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小黃相關的新聞很多,突然覺得嗅到一股不尋常的味道。
風向球好像改變了,不知道在這個產業中的玩家們是否意識到了。
前天(9/22):和泰車共享計程車隊 11月上路(工商時報)
和泰成立Yoxi(Your Best Taxi)計程車隊,整合資訊流、金流、派遣,好用的APP是必備,同步還推出和泰pay以及和泰會員point,等於利用出行這個剛需整合了數據、支付、會員等功能。
和泰車本身就是計程車司機的愛用品牌(到處可見牛頭牌計程車,約8成),加上保險、維修、貸款、行銷等集團資源挹注,又推出首年免收派遣費,不僅對已加入其它車隊的計程車招手,目標也鎖定在約一半尚未加入車隊的運將朋友們。
只能說,是個很有資源、競爭優勢和底氣的新進者。
昨天(9/23):Line TAXI車輛數翻倍、用戶破百萬,拓展多元化計程車服務前進台中(Line Today)
Line Taxi自從Line成為最大股東後,相關新聞和曝光就沒少過,但這則新聞有以下幾點可以關注一下。
1. 車輛數超過6,500輛,承載量增加一倍,品質維持4.88分(滿分5)
2. 用戶數超過百萬,也是成長一倍,但搭乘趟次增加3.6倍,黏度提升不少(也呼應了上面滿意度的高分)
3. 成為台灣首家通過多元化計程車網際網路平台免裝錶計費的本土叫車平台。
4. 三項新功能:日日搭優惠(價格),封鎖司機(偏好)和設定緊急聯絡人(安全)。
我覺得第3、4點,對於在位者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幾點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在位者的包袱(也可以說是創新困境)。
昨天(9/23):小黃Uber化!交通部開放多元計程車免跳表 APP預估車資付款(新頭殼)
此次修法後,搭多元計程車可省去跳表方式,比照Uber「估多少付多少」。
如此一來,不僅Uber在台灣合法營業、落地生根,Line Taxi也加入派遣多元化計程車的行列,多元化計程車的占比也從4%提升到12%。
其實這篇新聞是標題吸引我:小黃Uber化!
在約2年前,是Uber小黃化,二年後卻又倒過來。
Uber一開始是打著共享的旗幟,直接跳過在地化和適法化的過程,這種霸道式的共享模式顯然在台灣和很多國家都行不通且受到挫敗;但經過這2年來的調整,其實也是被動式的經過一連串的柔韌設計過程,在地和合法的問題漸漸的已不復存在。
我一直是認為共享共生共創是需要同時存在的,只有共享的名號和機制,卻不考慮和其他的參與者共生,自然也就沒法做到價值共創;既然無法去共同創造出更多的價值,當然也沒法真正做到價值共享這件事情。
這中間應是一個無心插柳的過程,但結果看起來是往正向發展的。
另外,格上(裕隆集團)和其它業者當然也不會缺席這場可能有機會重新洗牌的戰局。
以交通部2018年底公布的資料看來,全台計程車約8.8萬(但多元計程車加入後,應該是遠超這數字了),其中加入車隊和沒加入車隊約各半。
路招是生意最主要的來源(近7成,但這各車隊的比例差距頗大),平均月營收(未扣除營運成本)約4.6萬,整體市場金額從100億到500億(https://news.tvbs.com.tw/world/861675)都有人估,若再加上維修、保險、貸款等市場可能性,也難怪當政策一開放後,眾多業者就迅速加入戰局之內了。
出行這個產業,雖說是雙邊市場的平台,但因為搭車是剛性需求,所以策略上應該是從運將出發才對,也就是得運將者得天下。
乘客在意的是:快速、安全、便利而已。
而這三點都有賴於運將們的配合和努力,平台業者不應把運將們當搖錢樹或生財的工具,而是要把他們當成不可或缺的夥伴,運將們若能透過平台賺愈多,自然會把服務做好,平台的政策和工具也一定都願意配合,乘客自然會滿意,最終平台業者也將獲得更好的回報。
光從目前還有一半的運將是沒加入車隊,且不管有無加入車隊都有近7成是透過路招的方式載客,就可以看到運將這方面其實還有很多的突破口。
前幾天提到的案例可以參考,先當運將們的朋友,幫助它們提升載客率,讓他們自己可以在平台上經營自己的客人,這樣才是王道,也才可能實現共享共生共創的目標。
檢視一個平台業者是否真心把運將們當夥伴,其實很簡單就可以看出來,公司的KPI是先看公司的營收還是先看運將們的營收,其它的就不必多說什麼,一切不言可喻。
今日小結。
在位者其實是有一段時間可以因應和做出改變,但可惜的是並未看到。
我自己歸咎原因來看,過往的包袱和創新困境限制了思維,思維又限制了組織調整,組織無法調整當然就限制了行動方案,沒有行動方案當然就沒有改變。
但更多的出行業者加入對乘客是好的,對於運將們的選擇也更多了,期待看到更好的出行生態圈慢慢的發芽茁壯。
#小黃
#運將
#計程車
#Yoxi
#和泰pay
#和泰point
#linetaxi
#日日搭優惠
#封鎖司機
#創新困境
#uber小黃化
#小黃uber化
#共享共創共生
#價值共創
#柔韌設計
#雙邊市場
#剛性需求
#快速安全便利
#KPI先看運將們的營收
#思維組織行動改變
#出行生態圈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的網紅幸福彤話&君辰愛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柔韌設計」的推薦目錄:
柔韌設計 在 幸福彤話&君辰愛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柔韌設計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本京都國寶級帆布製品 被外界譽為「帆布包中的愛馬仕」
「一澤信三郎帆布」全球官方網店正式推出
堅守百年工藝,以天然棉質和麻質帆布,在地製作、在地販售,簡約耐用 成為京都傳奇
#ichizawashinzaburohanpu #一澤信三郎帆布 #canvasbag #kyoto #craftsmanship
日本京都國寶級帆布製品「一澤信三郎帆布」(Ichizawa Shinzaburo Hanpu Kyoto),1905年由一澤信三郎先生的曾祖父一澤喜兵衛於京都東山創立,百多年來一直堅持傳統,以天然棉質和亞麻質帆布,職人手藝、在地製作、在地販售,成為京都傳奇。秉承「京都製造,京都出售」的經營理念,只在京都開設唯一一家本店,別無分號,一直是世界各地旅客所追捧的京都必買名物。隨著去年疫情全球爆發、旅客不能出國旅行,品牌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眾多查詢,希望能夠越洋購買,在一眾品牌愛好者的熱情支持下,「一澤信三郎帆布」終於在較早前推出全球官方網店。從今,熱愛京都、熱愛品牌的香港朋友,可以隨時隨地選購自己心儀的一澤信三郎帆布袋及產品!
以獨特的手工藝與專注簡潔耐用的哲學,吸引世界各地遊客慕名而來
在日文,「職人」是「工匠」的意思,代表擁有精湛手工技藝,同時傾盡全副心力追求完美的手工業者們。作為京都名物、前身為「一澤帆布」的「一澤信三郎帆布」,設計素樸簡約、充滿職人手感,是日本京都職人的重要代表!雖是百年老店,卻一直深受年輕人喜愛。其厚實、乾爽、柔韌的觸感,泛著帆布特有的香甜氣味,繽紛色彩的帆布袋琳瑯滿目,有各式的圖樣及款式,吸引世界各地遊客慕名而來。
由一澤喜兵衛到第四代傳人一澤信三郎先生
1905年,創辦人一澤喜兵衛(Kihee)購入了當時稀有且高價的縫紉機,開始做襯衫和工具袋,成了百年品牌的起點。第二代一澤常次郎(Tsunejiro)接手後,更認真專注於布包製作工藝,奠定了品牌基礎。常次郎作風大膽,勇於創新,並決定將當年最為新型的美國Singer®縫紉機引進日本,使得「一澤帆布」可以使用更為堅固丶結實的布料縫紉成工具袋。由於當時正值日本腳踏車普及之際,木工、水泥匠、園丁、藥師或是配送牛奶和酒的人,紛紛前來訂製可把貨物掛在單車上的堅固紮實工具袋,並把公司的地址丶聯絡電話印製於工具袋上。正因他們經常游走於大街小巷和各種工作場所中,不但能成功為他們公司宣傳,更為優質耐用的「一澤帆布」工具袋帶來了免費活廣告。
二次大戰後,登山熱潮興起,第三代傳人一澤信夫(Nobuo)創造了登山背包及帳篷,令品牌成功打入年輕市場。而一澤家族對帆布袋的熱愛更並未停止,到了第四代一澤信三郎(Shinzaburo),現在的社長 ── 從小就在縫紉機聲和帆布氣味中長大。大學畢業後,他先在大阪報社工作10年,直到1980年,決定回到家族企業幫忙。信三郎認為,唯有將帆布包推廣到一般大眾,一澤帆布才能更加普及。在信三郎的打理下,一澤帆布的規模愈來愈大,但卻遇上遺產風波,結果一澤信三郎於2006年將品牌改名為「一澤信三郎帆布」,重新為品牌注入不同新鮮而獨特的創意,並聘請在他祖父及父親時期已開始做學徒的專業職人,令布包的精神及匠人手藝傳承下去。
「一澤信三郎帆布」開店時,日文並沒有「布袋」這個字,當時只有「鞄」這個由皮革及包所組成的字。由於一澤信三郎帆布是使用布料,並非皮革,因此最後決定結合「布」與「包」創造出「」這個字,以代表一澤信三郎帆布的產品,鈕扣字樣-「」及ichizawa kyoto,更是一澤信三郎帆布獨有的辨識標誌,讓人愛不釋手。產品更會因著時間的流逝及愛使用的程度,擁有著更與眾不同的色澤及韻味。布包亦使用天然的物料製成,包含著對大自然的敬重,非常適合長時間及每天使用。
展現民間工藝的優雅 京都職人精神的縮影
專業職人打造專屬布包
所有布包堅持以職人手工製作,「一澤信三郎帆布」希望客人可以切實感受到手工藝人的精髓。布包嚴選天然的上乘布料,本著「不惜一切代價」的哲學理念,加上一針一線的細心縫紉,整個製作過程都一絲不苟,縫紉機的吱嘎聲及木槌的聲音於廠房此起彼落,交織出一個個工匠精心製作的優質布包。
「一澤信三郎帆布」亦以自己獨有的調色對純天然棉質、亞麻質帆布進行染色,並自定縫線和金屬配件,剪裁和縫製都是手工完成的,更仍然在使用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的Singer®縫紉機。而每一位職人都必先由學徒做起,並完成起碼7-8年的學習,負責裁剪帆布及安裝金屬配件等;而專注縫紉的資深職人將與一名學徒配對,成為二人小隊,共同完成各種產品。
更多其他布包、產品選擇,請隨時瀏覽「一澤信三郎帆布」全球官方網店
「一澤信三郎帆布」全球官方網店
https://ichizawa-kyoto.com/
https://www.ichizawa.co.jp/en/
n 產品將以DHL由京都直接送遞,涵蓋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
n 於官方網店網上訂購後,約於一個月後送出,運費及運送時間按不同目的地所需
n 更多詳情,可參閱 https://ichizawa-kyoto.com/pages/faqs
「一澤信三郎帆布」本店
地址 ︰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東大路通古門前上高畑町602
電話號碼 ︰ +81-75-541-0436
營業時間 ︰ 早上十點~下午六點
每週二公休
柔韌設計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匠人魂》#10 千金一刻 (資料來源文化總會網站)
在人潮熙來攘往的萬華康定路上,金和貴銀樓嫻靜地隱身在騎樓中,小店低調精緻,從櫥窗陳設的擺件設計,便能看出金和貴第三代傳人鍾師傅獨特的美感品味:古樸木段上,錯落有序擺上做工精細的手打金飾,樸質與珍稀並陳,等待著收藏家前來叩問探訪。
隨著一般坊間金飾店逐漸放棄手工打製,轉以販售機械仿製鑄模的金飾,金和貴的鍾師傅始終堅持著阿公創業至今的手工精神與傳統技法,無論是打造客戶定製的傳統花樣髮簪、領帶夾,為客人找回時光凝滯的珍貴記憶,或是生動小巧、全身靈活擺動的金魚飾品,都能看見師傅在保留傳統打金工法之餘,不斷突破、超越的自我實現。放眼望去,店中擺放著各式獨創的非賣品,靈動小鹿依偎著樸木仙翁的〈福祿壽〉;雙童手拿獅頭面具嬉鬧的〈舞獅〉,每件作品都承載著師傅對於創作永保赤誠的初心。
蓄留一頭及肩銀髮的鍾師傅,談起自己的作品時,充滿藝術家的傲骨堅持。他甚少繪製草稿,往往順著金子的柔韌性質,隨著手感與靈感自由勾勒心中想像。師傅的創作靈感截取自生活中的細微觀察,像鍾師傅在雕刻「龍」的時候,會帶著相機勤走寺廟,捕捉各式龍的神情態樣。師傅更分享,人物五官表情的描摹是雕刻作品時最耗心費神的!雖然偶有創作卡關的時候,但師傅總能輕鬆面對這些創作瓶頸,先轉移注意力雕刻其他物件,等靈感再次來臨時,作品自會水到渠成。
鍾師傅說:「吃這行飯,需要極大的耐心!」就像金子的物質特性一樣,不易氧化、高延展性的本質,需要金雕師傅在工作檯上和它慢慢推敲消磨,否則很容易就會被金子的韌性打敗!環顧店裡的巧手作品,再再強調手感溫潤樸質的鍾師傅,連雕刻使用的小鑿刀、眼鏡上懸掛的放大鏡,也都自己親自磨打,不假他人之手,甚至愛妻臉上的純金眼鏡架,也是自己跟隨靈感信手捻來的精彩作品!
作為金和貴第三代傳人,開了百年的金飾店,鍾師傅感嘆地說:「如果不做要怎麼辦,不做就是都不見了,手工都不見了。」鍾師傅自幼便在金子鋪成長,日夜在雕花、慢掏、細捶間,將寸寸時光鑄為件件世間獨有的精緻金雕。金和貴立於萬華一隅,在開業百年的時光裡,看盡萬華榮景,送往迎來每寸光陰故事。萬華有許多銀樓都拿現成的金雕來賣,但鍾師傅堅持走出自己的路。承接百年使命的鍾師傅,無論金雕產業逐漸沒落,始終以專注無瑕的誠摯,透過親手打製的純金之禮,將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鍍上此生不渝的永恆祝福。
柔韌設計 在 【大師輕鬆讀】柔韌設計:當制度打壓創新,你必須柔韌前行 ... 的推薦與評價
面對改變,除了自不量力的去「衝撞」制度、或是自廢武功去「臣服」制度的「剛硬創新」,是否有更好的選擇?「接觸過健身的朋友們都知道,『阻力訓練』 ... ... <看更多>
柔韌設計 在 GCOMM iPhone 12 系列防摔盔甲保護殼Solid Armour 創新 ... 的推薦與評價
GCOMM iPhone 12 系列防摔盔甲保護殼Solid Armour ○ 創新時尚潮流盔甲造型金屬質感 設計 ○ iPhone 12 系列專用 設計 ○ 結合 柔韌 彈性保護材料與耐衝擊硬式外殼的緊密雙重 ... ... <看更多>
柔韌設計 在 2022/10/18【柔韌設計】跨越制約的教育創新法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柔韌設計 】跨越制約的教育創新法則┉┉┉┉┉┉┉┉┉┉┉┉┉┉ 時間:2022/10/18 (二) Pm13:10 - 16:00 地點:政治大學 主講人:作者#陳蕙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