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著與疫情共處的過程,終於等到藝文場所取消梅花座,可以容納更多的觀眾,除了全部擠在一起的影展、電影檔期以外,有兩場劇場表演也是我等候多時的,目前一場已開放購票、一場等等中午啟售。很想說,一定難看又無聊,不介紹又深覺可惜,拜託大家不要跟我搶。
⠀⠀⠀⠀⠀
⠀⠀⠀⠀⠀
▍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混音理查三世》
Richard III:The Remix Edition
https://reurl.cc/LbY30X
⠀⠀⠀⠀⠀
莎士比亞筆下的英格蘭國王理查三世是個邪惡的角色,他以說故事的方式扭曲歷史,《混音理查三世》是王嘉明導演第四度挑戰關於這個題材的改編,且根據演員的各項特色才能重新編排,希望觀眾能從不同角度認識這位國王。他視音樂與聲音為文本的一部份,自大量音樂素材中挑選適合的片段,具象到抽象的聲音都跨幅取樣,重新混音莎翁歷史劇,同時以特殊的「身聲分離」形式演出,全劇十三名演員化身樂手進行 Live 演出,也因此,第四版稱之為《混音理查三世》。
⠀⠀⠀⠀⠀
故事敘述英國萊斯特市中心教堂旁的停車場,挖出疑似遺骸,經 DNA 比對,證實為理查三世,位莎翁筆下個性陰險的駝背跛子,歷史上聲名狼藉、童謠裡的怪物、邪惡的同義詞,四百年後,卻不斷有學者、作家企圖為之平反。在 2015 年《理查三世》版本中,理查三世的形象是由一件衣服、一頂帽子、一雙手套、一根枴杖所組成,金馬影后謝盈萱配音,2021 年的全新版本,則是金馬影帝莫子儀擔綱演出。
⠀⠀⠀⠀⠀
導演 —— 王嘉明
演員 —— Fa、王宏元、王靖惇、周明宇、崔台鎬、陳有銳、彭浩秦、趙逸嵐、莫子儀、李班宇、周安迪、張正元、吳智暉
⠀⠀⠀⠀⠀
⠀⠀⠀⠀⠀
▍ 非常林奕華《#一個人的一一》
14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of Yi Yi
https://reurl.cc/Ok4AE3
⠀⠀⠀⠀⠀
「這是和楊德昌相遇的最好時間。」
⠀⠀⠀⠀⠀
《一一》除了為導演楊德昌帶來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亦被認為是 21 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之一。電影借一個台北中產家庭,訴說每一個人眼前背後的種種,故事由一個婚禮開始,以一個葬禮結束。楊德昌導演的這部電影拍於 2000 年,有著很多未來與我們的關係的啟迪。
⠀⠀⠀⠀⠀
「為什麼這個世界,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呢?」得到楊德昌遺孀彭鎧立女士首次授權改編。電影由洋洋讀給婆婆的一封信結尾,舞台劇《一個人的一一》則從洋洋長大後展開 —— 不單只有照相機,一如現代人,他擁有更多高科技配備,唯獨還是「只能看到一半」。然而在疫情時代的14天隔離裡,洋洋經歷重新自我發現,終於從「後面」找到「前面」:一個人的未來。
⠀⠀⠀⠀⠀
2020 年疫情爆發,林奕華導演於創作之際感概疫情之於人類巨大影響,開啟更多自我反思與提問:《一個人的一一》的創作本意,是在世界進入停擺和紛亂之際,渾沌和充滿可能之間,把各種限制轉化成靈感。由第一天開始,踏入的已不是排練室,是實驗室。這時候除了疫苗,創作也是一種藥。「我」和「你」永遠是一體兩面,一不是一,一也是一,我們從來都只是一個人,我們從來也不只是一個人。
⠀⠀⠀⠀⠀
⠀⠀⠀⠀⠀
#真的好想看嗚嗚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竹筍(bamboo shoot),主要來自中國和台灣,較為人認識的有春筍及冬筍,前者豐收期是3月至5月,後者是11月至12月。 好吃的竹筍應是肉質爽脆,嫩而無渣。台灣人喜歡將新鮮竹筍連殼一起烚,蘸沙律醬吃,便是一個清新涼菜。上海人煮意較多,有炒,有用來煮湯。竹筍經醃製後,便做成酸筍及筍蝦,味道濃郁,...
楊明深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臨時的一個生日晚餐
雖然是艾琳的生日
其實也是在場三個朋友的生日月
🥰🥰🙏

顏艾琳真的是一個寶!😜
(其實她是一隻豹 🐆🐆🐆 這個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只要有她在的場合 很難不High啊 你無法抗拒她的爆發力😂😂🥰🥰

謝謝我們的好朋友
夢幻女詩人 龍青
總是很能記錄當下
不管是我們的言談
或者是我們的影像😜😜
(我給它小小後製一下蛤😜)
還有女詩人王紅林紅林包子舖景平店帶來一吃就難忘的紅林包子舖景平店
真的太好吃
我一定要專程去買他的包子
🥰😜🙏
紅林包子報導
https://youtu.be/CJERU95edoA 
久聞其名的王水泊畫家導演
儒雅風趣的氣質 印象深刻⋯🥰🙏
《誰是大衛.布魯赫》放映 & 王水泊導演分享會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RwXpJ
還有來自台東都蘭 廚師文學家
江冠明~PASA廚房-我的都蘭農舍生活帶來他的新書「帶著菜刀去流浪」~非常實在的一本料理文學~!值得大大推薦!真心推薦大家一定到台東都蘭直接品嚐他的創意料理,感受那海天一色的環境!聽他一邊料理一邊說故事!🥰🥰🙏
新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9407251514/posts/3036286373361575/?d=n
當然要推薦帥弟DJMad楊杰勳的好餐廳River 創意川食
提供我們超級好吃環境優雅的
有戶外空間也有單獨包廂 
歡迎大家一起來品嚐!
台灣真的很美好!
到處充滿溫暖的人情味!
特別是每一個朋友背後的故事
最吸引我了~🥰🙏💖
祝大家生日快樂!
有「生」之「日」
都要健康平安喜樂自在!
開心做自己 做美好的風景!
🌷💙🌷💙🌷💙🌷💙🌷💙🌷💙🌷💙
楊明深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楊明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竹筍(bamboo shoot),主要來自中國和台灣,較為人認識的有春筍及冬筍,前者豐收期是3月至5月,後者是11月至12月。
好吃的竹筍應是肉質爽脆,嫩而無渣。台灣人喜歡將新鮮竹筍連殼一起烚,蘸沙律醬吃,便是一個清新涼菜。上海人煮意較多,有炒,有用來煮湯。竹筍經醃製後,便做成酸筍及筍蝦,味道濃郁,前者可用來蒸牛肉,後者加入南乳及五花腩來炆,味道一流。
十年前曾與七哥及朋友們,到惠州市龍門縣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度假村旅行,度過一個難忘的周末。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4,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8%,絕大部分是竹林,從開車到度假村的一小時車程,沿途只見竹林延綿不絕,沒有止境。
度假村的兩個餐廳,菜式都是就地取材,當然少不了竹筍,每餐也吃。試過幾款竹筍菜式,平實可喜。全因竹筍極度新鮮,只選用最幼嫩部分。從此竹筍當造時也會買來做菜。幾星期前,好友楊明深先生從台灣帶來剛割下來的竹筍,非常鮮嫩,立即用已烘好的頂級蝦子做了這個簡單又美味的蝦子炒竹筍呢!
選擇竹筍時不妨用指甲掐掐切面,愈容易按壓出指痕愈鮮嫩,筍頭直徑長,筍身矮肥、略帶彎曲為佳,切面部分若有滑膩感覺,則可能被漂白過。
材料(4人用):
新鮮竹筍 1公斤(去筍衣及粗硬部分,約剩380克)
油 1 1/2湯匙
乾葱 5粒(每個切4片)
葱白 6條(切度,4公分長)
薑 2大片(切花)
蒜頭 1粒(切片)
烘好蝦子 1湯匙
鹽 共3/4茶匙(1/4茶匙炒料頭,1/2茶匙炒竹筍)
糖 1/4茶匙
紹酒 1/2湯匙(灒酒用)
竹筍汆水材料:
水 2公升
糖 2茶匙
烘蝦子(這方法曾在885期介紹過):
材料:
蝦子 75克
蒜頭 3粒(拍扁)
紹酒 2 1/4湯匙
烘蝦子方法:
1.買回來的蝦子,不要沖洗。
2.低火燒熱鑊,放入蒜頭,白鑊炒至乾身。
3.放入蝦子用鑊鏟不停兜炒,直至蝦子輕身及鬆散。
4.灒酒兩茶匙,不停炒動回復輕身。如是者共灒酒三次至蝦子輕身,熄火。
5.待涼後連蒜頭用樽盛載,放入雪櫃冷藏。
做法:
1.竹筍剝去硬殼,切去厚皮,去掉頭部老硬部分,直至感覺刀切下去時,筍肉質感變幼嫩即可,一公斤竹筍約有380克筍肉可用。
2.大火燒熱2公升水,加入糖及筍肉,中火汆水25分鐘去苦味,拿出後用冰水浸10分鐘。
3.用乾淨毛巾抹乾竹筍,滾刀切件。
4.中火燒熱鑊,烘乾竹筍5分鐘,拿出待用。
5.中火燒熱鑊,放入油,油熱時,加入乾葱、薑、蒜片及1/4茶匙鹽,炒1分鐘。
6.放入筍件及葱白,炒1分鐘,下鹽、糖,灒酒,繼續炒半分鐘。
7.撒上蝦子,炒勻15秒後立即熄火,上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