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片是什麼?2021金穗獎實驗片單元看點又是什麼?】
.
上週六在信義誠品的選片指南,我負責主講的是實驗片單元。在影評圈以內,我可能算是比別人關注多一點點實驗電影(雖然真的是皮毛),也只是因為我曾寫過一篇實驗片名導吳俊輝老師的專訪。還記得當時去訪的時候挫死,開始惡補瑪雅.黛倫(Maya Deren)等名導的片。
.
在選片指南當天,我先引用了一段吳俊輝老師對實驗片的個人定義,很玄。礙於口述難以清楚表達,在此文字引用我當時的文章內容。
.
「⋯⋯許多人說自己厭惡實驗電影,視之為異類,卻也說不出來自己為何討厭。針對這個問題,吳老師自有一個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從根本來說,其實實驗片才是『真正的電影』,因為從中你可能可以看到電影膠卷的存在,看到影像本身的被介入、操弄等等。與主流電影引導你進入故事相反,實驗電影卻是一再提醒你,你現在所看見的是電影。」
.
如果要更了解實驗片的真諦,建議讀讀這篇專訪,沒想到後來Google搜尋「實驗片」三字,就能直接在第一頁找到這篇文。當初在寫的時候,為自己下定的目標就是,要確保所有人都能看懂,不賣弄太理論性的辭藻。
https://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9619348
「挑釁界限,拆穿夢幻」進入實驗片的世界,專訪吳俊輝老師
.
比起中文維基百科開宗明義地寫:「(實驗片)是一種電影拍攝模式,它嚴肅地重新評估了電影慣例,並探討了以非敘述形式替代傳統敘述手法或工作方法。」好像會更清楚一點。
.
今年金穗獎選入的實驗片有其精彩之處,存在可觀作品,但我其實也懷疑,如果真的要嚴格地去檢視實驗片的定義,是不是並不是每一部都真的這麼實驗?有些反而比較像是所謂的錄像藝術、跨類型電影或更廣義的非劇情片。未來金穗獎如果要持續保留這個項目,勢必會面臨到現有分類可能會面臨挑戰的難題,過去台北電影獎也曾有過實驗片單元,但後來也已經廢除。
.
以下附上我在選片指南當天所做的影片介紹,算是草稿,當天並沒有完全照著說,所以內容會跟我用說的不太一樣。但為了讓觀眾更清楚知道賣點,讓大家更有興致去買票,所以稍微有點加油添醋,還請各位實驗先進們見諒。
.
希望今年實驗片單元的票房,能夠有一點點提升,你可能看不懂,但保證你每一部片看完都不會忘記。
.
.
本屆一般組、學生組實驗片介紹,歡迎搭配連結閱讀、欣賞。
.
廖哲儒執導的《殺人狂》,看來顯得斑駁的影像,其實是在重現一位負責執行槍決的法警日復一日的夢魘,反覆不斷的佛經誦讀聲與鬧鐘並置出現,澈底擾亂觀眾的觀影思緒,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焦慮感。
https://youtu.be/kSHiGrVJr_w
.
郭柏萱執導的《Stranger》完全以大特寫來呈現人體的局部,觀眾看完全片都不能知道這到底是同一個人的身體的紀錄,還是不同人體局部的拼貼。從來沒有看過一部作品有這麼密集的身體大特寫,看久了竟然覺得非常不安,自虐性的穿刺畫面,對觀者的承受底線也是一個挑戰。
https://youtu.be/d_tc80XttYw
.
《回流》是這個單元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延續了導演前作《異域》與《彼.此》的風格,以3D掃描軟體掃描一個日常的畫面,再讓攝影機深入這個掃描出來的殘缺影像。母親是緬甸華人的導演胡鈞荃這次選擇讓鏡頭走進華新街,那種看來極度詭異的空間感,撕裂了現實,其實或許更貼近導演的記憶的再現。
https://youtu.be/Z5Wy8rnhspQ
.
梁廷毓的《襲奪河》延續了過去的作品《無頭河》,他的作品一向在處理早期台灣的鄉野傳說,包括原漢紛爭與魔神仔等,這次的《襲奪河》則試圖還原早期原住民與客家人的血腥衝突,勾勒出一個靈異傳說,內容包括屠殺與人吃人。導演變造了影像的顏色與質感,使得空間也連帶顯得扭曲。現在坊間很多鬼片都用特效來嚇人,但我在看《襲奪河》的時候,是感覺不僅導演真的相信這世上有鬼,而且也真的有鬼參與演出。如果你投入進去看,大概感受到的恐怖感受不會輸給《女鬼橋》或《粽邪》系列。
https://youtu.be/GoW5fX_d_34
.
在一般組的部分,蘇匯宇導演一人就有兩部提名,分別是《未來的衝擊》與《女性的復仇》,其實本質上是錄像藝術的兩部電影,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挑戰了實驗電影的定義。《未來的衝擊》片名其實來自未來學大師艾文.托弗勒(Alvin Toffler)的一本著作,作品中讓旁白讀著書中非常晦澀的未來學分析,不過你不用去懂在這些名詞上鑽牛角尖,請享受蘇匯宇打造的極具幽默感的後現代影像。(註:同樣以《手事業》入圍本屆金穗獎的李宜珊導演有驚喜演出。)
https://youtu.be/Jw8FEWPxfb0
.
《女性的復仇》的靈感來自於台灣七〇、八〇年代的女性復仇電影,眼看一群女性衝進一間建築物毒打男人(其中一名女性是導演反串),男性斷頭、穿越女性陰部看到的日本軍官──完全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極度挑釁,卻有一種令人難以抵禦的美感。
https://youtu.be/_9Dr_IcyA4I
.
剛才蘇匯宇是把一本理論書籍《未來的衝擊》影像化,洪瑋伶的《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則是把柯旗化的《新英文法》(早期台灣人人手一本的權威文法書)給影像化。片中的影像都是來自書中的例句。原來柯旗化是綠島受刑人,導演試圖從柯旗化的例句中,找到一些他對自由、人權的見解,以及對威權的控訴。概念非常有趣的作品。
https://youtu.be/xA1xjkc1zMs
.
最後介紹曾經以劇情短片《野潮》大放異彩、榮獲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的呂柏勳的新作《聽說他這個人》。導演先描述一個人的行為,我們不知道他長怎樣,再請人去拼貼出那個人可能的長相。一群人七嘴八舌在討論的過程,卻也有人不知道這討論的群眾之中存在暗樁。與其說是實驗電影,它更像是一個會讓人渾身發毛的社會實驗節目,概念相當新穎特殊。
https://youtu.be/Ut5qDWKxiVk
.
.
(附圖為《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
金馬影展 TGHFF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柯 旗 化 英文 文法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不出國民兩黨有什麼不一樣系列 #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轉型正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89931464480263&id=584986081641475
台灣回憶探險團:父親節,來回顧臺灣父親們的故事……
路竹第一位牙醫師 黃溫恭
死前留給女兒遺書
「雖然我沒看過妳、抱過妳、吻過妳…但我是和大一、鈴蘭一樣疼愛著妳。」
「春蘭!妳能不能原諒這可憐的爸爸啊? 春蘭!我不久就要和世間永別了。」
https://goo.gl/gVja1r
人手一本暢銷書「新英文法」作者 柯旗化
寶貝女兒長大了,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赴美留學的父親年年寄來的聖誕卡片,地址總是來自臺東?
https://goo.gl/cJ0c9t
熱衷改革社會的熱血青年 傅煒亮
槍決前給女兒的聖誕卡,雪人暗示自己即將消失
https://goo.gl/VvyFiD
精通多國語言印尼獨立推手 陳智雄
主張臺灣獨立,持瑞士護照遭中華民國政權跨境逮捕,遭虐殺時昂然挺立高喊「臺灣獨立萬歲」,女兒50年後才收到遺書。
https://goo.gl/CMKfXb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 陳文成
帶著五個月大兒子回臺探親遭警總約談,隔日陳屍臺大校園的統計學天才。
https://goo.gl/BjagTV
「人格者」 林義雄
美麗島事件遭逮捕拘禁時,家中母親、長女、雙胞胎幼女遭亂刀砍殺,僅長女倖存。
https://goo.gl/0M5kEc
臺灣報業先驅 阮朝日
3月12日這一天,五名中國特務上門,藉口報社有事前去商談,阮朝日對被嚇哭的10歲女兒說「美娃,不要哭,爸爸很快就回來了。」,從此人間蒸發,諸多龐大資產也落入中國人手中,只留下四處遍尋不著丈夫以淚洗面的妻子及兒女們。
https://goo.gl/kSYuEr
臺灣第一位哲學博士 林茂生
……家母告訴我:昨夜有八個人乘一輛汽車,先把房子圍住再敲門,闖了進來,就拿出手槍,對著你父親說:『陳長官請你去說話。』,之後便一去不回。
https://goo.gl/zZk1ku
日本本土第一位臺籍檢察官 王育霖
戰後偵辦中華民國政權貪官污吏,228事件時當著妻兒的面人間蒸發
https://goo.gl/b4fiH9
#冰山一角說不盡
#轉型正義不能等
延伸閱讀: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記錄了許多白色恐怖時期令人心碎的故事,誠心推薦每一個臺灣人都該閱讀: http://goo.gl/48geFG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9895
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TwmemoryOrg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47813598692045&id=584986081641475
柯 旗 化 英文 文法 在 大人物 - 創意生活設計好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編看展覽|#白色城中人權藝術展_這層壁不能被打破?
你讀過被譽為英文聖經的《#新英文法》嗎?作者 #柯旗化 除了是位英語教育家、文學家,他同時也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
展出中的「白色城中人權藝術展」集結 7 位創作者,以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文獻作為藍本,創作出包括錄像、音樂創作、版畫、互動裝置等藝術作品。亮點除了有以《新英文法》書中詞句為創作核心的錄像作品《K 的房間》,還有由 #百花樂團 主唱 #林奕碩 演唱、內容以經典舞台劇《#壁》為藍本的閩南語饒舌歌《壁》!觀者、聽者能透過每件作品對白色恐怖歷史有更清楚的認識,並反思其中對於我們自身有何種意義。
📍《白色城中人權藝術展—這層壁不能被打破?》
日期:10/26~11/15
地點: 鬧空間 NOW space (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 58 號 3 樓、4 樓)
📍更多展覽介紹:https://bit.ly/350TI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