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成為守護友善校園大使囉😊
邀請大家和我一起:
🔺防制校園霸凌
🔺防制學生藥物濫用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處理
🔺網路安全使用
新北學Bar貼文有抽獎活動別忘了去留言喔!
#新北市教育局 #友善校園 #CATCH公車拿好禮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芬分鐘 #mommychu
芬蘭前陣子出現一則震驚的社會新聞,一名16歲的孩子被霸凌致死,遺體在寒冷的街頭被發現。根據赫爾辛基時報的報導,三名嫌犯试图在凶案发生当晚煽动并强迫受害人喝酒,以使受害人喝醉。据信,这起暴力事件发生在嫌犯和受害者抵达Koskela医院后不久。受害者遭受各种形式的暴力和侮辱行为,共计3至4个小时。赫尔辛基警察局负责预审调查的总督察Marko Forss告诉记者:“暴力和羞辱行为也被手機拍摄下来。
雖然芬蘭一直試著在校園展開反霸凌專案,一來讓學生建立起什麼是霸凌等相關觀念,專案中同時在校園,試圖建立起專案討論的一個氛圍。也就是被霸凌的學生可以向校方提出“申請”,要求加害者,被害者,老師,以及旁觀者一起開會,討論事件本身。是的,討論。因為霸凌的加害者其實有時候是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霸凌對方。所以,經過討論,可以闡述不同立場,然後在互相了解之後,避免下次的情況發生。所有的紀錄在校園加密,會議之後,當事人的隱私被保護,加害者不會因為事件被貼上標籤,因而在他的人生中不得翻生。這樣的專案讓校園霸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可是這名少年還是枉死了,芬蘭輿論認為校方應該要負起更大的責任。
我不經要想,這其實不只是孩子成長中的課題,我們成人也在職場,甚至家庭中和父母的關係中,也不停面臨著“霸凌”,而我們也學會處理了嗎?而社工師甚至更直接的告訴我,絕大多數的霸凌都是來自自己在乎的人。所以孩子會被熟人性侵犯,會被好朋友毆打虐待...,而且在霸凌之後,受害者卻想的還是,我要怎麼加入他們....我想到都心痛。
現在的家長其實都非常關心孩子,但是在霸凌的問題處理上,又會不會關心過頭到幫孩子出頭?到校園理論,找人圍堵孩子,公審加害者,這些也是我們在社會上該給孩子們的示範嗎?
我邀請到的是曾經在台灣兒童福利聯盟工作二十年的資深社工師林武雄先生。在台灣社工師資格必須每五年更新一次,他是最適合談論這個話題的人選。他從他輔導過的個案經驗,以及告訴了身為家長的我,到底什麼是霸凌,當事情只是一個苗頭的時候,我又應該怎麼和小孩一起面對?才不至於鑄成遺憾?
我辭掉工作和小孩相處,就是希望能夠從小就和孩子培養一種緊密且具信任的親密關係,就是希望當孩子在外面有天被霸凌的時候,他不會覺得自己應該被這樣對待,他不會因為別人對他的言語霸凌而否定自己,甚至我們的親子關係可以在他因為別人傷害他的時候,他知道父母依然願意陪伴傾聽。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主播芬分鐘# #芬享# #倾听孩子的声音# #育儿# #育儿专家说# #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芬蘭前陣子出現一則震驚的社會新聞,一名16歲的孩子被霸凌致死,遺體在寒冷的街頭被發現。根據赫爾辛基時報的報導,三名嫌犯试图在凶案发生当晚煽动并强迫受害人喝酒,以使受害人喝醉。据信,这起暴力事件发生在嫌犯和受害者抵达Koskela医院后不久。受害者遭受各种形式的暴力和侮辱行为,共计3至4个小时。赫尔辛基警察局负责预审调查的总督察Marko Forss告诉记者:“暴力和羞辱行为也被手機拍摄下来。
雖然芬蘭一直試著在校園展開反霸凌專案,一來讓學生建立起什麼是霸凌等相關觀念,專案中同時在校園,試圖建立起專案討論的一個氛圍。也就是被霸凌的學生可以向校方提出“申請”,要求加害者,被害者,老師,以及旁觀者一起開會,討論事件本身。是的,討論。因為霸凌的加害者其實有時候是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霸凌對方。所以,經過討論,可以闡述不同立場,然後在互相了解之後,避免下次的情況發生。所有的紀錄在校園加密,會議之後,當事人的隱私被保護,加害者不會因為事件被貼上標籤,因而在他的人生中不得翻生。這樣的專案讓校園霸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可是這名少年還是枉死了,芬蘭輿論認為校方應該要負起更大的責任。
我不經要想,這其實不只是孩子成長中的課題,我們成人也在職場,甚至家庭中和父母的關係中,也不停面臨著“霸凌”,而我們也學會處理了嗎?而社工師甚至更直接的告訴我,絕大多數的霸凌都是來自自己在乎的人。所以孩子會被熟人性侵犯,會被好朋友毆打虐待...,而且在霸凌之後,受害者卻想的還是,我要怎麼加入他們....我想到都心痛。
現在的家長其實都非常關心孩子,但是在霸凌的問題處理上,又會不會關心過頭到幫孩子出頭?到校園理論,找人圍堵孩子,公審加害者,這些也是我們在社會上該給孩子們的示範嗎?
我邀請到的是曾經在台灣兒童福利聯盟工作二十年的資深社工師林武雄先生。在台灣社工師資格必須每五年更新一次,他是最適合談論這個話題的人選。他從他輔導過的個案經驗,以及告訴了身為家長的我,到底什麼是霸凌,當事情只是一個苗頭的時候,我又應該怎麼和小孩一起面對?才不至於鑄成遺憾?
我辭掉工作和小孩相處,就是希望能夠從小就和孩子培養一種緊密且具信任的親密關係,就是希望當孩子在外面有天被霸凌的時候,他不會覺得自己應該被這樣對待,他不會因為別人對他的言語霸凌而否定自己,甚至我們的親子關係可以在他因為別人傷害他的時候,他知道父母依然願意陪伴傾聽。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BBC有一部非常棒的紀錄片,片名叫做《BBC跟拍49年:窮人跟富人的人生七年》。
這部片的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七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分別從他們的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2012年,他們56歲的生活。
導演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有點難過的事實喔,那就是「富人的孩子,還將會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多半還將會是窮人」。
這部片子150分鐘,基本上證明了這個觀點,那就是「社會階層」的鴻溝,是很難跨越的。然而,是因為這些窮人不夠努力嗎?是他們沒有機會?還是他們的基因不夠好?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最近我讀到了一個專欄作家,叫「胡偉良」先生他的分析。我受到很大的啟發喔,在這邊特別要跟你做分享。
其實在這些窮人的孩子裡,不乏天賦絕佳、工作拚命、機會多多的人;但他們依然過得很不如意。
歸根結底喔,真正的關鍵在於,沒有人幫他們正確的規劃人生;以至於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上,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選擇跟判斷。
這裡呢,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跟你做解析~第一個層面就是:「關於人生路徑的規畫」。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非常讓人難過、但卻又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這些孩子在7歲的時候,當富人的家長,已經告訴這些孩子要常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這一類的專業財經期刊了!
這讓他們開始對於社會的財富的運行,還有其中的規律,有了一個重要的啟蒙。
他們也會告訴孩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的中學,考上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一切是這麼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然而我們反觀那些貧民窟的孩子,這時候的他們,基本上都還為自己很基本的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這些問題所困擾著。
這時候的他們和他們的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這樣的想法跟意識。
在這些孩子56歲的時候,富人家的7個孩子,基本上都已經上了私立學校,可能是讀牛津、劍橋;接著成為律師、教授,自然的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
然而這些底層社會的孩子呢?他們後來很不意外的,也都做著很普通的服務性的工作,像是修理工啊、保安這一類的。
並且他們也常常陷入失業、貧窮、酒精、毒品、肥胖…這些問題的影響。甚至於如果沒有社會福利,他們的生存處境真的是很令人憂慮的。
然而,這些情況也不乏「寒門出貴子」這些故事,這些寒門的子弟,之所以能夠翻轉他們的命運;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選擇」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他們願意主動的去規劃人生,盡力跳脱原本的圈子,有意識的去跟那些更加優秀的人交往、並且學習。
其實啊,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差別不是技能,而是認知。
這些能夠超越階級的人,他們首先對於「成功」都有所渴望,在確定目標的前提底下,去制定他們自己的人生規劃。
他們對於財富的積累、創造被動收入、和有效的自我管理,都有一定的認識;所以當機會來的時候,他們就能一把抓住。即使沒有辦法一次翻身,他們也會積極的去創造,跟等待更好的機會。
能夠主動規劃自己人生的窮人,他們只是現在沒有錢,但不代表未來會一直窮下去啊!
可是缺乏規劃、沒有目標意識的這些窮人,即使一個機會掉在他眼前,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是個機會,自然日後留下來的,就只有憤恨跟嘆息而已。
而第二個層面我們來看,就是「關於身體和欲望的規畫」。
一個人成功與否,「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其實還是其次;知道「不該做什麼」,有時候是更加的重要。
這些不該做的事情,有好多是你以為喔,只會出現在戲劇裡面,但是卻很真實的發生在這個社會上啊!
說到底,很多年輕人都是抵抗不住欲望的誘惑,然後又不尊重自己的身體;最後可能染上了像是愛滋啊!
或者是毒癮;或者是陷入了比如說賭博的心態、一心想就只想要賺快錢,於是走上了這一條「不歸路」。
很容易看出差異的,就是關於「健康」跟「身體」的自我管理,說白了就是能不能藉著運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控制自己的飲食?
還記得嚴凱泰曾經說過:「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夠控制什麼呢?」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喔!
在這部紀錄片裡面的精英階層「Andrew」跟「Jone」。他們在56歲的時候,還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體態。
屬於中產階級的公務員「Peter他們夫婦」,他們的身材也是相對比較好的。然而,在那些底層的那些個案,他和他們的妻子,就顯得肥胖、臃腫。
然而他們有好幾個在年輕的時候,都是非常帥氣、非常英俊的啊!
其實呢,優秀的家庭背景不只代表著更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事情,是會傳遞給孩子優良的生活管理。這些孩子在自我管理、抵抗誘惑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有毅力,也會更能夠自律跟自強。
從年輕開始,就一定要好好的規劃自己的健康,和管理自己的欲望。「規劃健康」是為了讓你能夠有更好的工作,跟享受生活的條件,讓你能夠有更強的毅力和活力。
而「管理欲望」是為了讓你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去做那些毀掉了你要用一輩子的身體。
而第三個層面,叫做「刻意的學習跟練習」。
大家都知道學習和練習的重要性,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遇上什麼就學什麼,並沒有系統性與重點的規劃。
你可能聽過葛拉威爾,曾經提出的「1萬小時定律」。這裡指的是如果你想要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
如果每天八個小時,一個禮拜五天,大概你要花五年的時間。
可是問題來了?資歷超過五年,甚至於十年的工程師到處都是啊!然而有幾個人成為比爾蓋茨?還是祖克柏呢?
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於多數人的學習,都沒有真正的聚焦,更缺乏了對於需要解決問題的處境,進而進入深入思考的一個理解。
而「刻意練習」就是在做足功課的前提底下,通過實踐不斷的去強化自己和所處領域的認知,同時又能夠不間斷的接收他人的回饋,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計畫。
而更具體來說,你可以用「改善率」這個概念出發。過去啊!你可能很習慣去想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而「改善率」的概念,就是要你聚焦在你到底改正了多少錯誤?你彌補了多少短處跟缺失?根據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去評估你學了多少新東西。
億萬富翁馬克.安德森,曾經在談到祖克柏的時候,他就說道:「如果你有機會跟祖克柏這樣子偉大的CEO相處,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專家啊!」
「他們對本行業,或者是其他領域都有很深入的瞭解,這些都是透過刻意的學習、焦點式的訓練才能夠得到的。」
你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改善率」的思維,這樣子才能夠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有重點的瞭解相應的知識;而非自我安慰式的,停留在「有學習的感覺」裡。
而第四個層面呢,「對於家庭的規畫」。
其實除了身體以外,能夠陪伴我們最久、給予我們最大支持的,就是我們的家庭了!
有人說過喔:「一生中跟我們有密切聯繫的人,應該不會超過100個人;甚至於30到60人這個數字,都是很正常的;而親人就是其中最親密的人之一。」
有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在這部紀錄片裡,有一個叫「Sue」他的女孩,她離婚之後自己帶著孩子獨自的生活,經歷了一段人生的低谷,後來再婚的夫妻生活是很和諧的,事業跟生活也都有了起色。
而另外一個女孩,是嫁了兩次、又離了兩次,生下的幾個孩子,也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大學;自己的身體不好也就算了,還遭遇了一系列感情上的打擊,到後來只能靠救濟金過她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女性,男人找到一個好老婆之後,對人生的改變也是非常顯著的。
一段糟糕的婚姻,會影響你的心情、事業、父母、生活。而且即使是你遇到了下一段感情,你也要費心費力的,去處理上一段婚姻所遺留下來的問題。
另外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還要應付婚姻問題帶給孩子的傷害。所以呢,在面對親密關係的經營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考量,什麼是對你最好的;而什麼是對你另外一半最好的?
在處理情感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溝通的能力,避免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或者是過去經驗的投射,卻傷害了自己珍惜的感情。
胡偉良先生在經過以上的解析之後,下了這樣的結論:「有些人生規畫還是愈早做愈好,很多時候當你醒悟過來,到底是什麼把你跟別人區分開來的時候,你往往已經沒有去追趕,跟彌補的餘地了!」
他說的其實沒有錯,然而我想要延伸去做一些補充,因為我總覺得這樣的結論,有一點停在「無能為力」的挫折感裡,好像當自己發現了什麼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個時代給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資訊落差幾乎已經消失」了,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你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取得學習的資源跟機會。
雖然要改變思維的慣性是很難的,因為你的思維慣性,是結合了你的先天性格啊、家庭環境啊、重大事件啊、主觀詮釋啊、社會文化啊…這些的總和,形成一個堅實的系統,幾乎會不存在那種「畢其功於一役」這樣的短期特效藥。
但是呢,在學習資源很容易取得的前提底下,「時間」的累積效應,就很容易放大,就像是「滴水穿石」這個道理一樣。
過去的人們活在一個幾乎沒有「水」,也就是沒有學習資源的世界裡,但你並沒有活在這樣的世界中。
我多年以來,也是用這樣的思維跟這樣的實踐,從2005年的「有聲書評」,一直到2016年的「一天聽一點」。
在堅持分享的背後,其實是持續的學習跟自我修煉,這樣子讓我看見了超越原生環境的風景跟世界。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也被稱作一聲「老師」,我提供了很多朋友翻轉命運的學習機會,無論是從人際到溝通、從時間管理到人生規劃;透過實體的課程,或者是線上課程的形式,讓我見證到很多朋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我一回頭啊,我發現這些朋友的改變,卻引發了我自己更深刻的學習和前進。到頭來喔真正被改變的,其實是我自己。
在這裡,無論你有沒有參與我的課程,只要你願意接收我所製作的內容,我都想要跟你說一聲「謝謝」~因為,是你圓滿了我的生命。
最後呢,「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果你願意改變自己,跳脫宿命的安排,那麼歡迎你「現在」就加入學習,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你不是生來是什麼就得是什麼,而是你想成為什麼,就創造出了什麼。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關於我們的原生的環境、關於我們的天賦、關於階級翻轉的部分。
我想你一定很關心,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好?如果你對這方面有渴望,如同我說的,其實現代的時代,已經是一個沒有資訊落差的時代。
只要你有心學習,到處都有資源;當然也包含「啟點線上學苑」為你推出的【過好人生學】。
在過好人生學裡,不只是會讓你打破一些面對生涯、面對生命的迷思,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會給你具體的作法。
翻轉命運,從學習開始!歡迎你的加入。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散播愛ㄉ種子toeveryone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14 進入正題!愛家 vs 平權總說明
00:41 議題1:同志婚姻如何合法?
00:57 本集截圖重點
01:14 大法官釋憲結論
01:38 愛家第10案「婚姻定義公投」
02:34 愛家第12案「婚姻以外形式規範同性結合公投」
02:52 平權第14案「婚姻平權公投」
03:17 議題2:國中小學生應該要接受性別平等教育嗎?
03:26 愛家第11案「適齡性平教育公投」
03:41 平權第15案「性別平等教育公投」
04:01 教育部性平教育聲明
04:25 愛家團體反對性平教育的原因
05:10 霸凌不會從高中開始
05:45 民法才4真平等
06:00 結論:不要隱藏你自己
06:54 掰比
【註解】
00:53 釋憲原文:
民法第4編親屬第2章婚姻規定,未使相同性別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於此範圍內,與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條保障人民平等權之意旨有違。
04:12 新聞稿原文:
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內涵,目的在於透過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減少誤解及偏見,進而避免發生性平法第2條所規定之「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的校園性霸凌事件。
04:52 課本教什麼?
在國小階段,健康與體育課本教大家認識男、女兩性,教導男生和女生應該平等的相處。 到了國中,課本內容多了認識多元性別的內容,利用同志、跨性別、變性者與易裝者的小故事,讓學生知道社會上有些人對於自己的性別,有著和大眾眼光不同的看法,在延伸討論感想中,引導學生尊重不同的性別氣質。 這些內容中,其實並不包含同志性行為,也不包含異性性行為。
【 製作團隊 】
|企劃:安安又是我歡歡 😘
|腳本:大法官釋憲也讀完了ㄉ歡歡 ✍🏻
|剪輯後製:剪片節奏越來越讚ㄉPookie
|剪輯助理:憨吉
|演出:揮舞🏳️🌈的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釋字第 748 號 【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https://bit.ly/2udD8Cj
→ 婚姻平權及同志教育等3件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經決議函請戶政機關查對提案人:https://bit.ly/2JRjsf2
→ 教育部針對性別平等教育法與公投相關之新聞稿:https://bit.ly/2D8AL9U
→ 愛家公投Q&A:http://bit.ly/2Ozfh8f
【 延伸閱讀 】
→ 「同志教育」教了變同志?下一代值得什麼樣的性別觀?https://bit.ly/2DgOgFD
→ 中選會《 第7案至第16案公投公報電子書 》:
http://bit.ly/2OD9r5H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 在 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手冊 的相關結果
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手冊 備註: 您使用的瀏覽器不支援在網頁內侃如PDF的功能。請下載此PDF以閱覽: 點擊下載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手冊上網).pdf ... ... <看更多>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 在 認知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保護學生人身安全 的相關結果
近年校園有發生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其態樣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及「跟蹤騷擾事件」議題關聯,對此,教育部於111年度辦理兩場「大專校院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 ... ... <看更多>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 在 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手冊 的相關結果
這本手冊中針對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後的相關處理流程予以說明,並釐. 清相關法規之適用,亦針對校園實務工作較不熟悉的警政、社政及相關系統. 功能做介紹,也將親密關係暴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