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故事後,別讓他們寂寞了好嗎?】
小編一直非常喜歡,吳念真的敘事風格。沒有多餘的渲染,卻總能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小人物的形象,讓那個被歲月打磨得泛黃的底色,擊中我們的內心。
今天是父親節,就讓我們來看看,吳念真筆下的「父親」有關的故事吧。
-
寂寞 / 吳念真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點都不親,就連「爸爸」似乎也沒叫過幾次。這個爸爸其實是她的繼父。
媽媽在她四歲的時候離了婚,把阿照託給外婆照顧,自己跑去北部謀生。
阿照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帶了一個男人來,說是她的新爸爸;不過,她不記得那時候是否叫過他,記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給了她一個紅包,以及她從此改了姓。改姓的事被同學問到氣、問到煩,所以這個爸爸對她來說不僅陌生,甚至從來都沒好感。
一直到國中三年級,阿照才被媽媽從外婆家帶到北部「團圓」,而且聽說這還是那男人的建議,說以後如果要考上好大學,她應該到北部來讀高中。那時候媽媽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經上小學了。
男人不久之後從軍隊退了下來,在工廠當警衛,有時日班有時夜班,媽媽則在同一家工廠幫員工辦伙食,早出晚歸,一家人始終沒交集,各過各的。
不久之後,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寒暑假也先往外婆家跑,通常都要快開學了才勉強回去住幾天,順便拿生活費和註冊錢。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過世,不過,之後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樣很少回家。
她給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讀書、談戀愛,其實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對那個家根本一點感情也沒有。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親生的兒子太不成材還是怎樣,那男人對待兩個孩子有很明顯的差別待遇,比如跟兒子講話總是粗聲粗氣,對阿照則和顏悅色,過年給的紅包永遠阿照的比較厚,兒子只要稍微嘟囔一聲,他就會大聲說:「你平常拿的、偷的難道還不夠多?」
阿照大學畢業申請到美國學校的那年,他從工廠退休,媽媽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賺到錢才出國,沒想到他反而鼓勵她說念書就要趁年輕、一鼓作氣,說他的退休金可以拿去用,「不然最後說不定被那個王八蛋找各種理由拿去敗光光!」
他說:「女兒哪天拿到美國學位,至少我臉上也有光。」
阿照記得那天她跟他說:「爸爸……謝謝!」不過,才一說出口就覺得自己可恥,因為在這之前她不記得是否曾經這麼叫過他。
美國回來後,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國的那幾年好像出了什麼事,偷渡到大陸之後音訊全無,連幾年前媽媽胰臟癌過世都沒回來。孤孤單單的爸爸也沒給阿照增加什麼負擔,他把房子賣了,錢交給阿照幫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單身,所以之後幾年的假日,他們見面、聊天的次數和時間反而比以前多很多。
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門才看到他坐計程車回來,說是去參加一個軍中朋友的葬禮;阿照陪他走回房間的路上他一直沉默著,最後才跟阿照說可不可以幫他買一個簡單的相機?
說他想幫幾個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張遺照真不像樣!」
後來阿照幫他買了,之後也忘了問他到底用了沒,或者拍了什麼?去年冬天他過世了。
阿照去整理他的遺物,東西不多,其中有一個大紙盒,阿照發現裡頭裝著的是一大疊放大的照片和她買的那部照相機;相機還很新,也許用的次數不多,更也許是他保護得好,因為不僅原裝的紙盒都還在,裡頭還塞滿乾燥劑並且罩上一個塑膠套。
至於那些照片拍的應該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邊果園,有門口,有小巷,也有佈滿鵝卵石的東部海邊,不過每個人還都挺合作,都朝著鏡頭笑,就連一個躺在病床上插著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樣,甚至還伸出長滿老人斑的手臂用彎曲的手指勉強比了一個YA。
阿照一邊看一邊想像著他為了拍這些照片所有可能經歷過的孤單的旅程……。
想像他獨自坐在火車或公路車上的身影、他在崎嶇的山路上躑躅的樣子、他和他們可能吃過的東西、喝過的酒、講過的話以及……最後告別時可能的心情。
當最後一張照片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阿照先是驚愕,接著便是無法抑制的號啕大哭。
照片應該是用自動模式拍的,他把媽媽、弟弟、還有阿照留在家裡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後全部擺在一張桌子上,而他就坐後面用手環抱著那三個相框朝著鏡頭笑。
照片下邊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寫著:「魏家闔府團圓,民國九十八年秋。」
阿照說,那時候她才了解那個男人那麼深沉而無言的寂寞。
P.s.
本文收錄於圓神出版的《這些人,那些事》,如果你也喜歡吳念真的文字,非常推薦你買來看看。
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4269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Koobii Universi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打工仔學業工作兩邊忙~ 拼死拼活一個月到底可以賺多少錢呢? 大家覺得怎樣的人可以不打工,怎樣的人又需要一直打工呢? #打工族 #兼差 ----------------------------------------------------------------- 《Koobii鬧大學》校園觀測站...
東 吳 大學 生活費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帶貨王李佳琦又一次上了熱搜。這次是因為他在直播間勸退15歲未成年孩子時說的話。
4月9日晚,李佳琦在直播時,有一位15歲的女生,留言稱自己很喜歡看李佳琦直播。一般人看到這樣的留言都會感到欣慰,得到了認可與喜愛。而李佳琦卻反問:“15歲你看我直播幹嘛?”還直言:“你不能在我直播間買東西,除非是媽媽讓買的,否則這就和背著媽媽玩電腦遊戲充錢一樣,是不太行的,因為這不是你賺的錢。”甚至還非常可愛地稱15歲孩子的娛樂應該在院子裡踢毽子、跳橡皮筋就夠了。隨後小助理提到了李佳琦的表妹劉柏辛在15歲時就很有錢,對此李佳琦則表示:“如果你15歲有經濟能力的人,那麼你可以。”
這一系列操作遭到網友的刷屏,紛紛點贊評論稱李佳琦三觀正,媽媽們也稱這樣的主播才讓人放心。15歲的孩子尚且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容易跟風買東西。網絡上也常有未成年受主播誘導打賞禮物、隨大流購買奢侈品等五花八門的新聞。
正如賈樟柯曾在一次採訪中說的:“20歲有20歲的經濟模式,25歲有25歲的,不必試圖去跨越它。16歲的女孩沒必要因為沒有LV或者迪奧的包而焦慮,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跨越他年齡段的慾望。”誠然,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特定的經濟模式。並不單單是未成年孩子才的慾望,甚至於成年人或中年人都有這樣的傾向。因為處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很難擁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達。
1、繁華升騰慾望,慾望供養迷茫。
很多人在物質上有很迫切的渴求,這是人之本性,無可厚非;他們追求完美以期達到極致,讓自己看起來光鮮亮麗,這是人之常情,同樣無可厚非。但問題就在於,很多人在追求物質的道路上有點操之過急。
我們處於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太容易接收到各類資訊,因而迫切地想要迫使自己跟上這個時代的繁華。於是奢侈品成為了身份、地位的象徵;車子、房子成了衡量一個人的最終指標。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下,很難有人能真正做到不去升騰自己的慾望。
從進化生理學的角度來說,慾望已被寫進基因的生物本能。慾望來自於靈魂本身,無法避免。似乎從這個角度看來,那些網絡上勸導人們對自己好一點,引導人們“買買買”的所謂心靈雞湯並沒有什麼不妥。但實際上這樣的超前慾望導向卻讓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了焦慮與迷茫的裹挾之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瓦爾特.米歇爾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給一群幼兒發了一些糖,並允諾不吃糖的人可以得到更多。剛開始,所有孩子都能忍住不去吃糖,可隔了一段時間之後,個別孩子開始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結果接二連三,大多數孩子都吃掉了糖,只有很少幾個孩子忍住了慾望。後來發現,吃掉糖的孩子長大後多碌碌無為,而那幾個忍住慾望的孩子都創造出了一番輝煌。
馬卡連柯說過:“意志——這不單純是慾望和慾望的滿足,同時也是慾望和制止,慾望和放棄。假如你的孩子僅僅受到自己的願望的訓練,他是不會有最大的意志的。”
能夠具有強大的意志去制止那些跨越了年齡段的慾望,才能讓自己不陷入焦慮與迷茫的怪圈。
大一的時候,有位室友曾說過她深信的一句話是:“女孩子一定要有好的口紅。”因此在她的桌上擺著一排顯眼的聖羅蘭、YSL、MAC等等,而她的家裡對她又比較嚴格,一個月1000的生活費,扣除名牌口紅的開銷,隨之而來的結果是一月過半就開始節衣縮食。用身體健康換來慾望的滿足,值得嗎?年輕就應該擔心自己的見識、知識夠不夠,何苦要跨越本年齡段的慾望。
阿蘭.德波頓說:“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代替另一種慾望的過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學會把控自己的慾望,讓慾望鞭撻自己,而不是被慾望反噬,這樣才能從慾望所衍生出的焦慮與迷茫中走出來。
2、找到自己的經濟模式,慾望才會適時實現
吳昕在一次採訪中談到自己大學時的一次經歷。她說自己曾有一次機會參加電視台的面試,寢室的朋友對她說可以買一件好的裙子去面試,於是她們在逛街時找到了一條大概四百五十塊錢的裙子,而當時吳昕的生活費是一個月500塊錢。
寢室的朋友勸她買下這條裙子,自己可以把錢借給她,並承諾等面試成功了她就可以賺錢,賺了錢就可以把錢還給自己。而吳昕站在那條裙子的面前,想了很久,最後也沒有向室友借錢買這條裙子。
採訪中吳昕說的這句話可以讓很多人都找到自己的焦慮之源到底從何而來,吳昕說:“我覺得有很多事情,它不是靠你外在的東西來支撐,它是靠你自己的信念和你自己的自信。”
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年齡段內,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當下的經濟模式是怎樣的,而非15歲為了買LV和奧迪包包發愁,25歲為了買下套房而苦悶。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這句俗語,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到。
賈樟柯說:“應該隨著我熱愛的工作和事業,來改善財富的狀態。你一定要想辦法讓想做的事情為你帶來財富,而不是迷失在追逐財富的過程裡。”
生活富足其實來源於自我認知的幸福感滿足。與其拿著4000的月薪,分期去高檔餐廳打卡,刷爆信用卡只為買下一個LV包包,不如將精力放在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獲得長遠發展上。
前段時間一條新聞中有一名36歲女子為了買奢侈品欠下170萬的巨額債務,十幾張信用卡來回刷,這名女子稱刷卡的時候並不覺得花的錢多,只想著自己總會還掉債務的。最終的結果是,她為了還掉債務想要賣掉父親唯一的房子。得不償失,擺著一床的名牌包包,卻讓忙活大半輩子的父親,落一個無家可歸的結局。
尼採曾說過:“使慾望得到昇華才能防止慾望的泛濫。”很多人卻囿於慾望止步不前,迷失在追求財富的過程裡,永遠無法改善財富的狀態。
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是這麼說的:
紐約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裡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我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經濟模式,處在這個階段就不必去張望下一個階段的人所達到的的經濟水準,更不應該盲目又費力地跨越著不屬於自己年齡段的慾望。從今天開始,在自己的時區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步程,克制骨子裡的慾望,該得到的會在合適的時候出現。
【跨越年齡段的慾望,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東 吳 大學 生活費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序]
大部分的博士論文都沒有出版成書的機會,
還有很多人讀了博士寫不出論文,
一直掛著博士候選人。
我很幸運,
能夠出版,
又是華文最具人文影響力的聯經出版社。
星期六晚上來讀長文,
讀書背後的故事。
---------------------------------------------
作為一個歷史學徒,大學的時候我深深受到民族主義史觀的影響。當時我熟讀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數十遍,並且沉浸於他對於中國歷史的論述。我始終記得他在《國史大綱》前面所說的:「對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懷抱著浪漫且孺慕之情,愛好中華文化。然而,隨著知識的開展,我漸漸認識到同一個時代的學者顧頡剛和傅斯年。大二那年在臺大對面的書店買了整套的《古史辨》,並且開始讀傅斯年對於古代歷史的看法,他認為擴充歷史研究的方式就是要增加材料,並且擴張研究的方法。
大三的時候,開始讀了杜正勝院士的著作。從《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和《古代社會與國家》,對於中國古代史進行了有機且整體的歷史解釋,而且杜正勝院士強調要有臺灣觀點的中國古代史解釋。進了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之後,開始古代史的研究。由於不滿足於歷史系所開的課,沒有辦法理解考古和人類學的方法,於是同時雙修了人類所。
碩士開始,我到了中國進行田野,從山東、河南、陝西,最後選定了四川作為我研究的基地。當時臺大人類學系的陳伯楨教授(1973-2015)帶領我到四川,我們從成都、郫縣、綿陽,到都江堰,前前後後去了好幾次。他讓我了解親臨當地的感受,還有田野調查工作的重要性。碩士畢業後,我感到自己在知識層面上的薄弱,特別是理論上的貧乏,缺乏比較的視野。於是,我開始精進日文、英文和法文,選擇出國讀博士,希冀增進自己在理論上的認識。
感謝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葉山(Robin D.S. Yates)老師,還有亨利.魯斯(Henry Luce)基金會的幫忙,我有了全額的獎學金。除了學費全免外,還有固定的生活費。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指導老師希望我增加學問的視野,於是開始修習羅馬考古、殖民主義考古和相關的考古學理論。羅馬征服歐洲大部分的地區,發展出一套「殖民主義」;歐洲海外擴張時期,對於大量異民族的統治,發展出多樣化的「殖民主義」。透過比較的視野,我對於中國和世界的歷史有了更加宏觀的認識。
在本書中我認為秦與漢帝國對於周邊文化、族群和國家的征服、擴張、統治和殖民,在世界史上有特殊也有普遍性的一面。特殊性就是秦漢帝國有本身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從戰國中期以來所發展的法家思想,運用在實際的政治改革上,讓國家機器的運作更加順遂。普遍性就是他們都造成了「沒有歷史的人」。秦漢帝國的「殖民主義」不亞於羅馬和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嚴厲與殘酷,而且從本書的例子來看,秦漢帝國的統治技術更加細緻且深入。如果我們用更廣闊的視野加以思考,邱吉爾曾說過:「英國歷史由凱撒征服開始。」英國的歷史由羅馬征服者殖民後開始;艾瑞克.吳爾芙(Eric R. Wolf)在《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當中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歐洲向外擴張和殖民的過程中,「沒有歷史的人」是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因為歐洲人「發現」他們,讓他們進入歷史。秦漢帝國擴張與征服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沒有歷史的人」。並不是這些人本來沒有歷史,而是歷史書寫、詮釋和流傳的權利,被征服與殖民的族群所掌握。
麥基爾大學有很好的人類學系傳統,過世的特里格教授(Bruce Trigger)是當代考古學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我雖然沒有機會修習他的課,但麥基爾大學的人類學系深受其影響。在讀博士班的時候,除了自己導師的課,也大量修習考古理論的課,讓我知道理論對於理解中國古代史的重要性。修完了兩年的課,在麥基爾大學要考資格考,當時我的博士指導委員是自己的導師、哥倫比亞大學的李峰教授,還有專長在民間宗教的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博士資格考要準備超過兩百本以上的書籍應考,現在想想雖然有點辛苦,但也是在那樣的過程中,確認本書的理論還有材料上的堅實。
成為博士候選人之後,我開始走訪田野,曾經在四川的不同地點待過。感謝田野過程當中,每個單位都熱情接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考古文物研究所、成都市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同仁們,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和四川師範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讓我在四川的田野有了豐富的收穫。撰寫博士論文的過程中,還獲得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補助,讓我有更加充裕的資源完成最後的部分。
二○一四年一月,剛完成田野工作回到學校不久,我的母親謝秀琴打電話通知我說父親胡得鏘(1949-2014)罹癌的消息。放下手邊的論文,回到臺灣照顧父親,從一月到七月,父親最後以六十四歲的壯年離世。父母從小就讓我追求自己的興趣,任性的在知識中遨遊,但父親過世前,還是希望我能完成學業。帶著父親對我的期許,還有自己對於「沒有歷史的人」的責任,在二○一七年十月我完成了學業。期間我的兒子也出生,給予了我新生命的力量。
博士論文的審查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蒲慕州教授,還有我們學校歷史系的方麗特(Griet Vankeerberghen)教授,其他還包含中國文學專家方秀潔(Grace Fong)教授、東亞系主任巴克萊(Philip Buckley)教授。在口試的過程中,都給我很好的意見,成為此書的基礎。拿到博士後,雖然在國外有其他工作的可能性,但我在臺灣還有不少的工作與責任,毅然決然地回臺。感謝中央研究院讓我剛回臺之際,在學風質樸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做博士後研究,當時的指導老師黃銘崇老師也給我很多學問和工作上的建議。二○一九年二月,我開始在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服務,穩定的工作環境,讓我將本書的初稿完成。
本書得以出版問世,得非常感謝聯經出版公司的林載爵發行人。聯經是我知識啟蒙的重要泉源,能得到林發行人的首肯,簽下此書,是我莫大的榮幸。本書的編輯黃淑真,仔細的梳理文稿,並且洽詢版權圖片,都讓本書增色不少。現任的聯經總編輯涂豐恩博士是我臺大歷史所的學弟,也是「故事StoryStudio」的創辦人,過去我曾在網站擔任主編,我們對於歷史有很多相同的理念,很開心能在他擔任總編輯期間完成此書。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說了一個過去與我們認知的歷史不同的故事,建立在最新的考古材料和歷史文獻之上。回顧我的學習過程,從臺灣、中國到北美,我有幸得到最好的歷史、人類學和漢學的資源。在不同的學習傳統還有文化脈絡中,我嘗試還原中國古代歷史,同時也讓中國史有了世界史的比較視野。
辛丑年於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東 吳 大學 生活費 在 Koobii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打工仔學業工作兩邊忙~
拼死拼活一個月到底可以賺多少錢呢?
大家覺得怎樣的人可以不打工,怎樣的人又需要一直打工呢?
#打工族 #兼差
-----------------------------------------------------------------
《Koobii鬧大學》校園觀測站 開跑啦!快動動手指訂閱我們的頻道!
📌『Koobii鬧大學』頻道:https://goo.gl/XLtHAE
📌『林芝軒 軒爺』頻道:https://goo.gl/qpWQrX
📌『貓與香菜』頻道:https://pse.is/EKEX4
-----------------------------------------------------------------------------------------
《Koobii鬧大學》校園生活戰請往這兒走
👉🏻👉🏻👉🏻https://bit.ly/2MgdTvo
❤️關注『Koobii鬧大學』粉專:https://goo.gl/6DtkCU❤️
❤️關注『Koobii鬧大學』IG:https://bit.ly/2JPgms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jf3sL6hBf8/hqdefault.jpg)
東 吳 大學 生活費 在 阿兜仔不教美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Facebook➪ http://pics.ee/c7z0
👉 InstaGram ➪ http://pics.ee/1IhQ
👉 虎記商行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CtlMtKy1nr1-GUly9ZMxw
👉 虎記商行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G5jLLQs2M
【簡介description】
Hi everyone
大家好
I´m Jesús
我是黑素斯
Have you seen my videos?
看過我的影片嗎?
Yesterday when I was meditating
昨天我在冥想的時候
And I have something that needs to tell you
我想到一個需要告訴你的事情
Really, I really need to tell you this
真的,我不得不跟你說
Thank you Taiwan
謝謝台灣
Actually, many people say thank you, but means nothing
其實,很多人說謝謝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So I want to explain you
所以我要跟你們解釋
Why do I want to thank Taiwan?
為什麼我要感謝台灣?
Many Taiwanese netizens misunderstood me
很多台灣網友誤會我
Because I often talk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因為我常常討論文化差異
And I won't always say
而且我不會一直說
Taiwan is awesome!
台灣棒棒!
Taiwan is perfect!
台灣完美!
I love Taiwan!
我愛台灣!
This is too fake
這樣太假的啦
However, because I didn’t say that
但是,我沒有這樣說
Some people think I don't like Taiwan
有人覺得我不喜歡台灣
Listen
我告訴你!
You were born in Taiwan just by chance
你們是不小心在台灣出生
Be a resident is my decision
當新住民是我的決定
Who cherishes this country more?
誰比較珍惜這個國家?
Recently I´m travelling a lot
最近常常出差
Last time I went to Shanghai, I found that the life there is tough
上次去上海發現那邊的生活多幸苦
Dear Chinese friends, please
親愛的中國網友,拜託
Don't start to throw shit on me. It's boring. OK?
現在不要開始罵我,很無聊,好不好?
And I don't care
而且我不在乎
Chinese are confident, great!
中國人很有自信,讚!
However, if we don´t talk about problems
但是,沒有討論哪裡問題
problems won´t disappear!
問題也不會不見!
I admire people who can live in Shanghai
我超佩服能夠住在上海的人
That place is too big
那個地方太大了
Everyplace is far away
什麼地方都很遠
They only like new things
全部都要改新的
Hey, only old things have a soul
欸,舊的才會有故事
Is terribly expensive, how can poor people lives there?
貴得要命,窮人怎麼過生活?
Taxi drivers wanna rape me off every day
計程車司機每天都想要騙我的錢
Aunts are very aggressive
那邊的阿姨,很兇
Internet, Internet. . .
網路,互聯網。。。
Wall (VPN) is not easy to pass
牆不好翻
Do not take it wrong, Shanghai also has its beauty
別誤會,上海也有上海的美
After all, my friend and ex-girlfriend are all Shanghainese
畢竟我好朋友,前女友都是上海人
But when I returned to Taiwan, I felt
但是我回來台灣的時候覺得
Very thankfull
充滿了感謝
Thank you for reasonable living expenses
謝謝合理的生活費
Thanks for the convenient internet
感謝方便的網路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方便的交通工具
Thank you for Taiwanese cuisine
謝謝台灣的美食
Thanks for Taiwan's security
感謝台灣的安全
But most of all thank you for:
但是最要感謝你們的是:
Taiwan’s human touch
台灣的人情味
Let me live my life here feels great
讓我在這邊過生活很蘇胡
Did you realize about it
有沒有發現
People doesn´ t cherish the everyday life things
我們已經習慣一個東西,就不珍惜?
Right?
是不是?
If there is food at home
家裡有東西吃
You take it for granted
你覺得理所當然
Your boyfriend gives you a macchiato every day
男朋友每天送給你一杯焦糖瑪奇朵
Yout think it is his job
妳覺得是應該的
if he doesn´t, you will complain
沒有送,妳也許會罵她
Actually,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obviously"
其實,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
I lived in Taiwan for 12 years and got used to everything
住在台灣12年,我什麼都很習慣
So, needs to remind myself
所以,要提醒自己
Cherish the benefits of living in Taiwan
好好珍惜住在台灣的好處
Every day people tell me
每天都有人跟我說
Thank you for loving Taiwan so much
謝謝你那麼愛台灣
do you need thank me for liking Taiwan?
我喜歡台灣需要謝謝嗎?
When I go to the cafe for coffee, the boss won´t say
我去咖啡廳喝咖啡的時候,老闆不會說
Thank you for like our coffee
謝謝你喜歡我們的咖啡
right?
是不是?
Probablily he will way
他比較會說
Do you like it?
喜歡嗎?
Come back again
那以後常來喔
I want to thank Taiwanese government for my ID
我要感謝台灣政府給我台灣身分證
That wasn´t Wu Feng?
那不是吳鳳嗎?
Jesús, you talk a lot of bullshit!
黑素斯,你亂講一大堆!
Don´t compare yourself with Wu Feng
你不要再跟吳鳳比較
Congratulations to Wu Feng!
吳鳳恭喜!
Question
問題
Do you value living in Taiwan?
你珍惜住在台灣嗎?
What about caramel macchiato from your boyfriend?
男朋友送給你的焦糖瑪其朵呢?
What about your girlfriend´s attention?
女朋友的關心呢?
What about the food I cook for you?
阿嬤幫你煮的菜?
Oh!
唉呦!
Jesús, do you cherish me?
黑素斯,你珍惜我嗎?
Did you thank me?
有感謝過我嗎?
S***t
靠腰!
Okay
好啦
You know, right?
你知道吧
Like, Subscribe, Share with your Cat
按讚,訂閱,跟你家裡的貓咪分享
Meow!
喵!
I said Meow!
我說喵!
Meow means do it now
喵的意思是快一點啦
Meow! Meow!
喵喵!
Bye
拜!
I'm curious, do you know I'm sharing photos in IG everyday?
我好奇,你知道每天我在IG PO照片嗎?
Check it out
去看啦
I reply msn by myself
回答是我本人耶
Next week
下個禮拜
Meow!
喵!
Bye
賤!
【音樂MUSIC】
Funk Dow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7LrSzJeuuk/hqdefault.jpg)
東 吳 大學 生活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心藝十三生活創藝/手作陶製 木頭雕刻
吳宗彥專訪
陳佩吟專訪
二位藝術家都是屏東人、屏東中學相差一屆,但當時不認識,一直到台藝大,一個走木雕創作,一個走立體創作,後來透過老師的介紹才大約知道彼此,最後又因為租房子而住在隔壁,然後就這樣漸漸的認識、漸漸的在一起…,後面宗彥去當兵,而佩吟因為有申請到金車文藝中心的展覽檔期,所以急著找工作室創作他的作品,最後來朋友的介紹下,佩吟一個人來到了三義藝術村成立工作室,當時是2014年,後來宗彥退伍後,也一起加入,從此這個工作室就變成他們每天的生活創作空間,2位也成為全職的藝術家,每一個月都有基本開銷,所以他們每個月一定要有收入,想辦法參展、參賽,有時也要接代工賺生活費。從2014到今年,2年多過去了,大家一起來聽兩位年輕藝術家情侶的故事,堅持創作理念,勇敢追求夢想,他們過去是學長、學妹,現在是生活的伴侶、創業的夥伴,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的故事。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社會組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在苗栗三義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9月~1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2016 木雕藝術薪傳創作營-薪傳組(鰲魚)
2016 9月~1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美勞課程
2016 2月~7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美勞課程
獲獎記錄:
2010 「99年府城美展」,入選
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三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入選
2013 「第七十六屆臺陽美術展覽會」,入選
2013 「新北市美展-雕塑類全國組」,入選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四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入選
2014 「第二屆麗寶國際雕塑雙年展《方圓之間─永續》」,入選
2014 「彰化縣第15屆磺溪美展」,入選
2016 「2016三義木雕創意茶具設計競賽」,銀獎
2016 「2016 第6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入選
2016 「台北藝術自由日 Taipei Free Art Fair《藝術美味ARTasty》」,入選
2016 「2016 屏東美展」,入選
陳佩吟簡歷:
2008國立屏東高中美術班
2014臺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
臺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雙主修)
2015與吳宗彥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
2016三義木雕薪傳創作營 薪傳班助手
獲獎記錄:
201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一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佳作、佳作,板橋。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師生美展》」素描銀雕獎、木雕優選,板橋。
201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二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優選、佳作,板橋。
201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師生美展》」入選,板橋。
「第一屆麗寶雕塑新人獎」入選,台北。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2013「新北市美展 雕塑類全國組」第二名,板橋。
「第十七屆裕隆木雕創新獎 木雕創新組」入圍,台北。
2014「2014 木雕藝術薪傳創作營」最佳工藝獎,苗栗三義。
「第32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第二名,桃園。
2015「第七屆藝鼎盃 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入圍,中國莆田。
「2015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2016「2016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第34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佳作,桃園。
「2016三義木雕創意茶具設計競賽競賽」佳作,苗栗三義。
「第34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佳作,桃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U9fL6fWf4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