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評論】《#誓血五人組》(Da 5 Bloods)
#以下有雷斟酌閱讀
「良心不會讓我去射殺自己的黑人兄弟,或射殺膚色較深在泥濘中挨餓的可憐人,以成就強大的美國。而且射殺他們做什麼?他們又沒罵我『黑鬼』,沒處私刑要弄死我,沒放狗咬我、沒剝奪我的國籍。」——拳王阿里。
上述這段對白,是非裔黑人名導史派克李在 NETFLIX 新作《誓血五人組》的開場,引用拳王阿里的真實歷史畫面與談話,此開場近一步延伸,立刻明瞭拳王阿里背後的意義是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的Icon(象徵),這段話更是拳王阿里反對越戰的直接宣言。
史派克李延續上一部作品《黑色黨徒》的風格,開場便開宗明義地使用歷史畫面,將砲管對準美國歷史上的戰爭污點——「不知為何而打的越戰」。在拳王阿里之後,《誓血五人組》呈現一段段黑人前往戰場的真實畫面,史派克李善用剪輯,靈巧地在其中倏地剪進阿波羅 11 號登月的歷程畫面,聽著旁白說起:「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縹緲的登月計劃,人類對外太空虛無的想像;而越南戰場中流血、送命的軍人,則是血淋淋的真實,兩相對比之下,當時美國的登月輝煌,軍備競賽中的勝利,史派克李刻意並置越戰的失敗,更顯諷刺,這是史派克李熟稔剪輯的力量,送給觀眾一記當頭棒喝。
接著陸續出現平權運動領袖 Malcolm X、Kwame Ture、Angela Davis、Bobby Seale 等人,對法西斯主義的畏懼與擔憂,對種族歧視的憤怒,史派克李帶著觀眾直視這場貪婪、醜陋的戰役且同時映照出社會的動盪、紛擾,從短短不到五分鐘來看,史派克李已為全片定調。
若觀眾從《誓血五人組》的片頭直接回望 1960 年代,能發現美國社會經歷著諸多抗爭,導致人心惶惶,總統甘迺迪、平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等人遇刺;「女權」興起;「黑人平權」運動高漲,對抗傳統價值與反社會主流的「嬉皮」文化狂飆,這是瘋癲、反動的時代。當去年名導昆汀塔倫提諾選擇聚焦 1969 年震驚全美的曼森家族謀殺當紅女星莎朗蒂的血案時,史派克李則在今年交出了《誓血五人組》,選擇著眼越南戰爭,且從黑人視角看待。
從當時美國總統來看,以艾森豪資金援助南越算起,美國有四任總統與越戰較為緊密,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尼克森(接下來的福特基本上在做收尾撤軍的動作而已)。而美國民眾在六零年代末期,在一連串的美軍陣亡當中,開始質疑越戰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尼克森致力終結美軍對越戰的參與,靠著「結束越戰」的口號上台,不該打一場南越與北越自家的戰爭。
美軍在越南的叢林戰爭長達十餘年,而以越戰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更不勝枚舉,影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之一,當然是法蘭西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令人不勝唏噓的是,美國從越南撤軍 40 多年之後,《誓血五人組》幾乎可以宣稱是少數以非裔美軍士兵在這場戰爭中的經歷為主題的電影。從影視作品來看,非裔美軍似乎一直站在越戰衝突的局外人的位置,在軍事的貢獻上好似一種集體性的遺忘,猶如銷聲匿跡。然而,每一場美國參與的戰爭,非裔美人都曾在美軍服役,這些人不該被忘記,也該有影像提醒世界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
《誓血五人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不同於《現代啟示錄》的白人視角,這樣說並非史派克力反感於《現代啟示錄》,相反的,從《誓血五人組》中甚至可以發現史派克李多處向《現代啟示錄》致敬,例如主角們初到越南時去的酒吧,背景就是《現代啟示錄》的海報主題,甚至當主角老兵們坐上前往叢林的船時,背景音樂就放著《現代啟示錄》曾使用過的經典樂章〈女武神的騎行〉。
《誓血五人組》描述四位非裔越戰老兵相隔數十年後,重返越南的胡志明市,四位老兵表面要找尋當年戰死沙場的小隊長屍骨,但實際上卻想深入叢林,取回當年越戰時期偷埋的大量金條,藉以返回美國致富。
基本上《誓血五人組》是一部專屬於黑人的公路史詩電影,當年血氣方剛的英勇青年,經過歲月洗滌後轉為白髮蒼蒼的老人,然而,這些老兵就算帶著瘸腳的傷疾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到了熟悉的叢林,縱使地雷滿佈,仍舊對地形、環境記憶猶新,這是時間帶不走的歷史傷痛、戰爭遺毒,史派克李透過角色的傷痕,暗示越戰如同幽靈鬼魂般,纏繞著老兵,同時也籠罩於美國之上,揮之不去,也無法抹滅。
更驚喜的是,史派克李巧妙地透過攝影媒材的轉換,拉出今日與往昔的對比,電影中只要是「現在」的時空,畫面比例大都以 1.85 : 1 或 2.39 : 1 拍攝,進入回憶後,便限縮畫面比例,改以視覺風格較小的 1.33 : 1,藉此呈現出當時越戰壓迫、緊繃的氛圍,而本片攝影師Newton Thomas Sigel再透過 16 釐米底片獨有的顆粒色澤感,拉出舊回憶的時代感,光是媒材的轉換,便能窺見史派克李的用心。
有趣的是,這四位老兵的角色分別名為保羅、邁爾文、奧提斯和艾迪,而小隊長名為諾曼,早已戰死沙場,但中文片名《誓血五人組》,缺一人才成五人,這第五人,就由保羅的兒子大衛補上,當然也能視做跨世代的傳承。而保羅、邁爾文、奧提斯和艾迪和大衛,更是成立於 1960 年代並走紅的黑人團體《誘惑合唱團》初代成員的名字,順道一提,諾曼則為其製作人。《誘惑合唱團》雖然是黑人組成,但歌曲打破種族藩籬,紅極一時,史派克李透過虛構的角色名稱相呼應,成為特別的弦外之音,歌曲能撫慰、震撼人心,影像同樣也能,兩者間的呼應,史派克李的用心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誓血五人組》當中,配樂上也使用了多首黑人靈魂樂歌手馬文蓋伊的音樂,這當然是本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也讓黑人力量(Black Power)更加凝聚,透過歌聲傳唱。
不過,《誓血五人組》並非一味強調黑人至上的作品,老兵保羅戴著標誌「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帽子,支持圍牆政策,顯而易見,黑人保羅是支持川普的非裔族群,史派克李更安插了一段黑人與越南人在水上市場起衝突的戲碼,藉此能感受出史派克李筆下的角色有血有肉,也不全然那麼「政治正確」。
黑人老兵受困於當代社會,畫地自限,希冀美國再度偉大,也能是川普的擁戴者,對此,史派克李展現同一群體中的多樣性,並非故步自封的天真認為黑人就不會、不該是川普支持者,反過來說,藉著攝影機,史派克李可能更希望觀眾去傾聽這些人的聲音,看見不同,才有機會跨出同溫層,找到改變與和解的可能,史派克李一直對他自己的角色,抱著某種理解,也邀請觀眾去理解。
而在這四位老兵加上一名青年的公路歷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找到小隊長諾曼的屍體,眾人找到諾曼後,在諾曼早已化為骷骨的荒野中,向神禱告,史派克李特此將鏡頭從特寫拉往遠景的空鏡頭,精準利用鏡頭語言的轉換,致敬其餘越戰已死的無名英雄(特寫專注於個人情緒,遠景空鏡頭則有精神層面上的象徵),此時此景,都是對於越戰的弔念與哀愁,史派克李情緒給的飽滿且立體。
在此過後,影片調性急轉直下,發現諾曼屍體同時,眾人也找到了金條,於是在金條的利益薰心之下,角色開始在立場上有了偏移,原本果敢的團結一心,成了貪婪的暗算鬥爭,史派克李筆鋒一轉,《誓血五人組》成了一場刺激、大逃殺的風格類型電影。
而在這五人組於檯面上的爭奪之外,檯面下也有另外一股力量對金條虎視眈眈,觀眾透過全知視角,發現越南人也有意爭奪金條,而越南人背後,則是法國人指使(法國殖民過越南),於是在電影中的當代敘事線,非裔黑人、越南人、法國人的三方角力,都能一步看作是殖民主義到現今的政治解讀,史派克李游刃有餘地整合、拆解各方勢力,這是史派克李調度多線並進的導演功力所在。
精彩的是,在角色一個接一個死於非命時,觀眾也能發現,當年諾曼戰死沙場的主因,是保羅開槍誤殺,在保羅覺醒的過程中,史派克李打破第四面牆,讓角色與觀眾對話,同時讓保羅與諾曼在虛幻中相見(保羅中了蛇毒才能在恍惚中看見諾曼),在如夢似幻中,諾曼原諒保羅,也解了纏繞保羅心中一世的悔恨,最終保羅雙手一攤,誠實面對死亡,這是史派克李給予的救贖,也是對角色的溫柔。
綜觀全片,《誓血五人組》對於種族議題的力度,每一場戲、每一句台詞都是直球對決,且史派克李雜揉各類型的影像,鏡頭語言豐富、視覺風格強烈,在公路類型中醒覺、成長、找到救贖,並與人性對抗,重口味卻不鹹膩、直通人心,進而反思越南戰爭。史派克李透過手中的鏡頭直面剖開美國底下的醜陋面紗,其情緒是鏗鏘有力,如同片中「美國欠我們的」那句台詞一樣,擲地有聲。
最終,《誓血五人組》結尾收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逝世一年前的真實演講畫面,提到:「為了拯救美國的靈魂,我們認為不能短視近利,只為黑人爭取到某些權利就自滿,而是要堅信美國永遠不會獲得自由和解放,除非我國奴隸的子子孫孫能完全掙脫,依舊如影隨形的桎梏。就某方面而言我們都認同蘭斯頓休斯——哈林區的吟遊詩人所寫的詩:『是啊,我說得直白一點,美國從未是我所期待的美國,但我鄭重發誓,它將來會是我理想中的美國!』。」
開場是拳王阿里,結尾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史派克李透過兩名黑人平權運動且反越戰的英雄做出首尾呼應,更將真實歷史畫面和虛構故事合一,將劇情片與紀錄片兩者形式疊合,強調了這部作品的真實性,可謂神來一筆。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段宣言可以識讀史派克李現今對美國的態度,從電影拉回現實,美國目前正處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平權抗爭風暴之中,歷史過了幾百年,種族歧視的警察暴行等事件一再上演,美國或許正搖搖欲墜;美國或許離平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美國或許永遠抵達不了和平彼岸,但史派克李仍舊期許美國能成為理想中的樣貌,堅定帶著各種膚色的觀眾共同見證。
#史派克李 #NETFLIX #BlackLivesMatter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柯 尼 賽 克 幽靈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下情報】
『BBC票選影史百大外語電影片單』
BBC繼前兩年分別票選出21世紀百大電影以及影史百大喜劇後,今年將目光移至外語電影,邀請到43個國家、涵蓋41個語系的209位影評人共襄盛舉,台灣則有焦雄屏、聞天祥兩位影評人參與。
這次百大外語電影的片單,分別出自67個導演之手,來自24個國家以及19種語言,其中法語片共佔27部,再者則是華語片12部、日本片11部,義大利片11部。
而票選出的百大前5名,分別為《七武士》、《單車失竊記》、《東京物語》、《羅生門》以及《遊戲規則》,前五名內就有兩部黑澤明電影。而這次最被推崇的導演為柏格曼以及布紐爾,都分別有5部電影入選。
將片單攤開來看,亞洲電影共佔25部(日本11部、中國5部、台灣5部、香港3部、韓國1部),《花樣年華》為亞洲電影最高排名,共位居第九。
台灣部分,分別為侯孝賢《悲情城市》、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及李安的《臥虎藏龍》和《飲食男女》,《悲情城市》位居十八名,為臺灣名次最高;香港部分,不意外地皆由王家衛一人拿下,分別為《花樣年華》、《重慶森林》以及《春光乍洩》;中國部分,則有陳凱歌《霸王別姬》,張藝謀《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以及費穆的《小城之春》。
有趣的是,前年BBC釋出的21世紀百大電影片單,《花樣年華》排名第二,但到了外語電影片單卻下拉到第九,而楊德昌的《一一》原本排在第八名,卻也直落至二十五名。
推測除了評審組成不同外,評分方式也有所影響。因為主要評分方式是由影評人選出前十名,並以10分為滿分依序遞減,再以總分最高的電影,透過投票率來排序,因此許多影評人心中的第一名雖然有在榜單內,排名卻不高,而名氣較低的導演或電影,可能也會影響到排名。
另外,雖然黑澤明的《七武士》位居榜首,但參與票選的6位日本影評人卻都沒有投給他,根據外媒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當初黑澤明以《羅生門》奪下1951年的威尼斯金獅獎,成為首位享譽國際的日本導演,也帶動國際影人對《七武士》的興趣;再者,黑澤明曾提及自己的電影深受美國大師John Ford的影響,因此明顯可看出他的電影皆將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時代劇風格融入西方特色,這反而讓他的作品更易被西方觀眾所接受。反倒對日本影評人而言,他們更喜愛小津安二郎以及溝口健二,認為他們對日本文化的呈現更為精準。上述原因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黑澤明的《七武士》可以擁有20%的票數搶下寶座,因為國外影評對黑澤明的熟悉度都較高。
其中較為可惜的是,雖然有將近一半比例的女性影評人參與票選,但卻僅有4位女性導演進入榜單,分別為香妲艾克曼《珍妮德爾曼》、卡提亞蘭德《無法無天》(共同執導)、克萊兒德尼《軍中禁戀》、安妮華達《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主要仍因為女性執導的電影數量較稀少,就算依照好萊塢目前的情勢來看,女性電影工作者依然佔少數,根據外媒報導,2016到2017年所舉辦的23個國際影展,女性執導的電影平均僅有6部,男性導演則有18部。雖然好萊塢從去年的#MeToo運動就開始掀起一波多元化浪潮,為好萊塢女性平權大力發聲,順勢讓女導演以及編劇,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搶手貨,但男性工作者仍不可避免地佔大多數。
*貼文圖片為入選片單的五部臺灣電影
以下附上百大外語電影片單:
1.《七武士》黑澤明,1954/日本
2.《單車失竊記》狄西嘉,1948/義大利
3.《東京物語》小津安二郎,1953/日本
4.《羅生門》黑澤明,1950/日本
5.《遊戲規則》讓雷諾瓦,1939/法國
6.《假面》英格瑪伯格曼,1966/瑞典
7.《八又二分之一》費里尼,1963/義大利、法國
8.《四百擊 》法蘭索瓦楚浮,1959/法國
9.《花樣年華》王家衛,2000/香港
10.《生活的甜蜜》費里尼,1960/義大利、法國
11.《斷了氣》尚盧高達,1960/法國
12.《霸王別姬》陳凱歌,1993/中國
13.《M》佛瑞茲朗,1931/德國
14.《珍妮德爾曼》香妲·艾克曼,1975/法國
15.《大地之歌》薩耶哲雷,1955/印度
16.《大都會》佛瑞茲朗,1927/德國
17.《天譴》 韋納荷索,1972/西德
18.《悲情城市》侯孝賢,1989/臺灣
19.《阿爾及爾之戰〉傑羅龐泰科法,1965/阿爾及利亞、義大利
20.《鏡子》塔可夫斯基,1974/蘇聯
21.《分居風暴》阿斯哈法哈蒂,2011/伊朗
22.《羊男的迷宮》吉勒摩戴托羅,2006/西班牙
23.《聖女貞德受難記》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1928/丹麥
24.《波坦金戰艦》艾森斯坦,1925/蘇聯
25.《一一》楊德昌,2000/臺灣
26.《新天堂樂園》吉賽佩托納托,1988/義大利
27.《蜂巢的幽靈》维克多艾里斯,1973/西班牙
28.《芬妮與亞歷山大》英格瑪伯格曼,1982/瑞典、西德、法國
29.《原罪犯》朴贊郁,2003/南韓
30.《第七封印》英格瑪伯格曼,1957/瑞典
31.《竊聽風暴》賀克唐納斯馬克,2006/德國
32.《我的母親》佩德羅·阿莫多瓦,1999/西班牙
33.《遊戲時間》賈克大地,1967/法國
34.《慾望之翼》文溫德斯,1987/德國
35.《浩氣蓋山河》盧奇諾維斯康蒂,1963/義大利
36.《大幻影》尚雷諾瓦,1937/法國
37.《神隱少女》宮崎駿,2001/日本
38.《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臺灣
39.《特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1990/伊朗
40.《安德烈盧布列夫》塔可夫斯基,1966/蘇聯
41.《活著》張藝謀,1994/中國
42.《無法無天》佛南度梅瑞爾斯、卡提亞蘭德,2002/巴西
43.《軍中禁戀》克萊兒德尼,1999/法國
44.《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安妮華達,1962/法國、義大利
45.《情事》安東尼奧尼,1960/法國、義大利
46.《天堂的小孩》馬塞勒卡內,1945/法國
47.《4月3週又2天 》克里斯汀穆基,2007/羅馬尼亞
48.《薇麗狄雅娜》路易斯布紐爾,1961/西班牙
49.《潛行者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79/蘇聯
50.《亞特蘭大號》尚維果,1934/法國
51. 《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1964 / 法國、西德
52. 《驢子巴特薩》羅伯特·布列松,1966 / 法國、瑞典
53. 《晚春》小津安二郎,1949 / 日本
54. 《飲食男女》李安,1994 / 臺灣
55. 《夏日之戀》法蘭索瓦·楚浮,1962 / 法國
56. 《重慶森林》王家衛,1994 / 香港
57. 《飛向太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72/ 蘇聯
58. 《伯爵夫人的耳環》馬克思·歐弗斯,1985/法國、義大利
59. 《見證》埃列姆.克利莫夫,1985 / 蘇聯
60. 《輕蔑》尚盧高達,1963 / 法國、義大利
61. 《山椒大夫》溝口健二,1954 / 日本
62. 《逃離非洲》吉布里迪厄蒙貝提,1973 / 塞內加爾
63. 《小城之春》費穆,1948 / 中國
64. 《藍色情挑》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1993 / 法國、波蘭、瑞士
65. 《復活》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1955 / 丹麥
66. 《恐懼吞噬心靈》法斯賓達,1974 / 西德
67. 《泯滅天使》路易斯布紐爾,1962 / 墨西哥
68. 《雨月物語》溝口健二,1953 / 日本
69. 《愛慕》麥可漢內克,2012 / 法國、奧地利、德國
70. 《慾海含羞花》安東尼奧尼,1962 / 義大利
71. 《春光乍洩》王家衛,1997 / 香港
72. 《生之慾》黑澤明,1953 / 日本
73. 《持攝影機的人》齊加‧維多夫,1929 / 蘇聯
74. 《狂人皮埃洛》尚盧高達,1965 / 法國、義大利
75. 《青樓怨婦》路易斯布紐爾,1967 / 法國、義大利
76. 《你他媽的也是》艾方索·柯朗,2002 / 墨西哥
77. 《同流者》貝納多貝托魯奇,1970 / 義大利、法國、西德
78. 《臥虎藏龍》李安,2000 / 臺灣
79. 《亂》黑澤明,1985 / 日本、法國
80. 《被遺忘的人》路易斯·布紐爾,1950 / 墨西哥
81.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尚皮耶居內,2001 / 法國
82. 《塞琳娜和朱莉出航記 》賈克‧希維特,1974 / 法國
83. 《大路》費里尼,1954 / 義大利
84.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路易斯·布紐爾,1972 / 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85. 《風燭淚》狄西嘉,1952 / 義大利
86. 《堤》克里斯馬凱,1962 / 法國
87. 《卡比莉亞之夜》費里尼,1957 / 義大利、法國
88. 《殘菊物語》溝口健二,1939 / 日本
89. 《野草莓》英格瑪柏格曼,1957 / 瑞典
90. 《廣島之戀》亞倫雷奈,1959 / 法國、日本
91. 《男人的鬥爭》朱爾斯達辛,1955 / 法國
92. 《婚姻場景》英格瑪柏格曼,1973 / 瑞典
93. 《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1991 / 中國
94.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1987 / 伊朗
95. 《浮雲》成瀨己喜男,1955 / 日本
96. 《浩劫》克勞德蘭茲曼,1985 / 法國
97. 《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1997 / 伊朗、法國
98.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1994 / 中國
99. 《灰燼與鑽石》華依達,1958 / 波蘭
100. 《霧中風景》泰奧·安哲羅普洛斯,1988 / 法國、希臘、義大利
#大家看過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