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失眠專業戶,
也曾經靠安眠藥入睡,直到後來懷孕才不吃,
我試過了各種催眠的方式,舒眠音樂、精油、睡前酒,
對我來說最無用的就是調整呼吸,
還有叫你模仿睡著的人的呼吸頻率,
我不管是模仿老楊的、或是模仿小孩的,到後來都會喘不過氣。
目前對我來說比較有用的助眠方法是,專心想著神獸兄妹的可愛片段,
但就是要控制自己專心的想,不然一岔開可能就又睡不著。
近年來睡得最好的一次,就是五年前回台灣做大腸鏡切除息肉時麻醉,
醒來後覺得天啊剛剛那是什麼神仙好眠啊,睡得超沉,好想每晚都可以被全麻睡著。
我現在是有點不敢吃安眠藥,因為沉睡我不配,我邊睡要邊聽音辨位,
我怕有人會起來拆家或玩水。
/
送大家一首梁實秋的小詩。
我,想你沒睡;
我想,你沒睡;
我想你,沒睡。
跟「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和「庭院深深深幾許」差不多概念,
但浪漫很多。
/
#WEIDER威德保健食品 收團最後一天!!
👉 https://groupbuyforms.tw/gdorh
影片是舊的,文章是新的,米米真的很愛吃魚油,吃了還會跳舞的那種,
(益口酵乳酸菌已經賣光啦,Omega魚球、適立佳葉黃素、蔓越莓乳酸菌、淨麗酵素也剩不多了,有需要的還有16小時關團喔。)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翁禎翊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
梁 實秋 台灣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意思 ◎唐捐
現在
沒事了
你站
起來
又坐下
寫字
劃掉
站
不起來
卻走得
出去
地上有
鉛
Coca-Cola
明信片
坐下
假寐
而真想
就說沒
事了
捏,碎
又想它
復原
--
◎作者簡介
唐捐,本名劉正忠,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生於嘉義。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曾主編台灣詩學學刊。曾獲梁實秋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高雄市文藝獎、一九九八年度詩人獎、五四獎之青年文學獎等。著有詩集《無血的大戮》、《暗中》、《意氣草》、《金臂勾》、《蚱哭蜢笑王子面》,及散文集《大規模的沉默》。
--
◎小編 #三進 賞析:
分行的藝術,就是流暢度控管的技術。應該不會有人想把流暢度搞壞吧?不,相反的,有時弄亂,反而更符合詩人要傳達的情境。
次元切割尊者唐捐(這我擅自取的),除了會在同一行文字中,切出子母畫面(比如〈無饜的青春〉、〈小賦別〉,請自行翻閱《金臂勾》)。還會透過分行,微操斷句,來達成效果。〈無意思〉即是最明顯也最具啟發性的作品。
#碎裂的技藝
〈無意思〉全詩切得細碎,兩到三字就分行,一句話砌成絆腳矮牆。恰如心緒不安、心神不寧時的狀態。
心中有個掛念的念頭,雖然企圖把注意力轉向身旁瑣碎的事物,想從煩躁中分心。想寫東西卻寫不出來、想出門透氣卻並不想真的走出去。唐捐刻意用極瑣碎的斷句來還原此狀態,讀起來斷斷續續(實際讀出聲音會更有感),即便你還沒讀懂文字的意思,感受上已經夠煩了吧?
反之,那些令你讀起來覺得身心流暢的詩句,或許就是詩人細膩安排分行的結果。
說到分心的企圖,唐捐〈無意思〉與楊牧〈蘆葦地帶〉那種,透過繁複的描述,以敘述把思緒拉遠的方式,恰好形成兩種絕妙的對比。(但毫無疑問都是傑作)
#你也來拆拆看
拿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來實驗,如果把大家都讀過的楊喚〈夏夜〉,拿來修改會怎樣。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輕輕地來了。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變成:
當街燈亮起來
向村莊
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
輕輕地
來了
來了
來了
從山坡上
輕輕地
爬
下
來
了
切成這樣的夏夜,欲言而又止,你覺得是什麼,正在從山坡上,爬下來呢?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2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奇怪 #唐捐 #無意思
梁 實秋 台灣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陳黎〈舌頭〉
我把一節舌頭放在她的鉛筆盒裡。是以,每次她打開筆盒,要寫信給她的新戀人時,總聽到囁嚅不清的我的話語,像一行潦草的字,在逗點與逗點間,隨她新削好的筆沙沙作響。然後她就停了下來。她不知道那是我的聲音,她以為從上次見面後不曾在她耳際說話的我,已永遠保持沉默了。她又寫了一行,發現那個筆劃繁多的「愛」寫得有點亂。她順手拿起了我的舌頭,以為那是橡皮擦,重重重重地往紙上擦去,在愛字消失的地方留下一沱血。
*原詩可見「陳黎詩倉庫」:
http://faculty.ndhu.edu.tw/~chenli/poetry8.htm#tt
--
◎ 作者簡介
陳黎,本名陳膺文,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凡二十餘種。譯有《辛波絲卡詩集》、《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二○○五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曾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
--
◎ 小編 #Y 賞析
從1975年首部詩集《廟前》出版到2000年代的此刻,陳黎的詩一直都頗具實驗性的風格,儘管時至今日,新讀者乍讀也不會覺得這是「過時」的產物,甚至仍然會認為是前衛的寫作。陳黎的創作頗豐,早期的風格也充滿野心。從語言、形式到題材,皆是寫作者意圖不斷追索與玩賞的技藝。儘管陳黎較為人所知的代表是乒乓相接的〈戰爭交響曲〉,但從《動物搖籃曲》中的〈小丑畢費的戀歌〉、〈魔術師夫人的情人〉、〈黃昏過蘇花公路送癌症病人回家〉就已經能看出許多新鮮的文字有機體。
延續著自己相當有突破性的代表作詩集《島嶼邊緣》(戰爭交響曲也是收錄在此書),這首〈舌頭〉一詩收錄在陳黎的第八本詩集《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評論者賴芳伶認為:「這本詩集在歷史性的前瞻與回顧中不斷自我辯證,既反思了舊有的美學軌範,並努力開放更新詩的形式;當然,類似的用心早在他近十餘年來的詩作中迭番出現;不過,仍以此集為最。陳黎自創的語言遊戲,喜歡大量援用約定俗成的話語和意象,常帶有後設式的自我指涉的傾向,讀者受邀進入詩中世界,聽其喃喃絮語的同時,亦回應了詭譎的閱讀反應。」詩人意圖在此編織的「詭譎」形體,或許也可以和這個月每詩本週的「奇怪」互相呼應。當然〈舌頭〉遠遠也不是陳黎最奇怪的詩,但絕對是其「散文詩」中非常精悍準確的一首。
豪不分行的「散文」詩,本質上會是一種「奇怪」的存在嗎?但是在這個場景的末尾:「她又寫了一行,發現那個筆劃繁多的「愛」寫得有點亂。她順手拿起了我的舌頭,以為那是橡皮擦,重重重重地往紙上擦去,在愛字消失的地方留下一沱血。」卻又那麼荒謬而合理。最廣為人知的那些散文詩代表作,如商禽的〈長頸鹿〉、蘇紹連的〈獸〉或許都是如此。作為一種對於「奇怪排版」的想像,散文詩似乎奇怪又不奇怪。儘管表面上沒有分行,但當「不分行」作為一種詩人有意為之的策略,或許詩作中的節奏、畫面、情節都作為一種隱藏的分行,在寫作者心中完成了。
不同於上述兩首散文詩對於動物性的想像或運用,陳黎的這首〈舌頭〉則是將身體器官(陳黎或許是全台灣最會寫『舌頭』的詩人了)與字詞、情愛的意象交錯,拼揍出如是光景。作為某種「在逗點與逗點間,隨她新削好的筆沙沙作響」在狀聲詞裡也帶有奇妙的情色意味。
見血是正常的,那畢竟是「我」的舌頭啊。
-
美術設計:佳郁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2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奇怪 #陳黎 #舌頭
梁 實秋 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翁禎翊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家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表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凌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家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表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尤尊毅
人類學系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台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作者簡介:翁禎翊
1995年生,台大法律輔修日文系畢業,現在就讀台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系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家。覺得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同義詞。曾獲余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作者簡介: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系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只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作者簡介: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出版社粉絲頁: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梁 實秋 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慢行高雄:15條文青帶路,輕鬆遊晃路線」介紹
訪問作者:陳宗佑
內容簡介:
散步碼頭吹風看海,品嚐美味小吃,享受在地慢活情調。
咖啡酒吧X在地美食X風格書店X藝文景點
高雄是一座適合慢行與慢活的城市。
你可以搭船出海,沿著藍色公路飽覽海洋城市的碧海藍天;
你可以騎單車或散步,細細品味鹽埕巷弄的慢活情調,
輕鬆恣意品嚐沿途小吃,再找家咖啡店消磨閒適的午後時光;
你可以跳上輕軌,到棧貳庫欣賞開闊海景,在百年倉庫改建的文創區感受人文氣息;
你可以在造型新穎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觀賞表演,順道拜訪老店密度最高的鳳山一帶……
2020年,高雄這個名字正好滿一百年。身為高雄人的凌性傑,本著分享故鄉美好事物的想法,與四位青年作家一起完成的《慢行高雄》,以創作者的眼光書寫高雄的文化與歷史,規劃15條輕鬆遊逛路線,刻意挑選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包括文學館、美術館、絕美圖書館、文青咖啡館、獨立書店、藝術特區、表演場館、百年古蹟,還有風格獨特的在地美食,皆是捷運或輕軌可達。跟著文青玩高雄,放慢腳步、打開感官,你會重新認識高雄。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文學少年遊:蔣勳老師教我的事》、《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2018臺灣詩選》、《青春散文選》(吳岱穎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尤尊毅
人類學系畢業。書呆,求知心旺盛,目前最大願望是成為一名雜食者(Omnivores)。曾獲台大文學獎、師大紅樓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作者簡介:翁禎翊
1995年生,台大法律輔修日文系畢業,現在就讀台大法研所民法組。白天是法律系的助教,職業教民法;晚上告訴自己要持續寫點東西,努力當作家。覺得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憾與美麗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同義詞。曾獲余光中散文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九歌108年度散文選》。經營文字帳號:@jhenyi.weng。
作者簡介:陳宗佑
建中紅樓詩社,臺大哲學系畢,咖啡成癮。曾獲臺大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周而復始地,我們甘願在重複中令時間走遠,只因往復的形式如此近似永恆。
作者簡介:黃立元
澎湖長岸人,臺大人類所畢業,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博士生。定居高雄、臺南兩城十年,臺北求學十年。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紅樓文學獎,作品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試著在生活、書本與田野的間隙裡,摸索詩、民族誌與小說的輪廓。
出版社粉絲頁: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梁 實秋 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潛水時不要講話」介紹
訪問作者:栗光
內容簡介:
驚豔閃耀、流光四射的海洋書寫新星─栗光
她說:「我沒有鴻鵠之志,只有藤壺之志。」
以人魚之姿衝破自我恐懼,潛入深海宇宙後重生,
悠遊其中,亦能駐足於陸地
「藤壺,幼蟲自由生活,而後於一處定居,常見於礁岩、船底,有的還會賴在鯨身上;看起來再平凡不過,但能適應潮間帶衝擊的生活,也能跟命運之鯨去冒險。」——栗光
作者簡介:栗光
現任職於聯合報,執編繽紛版。2011年成為開放水域潛水員,2013年取得進階潛水員證照,一路學習至今。因為相信人要對他者產生關心,有時候需要一位共同友人,所以想透過書寫成為這位友人,以文字鋪設出一條通道。
作品散見於各大報章雜誌,曾獲桃園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等,為青輔會「青年壯遊台灣」第二屆實踐家、2019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海洋藝術創作類」得主。
作者粉絲頁: 藤壺之志
出版社粉絲頁: 麥田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