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刺殺騎士團長》】讀者、記者,多次問我為何遲遲未寫村上春樹新作《刺殺騎士團長》的讀後感。今次我是讀得很慢,拉牛上樹似的捱完第一部,正打算放棄讀第二部時竟然讓我在中環太平行碰見免色先生,我看傻了眼,這輩子從未有過這種經歷,在現實中碰見跟小說完全徹底一樣的人物!下期再談這件事,總之我因為這樁奇遇而覺得無論如何還是將第二部讀完吧,畢竟免色先生是《刺》最具吸引力的人物。讀完兩冊,現分享感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看法,不代表所有村上的讀者,正如我不明白鄉議局主席每年憑什麼代表全香港人求籤。很多人都知我是村上迷,自中學時讀了《挪威的森林》,此後讀遍每一本村上作品。《挪威的森林》是《紅樓夢》之後對我影響最深的書,假如我從未看過這兩本書,我大概會過著跟現在很不同的人生吧,所以我對村上先生還是深深懷著感激與崇拜,正因如此更不想說違心假話。《刺》內容關於中年男人的妻子突然提出離婚,令他反思人生,多年來為賺取穩定收入而畫商業性肖像畫令他忘掉初心,於是展開一場重新尋找自我之旅,這跟1994年小說《發條鳥年代記》似到一個點……同樣是中年男人的妻子突然出走,男主角的職業同樣是為生計而重複性的作業,同樣有關聯性的歷史事件……人物方面,似乎總有一位擁有驚天美貌的氣質少女(而這「美」每次都是五官之間有著什麼不平衡之處而增添神秘感,於是教人深深著迷)。類似的少女人物出現在《舞舞舞吧》、《1Q84》、《刺殺騎士團長》等等,重複性的例子還有很多,分別只是《發條鳥年代記》和《舞舞舞吧》好看十倍。《人造衛星情人》我看了四次,每次都驚嘆怎能寫得這麼好。
我看見不少標明身份是「書評家」或「藝評家」的人極力稱讚這部新作翻用舊有元素,令人讀來「充滿親切感」,是村上春樹「回歸之作」。Well,「充滿親切感」與「翻炒舊橋」的分別還是由大家自己判斷了。我認為如果很少看村上的小說 (不包括散文),或本來就很少看書,以《刺殺騎士團長》為第一部認識村上的小說應該會覺得挺有趣的,因為想追看劇情,問題是令人有追看劇情的興趣不等於這是一部好書,電視台鬧劇的劇情預告也有不少人追看,又或只要有任何人說「我昨天見到鬼」,大家就會屏息以待非聽他說下去不可。對一直有看村上小說的我來說,這部新作有點婆媽,不斷繞圈子去講同一點,兩大本厚厚的書縮成一本也許較好;而主題、人物、意念等等的重複給我作為讀者的感覺是「啊,想不出新點子,唯有翻炒舊橋了」,最後幾章幾乎力不從心,有點像TVB「一齊BBQ」那種大結局。
重複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運用舊元素。村上以前的小說也經常有反覆出現的人物和主題,但並不讓我有「翻炒」的感覺,那時他有一種鮮活的力量去利用已有工具創造新景象,那是upcycle,而不是recycle,有親切感卻不會悶。打個比喻,把一樣的衣服穿十次,是悶。但若然mix & match,以舊有的上衣配新裙子,或加不同項鍊、披肩或髮飾,則可以改變style,耳目一新,所以時裝是一種intellectual activity。當然,作家也是人,會累。那何不休息,等恢復精神修改好才出版?然而最令我懊惱的是這部小說不知為何略去了一個(我認為)必要的元素,令這部作品不完整,我也想談談書中提及南京大屠殺的部分,在下星期的專欄繼續談吧。 [作者: 王迪詩 / 本文摘自信報專欄〈蘭開夏道〉]
林 發條 離婚 在 那些蠹蟲的呢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寫給鋼琴50〉 林禹瑄
而更多時候我們像一只音樂盒
小心、緩慢地移行
將所有思緒都安置妥當
畢竟這世界也無意虧欠我們
關於一首無和弦的短歌
以及一把銹了的發條
--
藉著重播,再看了一次《boyhood》。片中,Mason即將進入大學新生活的開端,媽媽坐在餐桌望著他收拾著行囊準備搬離時,細說著她的人生依續完成各個里程碑,完成學士學位、結婚、生子、離婚、再婚、完成碩士學位、再離婚、女兒離家,在兒子也成長到足以獨立生活的那刻,終於耐不住情緒,哭著說「我只是以為,(人生)應該不只是這樣而已。」(I just thought there would be more.)。每每看到這一幕,心中總被震懾地不能自己。
不知不覺,時間如此自然的經過我們,完成了一些事,也放棄了一些事,但終究是不安於現狀,想著若在某個時刻若是轉了念頭,還能成為現在的自己嗎?
時間點就只是生命裡的一個黑點,無法支撐整個人生而不致崩壞,走上另條路的人或許在平行時空確實存在,但那不會是你。
「人們總是常說把握當下,但其實是當下在把握我們。」(You know how everyone's always saying seize the moment? I don't know,I'm kind of thinking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you know, like the moment seize us.)
很想知道more的盡頭,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