諗到不才頭都大埋,
麻煩幫手集思廣益,
除咗林子祥數字人生,
同馮淬凡嗰隻40342.....
仲有冇咩廣東流行曲嘅歌詞有好多數字㗎?
在線等(´・_・`)
林子祥數字人生歌詞 在 a仔.音樂.旅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想一下,原來已經寫左14年歌詞,這些年,聽得最多的不外乎是兩道問題:
「你是不是想入行呢? 以後林夕有接班人」 (林夕的徒弟叫林若寧喔!)
「嘩!你寫詞這麼厲害,可以教我嗎?」
先答第一條,我無意入行,至少在香港光是填詞能掙錢的人已經很少,而且我頗為不喜歡別人叫我寫什麼就寫什麼,所以我沒有入行的打算。
然後第二條,是我這篇想講的東西。
先旨聲明,我沒有很正式的學過填詞,除了讀過黃志華先生的《粵語歌詞創作談》和《香港詞人詞話》,老實說,一切只是經驗之談,所以我不是不想教別人,而是我學的時候沒有一套系統去學,要是就這樣教別人,別人聽得懂才怪。若果不是現在辭了職有多點兒時間,我想我一直都會對這件事避而不談。
有人說粵語歌詞算是最難填的,因為寫國語歌英文歌都沒有所謂的音準問題。老實說,國語和英語的聲調一定比粵語簡單,國語有四聲,英語更只有輕重音之分(對這些沒太多研究,有錯請指正),所以求音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反而粵語的九聲能恰好地配合do re mi fa so這些調子,可能是這原因,我們便很需要有音準了。
林子祥的《數字人生》
作詞:潘源良
作曲:Denny Randell/Sandy Lizer
3 0624700
3 0624770
5 34202 13942
4314 0624
3 0624700
3 0624770
5 34202 13942
4314 0624
填滿一生 全是數字
誰會真正知是何用意
煩惱一生 全為數字
圓滿的掌握問誰可以
明明刨正23 為何彈出41
誰人能夠預知 4點34價位暴升變左1004
憑號碼來認識 你的IQ 你的身家
你的體魄 你的一切
人與數字有許多怪事
看看計數機裡幽禁幾多人質
0434 0434 0232 0232
0646 0646 0878 0878
0515 0515 0242 0242
0696 0696 0272 0272
----------
3 0624700
3 0624770
5 34202 13942
4314 0624
3 0624700
3 0624770
5 34202 13942
4314 0624
----------
0434 0434 0232 0232
0646 0646 0878 0878
0515 0515 0242 0242
0696 0696 0272 0272
0434 0434 0232 0232
0646 0646 0878 0878
0515 0515 0242 0242
0696 0696 0272 0272
----------
3 0624700
3 0624770
5 34202 13943 13424
一堆數字,未知有何意義,但是從音準來說,歌詞出自潘源良先生手筆,基本上不會有錯,而聽來也亳無違和感。老實說,直到現在,用數字代表音準這方法,我仍然有用,因為寫粵語歌詞,韻可以不押,音準不能不跟。
姑勿論是粵教中還是普教中,相信在香港沒多少學校會教粵語拼音,因為我們從小就「學習」講粵語,沒有基礎理論的認識,我們不會不懂講,所以大家就幾乎沒有學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了解0243的音準法則的主因。
言歸正傳,看不懂上面的圖表,就用例子答你。看看《數字人生》的歌詞,「30624700」,若然我改成「30224300」,音準沒錯吧?
試試別的歌吧,就拿陳奕迅的《K歌之王》做例子,「誰人又相信 一世一生這膚淺對白」,用數字代表就是「00234 324343342」,就用數字唱出來吧,沒有音準問題的。
女歌手的又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0243是通則來的,再試一個,謝安琪的《喜帖街》,「忘掉愛過的他」就是「024433」,有興趣的話把整首《K歌之王》和《喜帖街》翻譯,答案下回分解。
#粵語 #廣東話 #音準 #邊間教會
http://aamusictravel.com/…/%e5%a1%ab%e8%a9%9e%e6%8a%80%e5%…/
林子祥數字人生歌詞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他不愛苦!他愛爵士!
經常把陳奕迅奉若神明,其實幾十年來心底裏最不離不棄是關正傑。也說過,由關正傑作起訖的正派、醇厚、雄渾,借〈大地恩情〉隔代傳到張學友再交棒予陳奕迅,三人其實是一條脈絡貫通。由關正傑唱出的武俠劇主題曲別具豪俠氣概,尤其由盧國沾的《變色龍》,只十多條句子已寫出人生百態,可說是更嚴肅更悲涼的《苦瓜》。那時代還沒有開始懷舊,後起之秀卻如虎似狼。許冠傑轉型,林子祥愈唱愈有格調,譚詠麟堀起,張國榮隆重登場,只剩下關正傑沒有跟著時代走。到1988《一個秋天》,他略改了髮型和唱腔,卻改不了靈魂,唱片銷情慘淡。然後他返回加拿大繼續當則師,走得狠狠的,一次也沒有回過頭來。即使當年「輝黃四十周年演唱會」,顧家輝和黃霑的面子加起來也請不動他。連香港電台的中文十大金曲想頒他「金針獎」,他以「不想為領獎而減肥」為由拒絕返港領獎。從此,他比山口百惠更斬釘截鐵更神話。
來到張學友,史書記載他是唯一可跟譚詠麟比拚金曲數量的歌手,賣碟總量更勝一籌。由1985《Smile》到1997《不老的傳說》,他的抒情慢歌無人能敵,橫掃流行樂壇超過十年。然而張學友比譚詠麟的野心更大,他背負歌神之名,他要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性。面對郭富城,他要很用心練習跳舞,大概在1992年《愛火花》開始快歌路線,然後陸續出現《餓狼傳說》、《這個冬天不太冷》,跳舞能耐的確只差郭天王一點點。更上層樓是,他創造藝能界的長江三峽工程《雪狼湖》。張學友一直求變,因為心知肚明,即使他比關正傑顯露了寬廣度,依然有人批評他的嗓子悶。於是他更想癲狂想釋放,他的痛苦,在於他懂得比譚詠麟不甘心,但即使歌神如他,也會碰到每個人最不愛看見的局限。結果1998的《釋放自己》作出鉅大轉變、〈頭髮亂了〉卻讓人認不出這是個從前認識的張學友。
也許張學友不夠年輕也不夠老,還滿身精力,仍然是條壯牛,深信自己一把靚聲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於是他一直想變其實只換了最表層那陣皮。就像他今天的演唱會偏愛滲進的歌舞劇元素,其實依然很《雪狼湖》。即使到了今回的《1/2世紀巡迴演唱會》,我不想完全同意有評論說他是「最成功的失敗者」,但的確他一旦演繹經典金曲時,不論唱法和震喉方式,跟二十年前的確沒大差別。有沒有人跟你提過,張學友近年最動聽的演唱會,是2005年《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我親眼看的,那演唱會DVD在尖沙嘴某CD街舖播了超過半年以上,仍然有人駐足觀看。那演唱會讓世人終於聽到,一個近年很好聽又不悶的張學友,因為他在演唱會中唱了很多別人的歌,由王菲的〈約定〉到古巨基〈傷追人〉,很多歌是聽他第一遍唱,免除了預設的嗓門框框,沒有他唱過千次(應該是真實數字)的〈李香蘭〉或〈每天愛妳多一些〉震喉程序,好像是,他自己本人也為這些歌曲感動過。然後我會很幼稚的問:為甚麼這些歌從來沒有去到張學友手上!如果說是因為代溝、隔膜!那麼,是誰製造這些代溝和隔膜!
很武斷認為,沒有任何迫切性原因讓張學友抱著必死之心求變。是那種上了岸,哈哈哈,都幾悶喎,「搵啲嘢變下玩下」的為變而變,於是他走去跟爵士做朋友。我不熟悉爵士,只憑尚未全破的耳膜,也發現廣東詞不易填進純爵士的音韻去,他的《Private Corner》,真把自己擠進死角去。心底裏有點恨他,正因為喜歡他,等了你好幾年才出一張唱片,你竟然向我們進行爵士實驗。就像那些東華三院總理,走出來表演都已經不為討好觀眾,是自己過癮,都費事理你聽不聽了。即是我不同意「張學友拒絕求變」這論調,而是他變錯了方向,只變了最皮相的音樂形式,反而沒有最誠懇最虛懷的把自己的人生歷程滲進作品。又或者更直接說,他自己沒閒情逸志做,身邊也沒有一位黃偉文,冷眼旁觀的觀察著你的人生,然後像寫掉文填進歌詞去!他身邊沒有人能說服他比陳奕迅更合情合理地唱首〈苦瓜〉嗎?甚至有幸福家庭不該唱〈無人之境〉,他不該或不值得擁有〈七百年後〉或〈最佳損友〉嗎?
未必等如說陳奕迅更厲害,他們的成就暫未相等。但如果挽過灣說張學友像陳潔靈,論功架論技巧或肉緊程度,都不會輸予任何人,但就像很厲害的畫匠,很精巧的一次又一次臨摹自己最厲害最甜美最滑溜的聲音;那麼陳奕迅會比較更像葉德嫻,聽過她現場唱〈赤子〉吧,喊死你。她或他,都把感情唱得很深。有次訪問,我跟Eason說過,很多人喜歡你的歌,但會懷疑,你的歌在三十年後可不可以像譚詠麟張學友般保持那種流行程度。當時他沒作聲沒反應,相對他對任何問題也可回應得滔滔不絕的程度,這次他算很沉默。沒同意,沒反對。其實我想說,就是他每次掏盡感情來唱,好像是把生命中核元花光來唱,無以為繼。尤其Wyman的詞那些哀傷,好像不為流傳,只為這時代某個片段或某時空而繪製,透透徹徹的描畫,當下就割傷過很多人的心,也擠乾了這代人的眼淚。像賣火柴女剎那擦亮的火光,完事後,歌曲跟聽眾幾乎在同時間化為灰燼,死在當下。很即興,很短促,也是最刻骨銘心。在打後日子,歌曲即使仍會以集錦或精選碟的形式流傳,卻會失掉了精靈元神,剩下一些軀殼。
反過來,凡廣傳凡流芳百世,凡賣天文數字的歌曲,都傾向歡欣快樂,都應該很動聽很籠統很易深入民間。像〈歡樂年年〉像〈愛是永恆〉像〈每天愛妳多一些〉像〈你的名字我的姓氏〉,都是讓人瑯瑯上口開開心心的唱。是了,我們唱〈愛情陷阱〉都是嘻嘻哈哈地唱的,你不要告訴我你曾經為〈愛在深秋〉掉過眼淚!或許,張學友有過天文數字的銷售紀錄,已經從此以後無憂無求!他不愛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