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回選舉,總可看到某些以刻板性別印象來抨擊女性候選人的例子,尤其鎖定在年齡、相貌、婚姻狀況與有無生育,例如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可以因為蔡英文沒小孩而質疑她無法體會當父母的心,相對地,男性候選人則不容易受到類似貶抑.這讓我想了解摩洛哥女性從政的狀況,也想在這兒做一點點兒分享.
標題:《Malika El Fassi,摩洛哥婦女運動先驅》
若要談摩洛哥女性運動史,不得不提Malika El Fassi(1919-2007)這號先驅人物,她不僅將一生貢獻給國家發展,在摩洛哥掙脫法國殖民統治,尋求國家獨立的最艱難時刻,冒著生命危險,參與獨立運動,爾後更致力於女性教育與掃盲行動,促進「新摩洛哥」的誕生.雖然與王室關係良好,但不曾憑恃對獨立的貢獻而求官,更不曾擔任公職,一生在民間活動.
1919年,Malika El Fassi出生於Fes的書香世家,當時女性能獲得的教育資源極少,父親堅持讓她受與兄弟相同的教育,爾後為她聘請來Qaraouiyine大學的老師,特別為她授課,讓她可以修習阿拉伯文、法文、體育與馬術,以及完整的伊斯蘭教育.父親本身熱愛音樂,引導她學習安達魯西亞古典樂,是而Malika El Fassi亦擅長演奏琵琶和手風琴。.
Malika El Fassi九歲便開始有了反叛意識,質疑男性至上的傳統:為什麼Qaraouiyine大學是由女性所創立,爾後卻禁止女性入學?為什麼她的家族女性將女性受教視為奢侈?為什麼女性無法分享知識,亦無法參與國家發展?這些質疑甚至慢慢引導她走上婦女運動之路.
傳統女性的生命,除了為人妻、為人母,沒有選擇,其餘一切全被視為奢望.
九歲時,她嬸嬸看她在讀書,問:「妳為什麼不去刺繡?難不成妳以為Qaraouiyine大學會有一個講壇給女孩子嗎?」Malika El Fassi說:「以後會有的.」爾後,她果然實現了這句話.
Malika El Fassi人格的形塑與家庭背景有關,幼年教育得到菲斯古城與Qaraouiyine大學薰陶,出生在一個摩洛哥關鍵年代.1912年,即Malika El Fassi出生前七年,摩洛哥成為法屬保護國,非斯古城與Qaraouiyine大學知識分子開始思考起外國勢力將如何影響摩洛哥?民族主義慢慢興起,也形成了新一代的摩洛哥意識.而這正是Malika El Fassi整個成長過程的整體氛圍.
文字是Malika El Fassi表達意見及展現力量的方式.
年幼時,Malika El Fassi以El Fatate為筆名,發表文章.
三O年代的摩洛哥,女性聲音受到漠視,Malika El Fassi深知筆的力量,以知識階級及民族主義者立場,以Bahitate El Hadira為筆名,化身記者,為女性發聲,文章見於各大報,擁有一定影響力.1934年開始,她也進行劇本與小說創作.
1935年,與Mohamed Ghali El Fassi結婚。
1937年,Malika El Fassi年僅十八歲,便將生命貢獻給摩洛哥獨立運動,加入民族主義運動的秘密組織Taifa,反抗法國殖民政府,並與民族運動夥伴共同參與獨立宣言的製定,1944年1月11日簽署時,在六十六位簽署人裡,她是唯一的女性。
1942年開始,她的丈夫擔任Moulay Hassan王子的老師,也為穆罕默德五世講課,兩夫妻因而得以成為王室與獨立革命份子之間的溝通橋樑,也讓Malika El Fassi可以不引起法國殖民者注意地進出宮殿。當時,她替民族主義者書寫文件,夾帶進宮,交給蘇丹穆罕默德五世,建立二者之間的聯繫網絡.
1943年,邱吉爾帶領的盟軍抵達卡薩布蘭加,詢問穆罕默德五世的獨立意願,革命份子是而起草了摩洛哥獨立宣言,並傳遞給各國政府,然而法國對此完全保持沉默,各地反殖民衝突四起,死傷無數,多人被捕,法國殖民者開始逮捕簽署者,Malika El Fassi的丈夫因而入獄兩年.
一旦有了殖民壓迫,民間自主性的反抗力量更形重要,在那動盪且危機四伏的年代,女性被允許與男性並肩合作,承擔重責大任.
1953年8月19日晚上,Malika El Fassi穿上舊衣,喬裝進入宮殿,將新的Bayïâa des Ulémas交給穆罕默德五世,表示伊斯蘭教團宣示共同抵抗占領者,也傳達了民族獨立運動份子對他的支持,蘇丹說,他想跟所有人留在摩洛哥奮鬥,無奈他即將被法國殖民政府流亡海外,Malika El Fassi請示蘇丹意見?蘇丹建議所有人奮起反抗法國殖民者,才能實踐摩洛哥人民的意志,Malika El Fassi回他,摩洛哥全國都會起身抗暴,直到他回來.
隔天,穆罕默德五世果然被法國殖民者廢黜並流放海外,Malika El Fassi成了他流亡前,最後一個見到他的人.當時,她的丈夫與其他獨立份子仍然關在牢中,Malika El Fassi前往探監,說:「現在蘇丹已經流亡了,我們要獨立了.」牢友聽了,說她瘋了,她丈夫回答:「摩洛哥人永遠不可能保持沉默,不可能接受其他人替代國王的位置,現在真正的戰鬥才剛要開始,我們會得到想要的獨立的!」爾後果然各處反殖民的武裝衝突不止,Malika El Fassi與革命夥伴亦展開武裝抵抗。即便反抗者一一入獄,在法國警方嚴密監控下,她仍設法與逃過流亡命運、躲過牢獄之災的革命夥伴一同領導反殖民力量.
當法國殖民政府無法抵擋摩洛哥境內抗議聲浪,讓穆罕默德五世歸來,Malika El Fassi是現場迎接他的人之一.
早在摩洛哥獨立前,Malika El Fassi便已投入掃盲工作,幫助女孩兒入學,直到她們完成學業.
1947年,她的丈夫擔任Qaraouiyine大學校長,在穆罕默德五世同意下,她開設了一間女子中學與大學,教育出重要英才,如Habiba El Bourqadi、AïchaSekkat,以及現就職於國家高級理事會的Fettouma Kabbaj。
1955年,Malika El Fassi考上駕照,自此遍遊摩洛哥各地,創立識字中心,鼓勵人們前來學習.
獨立後,她是摩洛哥基礎教育和掃盲聯盟(Ligue marocaine pour l’éducation de base et la lutte contre l’analphabétisme)的創始人之一,同時擔任副主席.1956年,在公主Lalla Aïcha主持下,成立國家援助機構,Malika El Fassi也是創始人之一。摩洛哥一獨立,Malika El Fassi立即向穆罕默德五世提出婦女投票權的提案,因為在摩洛哥獨立抗爭中,女性與男性並肩作戰,才有了成功的果實,當然有權有投票權,參與政治,穆罕默德五世答應了,但直到1963年才正式執行.
同樣在1956年,Malika El Fassi參與了非政府組織l’Association Al Mouassat的創立,從1960年開始擔任主席。該協會負責照顧弱勢族群、受災戶、需要幫助的癌症病患與其家屬,以及掃盲,且主持一家收容一百二十名女孩的孤兒院.該協會是最早獲得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設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NHRI)資助的機構之一。
Malika El Fassi極為活躍,不時前往世界各地參與專題研討會,獲得諸多國際勳章,2006年,更獲得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頒布的Khmissa榮譽勳章.
Malika El Fassi本身擁有六個小孩,但她向來反對女孩兒早婚,認為她們該好好學習、受教,必須在心理,尤其是身體已經成熟到可以承擔懷孕時,再走入婚姻,所以根本不應該讓女孩兒在十四、五歲時就走入婚姻,可以等到十八歲,是而與此直接相關的《個人身份法》(La Moudawana)的修改,是她最深的關切.在她生命最後幾年,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想修改《個人身份法》,徵詢她意見,她隨即提出最低法定結婚年齡的修改,國王接受了,在2007年新頒布的《個人身份法》裡,將最低法定結婚年齡從十五歲提高到十八歲.
同一年,Malika El Fassi逝世於Fes.
綜觀Malika El Fassi一生,可說與現代摩洛哥的形成緊密相連.
出身理解知識與教育價值的菲斯書香世家,讓她獲得當時女性難有的教育資源,爾後更致力於掃盲運動以及女性教育,半個多世紀以來,摩洛哥文盲率下降了三分之二,1960年,文盲約占百分之八十七人口,亦及十個人裡,有九個人是文盲,在多年努力後,2014年,已降至百分之三十二.
Malika El Fassi可以說是三O年代「新摩洛哥」的象徵,因她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且她並未戴上頭巾,這是Malika El Fassi自己的決定,她認為穆斯林女性戴頭巾的意義應該是精神上與智識上的,而不只是身體上的,把頭上包裹布巾單純視為服飾的一部份.
1956年,摩洛哥甫獨立,成立新政府,礙於當時社會風氣依舊傳統保守,男性至上,很遺憾的是女性並未延攬入閣,即便是Malika El Fassi,都無法加入新政府運作.Malika El Fassi並未放棄,是而轉入民間活動,持續與各界保持友好關係,與王室關係亦良好親密,即便試圖打破男性霸權,但她並未採取站在宗教、政府、傳統或社會對立面,而是堅定地以「教育」作為女性解放的方式.她知道摩洛哥社會並未準備好要給女性一個更寬闊自由的空間,便試圖藉由「解放知識」,教育出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女性,散佈社會各層面,各個領域,讓受過教育的女性成為女性解放的種子,終有一天,摩洛哥女性將擁有與男性同等的權利.
閱讀相關資料時,很容易被感動,或許有人說,她出身富裕,又受過別人不可能有的良好教育,當然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為人類做出貢獻.
但,正因為她出身富裕,丈夫甚至是Qaraouiyine大學校長,與王室親近,她大可以過著優渥奢華的生活,享盡榮華富貴,無須淌政治渾水,然而她卻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加入摩洛哥獨立運動,並未女性教育及婦運付出一生.
為了愛,她父親給了她所能給的最好的教育,而她所吸收的教育養分,成就一個偉大、傑出、剛毅而有愛的女性,帶著知識、能力與愛,造福摩洛哥社會與國家.
她父親給摩洛哥最大的禮物,或許是教育出這樣的女兒吧!
在摩洛哥女性參政這條路,雖然在Malika El Fassi要求下,當時穆罕默德五世同意讓女性擁有投票權,然而1957年,國王駕崩,直到1963年,摩洛哥女性才終於有權投票,遠遠晚於突尼西亞(1956年)及阿爾及利亞(1962年).
誰都不知道,如果穆罕默德五世活得久一點,摩洛哥女性從政之路是否將有所不同?
讀完她的故事,收穫很多,不僅稍稍較能想像摩洛哥獨立運動時的緊張局勢,雖然相對於跟法國打了八年獨立戰爭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獨立過程平順且迅速許多,但同樣有無數男女喪失生命,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過程很難不流血啊!
也更明白「Qaraouiyine大學」之於摩洛哥文化及知識菁英的力道何在,以及為什麼歷代統治者若搞不定菲斯與馬拉喀什的知識份子與社會賢達,必無法服民心.
相對於摩洛哥,台灣女性從政之路或許順遂許多,1947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便給予婦女平等的選舉權,台灣更在2016年選出第一任女總統,更不用說通過同性婚姻等等.
雖是台灣第一任女總統,蔡英文常因女性身分、未婚及沒有小孩,而遭受極度父權的嘲笑、諷刺甚至是貶低,可見傳統保守且父權至上的觀念依然普遍.若細究,Malika El Fassi與蔡英文頗有些許相似之處,同樣出身富裕且受過當時女性少有的良好完整教育,很早就參與國家政治事務.
但Malika El Fassi一生並未任職公職,而是在民間活動,因認為摩洛哥集體意識尚未準備好要迎接一個對女性更友善公平的社會,是而戮力於教育,以教育作為女性解放的工具,進而改變整體社會.
我是認同她的,畢竟當人被改變了,社會自然因而改變,「教育」的重要性更是在此.
Malika El Fassi給我最大的啟發,或許在於那份「無私的愛」以及「擅長等待」吧,以她的家世、財富與學歷,大可以過著輕鬆悠閒的貴婦生活,但她在十幾歲,便冒著生命危險,加入國家獨立與新建設.最讓我感佩的,是她的務實與耐心,明白摩洛哥傳統保守勢力過大,不可能在一時半刻間,便讓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權利,但她不放棄,而是採取「教育」為解放女性的手段,撒下一顆顆種子,終將成林,在播種時,她並不期望看到成樹成林的那天.
先前在人權組織工作時,我曾跟我的上司說,摩洛哥整個時間流動都好慢,議題的推進很耗時間啊!我的上司笑一笑,說:「在摩洛哥,就是得什麼都慢慢來,急不得.」
真實在沙漠生活後,我對於這些願意窮盡一生於推進公共議題的人們,由感佩服!那真的是需要強大的「無私的愛」,以及「擅長等待」的能力.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如此人生」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立青 內容簡介: 台灣人笑貧又笑娼, 笑貧就可以不去面對社會不公, 笑娼就可以無視於結構壓迫。 這是人造的階級。如此人生,欲哭無淚。 《做工的人》林立青為邊緣勞動者發語,以金石作聲。 八大女孩、酒促小姐、夜間工人、失業廠員……,社...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新聞] 林智堅擁2碩士學位自曝高中叛逆考兩次大-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被高虹安歧視學歷林智堅:我就是中華夜間部畢業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反學歷歧視! 林智堅:我是中華夜間部畢業|華視新聞20221001 的評價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被高虹安歧視學歷? 林智堅:我就是中華大學夜間部畢業 的評價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恭喜前台大學長林智堅,獲取中華大學夜間部學歷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中華大學校友齊呼籲: 林智堅應辭去傑出校友!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討論] 林智堅是中華大學畢業的PTT推薦- 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討論] 林智堅是中華大學畢業的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新聞] 隱藏版民調》年輕票跑光光?蔡英文力挺林 - PTT評價 的評價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每回選舉,總可看到某些以刻板性別印象來抨擊女性候選人的例子,尤其鎖定在年齡、相貌、婚姻狀況與有無生育,例如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可以因為蔡英文沒小孩而質疑她無法體會當父母的心,相對地,男性候選人則不容易受到類似貶抑.這讓我想了解摩洛哥女性從政的狀況,也想在這兒做一點點兒分享.
標題:《Malika El Fassi,摩洛哥婦女運動先驅》
若要談摩洛哥女性運動史,不得不提Malika El Fassi(1919-2007)這號先驅人物,她不僅將一生貢獻給國家發展,在摩洛哥掙脫法國殖民統治,尋求國家獨立的最艱難時刻,冒著生命危險,參與獨立運動,爾後更致力於女性教育與掃盲行動,促進「新摩洛哥」的誕生.雖然與王室關係良好,但不曾憑恃對獨立的貢獻而求官,更不曾擔任公職,一生在民間活動.
1919年,Malika El Fassi出生於Fes的書香世家,當時女性能獲得的教育資源極少,父親堅持讓她受與兄弟相同的教育,爾後為她聘請來Qaraouiyine大學的老師,特別為她授課,讓她可以修習阿拉伯文、法文、體育與馬術,以及完整的伊斯蘭教育.父親本身熱愛音樂,引導她學習安達魯西亞古典樂,是而Malika El Fassi亦擅長演奏琵琶和手風琴。.
Malika El Fassi九歲便開始有了反叛意識,質疑男性至上的傳統:為什麼Qaraouiyine大學是由女性所創立,爾後卻禁止女性入學?為什麼她的家族女性將女性受教視為奢侈?為什麼女性無法分享知識,亦無法參與國家發展?這些質疑甚至慢慢引導她走上婦女運動之路.
傳統女性的生命,除了為人妻、為人母,沒有選擇,其餘一切全被視為奢望.
九歲時,她嬸嬸看她在讀書,問:「妳為什麼不去刺繡?難不成妳以為Qaraouiyine大學會有一個講壇給女孩子嗎?」Malika El Fassi說:「以後會有的.」爾後,她果然實現了這句話.
Malika El Fassi人格的形塑與家庭背景有關,幼年教育得到菲斯古城與Qaraouiyine大學薰陶,出生在一個摩洛哥關鍵年代.1912年,即Malika El Fassi出生前七年,摩洛哥成為法屬保護國,非斯古城與Qaraouiyine大學知識分子開始思考起外國勢力將如何影響摩洛哥?民族主義慢慢興起,也形成了新一代的摩洛哥意識.而這正是Malika El Fassi整個成長過程的整體氛圍.
文字是Malika El Fassi表達意見及展現力量的方式.
年幼時,Malika El Fassi以El Fatate為筆名,發表文章.
三O年代的摩洛哥,女性聲音受到漠視,Malika El Fassi深知筆的力量,以知識階級及民族主義者立場,以Bahitate El Hadira為筆名,化身記者,為女性發聲,文章見於各大報,擁有一定影響力.1934年開始,她也進行劇本與小說創作.
1935年,與Mohamed Ghali El Fassi結婚。
1937年,Malika El Fassi年僅十八歲,便將生命貢獻給摩洛哥獨立運動,加入民族主義運動的秘密組織Taifa,反抗法國殖民政府,並與民族運動夥伴共同參與獨立宣言的製定,1944年1月11日簽署時,在六十六位簽署人裡,她是唯一的女性。
1942年開始,她的丈夫擔任Moulay Hassan王子的老師,也為穆罕默德五世講課,兩夫妻因而得以成為王室與獨立革命份子之間的溝通橋樑,也讓Malika El Fassi可以不引起法國殖民者注意地進出宮殿。當時,她替民族主義者書寫文件,夾帶進宮,交給蘇丹穆罕默德五世,建立二者之間的聯繫網絡.
1943年,邱吉爾帶領的盟軍抵達卡薩布蘭加,詢問穆罕默德五世的獨立意願,革命份子是而起草了摩洛哥獨立宣言,並傳遞給各國政府,然而法國對此完全保持沉默,各地反殖民衝突四起,死傷無數,多人被捕,法國殖民者開始逮捕簽署者,Malika El Fassi的丈夫因而入獄兩年.
一旦有了殖民壓迫,民間自主性的反抗力量更形重要,在那動盪且危機四伏的年代,女性被允許與男性並肩合作,承擔重責大任.
1953年8月19日晚上,Malika El Fassi穿上舊衣,喬裝進入宮殿,將新的Bayïâa des Ulémas交給穆罕默德五世,表示伊斯蘭教團宣示共同抵抗占領者,也傳達了民族獨立運動份子對他的支持,蘇丹說,他想跟所有人留在摩洛哥奮鬥,無奈他即將被法國殖民政府流亡海外,Malika El Fassi請示蘇丹意見?蘇丹建議所有人奮起反抗法國殖民者,才能實踐摩洛哥人民的意志,Malika El Fassi回他,摩洛哥全國都會起身抗暴,直到他回來.
隔天,穆罕默德五世果然被法國殖民者廢黜並流放海外,Malika El Fassi成了他流亡前,最後一個見到他的人.當時,她的丈夫與其他獨立份子仍然關在牢中,Malika El Fassi前往探監,說:「現在蘇丹已經流亡了,我們要獨立了.」牢友聽了,說她瘋了,她丈夫回答:「摩洛哥人永遠不可能保持沉默,不可能接受其他人替代國王的位置,現在真正的戰鬥才剛要開始,我們會得到想要的獨立的!」爾後果然各處反殖民的武裝衝突不止,Malika El Fassi與革命夥伴亦展開武裝抵抗。即便反抗者一一入獄,在法國警方嚴密監控下,她仍設法與逃過流亡命運、躲過牢獄之災的革命夥伴一同領導反殖民力量.
當法國殖民政府無法抵擋摩洛哥境內抗議聲浪,讓穆罕默德五世歸來,Malika El Fassi是現場迎接他的人之一.
早在摩洛哥獨立前,Malika El Fassi便已投入掃盲工作,幫助女孩兒入學,直到她們完成學業.
1947年,她的丈夫擔任Qaraouiyine大學校長,在穆罕默德五世同意下,她開設了一間女子中學與大學,教育出重要英才,如Habiba El Bourqadi、AïchaSekkat,以及現就職於國家高級理事會的Fettouma Kabbaj。
1955年,Malika El Fassi考上駕照,自此遍遊摩洛哥各地,創立識字中心,鼓勵人們前來學習.
獨立後,她是摩洛哥基礎教育和掃盲聯盟(Ligue marocaine pour l’éducation de base et la lutte contre l’analphabétisme)的創始人之一,同時擔任副主席.1956年,在公主Lalla Aïcha主持下,成立國家援助機構,Malika El Fassi也是創始人之一。摩洛哥一獨立,Malika El Fassi立即向穆罕默德五世提出婦女投票權的提案,因為在摩洛哥獨立抗爭中,女性與男性並肩作戰,才有了成功的果實,當然有權有投票權,參與政治,穆罕默德五世答應了,但直到1963年才正式執行.
同樣在1956年,Malika El Fassi參與了非政府組織l’Association Al Mouassat的創立,從1960年開始擔任主席。該協會負責照顧弱勢族群、受災戶、需要幫助的癌症病患與其家屬,以及掃盲,且主持一家收容一百二十名女孩的孤兒院.該協會是最早獲得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設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NHRI)資助的機構之一。
Malika El Fassi極為活躍,不時前往世界各地參與專題研討會,獲得諸多國際勳章,2006年,更獲得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頒布的Khmissa榮譽勳章.
Malika El Fassi本身擁有六個小孩,但她向來反對女孩兒早婚,認為她們該好好學習、受教,必須在心理,尤其是身體已經成熟到可以承擔懷孕時,再走入婚姻,所以根本不應該讓女孩兒在十四、五歲時就走入婚姻,可以等到十八歲,是而與此直接相關的《個人身份法》(La Moudawana)的修改,是她最深的關切.在她生命最後幾年,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想修改《個人身份法》,徵詢她意見,她隨即提出最低法定結婚年齡的修改,國王接受了,在2007年新頒布的《個人身份法》裡,將最低法定結婚年齡從十五歲提高到十八歲.
同一年,Malika El Fassi逝世於Fes.
綜觀Malika El Fassi一生,可說與現代摩洛哥的形成緊密相連.
出身理解知識與教育價值的菲斯書香世家,讓她獲得當時女性難有的教育資源,爾後更致力於掃盲運動以及女性教育,半個多世紀以來,摩洛哥文盲率下降了三分之二,1960年,文盲約占百分之八十七人口,亦及十個人裡,有九個人是文盲,在多年努力後,2014年,已降至百分之三十二.
Malika El Fassi可以說是三O年代「新摩洛哥」的象徵,因她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且她並未戴上頭巾,這是Malika El Fassi自己的決定,她認為穆斯林女性戴頭巾的意義應該是精神上與智識上的,而不只是身體上的,把頭上包裹布巾單純視為服飾的一部份.
1956年,摩洛哥甫獨立,成立新政府,礙於當時社會風氣依舊傳統保守,男性至上,很遺憾的是女性並未延攬入閣,即便是Malika El Fassi,都無法加入新政府運作.Malika El Fassi並未放棄,是而轉入民間活動,持續與各界保持友好關係,與王室關係亦良好親密,即便試圖打破男性霸權,但她並未採取站在宗教、政府、傳統或社會對立面,而是堅定地以「教育」作為女性解放的方式.她知道摩洛哥社會並未準備好要給女性一個更寬闊自由的空間,便試圖藉由「解放知識」,教育出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女性,散佈社會各層面,各個領域,讓受過教育的女性成為女性解放的種子,終有一天,摩洛哥女性將擁有與男性同等的權利.
閱讀相關資料時,很容易被感動,或許有人說,她出身富裕,又受過別人不可能有的良好教育,當然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為人類做出貢獻.
但,正因為她出身富裕,丈夫甚至是Qaraouiyine大學校長,與王室親近,她大可以過著優渥奢華的生活,享盡榮華富貴,無須淌政治渾水,然而她卻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加入摩洛哥獨立運動,並未女性教育及婦運付出一生.
為了愛,她父親給了她所能給的最好的教育,而她所吸收的教育養分,成就一個偉大、傑出、剛毅而有愛的女性,帶著知識、能力與愛,造福摩洛哥社會與國家.
她父親給摩洛哥最大的禮物,或許是教育出這樣的女兒吧!
在摩洛哥女性參政這條路,雖然在Malika El Fassi要求下,當時穆罕默德五世同意讓女性擁有投票權,然而1957年,國王駕崩,直到1963年,摩洛哥女性才終於有權投票,遠遠晚於突尼西亞(1956年)及阿爾及利亞(1962年).
誰都不知道,如果穆罕默德五世活得久一點,摩洛哥女性從政之路是否將有所不同?
讀完她的故事,收穫很多,不僅稍稍較能想像摩洛哥獨立運動時的緊張局勢,雖然相對於跟法國打了八年獨立戰爭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獨立過程平順且迅速許多,但同樣有無數男女喪失生命,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過程很難不流血啊!
也更明白「Qaraouiyine大學」之於摩洛哥文化及知識菁英的力道何在,以及為什麼歷代統治者若搞不定菲斯與馬拉喀什的知識份子與社會賢達,必無法服民心.
相對於摩洛哥,台灣女性從政之路或許順遂許多,1947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便給予婦女平等的選舉權,台灣更在2016年選出第一任女總統,更不用說通過同性婚姻等等.
雖是台灣第一任女總統,蔡英文常因女性身分、未婚及沒有小孩,而遭受極度父權的嘲笑、諷刺甚至是貶低,可見傳統保守且父權至上的觀念依然普遍.若細究,Malika El Fassi與蔡英文頗有些許相似之處,同樣出身富裕且受過當時女性少有的良好完整教育,很早就參與國家政治事務.
但Malika El Fassi一生並未任職公職,而是在民間活動,因認為摩洛哥集體意識尚未準備好要迎接一個對女性更友善公平的社會,是而戮力於教育,以教育作為女性解放的工具,進而改變整體社會.
我是認同她的,畢竟當人被改變了,社會自然因而改變,「教育」的重要性更是在此.
Malika El Fassi給我最大的啟發,或許在於那份「無私的愛」以及「擅長等待」吧,以她的家世、財富與學歷,大可以過著輕鬆悠閒的貴婦生活,但她在十幾歲,便冒著生命危險,加入國家獨立與新建設.最讓我感佩的,是她的務實與耐心,明白摩洛哥傳統保守勢力過大,不可能在一時半刻間,便讓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權利,但她不放棄,而是採取「教育」為解放女性的手段,撒下一顆顆種子,終將成林,在播種時,她並不期望看到成樹成林的那天.
先前在人權組織工作時,我曾跟我的上司說,摩洛哥整個時間流動都好慢,議題的推進很耗時間啊!我的上司笑一笑,說:「在摩洛哥,就是得什麼都慢慢來,急不得.」
真實在沙漠生活後,我對於這些願意窮盡一生於推進公共議題的人們,由感佩服!那真的是需要強大的「無私的愛」,以及「擅長等待」的能力.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問題其實我已經看到了,簡單來說,很多人沒看到人性必然的趨勢,就是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現在兩個和尚在挑水,問題是其中一個死禿驢,只會躺著宿醉等別人挑水來喝,於是搞得認真挑水那一個,總是被人抱怨挑的慢,水缸不怎麼沒滿?
台灣人若想要過得輕鬆一點,應該是集中火力把讓那個還會挑水的人繼續挑,把混吃等死的禿驢淘汰出去,換一個會正常輪值挑水的和尚就好,這樣政局才能穩定,國家也能繼續前行,而政局穩定下,經濟才能發展,這是不變的道理。
國家的穩定,禁得起全面騰籠換鳥,禁得起破罐子破摔嗎?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傾聽
#妥協
#折衷
昨晚的直播講到中國現在在香港進行的,就是要分化香港社會。挑播香港民眾的分裂,用仇恨讓香港人無法團結。
反過來說,台灣現在最大的危機,也是出在我們還不需要中國的挑播就彼此裂解自己,互相區分敵我結仇。
昨晚有朋友問直播有沒有逐字稿?雖然沒有,不過我今日在關鍵評論網刊出的一篇文章,便是在談台灣內部裂解問題的嚴重性。大家如果想的話可以分享這篇,正文如下:
《各方堅持「做對的事」,正是撕裂台灣社會最強大的力量》
這幾天社運圈最熱門的爭議,便是地球公民基金會選在蔡英文競選總部造勢活動的當天,從自家辦公室的窗戶垂下了一幅抗議的旗幟。好巧不巧,地球公民基金會的辦公室就正好在蔡英文造勢大會舞台的上方。造勢會場上情緒高昂的蔡英文支持者,氣到打電話叫警察破門進入基金會收起抗議旗幟。
地球公民基金會抗議的,是民進黨不肯在這個會期通過礦業法。環保團體認為這個會期明明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趁大選前通過這些保護環境的重大法案,民進黨卻因為害怕激起保守陣營反彈的選舉考量而讓法案擱置。
民進黨的支持者則認為韓國瑜來勢洶洶,香港的情況也顯示中國威權統治的可怕。地球公民基金會的抗議行動,足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影響蔡英文的選情,危及民進黨支持者在意的國家安全。
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雙方的支持者在網路上互相攻訐。社運圈的人士認為,地球公民基金會打從馬英九政府的時代就參與台灣的社會運動,在318學運中也有出力,這樣為台灣長期付出的社運團體有權利爭取自己重視的議題。民進黨支持者則認為地球公民基金會不識大體,大敵當前還製造會影響選情的爭議。
這場爭議突顯了台灣這一屆(2020)的大選中,除了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對決之外,另外還有一個無處不在的重大特徵,那就是台灣社會越來越嚴重的撕裂。
過去台灣社會因為國家認同上的差異,大致分成偏向「統一」跟偏向「獨立」的兩大陣營。但在今年的選舉中,兩大陣營彼此之間都出現了進一步的分裂。像是國民黨支持者中,就出現了「韓粉」跟「知識藍」的對立。
「進步勢力」的裂解
不過這篇文章想聚焦的,是所謂的「進步勢力」在這屆選舉中裂解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派系,彼此之間相互攻擊。這些相互攻擊激烈的程度,甚至更勝於他們對彼此間共通敵人的攻擊。隨著時序的推進,這些派系還在進一步裂解成更小的群體互轟。
這裡講的「進步勢力」如果以台灣這十年的脈絡來看,大概是從2012反媒體壟斷運動開始集結,到2014年的318學運趨於成熟,2016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算是進步勢力團結的高峰。
這股力量促使2014年柯文哲靠素人參政的身份選上首都市長,2016年民進黨第一次在國會過半,也促使了以時代力量為首的「第三勢力」成型。
但是隨著民進黨的全面執政,這股「進步勢力」也開始隨著各種政策上的衝突開始裂解。第一次比較大型的分裂是柯文哲提出「兩岸一家親」的中國政策,開始跟民進黨政府分道揚鑣。
隨著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提名姚文智與柯文哲競爭,更讓兩邊的支持者出現嚴重對立。柯文哲也在這次大選中組建「台灣民眾黨」,直言在這次大選中的目標就是要促成「藍綠不過半」。
時代力量跟民進黨也從「一例一休」的爭議開始出現裂痕,這個裂痕到了今年(2019)年中,黃國昌爆料蔡英文總統專機上有國安人員夾帶私菸後檯面化,最後導致以林昶佐為首,主張親民進黨路線的時代力量黨員紛紛退黨。
除此之外,過去被歸類在「泛綠陣營」鐵票的「台派」(舊稱獨派)也出現裂解。隨著今年初民進黨初選賴清德的失利,一部分賴清德的支持者在選後開始緊咬所謂的「論文問題」不斷質疑蔡英文的學歷與道德操守,進一步組織了「喜樂島聯盟」嘗試推出呂秀蓮角逐總統,最後因為連署人數不足門檻提名失敗。
上面所舉的幾個例子是檯面上比較大的裂解,除此之外在過去進步力量的「同溫層」中,還發生更多小規模的裂解。像是針對「中國對台灣發動資訊戰是不是假議題?」在今年年中就有兩派立場上都擁護台灣主權的人馬在一陣廝殺後化友為敵。
特別有趣的是作者近日觀察到,針對近日香港「反送中」抗爭中出現的衝突,就連立場同為「右派自由主義者」的同溫層都出現分歧。一部分的自由主義者站在反對威權的立場譴責香港警方,但另一部分則基於右派反對社會動亂的保守性格譴責抗爭群眾。
同樣的裂解也在「左派」發生,支持台灣獨立的左獨派認為香港的抗爭是對中共極權政治的反撲,但支持兩岸統一的左統則認為香港抗爭是歐美帝國主義煽動的陰謀。近日甚至有過去長期耕耘性別議題的左統派大學教授,出言譏刺香港遭受警方強暴的年輕受害者,引發性別議題同溫層的一陣論戰。
雖然左統派在國家認同的立場上與大部分的「進步勢力」並不相同,但過去在大大小小的社會議題上雙方都會合作,甚至就連318學運的場子裡,都可以看到左統派主辦的街頭論壇。但左統派過去和其他進步勢力點滴累積的合作基礎,在今年也迅速地流失。
隨著各種分裂,「英粉」、「柯粉」、「昌粉」等等亂七八糟的分類名詞也應運而生,隨之而起的「英癡」、「柯屁」、「加蔥力量」種種五花八門的罵人名詞也紛紛出籠。從這些現象,都可以看到今年幾乎可以稱為進步勢力的「裂解年」。
這種神秘的現象如果我們從神秘主義的角度,或許可以用土星與冥王星合相帶來裂解的力量加以解釋。但如果我們站在世俗的角度,又要怎麼解釋過去站在同一陣線的戰友,今年卻紛紛反目成仇,互相撕破臉的奇妙現象呢?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過去曾有一篇分析英國在脫歐之後政治陷入迷走狀態的文章。認為英國脫歐的困境主要是因為各個脫歐勢力對英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各有各的遠景規劃,各派之間只有在「脫歐」這件事情上有共識。
所以在脫歐公投過關後,各派互相牽制,導致英國無法凝聚出一個有共識的脫歐方案,讓英國政治空轉至今。
台灣進步勢力近年來面對的困境,其實也近似於英國的脫歐派。在2016年進步勢力之所以能夠上演大團結的高潮,原因是出在當時各派面對馬英九推動的政策都有所不滿。這也讓國民黨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成為了進步勢力跨派系的共通敵人。
當時一句流行的「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正好可以作為那個時空背景的最佳註解。
但是在國民黨真的被打垮之後,進步勢力的每一個成員,都夢想可以在嶄新的政治環境中大施拳腳。這股對「新政治」的期望,便是後來造成進步勢力裂解的動力。
以支持喜樂島的台派為例,他們認為民進黨既然全面執政,理應透過行政跟立法對國民黨在威權時期的作為進行全面清算。同時還給在他們眼中是由於「司法迫害」而入獄的前總統陳水扁清白。甚至是更進一步推動正名制憲,直接把國號改為台灣,廢除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啟動建國程序。
因為蔡英文都沒有做到上述提到的任何一點,因此在這些台派的社群中,不乏認定蔡英文已經被中共收買的陰謀論在私下流傳。至於後面引爆的論文案,便是這股不滿在找尋一個借題發揮的突破口。
至於立場偏向左翼的進步勢力,則是不滿民進黨政府在社會議題上不夠「進步」
。像是勞權支持者抨擊蔡英文無法堅持「一例一休」保障勞工權益;環團認為政府在空汙等環境議題上做得不夠多;又或是黃國昌的支持者認為,蔡英文上台後沒有大刀闊斧的剷除國安單位裡的黨國官僚,所以概括承受私菸案帶來的政治損傷也只是剛好而已。
而偏向右翼自由主義的人則認為政府在掃除市場障礙、開放創新上做得不夠。不滿政府壓抑房市,管制共乘平台、外送平台。無論左翼還是右翼都認為政府在「改革」上做得不夠,所以都口徑一致地批評民進黨政府。
原本這在民主國家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妙就妙在政府也不是真的沒有在改革。年金改革、轉型正義、推動同婚還有功敗垂成的一例一修,都激起了不同的保守勢力相互團結。
保守勢力的團結跟進步勢力的裂解,在去年年底形成了所謂「反民進黨」成為全民最大黨,不只讓民進黨輸掉了縣市長大選,也讓進步勢力提出的公投全軍覆沒。
一朝權在手,就能令來行?
民進黨作為執政黨,被民意監督批評是正常的現象。有趣的是這些「批評」的基準,是各個派系將自己理想中的政策「願望」投射到現實的政策上,再去批評願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又由於每個派系的願望都不相同,甚至彼此矛盾,於是在罵完民進黨後,各派系間就開始互罵。隨著互罵逐步累積彼此間的仇恨值,最後開始刪臉友老死不相往來。
如果我們認真思考,其實這些爭吵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
完全執政,就能「徹底執行」某個立場的政策。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就可以明白這樣的觀念太過於一廂情願。我們前面說過民進黨在2016年全面執政,是因為進步勢力的整合,但組成進步勢力各派眼中的「進步」完全不同。像是左翼跟右翼主張的「進步」政策,其實都是對方眼中的「反動」政策。
又像是關注性別議題的人,不忍心看到有同志等不到修法就過世;然而關注台灣獨立運動的人,同樣也不忍心看到台獨運動的前輩看不到台灣獨立就過世。就算我們不看改革訴求彼此矛盾的情況,在改革能量有限的狀況下,推動某個領域的改革,也一定會排擠到可以用在另一項改革的政治資源,影響另一項改革實行的速度。
有人或許會覺得,改革不就是一聲令下,其他人照做就完成了?既然蔡英文選上總統,民進黨也是國會多數黨,改革理應不會遭遇任何阻力,怎麼需要耗費政治資源?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要忘記,就算民進黨在2016年勝選,台灣還是有接近一半的民眾,是支持跟進步勢力相對立的主張。難道我們能夠直接無視這些人的政治立場?或是換個角度想,如果為了「做對的事情」忽視反對改革的聲音硬幹,改革就能成功嗎?
改革靠「做對的事」就能成功?
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我們來舉個唐朝改革的例子就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歷史課本都有教,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最大的問題在於「藩鎮割據」。所以對唐朝來說「對的事情」指的當然就是政府要想辦法從藩鎮手中收回權力。在安史之亂後,唯一達成過這個目標的改革只有唐憲宗時期的「元和中興」。
唐憲宗是依靠政府權力強行硬幹達成這個目標的嗎?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唐憲宗的爺爺唐德宗在繼位初期,也曾經想用強硬的政策要求藩鎮交出權力,最後激發了「涇原兵變」叛軍攻入長安,唐德宗險些被殺,從此之後對藩鎮只能採取消極姑息的態度。
唐憲宗的爸爸唐順宗也曾經重用王叔文,還有國文課本上常出現的柳宗元、劉禹錫等人以「揭弊」的方式推動「永貞革新」,但只推行了146天就在藩鎮跟宦官裡應外合的政變下被推翻。
唐憲宗一開始的改革也是採取強硬政策派軍隊硬幹,順利解決掉西川跟鎮海兩個比較弱的節度使。但硬幹政策用在真正有實力的「河朔三鎮」時就吃土了。西元809年成德節度使王承宗造反,唐憲宗動員全天下各地的兵馬剿了兩年,卻怎麼都剿不平。
這個謎團後來被白居易揭開,白居易在西元810年上呈唐憲宗的奏章裡,揭露其他藩鎮其實都不想看到造反的藩鎮被消滅,因為大家都是利害關係一致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最後效忠中央的藩鎮都叫自己派去的將軍只要打幾場勝戰意思意思應付就好。
而且大家發現戰爭拖長可以騙到中央分發的軍餉之後,更讓打假戰爭成了一門「生意」大家一起造假發大財。
這時唐憲宗也發現如果繼續硬幹,最後反而會把更多節度使都逼去王承宗的陣營,最後重演爺爺唐德宗被叛軍趕出長安的慘劇。於是唐憲宗決定暫時裝孫子,替王承宗「昭雪」冤屈,說是政府誤會他了。
但唐憲宗並非放棄改革,而是暗中累積資源,並且跟心腹智囊李絳研究藩鎮間的利害關係。終於在西元812年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時,成功利用藩鎮內部權力結構的矛盾,策反魏博大將田弘正(田興)轉而效忠中央。
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故事就是以唐憲宗時期魏博鎮田季安、田弘正等人的恩怨為背景。
這次策反破壞了河朔三鎮間的利益共生,魏博的位置正好位於當時野心最大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還有淮西節度使「吳元濟」三者的中間。
田弘正在日後的戰爭中,派軍支援中央政府力攻這三個節度使。最後吳元濟被捕後送長安斬首,李師道戰敗後被叛變的部下殺死,王承宗嚇得自動跟中央請降。
唐憲宗終於真正平定各地節度使,成就唐朝最後一次大一統。但這次改革前後花了超過10年的時間,還經歷數次向既得利益者屈辱性的退讓(皇帝承認討伐造反的叛軍是「冤枉」他們)。
其中最重要的策反田弘正這步棋,源自於唐憲宗的智囊李絳發現每個節度使死後,麾下部將都會為了「權力」跟「保命」這兩個核心價值而互相爭奪節度使的寶座。而中央改革的核心價值則是希望節度使能夠擁護中央的「權威」。李絳認為只要能用中央的權威,保障某個部將既得到權力又能保命,他就會轉而擁護中央。
李絳的謀略便是用計調和雙方的核心價值,促使田弘正擁護中央,讓改革成功。
可能有人會說:
唐朝的節度使有軍權啊,現在台灣反對改革的人又不會舉兵造反,改革硬幹就硬幹有什麼好怕的?
但我必須說,以現在台灣面對的內外形勢,政府如果為了改革硬幹,情勢將會比當年的唐朝更加危險。首先,我們是民主社會,不可能像過去威權時代白色恐怖那樣,把抗拒改革的人通通綁去淡水河槍斃;也無法像唐朝那樣派軍鎮壓後,把帶頭的人拖到長安的獨柳斬首示眾。
再來,唐憲宗當時只要面對反改革人士的互利共生,台灣不只要面對同樣的情況,還要面對強大的外敵「中共」的見縫插針。
藉機見縫插針的「統戰」
這裡就要再稍微講解一下,什麼叫做「統戰」。
大家雖然很常聽到統戰這個詞,但不一定真的了解他的意思。如果望文生義亂解,「統戰」很容易被理解成「中國為了統一台灣所進行的作戰」。但這樣的解釋是錯的,統戰是源自蘇聯的一種革命策略,意思是:
把一切政府的敵人「統一」起來推翻政府。
這也是毛澤東常說的「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現在中國「政協」的前身「政治協商會議」就是在國共戰爭時期中共的統戰組織。中共利用這個組織拉攏所有反對南京政府的人士,包括被國民黨打垮的前軍閥、國民黨內鬥落敗的失意政客、甚至是追求民主的自由派人士。中共先利用他們一起打垮南京政府,之後再藉著「鎮壓反革命」、「反對右派」、「文化大革命」種種名目分批處理掉這些利用完的人士。
這一套具體應用在現在的台灣,就是中共會試圖拉攏所有對政府不滿的勢力。用虛幻的承諾跟一些資源,結合他們一起擊潰中央政府,讓台灣政局陷入混亂。這時在政府改革中吃虧的人,很自然會變成中共攏絡的對象。
像是因為親共而備受爭議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吳斯懷,就是反對年金改革組織「八百壯士」的副指揮官,代表的就是不滿年金改革的勢力。其他像農會跟漁會這些政府改革的重點目標,同樣也成為中國統戰的重要對象。
2018年有週刊揭露,統促黨積極佈局宮廟作為統戰據點,在這件事被揭發的一年前,民進黨在2017年為了改善空污問題推動的「減香運動」幾乎得罪了全台灣所有宮廟。
雖然我們還無法證實某些宮廟接受中國統戰,是因為減香運動帶來的不滿。但從共產黨一貫的統戰戰略,卻完全可以解釋統促黨為何會選擇以宮廟作為統戰目標。
但你要把中共滲透的問題,完全怪到那些因為改革而利益受損的人身上嗎?這個想法恐怕也有問題。如果我們今天期望台灣是一個民主的「國家」,難道不應該讓每個「國民」都覺得自己的願望跟理想有被實現的機會嗎?
如果一個國家內的某個族群,他認同的所有理想跟價值觀都被其他人否定。這時境外的敵國對他伸出援手,承諾會協助他實現他的價值跟理想,這時能不動搖的人又有多少?
不能硬幹要怎麼改革?
談到這邊,有人可能會覺得難道因為這樣,我們未來就都不推動改革了?
當然不是這樣。而是在推動改革前,我們要真正面對台灣社會「價值多元」的事實。所謂的價值多元,就是承認這個社會就是同時有進步跟保守、左翼跟右翼、甚至是不同的國家認同。
如果所有的改革都是往單一的價值方向硬幹,不留任何餘地給不同價值的人,不只是撕裂這個社會,也是在幫中共之類的境外勢力製造潛在的合作對象。
社會每個群裡都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與次要價值,雖核心價值無法放棄,但我們應該認清在核心價值之外,我們可以放棄次要的價值,讓社會不同群體彼此間有可以合作、交換的空間。
以之前為了空汙問題推動的「減香運動」為例,環保團體的核心價值是「降低空汙」,宮廟的核心價值是「維護信仰」。
更好的改革方式不是用行政命令硬要宮廟放棄拿香拜拜,而是尊重各宮廟的信仰,以傳統儀式請示神明。如果神明指示願意配合政策改採其他方式接受信徒膜拜自然很好,如果神明不允,那可以再研議用補助增設空污設備等其他方式處理。
上述的方式,可能會引發某些人的不滿。這些人會想「宗教」只是一種人文活動,空汙卻是有科學證明的全球問題,為什麼推動空汙政策要遷就「神明指示」。
問題在於,會這樣想的人本身就不相信傳統信仰,而這樣的想法等於是把不信傳統信仰者的價值觀,強硬要求相信傳統信仰的人全盤接受。
如果「改革」是像上面這麼一個改法,也難怪改革會遍地荊棘,人民會撕裂崩解。就連唐朝有無上權力的專制君主,都要想辦法摸透他想改革的對象,爭取他們的「擁護」才能讓改革成功。
就算你的價值觀是萬世不移的真理,你要怎麼寄望沒有無上權力的政府可以靠硬幹,強力的要不同的群體全面地接受你的價值觀。
不只是空汙跟信仰的衝突,包括左派右派、獨立統一、進步保守等各種衝突也都是如此。擺出「漢賊不兩立」、「除惡務盡」的強硬態度彼此攻擊無助於推動改革,只會讓不同價值觀的人因為仇恨而彼此牽制。更會削弱台灣社會面對外來勢力挑戰的抵抗能力。
以星座神秘學來說,今年的撕裂只是因為土星跟冥王星合相,到了明年就會過去。但真正要重新凝聚台灣社會不能寄託星座,必須要靠我們彼此願意放下「勝者全拿」的觀念,真正給不同價值觀的人合作的空間。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如此人生」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立青
內容簡介:
台灣人笑貧又笑娼,
笑貧就可以不去面對社會不公,
笑娼就可以無視於結構壓迫。
這是人造的階級。如此人生,欲哭無淚。
《做工的人》林立青為邊緣勞動者發語,以金石作聲。
八大女孩、酒促小姐、夜間工人、失業廠員……,社會暗角的笑、淚與傷,以及被視而不見的一切,說出來哀傷,卻真實存在。
女孩穿著墊出乳溝、短裙搭超高跟鞋的酒促制服,迎向一整桌男客,人身安全只能靠老天保佑,因為醉翁當然意不在酒,更沒人在乎深夜裡,她因腳底板抽筋的啜泣。
「好手好腳就能做工!」中年失業者帶著誤解轉行,卻因專業掛零、體力太弱,在工地窘態百出,受盡奚落,但工廠一夕關門,成為「很棒的工人」是他們最後的出路……
清潔婦每年都得乖乖簽下自願離職單,才能繼續被雇用,那一年,她拒絕簽名,公司竟讓另一個同事「合法」代簽而解雇了她。基層勞動者,真的就只能認命嗎?
社會把他們擠壓至最邊緣,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然後指責他們不夠努力。
「八大女孩」認真工作卻不受尊重,大眾一方面喜愛消費女性的青春肉體,撇過頭又輕視以此為生的人。夜間鋪路工以毒癮換取溫飽的可能,然而當工作沒了,徒留傷悲難戒。工地師傅流行傳長輩圖刷存在感,只為告訴大家「我還在」,不讓生活把自己遺棄。
階級乃人造。沒有任何人應該為自己所處的境遇背負原罪。林立青真誠、平實地道出他們的故事,但這些當然不只是故事。
本書特色:
◎《做工的人》讓社會第一次聽見工地圍籬內的聲音,不卑不亢,不掙同情,觸發大眾抛開長久的偏見,學習平視地去理解。
《如此人生》則將視野移往幽微角落,「市場養大的孩子」林立青寫下邊緣勞動者受大社會的正當性所擠壓,相較之下擁有的資源極少,他們認命地承接輕視,或者他們不甘示弱地拚搏──儘管他們長久以來被視而不見。
◎林立青說:「當細節愈多時,人們愈能理解『另一個世界』的人在做什麼,也愈能夠彼此理解,進而同理對方。」所以這些故事,他要繼續說下去:
*身為邊緣勞動者,能有的選擇真的不多,能預支就預支吧,有啥能做就做吧,人生無奈,但活著總還有些希望。
*現實的歧視赤裸而明顯,社會在塑造女性的美德樣貌時,對於無力選擇的人也是一種壓迫。她們只能讓自己堅強。
*社會是殘酷的,無論對於年長或年幼者,這社會給予弱勢者的機會愈來愈少。掌握資源的人所做的永遠是把資源掌握得更牢。
*「學歷並不是唯一能讓你被看見並且認證的管道,更重要的是你的應對、能力和經驗。」這麼說著,我卻有點心虛,因為我很清楚,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理解這樣的說法。
*任何人都是靠著自己的天賦能力,或外貌、身材,或者體力、耐力,又或是聰明才智、口才、觀察力等,在社會上謀生,只是由於大眾接觸的深淺、社會對於不同職業的保障與關注,而有不同差異。自身的長處,又為什麼不能作為謀生與改善生活的方式?
作者簡介:林立青
本名林亞靖,1985年生,畢業於東南科技大學進修部土木工程系。
是景美市場養大的孩子,如同台灣人的生產履歷般,照著考出來的分數選擇學校,照著這樣的模式一路讀完了私立科大。畢業後拿著文憑進了工地,擔任監工十餘年,既是第一線管理者,也周旋於業主、雇主、公部門等各路牛鬼蛇神之間,接受了社會不公,相信法律、制度和習慣都會造成現實社會的壓迫。
由於發現「大多數的人真的不懂工地」,於是決定「寫到別人懂」,相信深刻的描述可以引人同理,進而減少誤解和歧視。
著有《做工的人》,這是第一本由現場視角為工地師傅的尊嚴發聲之作,甫出版便登上各大暢銷排行榜,引發各界熱切討論與持續關注,榮獲2017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2017Openbook好書獎「美好生活書」,以及2017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最想賣」、「年度最期待在地作家」。並售出簡體中文版,為新浪好書榜、中華讀書報好書榜等暢銷好書。
他會寫作的原因只是想找回真實,因為多次祈求仍不可得一個不需說謊的人生後,唯有文字是最好的卸妝品:將平日堆疊在自己和周遭人的謊言、謠言一句句抹去,留下一個完整如初,卻又無法訴說感受的現實人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AbG6iamCDM/hqdefault.jpg)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ong Wai Man
大陸爆發豬瘟疫。這類疫情,在中國大陸,會蔓延得很快。因為大陸人連地溝油都賣,怎會浪費死豬?
最初出現在東北,幾日間,已經傳到廣東了。
豬肉,是華人主糧食,從南到北,東到西,除了回教教眾,都慣以豬肉配不同食材。所以,這一輪恐慌可以預期。
貿易戰的影響,在民生開始浮現了。
十四億人口,大陸的糧食生產供應,不足以應付需求。
主要都要靠入口。
對付美國對中國貨品的懲罰性關稅,習近平聲稱以牙還牙,但中共手上的「牙」不多,另類報復,靠大陸的官僚刁難絕藝出動了。
對於美國貨,中共的海關都盡力極仔細的檢驗。不是抽樣檢查,是每箱每箱的開箱檢查。
尤其是食物。
任由新鮮變壞,反正排隊,讓美帝見識中國大陸官員的認真嚴謹。
官僚手段在華人世界熟能生巧,但市場仍是有需求。大陸人,面對市場又以靈活走位見稱。
美國豬肉不好買,也引來官僚系統的刁難,那便入口俄羅斯豬肉,以應需求。
俄羅斯豬肉,因年前有瘟疫而禁止進口大陸,今次因應中美貿易戰,不買美國豬肉,便破禁向俄入口豬肉。
對於貿易戰,大陸人的態度一向這樣,不買美國大豆,可以向巴西買,向阿根廷買;不買美國豬肉,難道俄羅斯沒有豬肉?有錢,怎會買不到東西?
今次的「非洲豬瘟」,隨著俄羅斯豬肉進入東北,很快便南下廣東了。
中美的戰爭,由貿易開始,但不是只局限於關稅層面,你罰我的貨品,我罰回你的貨品,奉陪到底這麼簡單。
上周末(24日),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名為「中國的海外統戰工作」報告,確認董建華為共諜,在美國搞統戰工作。
對香港人來說,這其實不是新聞。老董搞這麼多的基金會、智庫,難道只是聯誼感情麼?不過,經由美國國會出報告,點名老董那些什麼「中美交流基金會」的活動,實屬罕見的。
那些為老董奔走的一大堆香港名流,開始想想自己的處境了。何志平仍在紐約拘留,尚算安全;像黃桂芬這樣下場的,幫共產黨做事的人,應聽過不少吧!
老董身邊,那一大群有頭有面的人,本身衣食豐足,兒孫齊整的,為什麼仍走這樣的渾水?
這種聯繫海外華人勢力,配合強國崛起,影響世界的,還有惡名昭著的「孔子學院」。
老董的基金會、智庫,向一般人派錢。所以你見到那些反共幾十年,未到九七,急急移民的名人,近年都一百八十度晚年親共,大讚習主席和黨中央。因為親共有著數,華人晚年一般又貪錢。
孔子學院派錢的對象,是大陸留學生和學者。
孔子學院和孔子無關,就像「日本財務」和日本無關,「巴黎毛冷」和巴黎無關一樣。但孔子的名稱好用,因為劉曉波,北京自己搞了個孔子和平獎,對沖諾貝爾和平獎。
「孔子學院」最初騙了外國人,批准他們在大學校內設立,有各式各樣的獎學金,由大陸留學生申請。
漸漸大學方面發現,這些「孔子學院」不是研究四書五經,也不會研習什麼論語、繫傳。他們派錢給大陸學者,收了錢便用他們的方法盜竊大學同事的研究成果。
特朗普早前說,基本上每一個在美的大陸留學生,都是間諜,原來是基於這份報告作依據。
這些大陸學者學生,有幸去到外國名牌大學,文明社會,面對知識的薰陶,民主自由的吸引,卻寧願收中共錢,為虎作倀!
老董八十多歲,賣了家族公司,拿了三百多億,有子有孫,不安享晚年,卻日夜奔波,為禍香港,為禍人間!
為什麼?
孔子死後,幾位高弟,繼承了孔子的志願,開班授徒,承傳孔門學問和精神。
但每人性格不同,背景各異,雖說都是發揮孔子智慧,但往往演繹不同。
子夏說:
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對學生說,大原則不能超出界限,要堅持,不能隨便更改;至於一般的小毛病,人人都有,不要過份苛求了。
子游聽到子夏上課這樣說,便譏諷說:
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以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游說,子夏咁教學生,做些基本生活需要就OK. 但這些只是末節而已,根本的大道理未教啊,怎麼辦?
他是譏笑子夏沒有教學生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抱負。
我們留意子游說,基本教育那六個字:洒掃、應對、進退。
表面看,這六個字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它就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生活教育,人格教育。
如何做一個人,先從這六個字做起。
未識字前,先從這種生活規範學起。進一步十歲八歲才學認字,到十八歲,才學大人之學。
將來無論是王侯將相,名商巨賈,販夫走卒,都要生活。
所以,先學做人的知識,培養做一個人,然後再學高深的修養,這便是大學之道。
今日我們只重視功能性的知識,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鋼琴、小提琴、色士風、各式樂器,三五個學位、碩士MBA,去過天涯海角旅行,住過不同的酒店,吃過各地美食……
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洒掃、應對、進退,小時沒有學,大時學不了。
沒有這些做人的基本,政府出事了,企業出事了,社會出事了,家庭出事了,整個時代都出事了。
共產摧毀了中華文化,中共又摧毀了人的基本價值和人格,所以,大陸無論什麼階層,什麼學歷,有錢沒錢,一概不懂得這幾個生活的基本要求:洒掃、應對、進退。
北京要香港盡快融入大陸,大灣區要模糊香港的存在,曾鈺成要求基本法賦與中聯辦的地位和角色。
你要保留香港的價值?
像陳浩天這樣,說說港獨是沒有用的。
從一個人的基本做起,訓練自己從「洒掃、應對、進退」做起吧!
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貿易戰 #豬瘟 #孔子學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M9xrTmJbpY/hqdefault.jpg)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家的對話新書介紹 #張瑜良總監專訪
第一本,以設計出發,一次解決風水、改造的居家滿分提案
讓家居更美好的答案,就在設計的細節裡
質感格局x完美氣場x風格選物的幸福論
室內設計師,是安心好宅創造者。
好的家居,呈現人和空間的情感交流,身心靈與物件的安頓關係。
當房子外觀被架築起來,美好故事的後續,才正要開始……
家是我們最初的宇宙,一個真實的宇宙,如果我們親密看待自己的家屋,即使最破落簡陋的落腳處也有美妙之處。──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
*設計師,這裡有煞如何解?
對於溫馨居家的想像,您是否有過以下的疑慮:
「我的房屋進行裝修,對於空間枝微末節的要求,難道錯了嗎?」
「風水老師說不行,設計師卻堅持,該怎麼辦?」
「陽宅老師說形煞,對門有凶、穿堂破財,如何能解?」
台灣寸土寸金,買房裝修,可是一輩子的決定。但是若被長輩說上一句:這裡有煞!就得耗費金錢精神,修這裡補那裏,原本家的完美想像,不免出現裂痕。
其實,陽宅形煞問題,是可以用建築室內設計上的專業,不用浪費大筆鈔票或心思,就能改善或化解。
建築空間設計職人──張瑜良,執業迄今已逾十五年,將自學校所學、實際工作經驗,並應證陽宅學原理,結合專業技術,一次解決設計和風水上的種種宜忌,提供量身訂做的裝修改造方法,成就一棟美學陽宅。
室內設計的本質不只是技藝,還是一份志業。
面對設計與陽宅相互牴觸時,唯有找到平衡點,才不會在設計人與陽宅老師之間,蠟燭兩頭燒,仍得不到最好的解惑,將健康家居越推越遠。
*本書特色
◎ 看專業設計師,如何在寸土寸金的空間建案中,運用周延的設計概念,化解各種風水疑難雜症,既不花大錢,又保有空間美學!
◎ 精選九大案例,以及居家、辦公、庭院、臥房等各式好宅空間規劃,從案例學細節,清楚明白,一網打盡!
◎ 設計職人不藏私,第一手大公開!嚴選室內設計實景照、平面圖,無論大坪數或小坪數,高雅簡約或溫馨鄉村,是最佳的參考資訊。
作者簡介:張瑜良(建築空間設計職人)
正統美術設計科班,名校復興美工室內設計組畢業,因緣拜師精研下,又集後天陽宅學背景,執業迄今已逾十五年,作品多次在市場上獲肯定,規劃過熱銷的接待中心、樣品屋、實品屋、豪宅、婚宴會館、診所等。
▲學歷:
復興美工 室內設計組
中華科技大學 建築製圖科
師承玄林大師後天陽宅學
▲經歷:
新竹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 創會理事長
新竹市張廖簡宗親會 第六屆總幹事
國際獅子會MD300 台灣總會認證講師
新竹市光輝獅子會 第十九屆會長
新竹市中山義消分隊 第五屆顧問
中華民國獅子會秘書協進會 首屆財務長
國際獅子會300G1區2014─2015瑞獅會刊社 社長
國際獅子會300G1區2016─2017講師團 團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Cz3uFiJC8k/hqdefault.jpg)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被高虹安歧視學歷林智堅:我就是中華夜間部畢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日前以「不像什麼 中華大學 夜間部,才要去做台大碩士灌水」一番言論,引發戰 學歷 風波。被高虹安劍指的新竹市前市長 林智堅 ... ... <看更多>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反學歷歧視! 林智堅:我是中華夜間部畢業|華視新聞20221001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之前駁斥博士論文抄襲的指控,更酸說自己不是像什麼 中華大學 夜間部,砲火猛攻前新竹市長 林智堅 !而 林智堅 周六首度公開 ... ... <看更多>
林智堅中華大學學歷 在 [新聞] 林智堅擁2碩士學位自曝高中叛逆考兩次大-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