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雲林口湖椬梧小村
#躍上國際奪2大設計獎
#鄉親借我你們的雙手
#替咱口湖椬梧拍拍手
由縣府、水牛設計部落及口湖鄉梧北村村民,共同完成 #口湖鄉椬梧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 ,把在地想法透過創意設計轉化成景點,展現小村新風貌,不僅出書,更榮獲 #法國NDA(NOVUM DESIGN AWARD)設計獎跟 #美國繆思 (MUSE Design Awards)景觀設計 #銀獎 殊榮!
這兩項國際大獎,每年吸引世界優秀設計作品參賽,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首次報名就閃耀國際,展現公私部門齊心協力的成果!
我們不只讓全世界看見椬梧的魅力,刻在小村裡有溫度的故事與歷史,在團隊進駐蒐集資料、傾聽民意,透過 #社區營造參與式設計 ,讓居民分享家裡的故事後出版成「小村,鐵窗,我家有故事:社區設計,翻轉椬梧再生」,把重要的文化資產透過文字傳承下去。
最後,我不得不說,書裡藏有洋蔥,看完後萬分感動...麗善邀請鄉親一起翻閱 #口湖椬梧新篇章 看看蛻變後的小村如何展現新活力。
雲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
梧 北村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把地方故事交織成家戶鐵花窗 青年把藝術帶入雲林小鎮社區:故事是地方最美的風景】
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的蔡佳吟、黃啟軒將雲林梧北村的地方故事做成鐵花窗圖案,讓偏鄉成了打卡熱點,就連村長也因此重提畫筆,更凝聚了村民們的心。
當藝術進入社區,就好比農作物的催熟劑,不單單只是空間的視覺景觀美化,更是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昇華,一起來看看👇👇
-------------------------------------------
🎁加入康健LINE好友,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https://maac.io/1g5Nl
梧 北村 在 信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誰說鐵窗只能是死板板的直線條?這個鐵花窗也太美了吧😍😍
#呂耀中 #鐵花窗 #藝術 #李林選 #雲林 #梧北
⭐️掌握更多訊息,快加入信傳媒Telegram:https://is.gd/a5lUNM
👉逾12000人湧台新夢想家彰化主場館 爭睹少俠田壘退役戰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6696
梧 北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梧 北村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女為悅己者容,女人總有花費購買護膚品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花費買回來的產品,實際能獲得多少功效或價值?
「我修讀市場行銷,了解到廣告費高昂得誇張,當一件產品投資這麼多錢在宣傳,還有多少錢用於製作上?在我消費的一眾產品當中,最在乎是用在臉上的產品。當時我搜尋慣常用的護膚產品,簡單一搜就發現大部分是廉價用料,如石油副產品、SLS、Parabens,這些成分有機會對皮膚及環境造成傷害。」本地護膚品牌產品研發師郭綺琦 (Kaya)說。當原料成本壓低,才有大空間賣廣告,她反思用家花費龐大金錢,實則得到甚麼?「當時就萌生一個念頭:自己製作護理品給自己使用。」Kaya說。
開始自己動手製護理品,是在她大學二年級那年,未畢業已開始籌劃建立本地護理品牌。
「我既然學習了比別人多的知識,很應該把它發揚光大。」Kaya說。要建立品牌,就必須要有更豐富的相關知識。她先在一家環保小店當店長兼肥皂師,同時間報讀國際香薰治療師課程,學習有機耕種,以了解不同植物功效。
想法最終得到兩個志同道合的拍檔Char及Zoe認同,一同建立「本木序」這個品牌,產品在三年前投入市場。「本木是指以自然為本,亦是本土種植的意思;序是序章,我們是第一個為本土農業護理品牌揭開序幕的人。」Kaya解說。
構思品牌時,第一個理念就是希望使用本地天然植物,以推動本地農業,Kaya說:「希望透過使用本地花草製作護理品,讓大眾更了解本土農作物,從而拉近消費者與本地農業的距離,增加本地農夫收入,就能保存本地農業,當然另一好處是,我們能保證原材料的品質。」
三人走訪十多個本地有機農場,洽談合作,供應種子給農夫種植。
現時與他們合作的農場約有七個,農夫阿占的農家扎記是其一,主要供應金盞花及到手香。「耕作三十多年,都知道食用蔬菜的價值不高。加上大陸供港菜,本地菜價格很低。他們來找我合作,我就當作是開闢另一條出路,種植其他植物,增加自己的收入。」阿占說。
除了金盞花及到手香,老薑、蘿勒、蜂蜜、迷迭香等均是本地小農供應,Kaya再製成沐浴露、洗髮水、潤唇膏等個人護理產品。解決了植物原料問題,還有更大難關。香港沒有相關行業配套,要大量生產,必須從外國入口機器及原材料,成本相對提高,其次是難以找到專業人員研發產品。「開發個人護理品是屬於精細化工類,是專門的學科,外國有課程修讀,香港卻沒有,所以我們很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才。」Kaya說。
沒專才可用,惟有靠自己不斷看資料,反覆試驗,不斷失敗,直到得出一個成功配方,Kaya笑說:「有一段日子,為了做出能令頭髮柔順易梳理的洗頭水,我一天洗四次頭髮,當時我曾說過一句話,成功了我就一個月不洗髮了。」
此承諾還未兌現,因為研發是無止境的。
為了讓產品不會有環保手作的印象,更貼近大眾化,產品設計亦花心思,例如瓶身貼紙,特意找插畫師繪畫的植物圖鑑,背面清楚標明各種成分及產地,「最終目標是想多點主流消費者接受天然護理產品,所以產品不論形象或用途,都必須更貼近大眾,才能一步步推廣天然用品的理念。」Kaya說。
本木序
電話 : 3956 3447
網址: https://www.thepreface.hk/shop
農家扎記
地址︰上水梧桐河伴石湖北村
電話︰9033 5979
備註:設蔬菜送貨服務,地點包括葵涌、美孚、沙田及石門等地。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