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明治建築界天下的巨匠
素有「學會的辰野、宮廷的片山、官廳的妻木」名號
其中因曾跟隨山縣有朋代表有栖川宮參與亞歷山大三世加冕典禮
親沐彼得大帝以來致力學習法國宮廷建築而成為法國派代表人物的片山東熊
長期服務宮家華族府邸自有設計皇室建築一片天
(只是赤坂離宮被明治天皇說「這也未免太奢華了」結果大受打擊抑鬱而終)
辰野金吾與妻木賴黃因為國會議事堂等大案意見針鋒相對
是著名的宿敵
辰野金吾出身肥前國(佐賀縣)唐津藩下級武士家庭
唐津藩在關原之戰選擇東軍
是幾百年江戶時代的勝利者
但末任藩主小笠原長行在幕末仍效忠幕府直到箱館戰爭
也算是對德川家仁至義盡
聽說在投降後對新政府百般討好才換得不被追究責任而善終
出身唐津的辰野在薩長派閥成立的官方學校也只能低調生存
而祖先是跟隨明智光秀的妻木廣忠
江戶旗本家庭(一萬石以下的將軍直屬家臣)的妻木賴黃
為上鄉妻木氏頼功長男
因父親在1862年前往長崎表立合御用赴任在當地過世
三歳時便成為第12代當家
然後就迎來了大政奉還的明治時代
1876年17歲時就賣掉家產渡海至美國
被紐約領事富田鐵之助看到常在擦玻璃
應政府告誡與應募回國求學
進入工部大學校造家學科跟隨孔德
結果在校內更是仰人鼻息
讀到大三又被退學
再從美國康乃爾建築系從大三插班讀起到畢業
兩人都是從新時代較落後的起跑點急起直追
一位後來桃李天下作品佈滿全國
一位後來成為官方營繕組織的頂點
兩位巨匠的東京自宅乍看之下皆為西洋風格
其實都帶著些許日本傳統意匠
上圖與辰野的新藝術名作松本健次郎邸同年落成的辰野金吾邸
洋館部分採用一樓雨淋板二樓木骨外露的半木構造
連接的和館則使用有別於洋館石板瓦的棧瓦
下圖由妻木學生操刀設計有小塔樓的妻木賴黃邸乍看是德國風格
仔細看左邊圓弧拱切角背心頂上
卻有個像是戶愚呂兄般寄生的小小唐破風
也很像屋主留了一生的完美鬍子
兩位大師文明開化的西洋風格宅邸中都隱含日本傳統元素
可視為大時代下強弱不對等文化交流過程的幽微浪漫吧
「松崎 萬 長 辰野 金吾」的推薦目錄:
松崎 萬 長 辰野 金吾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結局】#今個星期日大結局 #晚上十時半至十一時半 #香港開電視77台
和風細雨、好山好水、四季異色、亦古亦今。空氣間彌漫着屬於東瀛的味道:清爽爛漫、靜好淡定、優雅細膩、陰鬱曖昧、不煩不燥、不高大上。亂世中的這股清流,源於五代人之前的那場改革開放。
自從年前拍攝《京都奈良夢華錄》之後,我一直想拍一個有關近代日本崛起的文化節目,去解答李鴻章的疑問。適逢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周年,這個節目籌備年餘,由國境之南的薩摩藩出發,經過長崎、長州、關西、關東丶東北,最後到達明治拓殖的蝦夷地,穿越了一百五十年的日本現代化過程。
究竟,明治憑甚麼?
不是物產豐富,歷史不算悠久,更不是地大物博,絕非交上好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無數個人,構成歷史。
論歷史長河,還是時代洪流,都是由千千萬萬的個人構成。無論是在這十三集中出現的島津齊彬、西鄉隆盛、坂本龍馬、吉田松蔭、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德川慶喜、明治天皇、黑田清隆、福澤渝吉、夏目漱石、辰野金吾、岩崎彌太郎等。還是寂寂無名的平民百姓,例如開創了文明堂、春帆樓、松田屋、千疋屋、霧笛樓、勝烈庵、一戶時計店等的五千萬明治老百姓,在眾多歐美帝國主義者如佩里將軍、哥拉巴等人協助之下,英雄造時勢,合力將一個貧窮落後的東亞島國,脫亞入歐,變成令人心曠神怡、世界優等生的現代日本。
同一家族經營到第五代的傳人,節目中出現的五代目有喜多床的宮田千代、中村制包的中村德光、高橋洋服店的高橋純等,專業職人的淡定優雅,來於五代之前明治時代的教養,將其與其剛開放四十年的比較國民質素的確不公平。也難怪,那裏的每一陣風中都藏有一把刀、每一滴雨中也有劍影。本周日《明治憑什麼》大結局。
今日 @頭條日報 專欄: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21/20190125/736318/
#頭條日報 #非誠勿遊 #項明生 #日本 #大結局 #明治憑什麼
Hong Leong Insurance 豐隆保險 Aigle VACA 小牛角 香港開電視 Hong Kong Open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