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薦】吳國光教授:文化中國的終結——在普林斯頓中國學社「余英時先生追思會」上的發言
不少朋友在圈內分享這篇文章,來自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吳國光在余英時教授追思會的分享。吳教授同樣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這分享對海外華人花果飄零的心情,非常寫實。
//余先生走了,我聽到這個消息,感覺一種無底無涯的大悲哀。
為什麼有這樣的大悲哀呢? 有一些個人的因素。我也是在普林斯頓讀書。事實上,在博士專案入學的同時,我也接到 了余先生的邀請,加入中國學社,當時我選擇了去讀學位,因此我並不是中國學社的成員 ,參加的主要是學社的聯誼活動。我在政治系讀書,余先生是在歷史系和東亞系,作為學生,學業又非常繁忙,鮮有機會親炙余先生學術上的教導。在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之後 ,有機會和余先生做比較多的接觸。以後也一直得到他的關心和幫助。去年余先生還抱病為我一位朋友的書寫序言,對我們在八十年代在中國進行政治改革和今天去啟動這段回憶的努力,給予很高的評價……。
但這些都不是我大悲哀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大悲哀呢?
我的感覺是:余先生去世標誌著文化中國的終結。 中國本土這一百年來不斷在經歷文化的禍亂,到今天,我大膽一點講:中國文化在中國本土已經滅亡。毛的革命,借助他對西方思想的一知半解,特別是借助俄國的東西,來毀滅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人。從1949年到1976年,特別是1966年到1976年這十年,是他禍亂中國文化的高峰。他用假神(就是他自己)來毀滅中國人的人性,他用暴力來毀滅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人。
之後就是從鄧小平的1989年一直到現在的再次毀滅。這次和毛用假神來毀滅人性的不同在於,它是調動人的動物性、獸性(其實我用「動物性」「獸性」這個詞時在心裡是不忍的,動物可能都比中國現在的基本人性要高尚些。我就沿用這個習慣說法,大家應該明白其中的意思) 或者叫劣根性,或者借用孔子的說法,就是最原始的食色之性,就是褲腰帶以上的胃和褲腰帶以下的那個玄機啊,用這個東西來腐化中國的人文文化。在經歷了這兩輪大劫之後,今天的中國還有多少可以稱之為文明和文化的東西呢?文字已經敗壞到什麼地步!文學還有什麼愉悅和提高人的靈魂、訴諸人的精神的產品?還有教育的敗壞,這些都不必去講了。不僅是毛時代的鎮壓,還有鄧時代的腐化,現在是鎮壓加腐化 。這就是文化在中國本土的百年禍亂與滅亡。
余先生在1949年後很快就離開了中國,為什麼他仍然具有對中國文化的這樣的象徵意義呢?
我認為,中國文化自古以來不僅存在於政治中心,也不僅存在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和本土的中國。當年陳寅恪先生輓王觀堂(王國維)先生詩裡講:「生逢堯舜成何世,去作夷齊各自天。」堯舜一般被稱為盛世,當然在這裡是諷刺,什麼盛世啊,什麼世道啊!我要講的是第二句:「去作夷齊各自天」。伯夷和叔齊在那個古老的時代,是離開權力中心去保存氣節保存道德保存文化傳統的例子。也就是說「流亡」是中國文化本來就有的保存文化精義的一種方式,不是今天才有的。余先生是1949年毛革命流亡的那批中國知識人。
1989年 ,由於我們這一批勉強稱得上知識人的人的流亡,余先生又在照顧、引導、教育我們這一代知識人中發揮了最大的作用。他本人就是兩代流亡者的象徵。余先生在海外保存和弘揚了中國的文化。他弘揚的東西是什麼呢?我們知道中國傳統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余先生立言是不用講了,作為一個學術的大家,他的著作擺在那裡。那麼立功呢,我個人的看法,他在海外建造了一個中國人精神世界的中心。包括他對中國學社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投入,都是這個大的建造工程中的具體作為 ,他對包括我們這些人的幫助和教誨,都是這個大的建造工程中的小故事。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並不是說離開了中國,就沒有中國文化了。這就是大家經常引的余先生的那句話「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中國的存在是以文化傳承為特點的,不是以皇權傳承為特點的 。皇帝可以是蒙古 人,可以是滿族人,也可以是史達林的信徒,但是文化中國在,中國就還在;文化是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流動的。
這是余先生立功的這一層,就是在海外、在流亡當中為文化中國建造一個精神中心。
立德,我想余先生為1949年迄今中國的讀書人樹立了道德的標杆和典範。我們知道傳統 上 中國的道德行為規範,中國的文化規則是由「士」來傳承的,「士」因此也是中國普通人的道德典範和道德標杆。余先生更是「士」的道德典範。 這個「德」,特別是在中國文化百年來不斷被毀滅,乃至走向滅亡的過程中,尤其顯得不尋常。也許本來中國傳統當中每一個值得頌揚的中國讀書人都是余先生這種風格,都是余先生這種高風亮節,但是,中國文化在余先生這一代人已經走入末世,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我認為就已經滅亡了。余先生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樹立了這樣一個道德標杆 ,他是中國知識人的典範。所以,在余先生他走了的時候 ,對中國文化終結了的象徵意義是很強的。
我還想講第三層想法,就是:余先生在流亡過程中,在遠離故土的情況下,還能夠弘揚中國文化,還能夠建造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中心,還能夠為中國人做出典範,那是因為有西方自由民主的這樣一塊土地。如果沒有西方的自由民主,余先生做不到這個。中國文化的復興,從19世紀末以來,大家也是追求把西方自由民主的因素帶入中國,能夠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積極的好的因素發揮起來,建造一個道統和正統能夠相互積極互動的氛圍,這樣一個新世界。那是我們憧憬的中國,我們憧憬的世界。 但是今天,文化中國滅亡的同時,是物質中國的崛起;道德中國滅亡的同時,是暴力中國的全球肆虐。中國在毀滅文化中得到的東西,就是它的這樣一個巨無霸一樣的物質和暴力的力量,這樣一個力量現在已經不僅用鎮壓和腐化在本土毀滅中國的文化,它也在全世界範圍內迫使西方的自由民主不斷地退卻,不斷在妥協,不斷被腐化,今天的流亡者再找自由民主的一塊淨土已經很難了。
我常常感歎猶太民族在流亡當中,上千年沒有故土,但他們保存了他們的文化精神,產生了無數非常了不起的知識人,我們中國人,特別是我們這些在「流亡中」的中國人,能不能也像猶太人一樣做起這樣一件事情來呢?我想余先生本來是在做這樣一件事情,但是現在西方也越來越不容許我們有這樣的空間了。這就是我要講的「余先生的離去象徵著文化中國的滅亡」, 我們在海外也沒有辦法再把中國文化繼承和發展下去。
講到這裡,我還是想引之前引過的陳寅恪先生輓王國維先生的兩句詩:「齊州禍亂何時歇,今日吾儕皆苟活」。是啊,我們已經沒有可能再繼承余先生的文化事業了,文化的中國已經滅亡,物質的中國有可能淩駕於全世界之上,把他那套帶給世界帶給全球, 我是沒有王國維先生那種毅力去投湖自盡,但我的心是完全死了。現在余先生又走了,除了悲哀我沒有其他東西和各位分享。
謝謝各位!//
⏺余英時與中共:何時能包容,何時要絕交?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4539485
▶️序言書室創辦人李達寧:如果牟宗三、唐君毅復生,如何回應「新香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NWfgDQvjA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有話好說 PTS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來賓: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系教授)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高榮志(律師) 邱明玉(資深媒體人) 💬 歡迎網友、鄉民們,週一到週四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AI中文字幕。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
東 吳 大學 中文 系 教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火箭大叔八月要當太空中心主任了。以下是五年前的訪問。
《田庄阿伯上太空/吳宗信》
五十二歲的吳宗信自嘲國語講不輪轉,捲舌音ㄓㄔㄕㄖ分不清楚,在TED演講索性全程講台語,用的是鄉土的語言,講的卻是科技的未來,他主持的前瞻火箭研究中心這個夏天將試射HTTP-3火箭,火箭採用的是混合性燃料,射程預計一百公里,這樣的射程,這樣的技術,若成功,將是世界第一。
不滿於火箭中心只是學校的研究單位,他上集資網站募款,是學界首創,更企圖將火箭中心企業化,預計在五年內發射火箭,運載個人衛星上太空。「阮做的物件拿得出去,假使說預算不夠就放棄真正莫彩,學生來來去去的,若不產業化,攏無效,」他說:「台灣不能只是做代工,以後就是太空經濟了。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發射小衛星,我不是全球化,我這個叫做宇宙化。」
在YOUTUBE輸入「TED XTaipei演講」和「吳宗信」,電腦螢幕會跳出一段名為「台灣本土火箭,要讓太空旅行夢想成真」的影片。演講者是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他是該校「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簡稱ARRC)創辦人。ARRC今年一月底在新竹香山濕地成功試射雙節小火箭,材料和技術台灣製造,火箭升空一公里,將台灣和太空的距離拉進了一大步,「阮使用欸是混合式燃料火箭,和美國VIRGIN GALACRIC太空旅行同款,伊飛上宇宙一張門票七百五十萬台幣,阮這俗閣大碗。」大演說家談的是科技未來,用的卻是鄉土語言,若不細細分辨演講內容,乍聽聲音起伏和熱情,以為是百貨公司賣菜刀的推銷員。
站在大演說家辦公室門口,影片中男人朝我們走來。「歹勢,歹勢,」他自口袋掏出鑰匙開門:「啊!你要飲水否?抵遐訪問嗎?」未等我們回答,他一個箭步向前,逕自把腳踏車挪到陽台,轉身又從架上拿餅乾招待,五十二歲的男人步調明快,像按了加速鍵一樣。找到縫隙,劈頭便問他為什麼要用台語演講?「為了報仇啦,替自己說的台語出一口氣。」
台語的復仇
課堂上課多半說國語,但他心想TED演講面對全世界,機會難得,可以表達對母語的愛,「所有的語言是平等的,只要好好栽培,菜市場和灶腳的語言,也可以正式演講,表達像火箭太空工程這種複雜的事物。」
他一九六四年出生台南安南區農村,五○年代的台灣農村生活幸福各自不同,但貧困極其類似:上面兩個兄哥、三個姐姐,母親四十歲生他,沒有母奶,也買不起奶粉,僅能餵他喝黑糖水,「散赤到被鬼走抓,呷番薯籤呷到驚」。庄腳老父老母不識字,在家講台語,上小學第一天,老師講啥攏聽嘸,考試成績倒數,二年級某天,課堂上突然懂老師講什麼,那次段考,他是全班第二名。
科學家實事求是,半生經歷整理成投影片,求學、成長,無非一段又一段power point:台南一中、台大機械系,「讀冊對我來說,簡單簡單,逐日攏咧(台語玩耍之意),不是打球,就是肖想交女朋友。」高中踢足球,每天抱著一顆足球搭公車上學。因為射球準,可以四、五十米射球,爆發力快,個頭不高,還是入選台大橄欖球隊。
老婆是在台大校園認識,外省家庭長大的中文系女生,「結婚至今,我說我的河洛話,伊講伊的國語,互相尊重。」他說大腦用台語思考最為靈活,其次是英語。出國GRE考字彙,滿分八百他考六百多,當年全台最高,上國中前不知道ABC狗咬豬,但天性善於歸納和分析,很輕易就掌握英語文法的邏輯和秩序。
剝削的農會
在校園裡講台語並不代表具備本土意識。一九八六年,台大學生李文忠推動校園輔選遭退學,於傅鐘下絕食抗議,他的觀感是「那群人呷飽盈盈」。當兵退伍後,他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念航太博士,在台灣同學會裡讀到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腦筋才像爆炸一樣。
雪夜裡讀史明讀到哭,應驗成長過程,原來書中講台灣人的苦難都是真的,「農會真正剝削農民,伊攏放重利欸。細漢時陣,家裡起厝,偕農會借錢,還款到我大學畢業,都未及借的一半,都沒還到本金。彼一時陣,肥料無法自由買賣,比如阮爸爸種稻一百袋,要拿五十袋到農會換肥料,等於抽稅五十趴。」他的思想在此真正轉了彎。
一九九五年才回國,入太空中心服務,隔年便迫不及待展開「5%台譯計劃」,他號召二、三十名同好,每月捐5%的時間或薪水,以漢字和羅馬拼音將《動物農莊》《無花果》等經典翻譯成台語和客語文,每本書首頁下方寫著他們的心願:「ho台灣──新ê獨立ê進步ê文化空間(獻給台灣新的、獨立的、進步的文化空間)」。
一邊忙著開拓文化新鄉土,一邊做著宇宙大夢。他念太空工程,專業是紊流、航太燃燒,「一九九八年入交大,為了生存,走岔了去做電漿」,但他沒忘本,二○○四年,陳水扁政府籌畫「哈比特計劃」(哈比特即賽夏族飛鼠之意),研發載送衛星到太空的火箭,他知道消息,便把擁有火箭專才的好友陳彥升騙回來。
「我們有太空中心,但一直沒有做火箭,以航太來講,若沒有做火箭,就是玩假的,發射火箭才是太空實力的重點,」陳彥升是國家太空中心探空火箭計畫總主持人,早年任職NASA(美國太空總署),他說:「當時吳宗信、林明璋(第二十三屆中研院院士)他們跟我說,台灣要發展火箭,要我回來試試看。」這個傻子放棄一千兩百萬年薪,被吳宗信騙回來,領著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研究員薪水,卻也把吳宗信一群好友拉入火箭領域。
非法的夢想
一枚火箭結合推進、燃燒、導控、電機電池、傳輸技術等相關領域,「發展火箭最大的意義,是提升各領域的技術,是火車頭產業」,吳宗信說當年中科院設計與測試的火箭,由他們來模擬分析,提供給太空中心做參考,「台灣乎阮這群中年阿伯做夢欸機會,我們也要給少年仔做夢的機會。」中年阿伯心中激情燃燒,然而二○○八年,馬英九上任,「哈比特計劃」不了了之。中年阿伯不甘心,索性自己跳下來玩。
那一年,他在交大開設「類蔗糖火箭」(sugar rocket)實作課程,把糖磨成粉結合氧化劑,做成固態燃料,再用大塑膠管等低成本材料,做成小火箭,「我跟學生在學校用烤肉架當發射架,乒乒乓乓,校園的樹都燒掉了。第一次帶學生去新竹香山濕地試射,透早四五點,還被保育員抓到,差一點罰六萬塊。」
二○一二年,他和交大陳宗麟、成大何明字、屏科大胡惠文、北科大林信標,銘傳余仁朋,海大黃俊誠等老師成立ARRC,立志台灣製造的火箭。ARRC今年夏天將射發長八‧八公尺、直徑○‧四五公尺,總重六百公斤的HTTP-3火箭。火箭採混合式推進燃料,預計升空一百公里,這樣的射程,這樣的技術,若成功,將是世界創舉,「火箭推進技術,可分為液態燃料、固態燃料、混合式燃料,液態燃料性能最好,但工程複雜,固態火箭成本低,但也最危險,混合式火箭居中,但安全性、低成本,有機會讓發射火箭的成本由十億,一舉至少掉一位數。」火箭取名HTTP,是北科大、新竹交大、台南成大,屏科大四校縮寫,也是HTTP(超文本傳輸協定)的雙關聯想,象徵該系列火箭的想像空間如網路一樣無遠弗屆。
衛星的戰爭
火箭試射成本估計一千六百萬,他上「貝殼放大」集資網站,募九百多萬,是學界首創,雖至今有六百萬資金缺口,但他老神在在,「捐兩百,捐一百萬都沒關係啦,隨人心意。」不甘心只是掛在學校的研究單位,他企圖將ARRC企業化,「我們做的東西也很拿得出去,但是經費有時陣有,有時陣無,持續七、八年很不容易,假使說預算不夠就放棄真正可惜,學生來來去去的,若不產業化,都沒用。」他說:「危機就是轉機,假使當年政府給我錢,我就會惦惦,不會出來募款,可是出來接觸社會大眾,發現這個市場這樣大,之前待在學院,見樹不見林,可好像小鳥沒東西吃,飛上天空找出路,才發現這個林子這麼美。」
這市場有多大?商業上的小衛星是未來趨勢,從影像到通訊、從農業到環境監控、甚至商業投資都開始運用衛星來管理,SpaceX、Amazon、維珍航空(Virgin Group)等國外企業莫不磨刀霍霍,台灣高科技要轉型、擺脫代工包袱,航太是很好的選擇,而混合性火箭和個人衛星的結合正是台灣下一個機會。他預計在五年內發射自製火箭,運載個人衛星上太空,「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發射小衛星,我不是全球化,我這個叫做宇宙化。」
激情的演說
理工科教授講學不扮高深,問我日劇《下町火箭》看了沒?「你緊看,伊做的代誌就跟我們一樣,不過伊欸故事沒我精彩啦,哈哈!」ARRC故事有沒有日劇戲劇化見仁見智,但男主角阿部寬講話肯定沒有眼前的中年阿伯蕩氣迴腸:「人活到一定的檻站後,會想這世人目標是啥,最開始當然是為了升等,拚命寫期刊論文,但那個不一定跟社會有連結。還好碰到這群好朋友,大家有不同的能力,對台灣有共同的想像。什麼樣的想像?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東西。一個政府不管富裕或貧窮,一定要提供一趴仙(1%)比例,乎少年從小時候開始作夢,作夢猶有出路,這是一個基本國家該有格局。」
他的目光如炬,彷彿火箭即將升空,五四三二一,發射。演說又華麗又草根,但那並不衝突,我們的想像力隨著那枚火箭衝向天際,看見台灣、看見東北亞、看見亞洲、隨即掙脫地心引力,衝破大氣層,衝上宇宙。中年阿伯說:「我們絕對不會放棄要離開地球。」
東 吳 大學 中文 系 教授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論壇訊息轉載:文創總批判與台灣治理失靈狀況中思想界行動連線
【主題】文藝政治、歷史運動與當前政經語境
主持:段惠民
與談:鄭村棋、井迎瑞、吳思鋒、劉俊裕、謝靜國
回應:黃新高、童詠瑋
§Zoom 會議
https://us02web.zoom.us/j/86451538686?pwd=NzNjNlBhdXJOcFM5QUY5K2s1QWYxZz09
會議 ID:864 5153 8686
密碼:210713
§與會者簡歷
【主持】
#段惠民
流民棧負責人
【與談】
#鄭村棋
現任人民民主黨召集人。台灣左翼政治人物、社會運動活動家。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召集人、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創辦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參與籌組中國時報工會、協助籌組眾多工會與聯合組織,長年推動工人運動和由下而上的民主參與。
#井迎瑞
前電影資料館館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電影蒐藏家博物館館長、臺灣電影文化資產保存協會理事長。曾獲2014年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獲2021年國影中心影視聽傑出工作者獎。
#吳思鋒
小劇場工作者,主事評論、報導、編輯,兼及製作、策畫工作。劇評人、澳門《劇場.閱讀》季刊副主編。
#劉俊裕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英國諾丁罕倫特大學「文化政策與規劃中心」(CPPRU)及「國際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CRICC)國際史暨國際文化研究博士。專長為文化政策與治理、亞歐文化研究、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史研究。曾任文化部「文化基本法」草擬小組及諮詢委員、文化部「全球佈局專案辦公室」諮詢顧問。
#謝靜國
現於東吳大學中文系任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研究和教學領域為現、當代華文文學與文化研究、影像敘事。
【回應】
#黃新高
現為影視編劇。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曾任九二一災盟幹部、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駐團編劇家,曾獲2003年金鐘獎連續劇編劇獎。
#童詠瑋
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影像美學組研究生,論文〈(不)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與後綠色的影像非純〉曾獲2019世安美學論文獎。
行動連線
東 吳 大學 中文 系 教授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來賓: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系教授)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高榮志(律師)
邱明玉(資深媒體人)
💬 歡迎網友、鄉民們,週一到週四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AI中文字幕。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AI字幕更多學習機會,謝謝!歡迎訂閱我們:http://bit.ly/1rE5b6H
___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有話好說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有話好說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HOX4z0U57I/hqdefault.jpg)
東 吳 大學 中文 系 教授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向中國道歉 #大賽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2:00 道歉原因1:數典忘祖
02:46 道歉原因2:分裂國家
04:40 道歉原因3:批評中國
05:32 道歉原因4:醜化華人
06:54 道歉原因5:外交矛盾
08:03 為什麼中國人會這麼敏感?
09:41 我們的觀點
12:13 提問
12:24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維基:周子瑜國旗事件:http://bit.ly/2W3EGw7
→ 周子瑜公開致歉影片:http://bit.ly/2J6cZOc
→ T恤地圖無台灣 GAP憂遭陸抵制道歉銷毀:http://bit.ly/2MA7r0y
→ 戴立忍道歉 撇清台獨!台灣藝人又被霸凌!:http://bit.ly/2oYZ19R
→ 戴立忍被指「台獨」後遭大陸片方撤換,發聲明稱「從不是台獨分子」:http://bit.ly/2P6Obt0
→ 「美國的空氣真自由!」中國留學生演講遭批「辱華」後,致歉說「深愛祖國」:http://bit.ly/31u7C1r
→ 澳洲教授在課堂上說台灣是一個國家 父母就被警告:http://bit.ly/2J95Uw4
→ 還願》遭中國網友抵制、團隊道歉、中國代理商終止合作,銷量反衝高:http://bit.ly/2MwGqL8
→ 暴雪「讓步」:對玩家聰哥「減刑」,但強調「處罰與中國無關」:http://bit.ly/2pH0AsR
→ 【情報】暴雪道歉了,大概 (更新中文版):http://bit.ly/2P5s46r
→ 【辱華風波】Swarovski為「未堅持一個中國」道歉 網民:對人民幣道歉?:http://bit.ly/32A5oPl
→ 【D&G涉辱華】創辦人普通話道歉「對不起」 中國網民普遍不接受:http://bit.ly/2MxsXmx
→ 辱华视频完整#D&G杜嘉班纳2018年上海大秀宣传片:http://bit.ly/2P55FWJ
→ 多家奢侈品牌因「問題T恤」向中國道歉:https://nyti.ms/35WtB4P
→ CK「翻譯歧異」沒辱華也低頭道歉!代言人張藝興火速表態:http://bit.ly/2MU0rKM
→ CK、Coach等被指「分裂中國」,中國網友加碼要各品牌「翻牆道歉」:http://bit.ly/2MXXSXZ
→ 全球「一中」道歉大會》在微博道歉還不夠 中國網友要求「牆外」表態才算數:http://bit.ly/2J5ddoA
→ NBA後又有品牌向中國低頭!Tiffany、Vans先後撤「反送中」設計:http://bit.ly/33P6SFL
→ 【辱華?】ZARA彩妝廣告中國模特兒滿臉雀斑 網民批醜化亞洲女性:http://bit.ly/32zOZdP
→ Zara廣告中國模特兒雀斑照引發「辱華」風波:https://nyti.ms/31tJufz
→ Zara“辱华”?中国官媒:太敏感:http://bit.ly/31CKw9b
→ ZARA因雀斑照陷「辱華門」 官媒打臉網民: 自辱:http://bit.ly/31xEg2j
→ 坦克人現身宣傳短片 徠卡被網民圍攻火速撇清:http://bit.ly/2J7TFA1
→ 萊卡影片 :http://bit.ly/33P7pHL
→ 梁朝偉接演辱華角色?網友:現在!馬上!立刻!辭演並道歉:http://bit.ly/33N2siI
→ 同樣是美國電影選用華裔演員 花木蘭一片好評 上氣被國內各種抵制:http://bit.ly/2J8Dnae
→ 漫威新片《上氣》首拍華人英雄卻讓中國網民「上火」:https://bbc.in/2pJ5Dcj
→ 屈服中國施壓!44家航空更改台灣稱謂:http://bit.ly/2W0OWoM
→ 中國施壓國際航空公司 始末一次看懂:http://bit.ly/2P17h3Q
→ 上海展店被指台獨 吳寶春聲明道歉:http://bit.ly/2VZ6Jgh
→ 陳嘉宏專欄:吳寶春「被九二共識」的故事:http://bit.ly/2BxFcJe
→ 逼吳寶春表態的 其實並非大陸官方 而是...:http://bit.ly/35TV5rq
→ 倫敦政經學院地球儀爭議 凸顯西方在兩岸主權爭論前的尷尬:https://bbc.in/33N2XcA
→ 賓士為引用達賴喇嘛名言向中國道歉:https://nyti.ms/2pzNjCG
→ 列西藏、台灣為「國家」,萬豪致歉:不支持分裂:https://nyti.ms/33LBYhw
→ 韓國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事件:http://bit.ly/2p3fDNN
→ 中國地圖「漏」台灣 迪奧「誠懇」道歉耐人尋味:https://bbc.in/31z0ukz
【 延伸閱讀 】
→ 首爾街訪:韓國人對周子瑜事件的看法? 郝毅博│新唐人電視台:http://bit.ly/31AAogS
→ 麥當勞廣告「國籍台灣」讓強國崩潰! 金拱門出來道歉:http://bit.ly/2pzDJ2H
→ 麥當勞廣告影片:http://bit.ly/2pH8yCh
→ 瑞典節目PO圖向中國道歉 一打開網笑翻「全世界都你的」:http://bit.ly/2BwmfXD
→ 瑞典電視台先道歉再嘲諷 中國怒稱用心險惡:http://bit.ly/2Ja3vkZ
→ 辱華風波》「我不會向中國政府道歉」瑞典電視節目主持人加碼開嘲諷:全世界都你的:http://bit.ly/31rgDZe
→ 接待蔡英文訪美被打成台獨企業 85°C被迫道歉:支持「九二共識」:http://bit.ly/2BtgFW3
→ 英國利物浦大學被指種族主義向中國學生道歉:https://bbc.in/2P4Mhcr
→ 經濟分析出現中國豬遭指辱華 瑞銀道歉:http://bit.ly/2qwm9Nq
→ NBA》拯救火箭!哈登向陸球迷道歉:http://bit.ly/31vePyb
→ NBA》曾向中國球迷道歉 哈登改口力挺言論自由:http://bit.ly/2o7OUPI
→ 水原希子道歉強國 日網友轟「不是日本人」:http://bit.ly/2Bqw8Gi
→ 水原希子向中國人道歉:http://bit.ly/2BqweOa
→ 「對不起…」 周子瑜、水原希子 二張照片了解中國:http://bit.ly/2NbAiHF
→ 《南方公園》遭遇中國審查後的「假道歉」是怎麼回事:https://bbc.in/2J9FRF9
→ 「向中國道歉大賽」 投稿數前3名居然有它…:http://bit.ly/2pDjD7w
→ 抵制與反轉:與NBA「割席」的一週,改變了誰的利益?:http://bit.ly/2MvDzSS
→ 吳媛媛/戰狼在北歐──從瑞典與中國互動,看台灣的國際處境
:http://bit.ly/2VW3HJM
→ 霍頓與梁朝偉,誰在「辱華」?:http://bit.ly/2W6PNEM
→ 鲁比奥:不能让中国绑架这个世界:http://bit.ly/2pB1nvA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RK06IejsD8/hqdefault.jpg)
東 吳 大學 中文 系 教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介紹
訪問作者: 余欣蓓
內容簡介:
王小棣導演、王增勇 政大社工所教授、吳嘉麗 女書店董事長、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胡淑雯 作家、郭念洛 《銀髮新視界》主持人、張娟芬 作家、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蔡盧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 真誠推薦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思覺失調症再度引發討論與重視。戲劇會迎來結局,但是身受精神疾病所苦的真實人生仍得繼續與疾病奮戰。
你知道嗎?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於二○一四年推動正名)在台灣,每千人約有三個人罹患,這種疾病會導致思考、認知與知覺功能失調。在精神科並不少見。
如果精神病人是身處大霧、無窮迴路的渾沌謎團,那麼,翁美川就是提燈人,在迷宮的前方提著燈,看夢境中的病友打轉,她堅忍地風雨中守著,用耐心和希望等待病友們走出迷霧。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翁美川長達三十多年來,不畏外界質疑和異樣眼光,默默從事協助精神病患落實職業復健的工作,幫助他們努力找回重回世界的鑰匙。而一踏入精神障礙照護領域,就再也沒有回頭。從「有何不可」咖啡屋、「士林好所在」工作站、「生活者工作坊」,到「智立勞動合作社」,精障病友的工作訓練也持續不斷地進行著。
至於為美川開啟精障照護之路的羅春嬌督導持續堅守在線上,所奉獻的醫療工作歲月也是台灣四十年來精神醫療史的小小縮影。在精神病友的世界裡,醫護人員的奉獻如同風雨中的燈塔,保護病友們在淒風苦雨中,尋回上岸的路。
這本書裡的故事訴說愛、寂寞、孤獨與奮鬥,更記錄了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在被遺忘的人間角落,有許多家庭正在進行困獸之鬥,我們能做的,是在人生的路上互相扶持,可以的話互相拉一把,明白在危難的時候,自己終將不會被世界遺棄,如同我們不會遺棄世界一樣。
作者介紹: 余欣蓓
東吳大學哲學系、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博士畢業。曾旅法四年,從事詩學研究與華語教學。旅行成為生命的主軸,在國度與國度間探索文化的樣貌,對一切與人相關的事物著迷。喜歡大海、森林、動物,無可救藥愛上貓。著有《台灣伴手禮旅行》。
策劃者簡介:綠主張
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fM7_yvQpl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