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物語—恥骨肌】
今天要介紹一條讓髖關節又愛又恨的肌肉—#恥骨肌
#愛的是它與梨狀肌負責在髖旋轉動作上的穩定。
#恨的是它常常是造成鼠蹊部疼痛或髖夾擠症侯群的元凶。
【解剖學】
其解剖位置由恥骨的恥骨線連接到股骨小轉子下方的恥骨線上,覆蓋在內收短肌的上方。
從解剖位置便可以看出 #恥骨肌與深層腹肌群有緊密的關係,在恥骨的恥骨線上方就是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遠端附著位置,也就是所謂丹田的區域,當這區域的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失去離心收縮的能力造成腹內壓喪失時,恥骨肌便會被徵召去穩定骨盆,#使得髖關節處在加壓狀態而造成髖活動度的喪失。
【肌動學】
恥骨肌為一髖屈肌、髖內轉肌、髖內收肌,由閉孔神經和股神經支配,意味著其能產生髖屈曲和髖內收的動作,因為相對其他內收肌,恥骨肌較短的力臂無法產生強力的髖屈曲和髖內收動作。
根據肌電圖的研究,其它的內收肌群在髖屈0度或是45度有最大的活化程度,而恥骨肌則須在髖屈90度時才有最大的活化程度。
意味著在坐姿下,恥骨肌可以產生較大的髖內轉和內收力矩,也就是將一腳跨向另一腳的上方,俗稱翹二郎腿的動作。
從另一角度來看,當骨盆長期處在前傾姿勢的時候,也易因為恥骨肌用力的關係產生更多的髖內收和內轉力矩,間接影響膝蓋的排列造成膝蓋的疼痛。
#習慣翹二朗腿的坐姿除了易產生骨盆歪斜和脊椎側彎之外,#也常造成髖關節的傷害,甚至有些人在翹腳動作時,就常覺得鼠蹊部緊繃和疼痛,其中的元兇就是恥骨肌。
當長期呈翹腳姿勢時,恥骨肌會處在用力且縮短的狀態,久而久之使得髖活動度減少,也容易產生鼠蹊部疼痛和髖夾擠的症狀。
從恥骨肌的解剖學和肌動學便可以知道 #呼吸核心是怎麼影響髖關節的動作,呼吸時腹內壓的建立和深層腹肌群的功能可以幫助在行走時穩定骨盆,同時恥骨肌能在步態週期中負責髖關節旋轉平面的穩定,當核心出現問題造成腹內壓喪失時,使得恥骨肌用力去穩定骨盆,造成髖關節處在加壓狀態下,久而久之便會造成髖活動度喪失,而產生 #髖夾擠和鼠蹊部緊繃的症狀。
【那要如何預防髖夾擠和鼠蹊部緊繃呢?】
除了減少久坐的時間和避免長時間翹腳動作之外,
更重要的是『從建立良好的呼吸開始!!』
#髖夾擠症候群
#骨盆前傾
#鼠蹊部緊繃
#解剖小教室
梨狀肌神經支配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AK 基礎肌動學二部曲 下肢 進修心得
學越多的肌動學會發現,越沒有甚麼招式可言,所有的評估、訓練,全部都建立在基礎學理上面,這篇心得已經欠兩個月,該來分享一下了
由於我們人類是雙腳站立的動物, 從足踝一路到骨盆很多肌肉的功能, 隨著在步態週期中,不管是我們的腰大肌、內收肌群或是梨狀肌,在不同的角度下功能也會隨之改變,就連常聽到的解剖列車深前線也是從我們的脛後肌、內收肌一直接到核心的深層, 也隨著解剖的技術越來越好,找出說股二頭短頭其實是假的腿後肌群,其是由總腓神經支配而非脛神經
內收肌群在髖關節不同角度下,功能在髖屈與髖伸中不停轉換,並在我們單腳站立扮演著穩定的角色,也由於其連結點,跟骨盆附近的症狀,類似像疝氣或是尿失禁也有一些關係,中醫也有穴道在內收大肌上,這影響著下肢的血液循環
這次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些深層的髖外轉肌群,他們扮演髖關節中心化,避免髖夾擠的重要角色,由於這些骨標點的定位,更容易找到這些常見表層大肌群不做事,而深層受害的肌群,而這些髖關節附近的表層大肌群也跟髕骨附近的症狀很有關係。
課程的最後,老師用了膝蓋的鑰匙,膕肌做了結尾,主要是幫助協助膝蓋內外側的穩定,在膝蓋伸直的最後階段必須有他,膝關節才能伸直,也必須解鎖後才能彎曲。
教練的學習環狀圖,最後還是都得回到基礎,也就是肌動學,就跟壺鈴到最後都得回到Swing、TGU,學功夫還是得不斷練習扎穩馬步一樣,永遠不要急著跟隨潮流學習任何技術,時機未到的情況,那只會被當成知識存在腦袋裡,回歸基礎才是最好的選擇
IG:https://www.instagram.com/flight0808/?hl=zh-tw
工作室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urrent樂Fitness-1672737469459309/
#無痛訓練 #找回好看好用的身體
#Kyle #飛教練 #一對一 #一對二 #私人教練
#一對一私人教練 #一對二私人教練
#基隆上課地點 #Current樂Fitness
#台北上課地點 #復興北路184號3號
梨狀肌神經支配 在 運動解密 Fitness Lea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時間久坐 當心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相似於椎間盤突出(intervertebral discitis)、腰椎神經根病變(lumbar radiculopathy)、大轉子滑囊炎(trochanteric bursitis)等其他常見骨科疾病,因此,也往往誤判梨狀肌症候群。根據統計,大約16%慢性下背痛的病患會造成工作上部分或完全失能,但事實上約有6%病患造成下背痛的原因是梨狀肌症候群。藉由正確認識梨狀肌症候群,往往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治療處置或開刀。
梨狀肌是位於髖關節深處的肌肉,起於薦椎(sacrum)的第二到四節前側,往外背側連接於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的上內側。坐骨神經是腰椎及薦椎發出的神經根結合成束,往下穿入骨盆腔,再經由坐骨大切跡(greater sciatic notch)穿出骨盆腔來支配下肢的後側。大部分的人坐骨神經穿出骨盆腔的解剖位置是位於梨狀肌之下;然而,少部分的人會有正常的變異,其坐骨神經會穿入梨狀肌或被梨狀肌分為兩束,甚至兩者情況都有。因此,過度的運動、跑跳或髖關節扭轉可能使梨狀肌痙攣或損傷發炎,造成坐骨神經被擠壓而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
*坐姿、站姿或躺姿超過15-20分鐘會有疼痛產生
*疼痛或麻木感會從臀部向下延伸到大腿後側
*變換姿勢或伸展臀部肌肉時疼痛加劇,如:從坐姿或蹲姿站起
*患側下肢無力,嚴重時走路會有困難,如:跛腳
*患側梨狀肌有可觸摸到的腫塊或壓痛點
如何區辨梨狀肌症候群或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在仰躺時,患側下肢髖關節外轉可以紓緩疼痛的症狀;然而,主動將患側下肢轉回腳尖向上的姿勢會造成疼痛。
臨床上,醫師或治療師除了會詢問病史之外,另外會配合一些理學檢查來區辨梨狀肌症候群與坐骨神經痛。
*直抬腿試驗 (Straight Leg Raise Test (SLRT)):病患在仰躺姿勢下,由治療師將患側下肢髖
關節彎曲並合併膝關節伸直的動作,如果呈現不疼痛的陰性反應,則懷疑是梨狀肌症候群所
造成的疼痛;相反地,如果出現疼痛的陽性反應、抬高的角度越高會越痛,則懷疑是椎間盤
突出,需要配合肌電圖或相關影像的檢查做進一步的確認。
FAIR手法 (FAIR maneuver):病患在側躺姿勢下,由治療師被動將患側下肢髖關節彎曲60度、膝關節彎曲90度,再加上髖關節內轉、內收的動作,如果有神經症狀出現或是感到臀部疼痛,則測驗結果為陽性,表示有梨狀肌症候群。
治療及處理
梨狀肌症候群臨床的治療方式分為保守治療及開刀治療兩種。在急性疼痛時必須休息,並視病患的嚴重程度來決定休息的時間長短、是否需要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減緩疼痛並放鬆梨狀肌對坐骨神經的壓迫。透過保守治療的方式,約有八成的患者症狀改善可達70%。如果病患對藥物及物理治療的療效不盡理想,則可以考慮局部注射麻醉劑或類固醇。若對上述治療反應皆不佳的病患,則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物理治療可藉由儀器治療及牽拉梨狀肌的復健活動來減少對坐骨神經的壓迫,敘述如下:
* 儀器治療:
.熱療:使用淺層熱療(如:熱敷)或深層熱療(如:短波、超音波)。
. 電療:包括經皮電刺激、干擾波等。
* 復健活動:
. 軟組織徒手治療:病患採俯臥的姿勢,由物理治療師被動地將病患膝關節彎曲90度,並控
制髖關節內外旋的角度,以手肘沿著梨狀肌肌肉的方式向下施壓,藉以拉長放鬆梨狀肌。
*牽拉運動(示範圖左腳為患側腳):病患的非患側腳膝關節彎曲90度,並將患側腳的腳踝架於
非患側腳的大腿上,呈現翹腳的姿勢,一手抱住非患側腳的腳踝,一手抱住患側腳的膝關節
後方,將膝蓋往對側肩膀靠近,感到臀部肌肉有拉扯的感覺維持10秒鐘。一天三回,
每回20次。相同的牽拉方式也可以在坐姿進行。
*提臀運動:病患採四足跪趴姿,將患側腳抬起維持約10秒鐘,放下時患側腳懸空維持
10秒鐘(圖六)。一天三回,每回重覆10~15分鐘。
復健醫學科 物理治療師 俞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