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日本東京的春天,緩緩降臨在新灣區。
因緣際會跟幾位日本來的朋友,有幸造訪在南高雄豪宅內的米其林一星主廚武田健志的餐廳「Liberté」,據說一位難求,而且有諸多禮節的規範。
一進門後吧台板前的座位深具特色,我們今日坐在裡面8人的包廂,可以放鬆享用跟聊天。主廚的相關介紹跟環境網路上的食記都查得到,我的重點在餐點內容—-一言蔽之,這是自疫情以來,我在 #國內吃到最喜歡的星級餐廳。
📍前菜三品- #鴨肝慕斯 #鮑魚/山葵葉/杏桃 #鮟鱇魚肝
老實說,剛看完菜單我打從心底害怕😅,有看過我食記的人就知道,我法菜中的天敵就是「內臟類」食材,但今天卻讓我對這些內臟類食材心悅誠服。首先是這款鴨肝慕斯,表面琥珀色的醬汁點綴著鳳眼果、碎堅果跟些許松露,漾著琉璃的光彩,一匙舀下是蒸蛋般的柔嫩綿密,入口是濃郁的風味搭上脆口的堅果顆粒,煞是享受;再來是盛放在九孔貝殼上的荷包外型小點,上面點綴著山葵葉,建議一口完食,原來外層是如泡芙般的口感佐以鮑魚醬跟畫龍點睛的杏桃,高鉀跟豐富的維生素的杏桃果乾沈穩的微酸中和了鮑魚高鈉的海鮮味,頭一次見著的組合,沒想到風味如此互補;最後有「海底鵝肝」之稱的鮟鱇魚肝,似土壤般由酥脆的吐司脆片包夾,上方鴨兒芹翠綠如茵,放上盛開的星狀紫色琉璃苣彷如精巧的小花圃,充滿春天的映象,讓我讚嘆的地方,在於以富含omega-3(次亞油酸,GLA )的琉璃苣來搭配飽和脂肪跟膽固醇稍多的魚肝,讓人享用起來不覺負擔。
我莞爾,猜這一系列的內臟類食材似乎是通過我挑嘴的腸道菌的檢驗,主廚以各種食材調和的方式讓膩人的飽和脂肪變得和藹可親😆
接下來一道開胃菜 #白蘆筍/蝦母/魚子醬,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料理白蘆筍,最底下用奶油煨煮,加點昆布粉提味,上方將白蘆筍刨成薄片整齊堆砌,口感清脆帶有蘋果的香甜,再淋上用 #豆漿為基底跟白蘆筍打在一起的冷湯,下方是飽滿彈牙的牡丹蝦蝦母,間以魚子醬跟酸甜的燈籠果,必需胺基酸跟植酸融合,讓從來不覺得魚子醬好吃的我,難得讚不絕口,實在精彩。
第一次用清新脫俗來形容一道菜,「此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嚐」。
下一道 #瑩烏賊 讓人眼睛一亮,以日本的瑩烏賊搭配台灣的鳳螺,底層是巴西里跟多種蔬菜打成的泥,還有各式對身體有益的香菜類食材,例如山茼蒿跟山當歸葉,尾韻還有帶點辛辣口感的水田芥、山葵跟洋蔥,其中有一種日本春天才會生長的天下第一山珍— #楤木芽,用天婦羅的方式料理,採集方式辛苦,要避開銳利的尖刺,才能取得嬌嫩的楤芽,帶點特有的苦跟回甘,整碗抗氧化物質吃好吃滿,加上低脂海鮮,仿佛把大地贈與的所有微巨量營養素都集中在這。
「啊, #這才是人類應該吃的食物」我不由得喟嘆,多希望每天都能來上這樣一碗,慰勞自己每天對抗環境污染跟壓力荷爾蒙的腸道菌們。
再來是湯品 #花膠/鴨肝/鮑魚,這道酥皮清湯上的酥皮壓印葉子的圖案,每天早上現桿現做,塗上蛋液後焗至酥脆,以小母雞熬製三天的高湯加入金華火腿跟貝柱,滿滿的膠原蛋白,是主廚在嚐過台灣的佛跳牆之後的創意。
至此每道菜順序都是風味一濃一淡,進入雙主菜。海鮮類主菜—- #來自長崎五島市的紅條魚,肉質紮實鮮甜,配上主廚精心製作的三道層次的綠白醬汁—-基底是波菜跟芥菜打成的泥、第二味是濃烈的蛤蠣高湯拌入發酵後的芥菜跟蔥,第三味是柚子泥灑上焦化的檸檬粉,清爽跟鮮甜並具,連配菜都煞費苦心,是檸檬蜜漬過的蜜棗跟蕪菁,點綴惹人憐愛的紅莧菜跟白色芫荽花,這傘狀的花序像蕾絲般纖柔而細緻,又像雪花般優雅,看來主廚是個外剛內柔的少女心男兒啊(笑)。
肉類主菜—- #珠雞,老實說吃膩了紅肉類主菜,看到白肉類實在很歡喜,台灣唯一有飼養珠雞的地方在桃園,選用雞瘦肉的部分做成雞肉捲,以松露慕斯提香,再以竹炭粉當麵衣包裹製成,看起來像個黑色皮包,切開來搭配旁邊香氣濃烈的羊肝菌菇醬,外脆內軟的口感,讓人愛不釋口,配菜是油封雞腿肉佐紅蔥酥跟白薏仁,多種風味依個人喜好搭配品嚐,很少有主菜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都覺得滋味不同。
在我看來,這場盛宴從前菜、湯品到主菜,都有一種幸運籤餅(fortune cookie)的概念,而這種包有類似箴言或詩籤的字條餅乾,是源於19世紀,日本東京的寺廟有一種叫做「御神籤」的傳統,讓今天的法菜有深厚的日本古老意涵,切開來都是驚喜。
最後是甜品三道— 前甜點是 #杏仁豆腐佐鳳梨,鳳梨用三種方式呈現,包括底下的糖漬鳳梨丁,淋上用鳳梨汁跟香草籽打成的汁液,還有糖霜花朵上盛載著現做鳳梨果醬,酸酸甜甜,非常適合清爽的杏仁味。
主甜點是 #甘酒/櫻花/白巧克力,我凝視著這個意象,像冬雪初融後的大地,春櫻綻放又散落,略帶鹹味的粉色櫻花粉末細細的鋪在白絨般的冰沙,化在口腔裡的是甘酒跟白巧克力的醉人滋味。
這讓我想到漫畫《海賊王》裡的Dr.希魯魯克,他窮盡自己一生的時間去創造一場,在他腦海裡粉紅色的雪,直到臨死前讓全世界下了一場
粉紅色的雪。
我想主廚的心情跟我是一樣的。
我們用自己不滅的熱情持續灌溉著夢想,用生命在創造腦海中的世界,每一處料理的呈現,都是賭上自己的堅持跟信念。
用心在料理屆耕耘,就跟我鑽研腸道菌的學問一樣,都是希望能將精神寄託在某些不朽的事物上。
最後的小茶點(petit four),是酒漬萊姆葡萄跟藍乳酪夾心餅乾和肉桂蘋果塔,我過去從不曾碰茶點,就是因為傳統法式料理的配茶點是甜膩的法式軟糖跟費南雪,這次我卻連茶點都完食,配上帶有香茅味的花草茶,像醍醐灌頂滿足至心底。
Dr.希魯說:「疾病跟癌症不可怕,只有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謝謝武田健志主廚,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夜,在不能出國的嚴峻疫情寒冬期間,你為台灣人帶來了道地東京米其林的手藝,這春櫻綻放的希望氛圍,彷若置身日本,似預告著即將遠離新冠陰霾,讓人真正感受春天將至。
望明年後,我們東京見。
#這間立刻被我列為心目中第一名
#主廚簽約聽說只有三年
#正港東京米其林在高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日香港有沙田之亂,香港警察將新城市廣場變成新城市戰場。金融時報說林鄭數度請辭,為北京拒絕,她在撤手不管?警隊處理各區的示威群眾手法,是激化衝突,挑起暴力,製造慌亂。警察手上有裝備、武器,但內心沒有安全感,四方八面都是敵人。新城市廣場內男女老幼都是暴徒,市民怕警察多過怕示威人士。遍地開花,連儂牆源自...
植田大地白油 在 琳達的全植日常 Linda's plant-based dia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家 - 讓所有人都能吃得安心,純淨飲食概念店
[1/22-1/31全新開幕 #贈免費飲品兌換卷]
今天的尾牙餐敘,回憶起從決定開始吃素的那一刻起,所展開的一連串奇幻旅程
感謝我鍾愛的蔬菜水果帶領我認識一群很棒很棒的人,是我一輩子從來沒想過有榮幸可以同肩同行的
在小水滴融入大海的過程中,常常看見那些自己覺得很丟臉、很不堪的樣貌,而這群人們卻像大地之母、像大海一樣寬容地擁抱,用溫柔的眼神告訴你:「沒什麼大不了的,我也經歷過。」
.
能量飽滿的夜晚。持續清澈心靈,傳遞恆常穩定的能量,一個拉一個,相信終有一天,大家都能回家的。
///
餐點介紹:
♢田園蔬果沙拉 佐 綜合野莓/日式胡麻/義大利油醋 擇一 (NT120)
♢古早味酸菜猴頭菇潛艇堡 (NT260):最近很喜歡這種東西合璧碰撞出的新火花,是有記憶點的一道
♢醬燒猴頭菇Pizza (NT280)
♢黃金芥末植物排潛艇堡(全麥軟法) NT320
♢沙爹猴頭菇串燒(NT200):對於沙爹串只有滿滿滿滿的愛,調味很到位,想起在峇里島的日子
♢椒麻猴頭菇串燒(NT200)
♢叻沙豆腐煲 NT350:三大塊滿滿的豆腐~軟嫩嫩入口即化,蛋白質稀缺者必點!
♢泡菜豆腐煲 NT350:三款豆腐煲裡最喜歡泡菜的湯頭
♢四川麻辣豆腐煲 NT350:今天吃到的三款豆腐煲口味都偏麻辣,不嗜辣者可嘗試「肉骨茶豆腐煲」、「藥膳豆腐煲」
.
店家資訊:
心家(純淨蔬食:無蛋、無奶、無五辛、無酒精)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60號 捷運台電大樓站1號出口步行2分鐘
02-2369-8089
週一~週日 上午11點至晚上9點
植田大地白油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遠離華夏食人族,恢復人性共興亞
要發掘何謂香港民族,思考華夏食人族之源起與發展在所難免,而當我想更準確咁解釋華夏之時,我忽然就聯想到過去人在澳洲深入偏遠沼澤尋訪鴨嘴獸之經歷。尋幽探秘嘅結果,雖然係一如預期嘅遍尋不獲,但因為本來就有可遇不可求嘅心理準備,回程感覺既講唔上可惜,亦未見得氣餒。活化石之所以引人入勝,原因在於觀察世間罕見嘅物種,可以親眼見證佢地幾乎絕跡於世嘅形態同習性,而鴨嘴獸作為十九世紀初歐洲科學家一度以為係惡作劇嘅卵生哺乳動物,正與以「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居嘅華夏文化極為相似。以下將探討中國—華夏食人族—儒學鴨嘴獸保守估計已達三個千紀嘅發展停滯,論證香港民族脫離中國方可振興亞洲之道義責任,希望可以刺激民族同胞對於未來世界之和平想像。
華夏死水,寸草不生
世間萬物平等,適生淘汰係物競天擇使然,生物學意義上嘅保育瀕危物種亦應當支持,但香港民族飽受華夏食人族之害,絕對唔應該對近在咫尺嘅惡霸過於寬容,事關香港民族自身亦負有順應世界歷史演化嘅偉大使命。促使老帝國順勢解體、活化石安分退場,責任在於華夏歷史之非歷史,中華帝國之千年如一日,而香港民族為東亞生態系統所做嘅,只不過係呈現自身之求生意志,順勢向鄰國一池死水送出有助人類同胞起死回生嘅氧氣——唯有中國解體,中共治下各個族群方有望恢復人性,繼而步入正途,接上現代化之軌道。所以,相比起香港曾經風行一時嘅大中華主義思想,發揚民族主義,勇於改變受制於人嘅局面,先至係為華夏食人族燃點希望嘅合理路徑。
根據現代考古成果,位於現時伊拉克之兩河流域乃係孕育人類文明嘅豐饒之地,因為人類協作共生,形成部落聚落,大約公元前四千年左右,世界史上首個農業社會應運而生。由於農業社會之形成往往係經過漫長嘅選擇同適應階段嘅成果,活躍當地嘅人類早喺新石器時代已經掌握人工種植穀物技術,因此喺短短幾千年間,農耕技術已經傳遍四方,愛琴海、地中海、黑海以至黃河文明後來之繁榮,亦同蘇美社會文化息息相關。由此可知,華夏以農立國,既非世界農業社會史上唯一演進路徑,更非優異於其他古文明,發展初期嘅大體安定,只不過係因為遠離其他族群,避過激烈競爭——公元前嘅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之所以一直經歷各個王朝嘅武力征服,呈現出華夏食人族與一般香港人唔太習慣嘅歷史亂象,正係因為區內各國都無法以閉關自守形式經營。
當人類文明因為劇烈競爭而快速成長,歐亞大陸嘅東面,以黃河流域為根據地嘅儒學鴨嘴獸則因偏安而成為華夏食人歷史敘事中嘅適者。傳說中嘅夏王國稱霸中原地區,改禪讓制為世襲制,反映出武力同資源多寡極大程度上決定歷史走向,但其後商王國直至盤庚定都於殷之前都要不停遷都,則反映縱有共主之名實,當地貴族動亂與外敵入侵卻係從未間斷。商人統治衰落之際,周人以更具道德約束力之社會文化擊敗前朝,周禮於是成為定制。如此興衰交替之現象,其實係歷史上應有之常態,因為人類存在於世,本來就係要保持開放,不斷改革,面對各種天敵同環境轉變,繼而推動世界歷史不斷向前。因此,中國經歷文革之後以改革開放為國策,向世界展示友好姿態,本質上只係扭曲自然然後放開束縛,但瘋狂嘅係,華夏食人族已經習非成是,淪落到視經濟發展自然規律為權威嘅恩賜。中國人喺近乎缺氧嘅鎖國生活之中都可以如同老鼠一樣生生不息,又更無負儒學鴨嘴獸之名——野生鴨嘴獸繁殖能力固然不如儒學鴨嘴獸,但缺乏競爭而演化緩慢則為兩者共享之特性。
而要了解儒學鴨嘴獸到底係缺乏競爭在先,抑或係拒絕競爭在先,研究與華夏密不可分之儒學即可獲得關鍵線索。華夏文化敬鬼神而遠之,以自然解釋人倫,迴避形而上學嘅傾向,眾所周知,而孔子正係其中將形而下之事睇得最重因而成為所謂萬世師表嘅代表人物。無可否認,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確實出現過百家爭鳴之現象,事關當時儒學尚未具備壓倒一切嘅能力,但天人合一之謬說之所以喺秦漢之後成為主流,絕對唔係單單源於某任皇帝強行推動,真正起決定作用嘅係漢帝國人民已經具有充分思想準備迎接糅合陰陽學與五德終始學之儒教。華夏食人族之精神世界貧弱,易子而食,以至道德殺人嘅文化,就係由儒教所支撐,而儒教之所以歷久不衰,到廿一世紀都有人擁護,現象背後反映嘅正係華夏食人族即使曾經擦出資本主義嘅火花,但一直都未有真正進入近世,係貨真價實嘅人類文明活化石。
精神貧弱,後繼無人
回應世人對秩序嘅需求,本來無可厚非,亦有好處,但喺華夏文化之中,理想同現實逐漸割裂,倫理地位日高,實際道德反而每況愈下。周人趕絕已征服地內之故有文化風俗,由上而下推行官方祭祀儀式,係世界歷史上相當常見之統治策略,但封土建國求安穩之後,始終要面對周天子失去民心之事。春秋時代,各國主體意識亦變得不穩,人人急於發掘治道解決眼前困境,而魯國孔子選擇嘅策略就係上追周公,重塑國家地位以自保。當時魯國歷史悠久,但政經實力皆不敵其他國家,再次從諸侯國林立之背景中突出自身自然成為孔子嘅目標。
「周禮盡在魯矣」一說,既反映魯國求助於周禮力量,亦透露孔子以先王聖道描述自己心目中嘅理想國之心,無奈再苦心經營嘅政治理論,到最後都因為缺乏小共同體而歸於塵土——如此發展,同時亦已預示後世所有真心儒者屢試屢敗嘅必然下場。孔子之政治思想,本來或者係有向善演變嘅空間,但魯國自己人唔支持,子弟傳道又力有不逮,久而久之,自然失去進入新時代嘅活力。其實,假如周公理念真係值得魯國上下傾盡全力守護,如此優秀嘅文化又豈會經唔起時代考驗,因為他國入侵而輕易失傳?對比以色列人之堅忍不拔,甚至將地方神想像成至高之神去解釋亡國滅族嘅命運,最後令猶太教釋放出自我救贖之能量,影響其他族群以至成個羅馬世界,孔門子弟嘅傳道意志,可謂相當薄弱。
周人統治早期,前朝文化仍然興盛,重視鬼神意見,事無大小都會問道於天,刻有甲骨文之龜甲出土,正係商人信仰虔誠之象徵。然而,周人之文化有別於前朝,而且對缺乏道德責任感之祖靈天帝都失去耐性,於是佢地開始相信個人意願高於神明指引,自身德行更勝上天欽點(畢竟商人亦曾經係天命所歸),結果就令神明成為政治決定嘅背書者。當神權變得低落而未有惹起嚴重爭議,人道比天道更重要之思想自然慢慢成為主流,華夏過早嘅政教分離,就令後人視人間一切都係人類事務,亦令「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成為後來孔子思想嘅基礎。
孔子死後兩百年左右,秦漢相繼而興,前者焚書坑儒,殘害儒者,後者則借屍還魂,利用儒學,儒學自此已經因應華夏土壤而萎縮變形,再未見昔日曇花一現過嘅茁壯之姿。畢竟,周人已經播好君權先於神權嘅種子,制裁政治由人定斷嘅果實亦係時候加以收割。收割之後,漢武帝以儒學包裝專制,以官俸收編文士,繼位者再興黨錮大獄屠殺少數敢言之輩,種種行為都係以唔敬神嘅周人為榜樣。公元二百年左右,東漢陷入分裂之局,周公理念終告壽終正寢,華夏文化亦正式鴨嘴獸化,而儒學幾經焊接轉化再焊接,就衍生出南宋國之民族主義、明清政權之閉關自守,以至當代中國之自卑自大矛盾心理——當華夷之辨代表排外心態,中華正統則代表自我中心,所謂「孔子學說本身係好」一語已經再無討論價值。
唯古是尚,輕薄自然
漢武帝想將儒學演繹為儒教,唔可能一廂情願推行,因為鞏固權力嘅過程引起太大反彈,就會擦槍走火,觸發動亂。換言之,在上位者收唔收窄到思想自由,係視乎民間接唔接受思想控制嘅準備。而活化石代表人物孔子之政治主張唔主張普世,唔主張反戰,是非對錯觀念含糊,可謂最有利於政權殘民自利,溫水煮蛙。
孔子主張之中,愚民反智首推「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先王所指,不論係理解成神話傳說中嘅堯舜,定係創立周禮嘅周公旦,其實都唔係完美無瑕嘅人,因為聖人始終係人。有能之人為處身於特定時代同空間中嘅人民建立社會共識,其實即係同英國普通法一樣嘅概念,過度歌頌某個時期嘅聖人,甚至要求往後嘅統治者都要複製聖人王政,簡直係忽略時移世易之自然規律。例如,神話人物神農氏之能力,在於推廣農耕技術,神話人物黃帝嫘祖之能力,在於擊敗蚩尤同推廣養蠶紡織,呢啲所謂為人民謀福祉嘅形象,其實係將人物刻意平面化加隱惡揚善嘅壓縮式造神運動,以聖人稱呼凡人可謂不合情理。雖然基督教信仰之中都有大量先知聖人,但先知聖人永遠唔係上帝,佢地只係負責傳達福音同按神意行事,最後審判之權仍然在於造物主手上,國王都要向上帝交代,人道之外畢竟尚有天道。
然而,儒教世界觀認為聖人有權替天行道,而天理既然要運行於人間,就唯有由最了解聖人之道之開國皇帝定斷。皇帝之所以自動成為聖人,係因為佢獲得五德終始說嘅加冕,咁亦即係話,天理係用於追認獲得江山嘅人間權威,天理可以係少數凡人嘅意志,天理根本同自然意義嘅天毫無關係。眾所周知,中華帝國皇帝概念(Emperor)同歐洲國王概念(King)有異,主要分別就係前者係天人之間溝通嘅中介,即使係貧民出身都一定係天命所歸之聖人,成聖之後就會自動同平民身分徹底割裂,而後者重視貴族血統,繼承領地只因家世顯赫,管治之時都經常要同教廷或教會爭奪權力。明白到兩者分別,兩種發展模式之相異即刻呈現眼前:平民爭奪聖人頭銜,華夏因而自陷於惡性循環,貴族爭奪俗王寶座,歐洲則逐漸走上協商之路,簡而言之,儒教可謂罪魁禍首,但產出儒教之族群亦難辭其咎。
審視返華夏神話,神農氏以身試藥嘅實證主義有貢獻,唔代表佢係仁義之人,黃帝攻打原居於中原地區嘅蚩尤部落,更分明係武力征服,後世儒者咁都可以話「君臣朋友之倫,亦為聖人所立,故人知之」,可見崇拜權威之頑疾已經積重難返。華夏食人族甘心接受統治,儒者更孜孜不倦於以聖人概括古代有能之人,不斷將有能者同有德者混為一談,直接導致嘅結果就係華夏文化總係有陳義過高、厚古薄今嘅傾向,而長遠後遺則係信史非史,真假混集,社會進程不進則退,如同鴨嘴獸一樣停止演化。
因為拒絕面對歷史,拒絕相信聖人非聖,拒絕與時並進,抑制商人同民不聊生最終就成為中國歷史書上最常見嘅兩個四字詞。戰國時代,商鞅入秦推行變法,已經提倡重農抑商,壯大地主階級力量,希望社會經濟停留喺農業主導嘅階段;至漢武帝執政,社會經濟再次興旺,朝廷又以新經濟政策打擊商賈,妨礙商品經濟發展,只為平息紛亂;其後儒者王莽篡漢自立,面對農民賣地,商人買地,土地兼併導致民不聊生之局,新政府嘅對策將儒學發揚光大,參考周禮推行終極復古,以井田制之名充公土地,再次分配,胡適形容佢做「一千九百年嘅社會主義者」,可謂無意幽默而更顯幽默。概而言之,儒學之本質,就係深信只要倒帶歷史加高舉禮教就會改善社會爭逐名利之亂狀,儒者之本質,則係真心推廣從根本上消弭階級生成空間之聖人必聖學說,既然如此,共產主義會同華夏文化無縫對接,自然合乎邏輯。
擁抱階級,拒絕天道
商品經濟係農業社會不斷發展就必然會走向嘅新階段,而唐帝國之所以重視貿易,所謂中國歷史都曾經有過資本主義之說,則係受益於儒教正統地位一度旁落。漢帝國時代,朝廷長期徵用異族士兵對抗異族,久而久之,異族亦定居中原,各族文化因而融和。其後,異族勢力隨時而增加,趁漢帝國崩解之際建立政權,更多異族大舉遷入中原,衝擊原有文化,儒教逐漸不敵佛教,平民精神世界亦因佛教傳入中土而稍為開闊。北朝政權一輪混戰過後,北周成為強國,然後楊堅取而代之,建立隋國,但僅僅經歷兩代君主,即敗於李唐,最後,面向世界之鮮卑文化正式主導中原,舊漢氣象因而大變,中原自由之風可謂空前絕後。故此,唐帝國時代,政權非但無意效法周禮解決經濟問題,更順應社會互信逐漸建立嘅趨勢,開創出前所未見之榮景。究其原因,並唔係君臣相契,而只係在於唐人未受儒教繁文縟節所限,敵視異族文化之心淡薄,亦無法接受只講倫理、盲從古制之落後觀念。
十世紀初,李唐由盛入衰,遊牧民定居日久,節度使手握重兵,地方力量割據,擊碎帝國模型,而以漢人領袖自居之趙宋亦乘機佔地稱王。積弱不振之趙宋定都汴京,再偏安江南,最後都係不敵其他政治力量,根本原因就在於世界秩序層層加疊之結晶品必然會超越華夏疊一層又刮清一層返回起點之墨守成規。丸山真男認為,儒學所呈現嘅世界觀,係從自然現實嘅觀察中演繹社會關係,即係將人間之事反映於自然界,呢種認知模式喺人類思維嘅初級階段其實係屢見不鮮,正正點出點解死守祖宗家法係不可取。研究前人經驗,抽取合乎自然之道加以發揚,係人類一直穩步前進嘅基礎,而因時制宜而精進,從來都唔係易事,任何部落、城邦、民族脫穎而出,都一定係有佢地嘅適生之處。華夏食人族之所以適生而又非適生至今,靠嘅就係閉縮世界一角,始終堅持以力服人,排斥人心善性,以無神論掏空平民對死後世界想像,令平民專注今世之禍福。佢地唔相信天堂地獄,唔相信真主在上,更唔相信八百萬神明時刻存在,就連因果報應之說亦唔會對佢地構成實質心理壓力。終於,仁義禮智倡於市,即演變成虛偽造作,中庸之道行於世,即演變成折衷妥協,三綱五常為定法,即演變成父權壓迫,儒教之流弊,盡見於當代中國社會。
孔子真心相信貴賤有序,君臣有別,佢推崇仁義嘅目標只係想維護社會秩序,而唔係期望小人質地嘅人有朝一日變成聖人。天人相關之世界觀,係孔子理念之核心,即使天人合一同性即理係後人加以發揮,亦唔代表孔子本人係意識到天道但刻意存而不論。而朱熹生逢社會排外心態熾熱之際,主張「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則向下開啟魯迅式精神勝利法。戴震批評朱熹理學,「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與外儒內法之華夏治國之道相呼應,本居宣長直言「儒者用儒道古聖人之說,佛道用佛之說,以定其理,於儒佛之中選取優劣,名之為道,皆己所私作之道也」,更係一矢中的。假如儒學所倡之君臣父子關係為恆定不變確為千古之法,父對子如同天對地,夫對婦如同陽對陰,階級社會合乎天理,咁古埃及王朝嘅「法老祭司—官吏軍人—商人農民—奴隸」社會制度同印度社會已經廢除但影響猶存嘅「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社會制度又有何不當?印度賤民女性生而為高階種姓男性之性器,應當承受施暴,若然理據來自種姓制度規定,又何以於理不合?當今印度社會之所以輕視女性,正正就係因為人類將人為之定制誤奉為金科玉律,唔再與時並進。當法老之墓已經風化,種姓制度亦已廢除,華夏儒教竟然仍然受到無知之徒狂熱吹捧,現代人除咗同情,大概亦只可苦笑。
人類之所以生於人道,在於人道生於天道,所謂天道即世界秩序、自然規律,難以名狀,但世界各地嘅神話同宗教正係人類解釋自身對天道如何理解嘅參考,只要加以比較,就會理解儒學鴨嘴獸原地打轉之演化史既罕見亦唔算罕見之處。希臘神話、北歐神話、日本神話等神話體系之中,諸神品格並非無可挑剔,但正因為諸神各有瑕疵,以天理操縱凡人之事至得以避免,因為人間之上有天神,天神之外有宇宙。漢武帝之後,所謂儒者,僵化大腦之內充斥盲目抵制外國之執念,又堅持凡人必須接受教化方可由惡轉善,所謂人本思想由此更見粗陋。
取締腐儒,遺毒自清
香港歷史自開埠起即與華夏食人族分道揚鑣,儒教思想早已隨年月而淡化,國體安定之後,新政府與學術界亦應以全面否定儒教遺毒為要務。回顧香港歷史,前人對中國革命事業嘅熱情確實高漲,而二戰之後,居於香港但卻心繫故國嘅人亦不在少數,但對香港民族新世代而言,反民主、反自由以致反歷史嘅華夏文化,已經變得陌生。即使中小學一直受到教科書論調洗腦,但大多數香港人都已經從中共暴政同華夏食人族真心擁戴不義政權之驚人現實之中,明白到中國政權同中國人之社會共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嘅恐怖真貌。所以,只有徹底排除儒毒,解構華夏,香港民族至有可能正本清源,堂堂正正步上獨立之路。
二十世紀初,滿清帝國倒台在即,稍有學識之革命人士如梁啟超抄襲西方民族主義,虛構出中華民族概念並加以普及,尚未進入近世嘅中國平民照單全收,忽然就成為炎黃子孫。華夏可與古埃及、巴比倫、古印度並稱「四大文明古國」之荒誕主張,亦係梁啟超得意之作。香港華人定居香港日子尚短,難免關心故地政事,香港歸屬尚未生成,積極參與中華民國內政者不在少數,何東之第三子何世禮放棄英國國籍而加入中國國民黨,戰後按黨指令促成港台貿易,直至1973年返回香港都繼續辦報為國民黨作政治宣傳,正係出名例子。
另一相當熱愛中國代表,則必定要數中大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余英時形容佢「一生為故國招魂」,可見錢穆終生以所謂國學推廣者自居,完全未有因移居香港而改變舊思想。昔日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之時,錢穆極力取爭院校首任校長必須係中國人,又認為中文大學應以中文為教學主要語言因而堅持以「香港中文大學」命名,中國認同昭然若揭。佢對自己想像中嘅中國一往而情深,因而流露一種彷彿終生從未接觸西方與東洋思想之固執,重申中國傳統政治唔可以僅僅以西方之君主專制簡單概括,實為「一種自適國情之民主政治」——視唐帝國為一個中國、主張唐之三省制有效制約君權、中國之常態係和多於分等等,都係落伍到無以復加嘅一管之見。而由佢生前曾經講到美國就發狂,指住門口一隻狗當佢係美國前總統杜魯門咁痛罵,更講出狗都比杜魯門有尊嚴呢類軼事觀之,佢嘅生平係完全符合一個愛國儒者嘅典型形象。如此人物,即使對本地大學教育事業有所貢獻,但情緒上狂熱反美反帝,又為中華帝國千年專制辯護,學養實在需要重新評估。
無可否認,大量香港前人視野受時局影響而繼續以中國人自居,但如此現象持續至香港前途談判時期,已經開始生變。香港人雖然尚未完全去除原有認同,但香港文化喺無形之中已經重塑緊大眾嘅心理,只係香港人發現唔到自己一邊做中國人,另一邊又希望維持英殖原狀之精神分裂。呢種精神分裂之下嘅集體意識流動,其實就係香港人成為民族前嘅心路歷程,而一百八十年嘅潛移默化所實現嘅厚積薄發、飛躍進步,非但唔係儒家教化而致,更係完全因為親近西方同時遠離華夏而成。
脫華復性,重新做人
所謂親近西方,更準確嘅講法其實係脫離華夏,恢復人性。儒學本身具有箝制思想之效,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已見一斑,名為推廣文教,實則罷黜各家各派思想體系;南宋朱熹理學號稱重振道學,實際上只係以嚴厲道德批判約束平民,同時助長社會無道德無責任之風;至明之世,統治者為求維持社會穩定,藉科舉制度推動儒教洗腦,應舉者因而受到顧炎武所指之「八股之害」,最終心腦俱殘,民智盡廢。儒學鴨嘴獸分泌之毒液之所以毒,在於人性本有善心,社會發展本有規律,無論任何年紀,都自然會心懷慈愛,無論任何職業,都應該以誠待人,但儒教竟一味高舉聖人之教,無視人類生而擁有之情感與本能,以及可以憑藉強大意志戰勝自身惡念之潛能。結果,華夏食人族因為遺忘人性而更難消滅食人文化,每日猜忌鄰里甚至親人,惶惶終日,最後只可以加入恐懼共同體以求自保;而香港先民因為勇於走出重圍,移居自由天地,最終就喺講究契約精神同市民權利嘅英國殖民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皇后大道東〉歌詞提及「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知己所指正係英國。香港人當時之所以認為知我者莫若英國,其實係因為尚未意識到真正嘅原動力始終來自自身,而非他者。的確,「這個正義朋友面善又友善/因此批準馬匹一周跑兩天」,英國殖民統治為香港先民提供比華夏食人族領域更自由嘅生態系統,但「百姓也自然要鬥快過終點」之「自然」二字,其實只係香港人之自然,並非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因為香港人願意為家人付出,亦積極計劃未來,再好逸惡勞都始終希望跟隨社會流動,成為中產。香港人樂天而散漫,靈動而急躁,好食懶飛、輕言放棄者大有人在,然而,大家從未向惡勢力低頭,正係因為心中有愛,是非分明,始終相信只要肯做肯試,凡事皆可能。
香港人開朗樂觀,自覺鴻運當頭,源於香港歷史順風順水,寄居香港,有付出就必定有回報。香港位處東西之交匯處,立於風暴前線,但自開埠至廿一世紀初,城市內部大體風平浪靜,經濟偶有受挫都總係快速復原,貨如輪轉,財源滾滾來,香港人因而難免自覺好彩。加上,香港人長期觀察邊境以北之民間疾苦,對比之下,落戶香港有如抽到上上籤之感,自然油然而生。然而,香港人心中亦一直暗藏惰性,雖然知道不勞而獲只屬幻想,但仍然難以戒除受華夏食人族文化影響之少做少錯僥倖心理。不過,香港人有小聰明,學習能力強,享有相當教育水平,配以外資林立之營商環境以及因自由開放而格外開闊之國際視野,醒目仔女形象相當鮮明,心懷僥倖都一直過到骨。香港人思維靈活,重視規則但絕不死板,生活上體現為擅長與來自世界各地之人溝通,寬容接納各式文化,抗爭時則表現為手段多樣,變化莫測,創意無窮,正係醒目之明證。不過,一般而言,香港人唔係以堅守原則而廣為人知,急功近利與缺乏耐性,常見於日常生活及工作,可以敷衍了事則必然得過且過,節省成本心力,亦係香港人之特點。由此可知,香港人之民族性,與告別華夏食人族之香港歷史緊密相連,全靠一代接一代發揚人性,一點一滴累積而成,香港民族形狀方有今日之清晰可見,後人應當追認珍惜。
華夏毀滅,東亞振興
霍布斯認為,人處於自然狀態難免侵略他人,故此強大政府結合嚴刑峻法,方可防止人類作惡,喺著作之中,佢更以神話中嘅海怪利維坦比喻權力無限膨脹之政權,形象鮮明而震撼。如此思維,正與華夏食人族之認知經驗相似,兇猛海怪與儒學鴨嘴獸之相似,自然亦合理不過。當我回想遠足當日尋覓野生鴨嘴獸,行到設有指示牌之處時之興奮,守候多時而更覺眼前湖景乏善可陳之悵然若失,我突然就諗起黑格爾對中國歷史之精準概述——不停將歷史推倒重建,只不過係「重複終古相同之莊嚴毀滅」。人類文明史上有戰有和,興亡交替,但整體一直係向建立契約、互相約束、互相理解邁進,生活亦因而變得更加美好,無奈華夏食人族一直錯過改革機會,最終就只可以凍結於遠古之世,停留於保護自己免於遇害身亡之原始時期,無法離開every man is enemy to every man之悲慘國度。
中國解體之後,以理殺人之儒教枷鎖將會同時崩潰,滅頂之災會令華夏文化追隨者真正意識到自身信念之不合時宜,而中國治下飽受壓迫嘅大小族群將會經歷西方族群早已經經歷過嘅後帝國時代,呼吸道聽途說已久之自由空氣。建設之路雖然長路漫漫,但天花拆封之後,非你死則我亡之敵對心理自此鬆綁,以日本為秩序維護者之東亞各國將會長久和平共存,而香港建國,既要與日本台灣攜手合作,鞏固東方連繫,亦要促進北方初立諸國與已發展國家之政經交流,扶掖後進。香港深受東西文化薰陶,輝煌歷史已達一百八十年,經驗之豐富絕對不遜色於世上其他喺戰後至按住民自決原則建立嘅國家。只要繼續精進自身,分工合作,堅持到中共主動挑起戰爭之日,香港民族自然會戰勝黑暗,浴火重生。
精進之真義,在於將好戰之意約束於一己體內,以批判他人之態度自我批判,每日反省,每日悔悟,直至重新發現香港民族本已有之嘅人性,成就自己同民族全體。而人性之內,本來就應該有順應天道與愛護他人之心,因為香港民族既然一早已經從華夏食人族之無神論輪迴中自我解放,自然亦等同回歸最初之善良。幾年之後,中國勢將發動戰爭,殘害香港民族,兩國平民難免要兵戎相見,但我相信香港民族大獲全勝之後,絕對唔會重蹈華夏食人族覆轍,冤冤相報,種下更深仇恨。相反,香港民族經歷正義之戰後,將會胸懷促進全人類之道德觀及世界觀差距繼續收窄之美好願景,上承抗爭時期齊上齊落口號,由學識寬容對待民族同胞開始,發揚民族內部應當愛人如己之團結精神,為日後同敵人亦可冰釋前嫌鋪路,成為更成熟嘅民族。只有維持香港文化中一直存在之宗教多元主義,勇於承擔為區域和平竭盡所能之重任,香港民族至會既可確立香港國體,同時再次成為名副其實嘅自由香港、東方之珠。
https://gnimmm.com/2020/06/11/chinese_platypus/
特別鳴謝同道 歪畸 贈圖
植田大地白油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日香港有沙田之亂,香港警察將新城市廣場變成新城市戰場。金融時報說林鄭數度請辭,為北京拒絕,她在撤手不管?警隊處理各區的示威群眾手法,是激化衝突,挑起暴力,製造慌亂。警察手上有裝備、武器,但內心沒有安全感,四方八面都是敵人。新城市廣場內男女老幼都是暴徒,市民怕警察多過怕示威人士。遍地開花,連儂牆源自布拉格,象徵對極權的反抗。香港的連儂牆深入社區,屢撕屢貼,港共勢力痛恨入骨。香港的示威者,是目前全球唯一對中共作出挑戰的一群,用腳對北京投不信任票。他們行天理,用形勢,勝利一定屬於香港人的。(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送中 #沙田遊行 #林鄭辭職 #連儂牆 #逃犯條例 #百萬人上街 #沙田衝突 #新城市廣場 #香港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下午5:00
從警察的臉上,看到了恐懼。
他們手上,有各式裝備,精良武器,但他們內心,沒有安全感。
他們身邊,四方八面,都是敵人。
周圍都是暴徒。
警員對著空無一人的街道在大嗌,無人知道他們在叫什麼!
他像被身邊的厲鬼纏著,揮之不去。
他們清楚自己不是在執法,不是在維持治安,不是在保護市民,他們是棋子,配合最高指令的政治需求的死士。
政治問題,用警力來解決。
文明在倒退。
回到四大探長呂樂的年代了。
麥理浩成立ICAC,將警隊建立清廉守法,文明理性的努力,毀於今日。
送中條例開始至今,警隊失控,香港紛亂,幾位當事人,問責官員,林鄭、鄭若驊、李家超、盧偉聰,幾乎都無影無蹤。
只由得前線警員和全港市民搏鬥。
市民和警察都感到,目前的警隊,不是由盧偉聰指揮的。
香港人處事的基本意識,是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但你看到,警隊處理各區的示威群眾,已經不是在解決問題!
他們在激化衝突,挑起暴力,製造慌亂。
他們的戰略,似乎想激化每次的示威,讓市民覺得示威人士是暴民,是有組織的,受外國勢力指使。
但當示威現場,離開銅鑼灣至金鐘,離開立法會、政總,走入社區,各區本來安居樂業,衣食奔波的小民,在自家門前,見著衝突場面時,他們便自然的捲入示威之中,他們有自己的觀察和是非判斷。
他們再不用通過TVB來獲得資訊,衝突就在他們家前,走入他們的生活。
他們討厭政治,但政治已經找上門來。
他們見到示威者,用血肉之驅,引出警隊更大的暴力。他們用
流血受傷,叫市民注視送中惡法。
他們不是暴徒,他們在犧牲。他們像譚嗣同戊戌六君子,香港示威者,用自己的鮮血,灌溉出香港之花。
一剛一柔,香港的連儂牆,在全港各區出現了。
1980年,披頭四主音,約翰連儂被刺身亡,捷克人在布拉格一面小牆上,噴上約翰連儂和披頭四的塗鴉,象徵對自由的渴望,對極權的反抗。
當時的捷克政府由蘇聯扶植,當然不滿西方的價值和文明,而且塗鴉係咪犯法先?所以政府用白油蓋過,但翌日連儂像又再出現。
今日連儂牆在香港各區遍地開花。
深入社區,市民上班下班,上課下課,買餸補習,都經過自己的連儂牆。偶爾駐足瞄兩眼,偶爾興來寫上一張。人人都在參與這場保衛香港價值運動。
蛇齋餅糉遇到了地區挑戰,連儂牆比同鄉會更深入生活。港共勢力當然痛恨入骨,但連儂牆的特色,就是屢撕屢貼,屢拆屢建。歷史上,它就是見證蘇聯東歐集團共產政權倒下的象徵。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坤開始,既濟未濟作結。
乾卦,六爻全陽;坤卦,六爻皆陰。乾天坤地,乾卦的基本精神是自強不息,是儒家學說的立足點;坤卦是厚德載物,是道家的順勢用柔的基礎。乾坤結合,便能生生不息,所以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父母卦。乾坤定了,便發展出其餘六十二卦的血肉人生來。
乾為天,象徵宇宙的規律;坤為地,是建構在乾卦自強不息的理論上,發展成具體的人群社會,秉持乾卦的天理,突破山河大地的險阻,在現實人間開展出來。
我們的真實人生,並不順利,有理說不清。在乾卦,道理上行得通的,在坤卦,現實人生上未必一時行得通。
所以,坤卦教我們包容忍耐,要看得走遠,不要在乎發展過程中,是亨,是利,或是不順,因為最重要的是結果,善終的果。
乾卦講始創,坤卦講有終。
有終,不容易,而且要終復始。生命總會結束,但可以留低一個典範,你的結束就可以帶動新的一代的開始,終而復始,便是《周易》的基本概念。
乾坤結合,剛柔互濟,便能生生不息。乾坤兩卦,從最形而上的宇宙開始,到現實的運用,從起點到長遠的發展,他概念開始,到規劃永續經營的架構。
目標在永續,即是不管遭遇什麼浩劫,什麼挫折,以乾坤為源頭的創造力、生命力,是以幫我們面對一切,克服一切,化解一切,而且還可以代代相傳。
《周易》說的是天理地勢,乾主坤從。
乾是天行健,剛健不息,不屈不撓。坤是地勢坤,基本屬性是順,君子要厚德載物。所以,《雜卦傳》說:乾剛坤柔。
兩卦本為一體。
香港的示威者,是目前全球,唯一對中共作出挑戰的一群,對北京用腳投不信任票。他們行天理,用形勢,勝利一定屬於香港人的。
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植田大地白油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北海道有經典的三大拉麵,分別是札幌味噌拉麵、旭川醬油拉麵和函館鹽味拉麵。而旭川拉麵更是集合了當地八大人氣拉麵店聚集成一個拉麵村, 讓遊客可依自己的喜愛選擇想吃的拉麵, 這八家拉麵分別是「火頭山」、「工房 加藤拉麵」、「拉麵屋天金」、「ITTETHU庵 松田」、「SAIJO」、「梅光軒」、「石田」、」、「青葉」。「火頭山」據說是北海道鹽味拉麵的創始店。山頭火拉麵在北海道算是滿有名氣的拉麵店之一,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店,甚至美國跟台灣都有, 而山頭火的本店就是北海道的旭川。(近旭川駅)濃濃的湯頭,麵條本身有勁,有別於其它家拉麵的醬油湯頭,很棒。地址:〒 079-8421旭川市 4丁目旭川拉麵村永山北海道11條。
上湧別町,自昭和30年代起,栽培鬱金香的球根作為輸出用的作物之一。自昭和40年代起,因無法與荷蘭所產的球根相互競爭,而有年年衰退的趨勢。但是,市民對市花「鬱金香」的愛戀很深,市內老一輩的人們於昭和57年開始在現地種植鬱金香。鬱金香的花田每年有漸漸增大的傾向,在春天時,因吸引了眾多 通過國道的人們的視線,所以自昭和63年起,以町立的「鬱金香公園」為主,每年努力進行公園的擴大及規劃。現在每年5月1日到6月上旬止的鄂霍次克,在公園內有舉辦鬱金香祭,有很多的觀光客前來共襄盛舉。公園內盛開的鬱金香,有以童話故事的主角「小木偶」、「唐吉訶德」、「阿拉丁」為名的品種,也有從產地荷蘭直接輸入的珍貴品種,共有120個品種、120萬株。在北海道雄偉的大自然及清澈的天空之下,可讓您慢慢地欣賞色彩鮮豔的大地。吉祥物‧Cyubitto是園內受歡迎的吉祥物。可和他一起合影留念! 荷蘭工匠利用樹齡50年的白楊樹所做的長225公分、重300公斤的大型木鞋。荷蘭的特製品-街頭風琴亦演奏日本童謠等歌曲。花15分鐘即可慢慢環繞園內一周的電動巴士。13歲以上300日圓、12歲以下100日圓。栽培鬱金香土質以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球莖栽植深度以能掩埋球頂為度,栽植後充分灌水,置日照60~70%通風涼爽之處,待見花芽及葉芽開始伸長時,再充分接受日光。若長期置於蔭蔽處,易徒長,開花不良。性喜冷涼,忌高溫多濕,生育適溫18~22度C。平地春節以後,氣溫漸高,若此時栽植為時已晚,不易開花。鬱金香在植物分類學上,是一種屬於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具球莖之草本植物,又名洋荷花、草麝香。雖然全世界約有2,000多種鬱金香品種,但被大量生產的大約只有150種左右。鬱金香則是荷蘭國花。據史料記載,鬱金香源自黑海一帶,16世紀時由荷蘭航海家克魯修斯將其帶回家鄉萊頓。由於萊頓一帶是沙質土壤,加上氣候多雨濕潤,十分適合鬱金香生長的需要,因而到17世紀,鬱金香的發展在荷蘭已經初具規模。現在,荷蘭的鬱金香已經發展到上千個品種,不但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大花卉出口國花卉出口的搖錢樹,而且成為荷蘭旅遊部門吸引遊客的聚寶盆。其中的亮點當屬科根豪夫鬱金香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