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迷訪談計畫終於要進行到第二篇,是嫁到京都的Esther的故事和她的京都,因為內容太多,所以全文我分上下兩次分享,想一次全部看完整圖文的朋友可以直接點留言網址觀看喔。
2021京都迷訪談計畫(2)-Esther從香港到京都的緣分。裏京都的生活與視角(上)
網路的緣分是很微妙的,Esther是一位香港人,後來因緣分嫁到了日本,住在京都,Esther在美國唸建築,論文和茶室有關(這與她之後在京都生活似乎冥冥中連在了一起),老公是已經不多的京都数奇屋大工さん,Esther現在在京都大學任教,有一個可愛的男孩。
我和Esther是因為我經營的京都粉絲團-癒旅京都而認識的,當時應該是要獨立出版一本京都散步的書而有所聯繫,後來,我和兒子剛好要回京都,那一趟的旅行,在京都碰到前所未有的大雨(2018),住在鈁屋(2020年1月準備停業),兒子每天都問我說,雨那麼大,房子會不會垮下來XD
那年回京都時,原本和Esther有聯繫,說不定可以見面,也可以讓孩子認識玩耍,那時候才知道Esther原來住在高雄的古民家(超過百年),和Esther聯繫時覺得她是個誠懇熱情的人,本來她還問要不要她開車到京都市載我們去她家玩,後來因為天氣不佳,又覺得不太好意思,所以沒有見到面。(雖然其實很想去150年的古民家玩,哈)
不過也因此後來因為臉書,常常知道對方的動態,看到Esther常常帶著自己端莊有氣質的孩子,四處在京都文化體驗與旅行的事情,而且做的事都是平常在台灣的孩子不太可能接觸的文化活動(不虧是京都的孩子,哈),像是茶道、書畫、騎馬等,去的很多店家也都很京都很厲害,很多都是自己還無法踏足的領域,Esther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很投入,深感佩服。
這次的京都迷訪談,我邀請Esther,她也二話不說的答應,而且因為她中文非常好(後來才知道,她在香港長大時,就會讀台灣出版的幼獅文藝,真是太厲害了),所以下面這些訪談文字幾乎都是她自己打的,從Esther的訪談與回答中,收穫很多,也大開眼界,她與孩子的京都生活,感覺都是很裏京都的,如果是外國人不容易接觸的,而且她喜歡谷崎潤一郎、壽岳章子和川端康成的書,我也覺得很有共鳴。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香港人,現於京大教建築,來京都前,我是在美國紐約及三藩市的。畢業論文和茶室有關,也令我找到畢業後的工作,有份設計森美術館。丈夫是数奇屋大工,最近的項目位於山梨県惠林寺,但不是只限於京都或茶室。
香港雖不像台灣般曾被日本統治,,但自七、八十年代始有不少日本百貨公司林立於銅鑼灣,例如大丸, 雖然已經消失了幾十年,,那裏的小巴站仍是稱為「大丸」。以前還有不少日本餐廳, 例如水車屋以及大丸旁的食街, 回想起來就像是先斗町的縮影,木製格子裏透出來的燈光, 讓還年幼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
大學生時用JR Pass和妹妹從北海道玩起,只記得京都好熱,,巴士站的方向又難辨別,當時是抹茶雪糕不離手,也穿了自以為是的和服在清水寺一帶逛(其實是媽媽當年在機場買的日式睡衣。) 真是鬧出了不少笑話。有好心的店家送了飾物給我,但當時我不懂日文,別人想提醒我什麼也無從說起,當年住的是東山三条的青年旅舍,雖只是YH,但也有木造的大浴場,早餐的乳酪也令我很驚艶。當年旅行主要是吃拉麵,看旅行書常去京都駅東的本家第一旭。
之後在美國留學,論文與日本茶室有關,在三藩市工作時的美國人同事是京都迷,曾於京都住過,也有本地朋友,其中一位是在三藩市的Asian Art Museum建築茶室時認識的年輕大工(後來的老公),之後我到京都旅行,難得彼此都那麼喜歡日本茶室建築,便結了婚,之後就在大學任教建築,一連串事件要多謝那位喜愛京都的美國同事,結婚時我還是不太懂日文,真是很多難處,也多得各方信任。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嗎?或是和家人在京都的一天?
普通的一天真是和在任何地方差別不大,要說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京都的時刻,那是每天駕車出入時會經過仁和寺的二王門、龍安寺、金閣寺及大德寺。返家的時候會看見高雄的北山杉林(與電線),家裏也有庭園,不同於香港或三藩市, 四季的變化很明顯,會下雪,也偶有地震,還有不少野生動物。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結婚時,自己從未見識過日本婚禮,卻又要一邊聽一邊中英翻譯給來賓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有地方譯得不好還給有見識的日本長輩恥笑,那一刻還發生了地震,是在吉田神社,原本想偏僻些靜些, 卻也不幸在儀式中有人來參拜及投幣。我是想桜花盛開時結婚, 但老爺奶奶要大吉の日,結果是残桜都好過無。那天對我來說真是一期一會的世紀盛事,幸好天晴,日本的長輩,也有非常不贊成我嫁來京都這個全日本最傳統的地方,她們怕我會像雅子妃般患上抑鬱症,暫時還未有大問題。
最初學懂穿和服時,曾熱心(及膽粗粗)在香港的日本領事館及理工大學借地方交流,之後有次不知是穿了和服還是浴衣走過銅鑼灣的鬧市,引起不少騷動,尤其是外國人指着我說 "Kimono! Kimono!" 還追着影相, 好像在花見小路見到舞妓さん一樣。相反在京都, 我們黃皮膚的穿和服才沒有人理會,裏千家的金髪碧眼或是黑人同學穿和服便會引起注目。
以前,有幸參加過裏千家今日庵的新年茶會,我們外國人與一班美麗的年輕小姐同席,原來是本地名媛的菫會,人人穿着美麗的振袖,雖同席卻又不可交談,雖盛裝卻又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個人」,和外國的派對很不同啊!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曾參加過的各式茶会及茶事,包括無隣菴、下鴨茶寮、関西Seminar House的紅葉茶会(曼殊院隔鄰)、高雄やまざき旅館的夜咄、建仁寺及北野天滿宮的月釜、梨木神社、大徳寺等等。我們也曾主辦過上賀茂神社的二葉葵展及川床茶会,京都的朋友可說是有不少身懷絕技又有創意,只是現在大家都為人父母或成了親方(師父), 很難像以前般聚在一起只為興趣,以前覺得很例牌又麻煩的義工性質的事,現在是珍貴的回憶。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最喜愛當然是春秋的桜花與紅葉時節,桜花開一新氣象,我們主要是會經過上賀茂一帶,紅葉方面, 我們會四處去。其實丹波的不知名的寺的紅葉才是驚人的美,在京都, 氣候轉變大,天熱、天冷氣温十分極端,感覺和紐約差不多。香港雖是亞熱帶天氣, 天熱與天冷是比京都低高10度,家裏又是傳統木造的古民家(約150年歴史), 媽媽來探我是覺得和睡在街上也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只能於春秋最好天氣時,才可以邀請媽媽來。
原本想像住在山裏, 孩子自自然然隨處可玩,卻原來又不是,秋天紅葉時期高雄嵐山金閣寺一帶一早便有車龍,,我們住在這裏的反而要想想有那裏可以去。難得少了外地遊客兼休校,我們便到了嵐山的竹林、賀茂川沿岸及広沢池周邊踏單車,若不是這樣極端的鎖國狀態根本不可能。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那要看歲數及和什麼人去,哲學之道一帶是較安全的選擇,可以從白沙村莊開始,河原町至祇園一帶有芸舞妓的地方也受歡迎,另外有不少外國朋友是只有一天半天卻又想認識「真正的京都文化」,我建議鶴屋吉信的菓遊茶屋至大德寺一帶。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裏千家、表千家前面的那條小川通,每次去到我都會覺得「這就是我來京都的原因。」有一次我還與學生在裏千家的兜門遇見千宗室大宗匠,他還邀請了我們一衆烏合入內吃茶。可惜的是制度有變, 我也沒再學茶道。甚至老師也已榮休四散。(日本的退休年齡比較起市民的活躍度很低。)
裏千家大宗匠年輕時在夏威夷講學的照片。1951年
當時戰後不久,日本人在美國推廣日本文化是艱難的事。戰時大宗匠曾為戰鬥機機師,有好友為他而亡。他也見盡戰爭的殘酷。戰後他便用一生傳遞「一盌(いちわん)からピースフルネスを」“Peacefulness through a Bowl of Tea”的理念。他是日本的國連親善大使。
此外, 千兩ケ辺一帶。大宮庵是我當年學穿和服的地方,每年9月23日有祭典還有可能見到攝影家水野克比古先生。
9.可以推薦1~2個您最喜歡的京都地點嗎?(寺院、庭園或任何地點都可以)
四君子苑、瑠璃光院。詩仙堂與野仏庵的組合。無鄰菴。陶々舎
何必館、鶴屋吉信、細見美術館、六々堂等。都市中心的小型複合文化商業建築。現代建築中蘊含町屋的中庭設計,以及茶室的季節感。茶室的部分出自名工中村外二(丈夫的師父)。最近看到新聞記載樹木希林生前喜歡來何必館。我個人來說則是更喜歡六々堂的靈活。
京都府北宮津與伊根一帶。令我想起香港的舊地。還可以釣到石班及連子鯛。孩子在香港學過基本的帆船操控, 在宮津與伊根的海上玩得很高興。比常會轉風向的琵琶湖理想。
待續,或點下方連結看全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京都想買價廉物美的東西,不妨到每個月25日在北野天滿宮舉辦的天神市。這個市集以舊物為主,官方情報指共有約1,000個攤檔圍繞着整個天滿宮,走着走着真的有一種走不完的感覺。 商品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古董,從花瓶、食器、門前擺設到羅馬時代玻璃做的鏈墜無奇不有,光是看已教人嘖嘖稱奇。也有不少舊物地攤,從...
「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Cococha日本連線代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討論] 天氣之子廢墟鳥居v.s.林百貨鳥居- movie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新海誠- 林百貨頂上神社末廣社Hayashi #天氣之子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討論] 天氣之子廢墟鳥居vs林百貨鳥居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討論] 天氣之子廢墟鳥居v.s.林百貨鳥居- movi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讨论】 天气之子废墟鸟居vs林百货鸟居- 电影板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天氣]有人會覺得大樓上有鳥居很奇怪嗎?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林百貨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Re: [天氣]有人會覺得大樓上有鳥居很奇怪嗎? -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Gossiping - [問卦] 台灣有哪些日本神社保存良好 - PTT生活政治 ... 的評價
- 關於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嚴島神社交通的推薦與評價,PTT、批踢踢和衝日本這樣回答 的評價
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晚吃完飯,第一次去台南的林百貨,每次都是來匆匆去匆匆的,慢下來看當時的設計,很值得去看看,尤其是頂樓還有個神社⛩️,想到天氣之子。
回程經過幾棟日式建築,突然看到一個穿日式和服👘的老婆婆從黑暗中走出來,場景讓我嚇了一跳,還好她等紅綠燈時有在滑手機,不然我以為看到...
彭啟明
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Cococha日本連線代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出貨公告📣
抱歉讓大家久等囉,終於結帳完Ungrid折扣回到台灣了🙌🏻🙌🏻
接下來會努力趕緊幫大家出貨
部分商品風衣、帽T、鞋子、衣服
因為真的帶不回來已經空運寄出📦📦
預計本周四抵達,我們收到後都會趕緊清點寄出🙇🏻♂️
如果擔心郵寄會卡到週末
可以訂單留言超取資料幫您做更改哦
再次感謝大家這次連線的支持與耐心等待🙇🏻♂️🙇🏻♂️
這次結帳完後抽空
繞去據說是天氣之子的屋頂神社⛩️
祈求出貨順利🙇🏻♂️🙇🏻♂️
就在銀座各百貨附近蠻好找的🙌🏻
結果貼給小幫卻說屋頂神社台南林百貨就有啦
特地跑去日本的幹嘛😂
可惜上週末日本要來颱風天候不佳
就沒有去六本木的展望台繼續朝聖天氣之子的景點~
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京都想買價廉物美的東西,不妨到每個月25日在北野天滿宮舉辦的天神市。這個市集以舊物為主,官方情報指共有約1,000個攤檔圍繞着整個天滿宮,走着走着真的有一種走不完的感覺。
商品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古董,從花瓶、食器、門前擺設到羅馬時代玻璃做的鏈墜無奇不有,光是看已教人嘖嘖稱奇。也有不少舊物地攤,從玻璃杯套裝到舊唱片、舊漫畫甚至舊結他都有,雖然破破爛爛,但不少人仍然能找到心頭好,並以¥500/2件或¥300/1件的超低價帶走。另一方面,筆者在另一個價位較高的攤檔發現了很受遊客歡迎的富士山清酒對杯,市價¥5000/對,市集價則約¥3000/對,雖然是二手,但除了外盒有點破舊,杯子還是保存得很不錯。
主動一點去搭訕的話,更會有新發現。例如在大阪開古玩店的正野哲志先生,今次便帶來了日本古著,乍看以為是浴衣之類,原來是大正和明治時期東北地區的作務衣。正野先生說,東北地區天氣較冷,所以人們要在兩塊布之間加入保溫層,然後在逐針逐針將保溫層固定,光是做一件就要花上數個月,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必須好好珍惜。還有以前日本人嫁女時,父親特別為女兒訂製的床單,上面除了有代表該家族的家紋圖案外,還有與該家族從事相關業務的圖案,不但具有歷史價值,更是獨一無二。
每個月在側門都會出現售賣北歐風食器的攤檔,據說是六七十年代由日本輸出北歐國家的商品,從茶杯、酒杯、木蓋收納罐到懷舊卡通人物碟子都有,設計簡約又不會過時。也有從伏見前來出店的茶葉攤檔,毋須到宇治也能買到京都茶,價錢也比百貨公司划算。
市集內也有少量手作商品,例如在日本人氣急升的貓咪擺設、手作人喜歡搜羅的布料和鈕扣等。一位以繪畫為生的老伯則在木板上畫上霸氣又鬼馬的貓咪和和藹可親的地藏,在現場還可以看到他即席繪畫呢。
北野天滿宮是祭祀學者菅原道真公的神社,所以莘莘學子都會在考試前來祈求合格或升讀理想的學校。路過神牛像的時候,不妨摸摸神牛的頭部,據說可以為人帶來智慧啊。
採訪:傅蕊雯
拍攝:賴柏瑜
北野天滿宮
地址:〒602-8386 京都市上京区馬喰町
弘法市時間:每月25日5:00am-6:00pm
前往方法:京都市巴士北野天滿宮前站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新海誠- 林百貨頂上神社末廣社Hayashi #天氣之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台南,林百貨頂上神社末廣社Hayashi #天氣之子. ... <看更多>
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討論] 天氣之子廢墟鳥居vs林百貨鳥居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而且還似乎都是一樣都是稻荷神社, 有沒有人知道樓頂蓋神社的用意? 回應. 20. 5. ... <看更多>
林百貨神社天氣之子 在 [討論] 天氣之子廢墟鳥居v.s.林百貨鳥居- movie | PTT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討論] 天氣之子廢墟鳥居v.s.林百貨鳥居. 看板 Movie. 作者 joyca ... 而且還似乎都是一樣都是稻荷神社, 有沒有人知道樓頂蓋神社的用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