, and the suppor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piece was finally completed and unveiled. Rocks broken in the earthquake were stacked and sculpted, and the sculpture was erected at Freedom Square on the grounds of Hualien’s former prison. The sculptors, who teach sculpting to inmates at Ziciang Minimum-Security Prison, also hope that erecting the sculpture at this historic site conveys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putting one’s life back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