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雲寺法青用純淨樂聲為世界祈福
「世界和平人安樂,祈願許願還願~~」20日下午,法鼓山紫雲寺一樓廣場傳來溫暖旋律,由高雄法青純淨樂團舉辦的「為世界祈福音樂會」,帶來一首首溫暖人心的曲目,與現場60多位民眾齊聚在此,祝福世界「樂來越好」。
將禪悅與音樂融合,活動前聽眾們輕閉雙眼,感受微風吹拂、感謝大地無私地支撐著萬物、感恩家人、朋友以及自己總是在彼此身邊陪伴著;當非洲鼓隊的鼓聲響起,彷彿聽見自己的心,充滿希望的跳動。
由菩提樂團帶來的《祝你幸福》、《感恩的心》,祈願大家都能以感恩心接受順逆緣,用報恩心奉獻結善緣。其中年紀最小的表演者盧嘉祐,帶來小提琴的表演時,溫柔而安定的琴聲,讓現場氣氛熱到高點。
以自己作詞作曲的《大幸運》分享,劉俊宏表示,身旁的每個家人、朋友都是自己的大幸運,在2020充滿挑戰的一年,大家各自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著,感恩許多人用心做好防疫,讓臺灣社會都能夠安心的生活。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藉由純淨的音聲、輕快純樸的和旋,純淨樂團表示,希望在很忙很累的時候,大家能夠用上禪法,將徬徨的心,安定下來。最後,法青也和聽眾一起朗誦為臺灣及世界祈福文,從每一個人的承諾做起,迎向簡單、樸實與心靈環保的未來。
活動圓滿前,紫雲寺監院常參法師也為大眾分享,梵唄唱誦對於佛教而言,是宣導法理令法音宣流的一種方式,盼大眾能從樂音,在在體驗苦、空、無常、無我的佛法。法師並帶領大眾感恩疫情中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迴向祝福全球都能平安健康。
法鼓山高雄法青表示,明年1月將在紫雲寺舉辦青年營隊,歡迎熱愛分享善的力量,以及人間溫暖的青年同儕踴躍參加。報名方式請至紫雲寺官網查詢( https://zyt.ddm.org.tw/main/index.aspx?chapid=96 )。
#法鼓山
#紫雲寺
#法青會
#為世界祈福音樂會
梵唄唱誦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習妙音觀世音 青年唱出真心祝福
法鼓德貴學苑二樓大殿在週一晚間,傳出清淨悠遠的梵音聲,近20位青年學員心無旁騖地唱誦,學習以音聲喚醒本具的佛性,在專注安定的氛圍中,當下即是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為了進行晚課〈蒙山施食儀〉培訓,學員們聚精會神看著法師示範動作,認識唱誦內容、施食儀式,希望有機會在法會及禪修活動中服務奉獻。
這是法鼓山世界青年會所屬的梵唄班,學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上班族、老師;更有人是從戲曲入門,進而學習到梵唄,體會到何謂「真心」。每位學員除了練習維那(領唱)、助唱,還有學習打擊樂器伴奏,如大磬、木魚、引磬、鐺子、鉿子、鐘鼓等等,要熟悉每一個項目,至少要3年以上的培訓。在學長、學姐輔導下,學員分組練習,技巧從懵懂青澀到漸入佳境。
「梵唄可以安定身心、減少煩惱,當遇到不如意與徬徨時,也可以得到支持力量。」輔導梵唄班的演信法師表示,有同學透過〈懺悔偈〉,學習反思自己、不諉過,從正確因果觀中,脫離煩惱漩渦;也有同學因唱誦《大悲懺》,從一字一句中,體會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大悲願心。
梵唄除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之外,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演信法師表示,當「維那」心懷煩惱與複雜情緒,舉腔時就會受到影響,他鼓勵同學每日除了做定課維持身心平穩,也可積極參加精進禪二,體驗禪修帶來的深層寧靜,並從兩天的早晚課中,練習以音聲佛事傳達安定力量給他人。
「參加法會是學佛的敲門磚,沒有太多門檻。」為了幫往生的父親累積福德,王得丞展開了法會共修與梵唄修行,在協助法會多年運作後,他說:「現在已不單純是為了父親,更希望廣結善緣。」為了與學弟、妹分享佛法知見,他花了大量時間在研讀、整理資料,同時也從制懺因緣、拜懺方法與經典故事,學習怎麼用「心」修行,更透過定期的禪修,強化身心安定的力量。
「一個人時會感到徬徨,這裡有一群人陪伴著您唱誦,有一種被照顧的感覺。」學習一年梵唄的陳昶諭說,梵唄可以堅固道心,就像晚課唱頌〈普賢菩薩警眾偈〉時,就是每天一個自省的機會,一點一滴轉化生命。戲曲科班出身的他,過去唱的是忠孝節義的故事,而梵唄唱誦的是佛教法義,並不強調情緒轉折,但他強調「卻要有一顆『真心』,蘊含對一切眾生祝福的心念」。
「妳現在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了。」對於朋友的評價,王思雯說她學習近8年的梵唄,將〈楞嚴咒〉當作每天定課,已經能逐漸放下自我中心與完美主義,尤其升格擔任學姊後,更懂得替別人著想,而這些轉變,皆來自她對梵唄的崇敬與熱情。每當看到學員因緊張導致聲音顫抖、法器握很緊,她都會鼓勵:「放鬆!沒事!妳這樣很好,再多做一些練習就會更好」。
法青會表示,梵唄班強調解行並重,帶領青年培養佛學基礎、禪修習慣,並定期參與「菩薩戒誦戒會」、《大悲懺法會》舉辦,盼能以純淨音聲、佛法智慧,來提昇自己、感動他人,為社會帶來安定的力量。
#法青會
#蒙山施食儀
#大悲懺
#梵唄
梵唄唱誦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學習妙音觀世音 青年唱出真心祝福
法鼓德貴學苑二樓大殿在週一晚間,傳出清淨悠遠的梵音聲,近20位青年學員心無旁騖地唱誦,學習以音聲喚醒本具的佛性,在專注安定的氛圍中,當下即是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為了進行晚課〈蒙山施食儀〉培訓,學員們聚精會神看著法師示範動作,認識唱誦內容、施食儀式,希望有機會在法會及禪修活動中服務奉獻。
這是法鼓山世界青年會所屬的梵唄班,學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上班族、老師;更有人是從戲曲入門,進而學習到梵唄,體會到何謂「真心」。每位學員除了練習維那(領唱)、助唱,還有學習打擊樂器伴奏,如大磬、木魚、引磬、鐺子、鉿子、鐘鼓等等,要熟悉每一個項目,至少要3年以上的培訓。在學長、學姐輔導下,學員分組練習,技巧從懵懂青澀到漸入佳境。
「梵唄可以安定身心、減少煩惱,當遇到不如意與徬徨時,也可以得到支持力量。」輔導梵唄班的演信法師表示,有同學透過〈懺悔偈〉,學習反思自己、不諉過,從正確因果觀中,脫離煩惱漩渦;也有同學因唱誦《大悲懺》,從一字一句中,體會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大悲願心。
梵唄除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之外,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演信法師表示,當「維那」心懷煩惱與複雜情緒,舉腔時就會受到影響,他鼓勵同學每日除了做定課維持身心平穩,也可積極參加精進禪二,體驗禪修帶來的深層寧靜,並從兩天的早晚課中,練習以音聲佛事傳達安定力量給他人。
「參加法會是學佛的敲門磚,沒有太多門檻。」為了幫往生的父親累積福德,王得丞展開了法會共修與梵唄修行,在協助法會多年運作後,他說:「現在已不單純是為了父親,更希望廣結善緣。」為了與學弟、妹分享佛法知見,他花了大量時間在研讀、整理資料,同時也從制懺因緣、拜懺方法與經典故事,學習怎麼用「心」修行,更透過定期的禪修,強化身心安定的力量。
「一個人時會感到徬徨,這裡有一群人陪伴著您唱誦,有一種被照顧的感覺。」學習一年梵唄的陳昶諭說,梵唄可以堅固道心,就像晚課唱頌〈普賢菩薩警眾偈〉時,就是每天一個自省的機會,一點一滴轉化生命。戲曲科班出身的他,過去唱的是忠孝節義的故事,而梵唄唱誦的是佛教法義,並不強調情緒轉折,但他強調「卻要有一顆『真心』,蘊含對一切眾生祝福的心念」。
「妳現在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了。」對於朋友的評價,王思雯說她學習近8年的梵唄,將〈楞嚴咒〉當作每天定課,已經能逐漸放下自我中心與完美主義,尤其升格擔任學姊後,更懂得替別人著想,而這些轉變,皆來自她對梵唄的崇敬與熱情。每當看到學員因緊張導致聲音顫抖、法器握很緊,她都會鼓勵:「放鬆!沒事!妳這樣很好,再多做一些練習就會更好」。
法青會表示,梵唄班強調解行並重,帶領青年培養佛學基礎、禪修習慣,並定期參與「菩薩戒誦戒會」、《大悲懺法會》舉辦,盼能以純淨音聲、佛法智慧,來提昇自己、感動他人,為社會帶來安定的力量。
#法青會
#蒙山施食儀
#大悲懺
#梵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