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法院教文委員會邀請 #教育部 和 #體育署 備詢,虹安提出質詢,關於校園體育班性侵性騷防制、學生棒球選手身體保護、及體發會久未召開等三個問題。
#校園體育班性侵性騷防制
兩年前,美國發生「#MeToo」反性侵性騷擾熱潮,當時因為美國好萊塢知名製片哈維斯坦被多位女星指控性騷擾,這股反對性騷擾、性侵害的運動延燒至政界、體育界,後來席捲全球。
台灣在當時也有受到影響,許多團體皆站出來替受到性騷擾女性發聲,但時至今日,台灣或許已經遺忘這件事了。11月25日新聞報導 ,桃園市某國中體育班一名劉姓田徑教練,於2018年帶隊下高雄比賽期間,趁著半夜傳訊息「來按一下脖子」給女學生,並猥褻、性侵女學生。令人遺憾的是,該名女學生因為害怕升學管道受阻,而不敢張揚,最後因為劉姓教練因涉嫌騷擾其他女學生,遭到投訴,桃園市教育局調查後才發現受害者不只一名,整件事情才曝光。
今年六月初的時候,新竹市也發生一起體育校隊性騷擾案件,最後導致新竹市教育處長請辭獲准、該校體育隊解散、教練解聘、校長、主任記過處分。
因為體育班的特性,老師、教練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較有機會發生較為親近的肢體接觸,稍不注意,可能就會有性侵或性騷的風險,教育部應該做出更積極的作為防治。
然而,根據今年5月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資料系統網站所公布之108學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訪視指標表」,訪視項目包括「設班現況」、「運作情形」、「訓練績效」等,其中,在「運作情形」包含學生之學業、生活及升學輔導情形,裡面卻完全沒有看到關於 #性別平等 相關之評鑑項目。虹安要求教育部應該進行通盤檢討,特別是評鑑項目中必須加上性別平等項目,同時也要加強平時的性平教育,也要教導學生受到疑似性騷、性侵時,應有的處理方式與求救管道,希望未來不要再發生憾事。
#保護學生棒球運動員
棒球是我國最重要的運動項目之一,棒球比賽的進行,常讓人看了熱血沸騰,也讓許多學生從小就想進入球隊打球,希望未來可以追求更高的表現,也爭取榮譽。
大部分民眾看到的,是對國家榮耀、縣市成績或學校榮譽感的追求。然而,小選手投球用球數限制的問題,以及校園內的教練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設計出適合選手體能的訓練菜單,是在台灣存在多年、但始終沒有被解決的老問題。
根據壢新醫院復健科暨運動醫學科主任林頌凱表示,以他接觸過的台灣棒球名校而言,球員普遍存有6到9成的受傷率。虹安呼籲體育署應該重視學生棒球普遍存在的 #投手投球數過多 或 #訓練超過小選手負荷 的情形,透過運動科學及與各校教練會商後,定出符合世界少棒聯盟的投球數限制,以保護小投手避免受傷。
在台灣,學生棒球講究成績,不只因為有好的成績才能爭取到更多資源,許多球員也追求好的表現,球員也才有進入更上一級棒球名校乃至於進入職棒,或被國外球探相中。在學校,當教練與球員都追求成績時,加上欠缺科學與現代的體能或運動科學的概念,超量訓練或過度用球就成為扼殺年輕球員選手生命的常態。
發展超過一百年的美國職棒,一個先發投手投一休四是正常的輪值順序,但在台灣,一個身體未發展完全的學生球員,卻可能在短天數內投出一兩百球甚至更多的球數。
現行教育部雖有訂定公部門舉辦比賽時的投球限制,然而,台灣各地比賽主辦單位眾多,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強制性標準。同時,教育部本身的標準也與國外差距甚遠。國外通常是用不同年紀選手的投球數來決定休息天數,但台灣是球數或局數,或球數加局數,再搭配不同的場次或天數的限制。在不同賽制與規定下,球隊可以有很多竅門來規避投球限制,而最大化使用投手的投球數,這對選手的保護恐不足夠。因此,虹安要求體育署正視這些問題,研擬訂定國內統一的保護選手標準。
#運動體育發展委員會今年都未開會?
虹安也關心本來應該兩個月召開一次的體發會會議,已經很久沒有召開的問題。#行政院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任務有以下五項,其實都很重要:(一)體育運動發展方案、計畫之審議、協調及督導。(二)運動賽事及場館設施資源整合之協調。(三)運動服務產業發展及推動民間投資等相關問題之研處。(四)完善競技運動體系及提升運動競技實力。(五)其他有關重大體育運動事項之協調及推動。
體發會的成立與任務,與我國體育發展關係重大,教育部長表示是因為行政院對體發會的職能與運作有新的想法,但在答詢中卻又沒有明確指出究竟做出甚麼修正與改變,也沒有說明到底會議的舉行頻率與形式有甚麼不同。
更重要的是,「既然1到7月都還有在運作,#為何一次會議都不召開?」
虹安除了要求教育部會後提供詳細資料外,也再次嚴正要求政府重視體育,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桃園市政府體育局 競技 運動科 在 消防員戰術肌力與體能訓練週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軍人/警察/消防員算不算是運動員?這是我近幾年來聽到有些人在討論的,有些人可能覺得軍警消三者不算運動員,因為他們本身所接觸的不是競技運動,但對於我而言答案是”對”的而且還必須是「超級」運動員,在此以以下幾點討論:
1.運動員的英文「athletes」,也是從古希臘文的「athls」競賽蛻變而來,意思是競技者的意思,一般運動員面對的是單一事務進行挑戰如:對人—拳擊、百米賽跑,對物—鉛球、標槍,對事—魔術方塊比賽、數學競賽。軍警消本身所面對的是與「人事物複合狀況」的競賽,如軍警—四樓間築物攻堅、消防—二樓建築物起火,有民眾受困。
2.一般競技運動員在競技失敗以後,只要在「重新」開始就可以了,但對於軍警消而言,在工作場合上的失敗,可能代表生命的消逝或身體不可逆的損傷,一輩子刻畫在身上。
3.一般競技運動員所在的環境,都有所謂的「規則」可言,再由裁判進行評估,所面臨的情境大多都比較單純;但對於軍警消,工作現場只有「準則」可以參考,由「達爾文」來篩選可以存活下來的人,所以在大腦運轉上比一般運動員所面臨的情就更多。
4. 一般競技運動員所面對的環境,都是屬於有修整過的環境,危險因子大多都被消滅了;但對於軍警消,每一個工作現場都是一個新的環境,危險因子常常都不一樣,還有可能因為時間的演進危險因子會有所增減。
因此軍警消所面對的任務比一般競技運動的條件還要嚴苛,相對的身體素質也要比一般競技運動員還要好,才可以去面對相關有危害的環境。
在開始接觸肌力與體能訓練時,訓練的教授是跟我們用美國大學運動員來解釋這個概念,在美國大學運動員對於學科與訓練均有一定以上的規定,學科太差不能打球/參加運動(對!你沒看錯在美國成績太差不能打球,因為運動員除了打球以外還是有其他的人生要過,所以他們很多明星球員都是學科與運動都很強的。)訓練時間也有限制在20小時/週,因此對於運動員有學科及訓練時間上的限制時,就必須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來訓練,首先他們的教練會對運動的型態進行分析,評估運動所需的力量是上肢還是下肢、是爆發力、肌力、肌耐力?能量系統是ATP系統、磷酸系統、還是乳酸系統。簡單說就是「科學化訓練」排除所有「感覺式」的講法,一切以「科學數據」來討論,以籃球來討論,在籃球裡面最多的動作不外乎以下幾種,回防/進攻(間歇衝刺15-25公尺)、跳躍(最大努力跳躍,與身體爆發力有關)、身體碰撞(以身體肌肉量進行保護自身骨骼)、投籃/傳球/過人(技巧與反應),在知道籃球運動的動作需求以後,於季外進行以深蹲、硬舉、臥推等阻力訓練強化基礎肌力等身體基礎素質,接近賽季時開始進行技巧、反應、衝刺等技術型課程,按照賽季所進行的階段會肌力訓練與技術訓練會有所比例增減、因此你絕對不會看到NBA或是大學籃球員在跑10KM,因為完全不需要,如果排進去他們的訓練課表完完全全是在浪費他們的訓練時間,並且也沒有增加他們球場上的運動表現。
鏡頭轉回台灣,現行也已經2019年網路上充滿著各種科學學識,只是資訊都很零散而已,因此在台灣有沒有人在推廣科學化訓練?答案是有的,他們大力的推廣科學化訓練,以免台灣的體育再次落入「感覺式」的討論,就像是20年前我小學田徑教練說用鴨子走路可以訓練腿,要問為什麼是鴨子走路他就會說「我以前就是這樣被教出來的」,最後再以「我覺得有效,給我快點練!」堵住你的嘴,然後就造就了大量受傷的小朋友/早夭的運動員;除此之外另一個大家比較知道的例子是國外棒球為了保護小選手避免這麼早練變化球,因為在小朋友還沒發育完成之前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所以台灣青少棒很厲害,但成棒就被打爆掉,這底下的原因有人仔細去探就跟分析嗎?有時「威權式」的教練在管理上很方便,但是也很容易使一個科學學識就再也沒有辦法繼續討論與成長。因此為了使一門科學學識成長,必須排除「人為因素」的影響,以數據討論,以客觀的數據/標準來測量結果,並且定期重新評估測量標準是否準確。只是台灣的各種軍警消訓練機構準備好了嗎?有時知識學識就放在大寶庫內等著你去拿,只是不願意付出一點心力打開寶庫大門而已,而我們站在一個新的開端是時候好好的檢討我們所欠缺的事物,不要再讓過去的遺憾再次重演。
現行桃園市政府消防局引進戰術體能指導員及肌力與體能訓練,是為了使我們的消防員可以抵抗各種惡劣的環境,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變強壯,並且減少因為訓練過程受傷,使我們消防人員的基礎數值可以「接近」現行專業運動員的標準,之後再慢慢看能不能超越。而且當接觸越多肌力與體能訓練的內容,也會更加了解人體並不是練越多就越強壯,必須再訓練、飲食、休息三之間取得平衡。因此在這在跟大家說個例子,相信救助訓時大家都有跑過10KM的經歷,而以前的訓練法大多都是:
1一個月跑量從3KM增加至10KM。
2每天跑10KM。
3早晚跑10KM。
想要以跑量來累積跑步的實力,但事實證明每次救助訓測驗前有大量的人膝關節/踝關節不適疼痛,為了通過測驗跑去醫院打針,以這種訓練出來實力累積了一點點,但傷害可以跟隨一輩子。(筆者在這要澄清一點,長跑是一個很厲害的能力,但是「錯誤的訓練方式」會造成傷害,只是這個例子是大多數消防員所經歷過的,所以以這個為例子。)
對於一個工作十年以上的消防員,要讓他身體再次強壯,我們必須更加的小心,因為他們所累積的經驗、能力如果可以再配合上足夠的體能時,那樣可以在救災現場創造出比新進人員更大的價值,所以有人問桃園推廣阻力訓練是為了誰?我會說是為了有「一定年紀」的消防人員,因為他們本身就不太適合「狂操猛操等著變強」的模式,另外也是拿來保護我們新進的消防人員不會因為任何訓練而留下舊傷,使得他們身涯留下傷害。
by 小編 勝斌
桃園市政府體育局 競技 運動科 在 賴銘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0.08【聯合新聞網】桃園體育展演會 13日熱鬧登場
「2018 All Around You 桃園體育展演會」啟動記者會今天早上登場,桃園市政府體育局正式宣布13日的展演節目安排,屆時活動將結合桃園知名選手和演藝人員串聯表演,在陸軍專科學校展現體育之美。
桃園市副市長游建華表示,為了讓桃園市市民體會運動樂趣、培養運動習慣,特別安排這場藉由舞台燈光、音樂與各單項體育團體及學校社團,甚至結合國防體育的表演創意結合,讓市民感受不同體育領域獨特魅力。
首度舉辦的桃園體展會13日下午3點登場,表演項目中除了跑酷,都是由桃園在地學校及團體擔綱演出,包括戰鼓、刺槍術、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競技啦啦隊、韻律體操、獨輪車、扯鈴及武術等,另有藝人郭彥均、陳芳語、賴銘偉、袁詠琳及吳卓源等共同演出。
本次活動僅開放桃園市民免費上網索票,限額1000張,今天下午2點已開放上網索票。
《全文報導》→https://goo.gl/cVDR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