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重溫】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收到楊永明校長送來《有時母親 有時自己》,該繪本不但榮獲2016歐洲插畫大獎的,而且顛覆了一貫的童書,通過孩子的視野,描繪出母親的另一面,「不要害怕,我的母親跟我說。你出生的時候,我就已在我心上刺下鳥的鳴唱。你發出的第一聲哭喊,粉紅的星芒,你討人愛的臉龐。朝向你的道路,我永遠都不會忘。」如詩的文字,治癒的插畫,讓天下在職及全職媽me反思,如何在為人母親時繼續做自己。
做自己,說易行難,因為母愛的本能,總是順著孩子的方向走,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像最近因為籌備另一專題而認識的三位偉大母親Connie、Sharon及Kowie:Connie十多歲下嫁澳籍丈夫,二十多歲誕下美得不可方物的混血女兒,今年才30出頭的她為這個家付出半生青春,卻失去了曾經自信滿滿的自己; Sharon兩年半來沒日沒夜奔走於ICU,天天陪女兒與死神拔河,直至女兒於年初辭世,昔日漂亮如日本娃娃的她才驚覺自己變成大媽;曾是萬人迷的Kowie本是幸福人妻,卻被癌症折磨得體無完膚,女兒嫌她老不肯合照,丈夫嫌她醜另娶青春少艾……
她們都是平凡中見不平凡的母親,謙卑的接受母親這個身份,默默的提著明燈照耀孩子,卻忘掉天地彷彿也想不起自己!然而,正如書中希望傳遞的重要訊息 – 各位母親,請別忘了好好照顧自己、留住自己、尋找自己,總有那麼一天,妳們也能展翅高飛。
#鄧明儀 #親子專欄 #親子教育 #親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2的網紅鄭麗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
楊永明籍貫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旅日作家獲芥川獎
7月14日,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的芥川龍之芥文學獎宣布:最新得獎者有兩人,一是日本仙台市出身、41歲的石澤麻依;另一位是台灣旅日作家、32歲的李琴峰,她以小說《彼岸花盛開之島》獲獎。李琴峰在台灣讀完大學才去日本留學,母語是中文,她以非母語的日文寫文學作品,而取得這個最高文學獎,實在很了不起。此外,她已有兩本日文小說由她自己譯寫成中文在台灣出版,分別是2017年獲日本群像新人文學獎的《獨舞》,和2019年入圍芥川獎的小說《倒數五秒月牙》。中文讀者直接讀她用中文書寫,比由他人翻譯會更好。
日本的文學獎,與香港、台灣的不同。香港較為人知的只有青年文學獎,台灣的文學獎較多,每個獎都分小說、新詩、散文等組別,獲獎之後也不見得可以寫專欄,出書,當作家。日本的文學獎得獎作品的體裁只限小說,一些著名文學獎不是公開徵稿,而是只要寫作者在雜誌或書籍上發表新作品,便會自動列入評選名單,然後評判再從中挑選。通常選出的得獎作品只是一篇,最多兩篇。獲獎作者基本上已獲得雜誌或出版社取用他稿件的機會,可以說已經出道,當以寫作為生的作家了。
日本各文學獎中,以創辦《文藝春秋》雜誌的日本小說家菊池寬在1935年設立的芥川龍之芥獎和直木三十五獎的歷史最悠久和公信力最佳。芥川獎是頒發給「典雅小說(雅文學)」新人作家的一個獎項,直木獎是頒發給通俗小說作家的獎項。
日本許多名作家,都因獲芥川獎而成名,如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江健三郎。
為什麼日語學得這麼好?
李琴峰不是第一個用非母語的日文寫小說而獲芥川獎的作家,在2008年,出生於哈爾濱到日本留學並已經歸化日籍的楊逸,憑小說《浸著時光的早晨》獲當年的芥川獎,故事講述1980年代一個青年在中國20年轉型期中的經歷。但這本書沒有被翻譯成中文出版。楊逸也未見有其他著作繼續問世。
用日文寫作的台灣人,之前還有作家東山彰良,以小說《流》獲直木賞,他原名王震緒,家族移居日本,自幼在日本長大,並改了日本名,及繼續發表作品。
李琴峰至今未入籍日本。她1989年生於台灣,15歲開始自習日文,並創作中文小說。她大學時雙主修日文系與中文系, 2013年赴日就讀早稻田大學日語科碩士課程。畢業後做了三年上班族,現在是專業作家。
為什麼會想學日語?她說:其實沒什麼契機。15歲的某天,不知為何突然有個念頭,「不然來學個日語吧」,從此開啟了日語學習之路。她說,剛開始只是某種沒來由的念頭,但學了以後,便為日文之美所迷惑,從此欲罷不能。
日語之美在哪裡?她說,首先是文字,日文字夾雜漢字與假名,密度不均看來像是某種斑點花紋,這就有一種美感,彷彿是漢字的花瓣點綴在平假名的樹梢上,風一吹過,櫻瓣紛紛飄落。
接著是音韻,日語的音節基本上是「子音+母音」的組合,極富節奏與韻律感,使人不由得想出聲朗誦。
問李琴峰為何能把日語學得這麼好,她說,「因為我愛上日語了」。
《彼岸花盛開之島》
母語是中文,又愛上日語的李琴峰,在獲獎小說《彼岸花盛開之島》中,把中文、日文、台語,還有某些琉球語混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新的語言。她知道在宜蘭的原住民中,有一種和日語混合而成的語言,於是她就做個語言實驗,把3種語言混合使用,這是個新嘗試。
有評審認為《彼岸花盛開之島》這小說的內容融入多種語言做安排,突顯日語是在變化的,因此得芥川獎對日本文學的意義很大。這可能是評審給李琴峰得獎的原因之一。
「彼岸花盛開之島」描寫一名漂流到彼岸花盛開的島嶼海邊、失去記憶的少女宇實(umi)來到陌生的島嶼,接觸島上人們的生活文化,島民操的語言是相當獨特的「日本(nihon)語」,但另外有一種稱為「女語」的語言,只有上了年紀的女性才能學習,作為歷史傳承之用。
這座島嶼只有女性才能傳承歷史,擔任所謂的島嶼領導人,領導人稱為noro,暫譯為「祝女」(祝福的祝),最高領導人是大noro,大祝女。故事寫到,大祝女下令宇實要與同齡的游娜(yona)一同成為祝女。和宇實、游娜同齡的男孩拓慈(tatsu),不得學習女語,但他偷偷地學習,女語學得比游娜還好。拓慈不懂為何男生不得學女語、無法當祝女。宇實與游娜承諾拓慈,倆人若當上祝女就改變男生不能當祝女的規則,並承諾也會教導拓慈歷史。
為何島上男性無法當領導人、沒有權力?這是作者幻想的烏托邦,它要突破人類自農耕社會以來的男權社會。但烏托邦也不是完美的世界。這座島嶼有光明面,也有陰影的一面。
彼岸花的雙重隱喻
《彼岸花盛開之島》想寫的是對人類歷史的一種反思。
作者李琴峰認為,幾千年來,透過男人的視野、男人的文字書寫的所謂歷史,其實都是經過男性視點解釋的東西,即使是性別較平等的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思維、邏輯、科學乃至政治體制、意識形態都是男人建構出來的。
於是她思考,有沒有可能跳脫歷史脈絡,幻想出完全不同的一個世界,由女性的邏輯、由女性司掌的世界。
烏托邦是西洋的概念,若以中國的概念來講,就是桃花源。因此她構思,有沒有可能在日本幻想出一個桃花源。她讀了琉球的神話,神話中有一個位於海洋彼端的神仙居住的樂園。她將這神話引用到小說中。
烏托邦是人類幻想出來、不可能存在的。對某些人而言,烏托邦可能是理想,但對另外某些人而言,不見得是理想。
書名《彼岸花盛開之島》,彼岸花是植物「石蒜」的別名,它可以作麻醉劑,也可以在加工後變成毒品,因此是雙重隱喻。同樣的道理,這座島嶼有光明面,也有其陰暗的一面,將男性排除在宗教、政治體制這一點就是陰暗面。
她說:「歷史不可能完美、人類所建構出的社會制度也不可能完美,包括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都不斷地在尋求改善或變革的契機,這座島嶼也走在變革的路上,雖然現在不那麼完美。」
這小說結局是光明的或灰暗的?她說,由讀者自由想像這座島嶼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李琴峰的小說都貫穿著「逃離」的主題。《彼岸花盛開之島》是幻想可以逃往的不太完美的理想之國。
逃離與理想國
李琴峰在2019年的一篇文章中說,在她十幾歲到二十前半段,「在台灣承受過許多不同種類的暴力,度過許多與世界孤絕的黑暗夜晚,忍受毫無道理被強加於身的生之形式,──當二十前半那尚未成熟的我為了逃離而來到日本,終於獲得那一點點自由的空氣時,天曉得我受到了多大的救贖。」但在日本,雖然「窺見過人類的溫暖光輝,也曾承受過令人憤怒甚而落淚的歧視」。
李琴峰談到在日本租房子,儘管有永久居留權,儘管日語流利,但仍然多次被謝絕入住──就因為她仍是外國籍。管理房產的不動產公司規定,日本人的保證公司費用為房租的50%,而外國人則是100%。
在她2017年獲獎的《獨舞》中,主角趙紀惠為了擺脫舊日傷痕,從台灣前來日本,卻仍無法從「自己」逃離,於是便決心從人生舞台逃離,嘗試死亡的跳躍。趙紀惠說:「出生並非出於自身意志,是遭人強加之事實。若人類註定無法對抗生之荒謬,那麼選擇從生命逃避的權利,總該是天賦的。」
在2019年的小說《倒數五秒月牙》裡,在日本工作的台灣女子林妤梅,以及在台灣工作並結婚的日本女子淺羽實櫻,曾是研究所時期的好友,卻有著說不出來的同性情感。研究所畢業後兩人分隔汪洋,彼此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五年之後,兩人終於在東京久別重逢,共度漫長而又短暫的一天。
逃離與留下,都需要勇氣,因為都要面對不同的問題。於是,在《彼岸花盛開之島》,李琴峰就夢想有一個世界,能夠接受人的不同屬性,卻不為其定義,這樣人類才能回歸單純的存在,並獲得些許自由。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eid=185633&year=2021&list=1&lang=zh-CN
楊永明籍貫 在 張淵翔 JCI Sean 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7 星期二 農曆六月十八日 天氣 晴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9:00~9:30
👉內容:接受各方建議,分享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m0937507877 聯繫電話:02-24692122
📣#今日分享主題:
分享一 東奧
銀牌!射箭男團不敵霸主韓國平最佳
東京奧運射箭男團賽事今(26)日登場,中華隊一路挺進決賽和霸主韓國對決,湯智鈞、魏均珩、鄧宇成發揮出色,可惜韓國超水準表現,中華隊總回合比分0比6落敗,收下銀牌仍追平隊史最佳,也是相隔17年再度奪牌。
中華隊今天首戰在加射階段以1分險勝澳洲,8強年紀最小的湯智鈞展現「大心臟」三回合都飆出10分箭,領銜擊敗中國,接著4強,更是強勢演出,最後一回合3人飆出5支10分箭,總比分6比0大勝荷蘭,搶下金牌戰門票。
首回合,韓國隊展現霸主實力6支箭中有5支滿分,中華隊以55:59,暫時以0比2落後,第二回合,湯智鈞回穩,3人連續射出10分,但韓國更猛6支滿分,中華隊以58:60再度讓出,0比4落後。
第三回合,湯智鈞飆出10分箭,但韓國隊最後補上2支10分箭,中華隊以55:56,總回合比分0比6吞敗,收下銀牌,相隔17年再奪牌,也追平隊史在奧運的最佳成績。
台灣柔道型男楊勇緯奪下奧運銀牌!台灣史上第一人,創下柔道最佳紀錄
8強對上荷蘭選手茨亞卡杜阿Tornike Tsjakadoea,猛烈進攻以10比0勝利,再度晉級60公斤級4強,接著對抗法國好手凱德澤Luka Mkheidze也不負眾望,最後一刻拿下一本,挺進冠軍戰。
而在最後與地主隊日本選手高藤直壽對戰拿下銀牌,也寫下台灣柔道奧運新紀錄,成為史上第一人奪下奧運柔道獎牌。
楊勇緯是台中排灣族人,2017年在亞洲青年柔道錦標賽60公斤級為台灣奪得第一面柔道亞青金牌,去年參加德國杜賽道夫柔道大滿貫賽,拿下銀牌再創佳績,這回首度來到奧運殿堂,就代表台灣寫下新歷史,絕對是本屆奧運最帥男人之一。
奪女子跆拳道銅牌
台灣跆拳道女將羅嘉翎首次登上奧運殿堂,今晚(25日)迎戰東京奧運跆拳道女子57公斤量級銅牌戰,年僅19歲的她以10比6擊敗尼日的對手耶索夫,喜獲銅牌。
台灣跆拳道好手羅嘉翎首度前進奧運就奪銅牌,蔡總統也透過臉書貼文發文恭喜,並以羅嘉翎的名字做諧音「+0」,表示東京傳回來的「+0」捷報振奮了全台灣。
羅嘉翎年僅19歲,25日中午對上今年29歲,曾在2017年世界錦標賽奪金、18年雅加達亞運奪銀的南韓強敵李雅凜。羅嘉翎前兩回合以10比14落後,第3回合連搶8分超前,但在最後30秒內又遭老經驗的李雅凜兩波近身攻擊逼平,雙方18比18進入驟死賽。
進入驟死賽後,李雅凜遭到兩次警告,羅嘉翎因此取得致勝兩分,最終以20比18險勝李雅凜,取得8強賽門票。在下午的8強賽中,羅嘉翎又以18比7擊敗加拿大選手帕克(Skylar Park),成功收下4強門票。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今日晚間的銅牌戰,羅嘉翎面對尼日的對手耶索夫(BEN YESSOUF Tekiath),第一回合先靠正拳拿下分數,3比0的領先在第二回合雖沒擴大,但第三回合在對手4比3反超下再以兩次上端攻擊再要回優勢,最終就以10比6踢下銅牌,為中華隊奪下第二道獎牌。
分享二 淵翔問政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拒絕台電協和電廠填海造陸」連署活動
📍地點:新豐街全聯旁
📍對象:具中華民國國籍且滿20歲
📍連署方式:紙本連署/線上連署
📍時間:7/28~7/30 下午5:30~6:00
📍電話:022469-2122
📍LINE@:@m0937507877
不方便外出的民眾也可以線上聯署👉🏻https://reurl.cc/XW9n5e
圖片中的QRCode也可以掃描唷🤘🏻
#讓我們一起共同維護海洋
位於外木山(基隆市中山區文化路80號)的協和電廠即將更新改建為天然氣發電廠,除陸地上的機組改建外,也將於電廠外海興建天然氣接收碼頭,總填海造陸共18.6公頃──相當於「443」個籃球場面積,並興建高達14公尺、長約數百公尺的東西海堤。此舉,將造成海岸地形、大範圍海洋生態、海流與景觀嚴重的傷害。
我們支持協和電廠從燃燒重油轉為天然氣,但反對有許多替代方案之狀況下仍堅持填海造陸!也特別說明,台電在天然氣一號機組運轉的七年期間就要使用FSRU(浮動式接收碼頭,也就是卸收船)來接收天然氣以供機組運轉。專家也評估可以以要除役的油槽改為天然氣槽以達成天然氣發電安全儲存量,這些都是可行的替代方案,填海造陸不該是唯一方案!請一起要求台電嚴謹評估!要求環評審查加嚴把關!達成能源轉型!
目前此案的環評已經來到最後階段,邀請關心海洋的大眾一起連署,拒絕協和電廠填海造陸政策、要求台電提出有效評估之替代方案、也要求環評委員以海洋保護作為最重要的審查基準!一起守護基隆外木山美麗的海岸。
#海洋永續 #拒絕填海造陸 #天然氣接受站 #443個籃球場面積 #SDGs14 #海洋不可取代 #為海洋找生路 #海洋已經給人類很多了 #海是生命之源 #天然海岸少得可憐 #線上線下同步連署
分享三
竹筍會分辨也要懂吃! 農委會分享3品種獨門料理方式
竹筍很常出現在許多美食當中,例如竹筍炒肉絲、竹筍排骨湯等等,是多數民眾愛吃的食材之一。對此農委會表示,不同的竹筍種類有不同的吃法,同時分享3樣不同品種竹筍的料理方式。
農委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分享,臺灣食用的竹筍有綠竹筍、麻竹筍、桂竹筍、箭竹筍、烏腳綠竹筍及孟宗竹筍等,常見竹筍加工品包含筍乾、脆筍、酸筍、桶筍及真空包裝筍等。不過不同竹筍,可以有不同吃法,並列出3種常見的料理方式如下:
1.綠竹筍
口感清脆甜美,最適合作為沙拉筍或竹筍清湯之食材,也可加工製成真空包裝。
2.桂竹筍
肉質稍硬,大部分用以製造桶筍或筍乾等加工品,經常被用於燉、滷等料理。
3.箭竹筍
肉質鮮美、口感脆嫩,適合快炒、炒肉絲,也可以整支烘烤、直接食用。
⭐保存小訣竅
新鮮竹筍在採收後放置常溫下會容易纖維化,用白紙包好後,外層套上塑膠袋不要使裏頭水份蒸發,放入冰箱內冷藏即可!
大家有竹筍獨門料理,也歡迎在下面跟我留言分享喔~
新聞網址:https://reurl.cc/R0gGvg
分享四 基隆新聞
基隆今年辦中元祭 加強防疫管理
由於防疫三級警戒自本月二十七日降級,基隆市今年中元祭,將以加強版防疫管理措施舉辦,並把參加人數拉大間距為原則,而各項傳統科儀則不開放民眾入場。
基市府指出,今年雞籠中元祭將以加強版防疫管理,以百年傳承為主的科儀照常舉行,但減少參與人數並拉大間距為原則,各項科儀不開放民眾入場。放水燈部分,不徒步遊行、不進行表演、不封街管制。
基市府以「第二級警戒-加強管制」為管理措施制定標準。落實實聯制、體、噴酒精、善規劃民眾進出動線、並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各姓氏宗親會先行繕製名冊,並由基市文化局製發識別證,未持識別證者禁止入場,不開放一般民眾入場。不開放媒體入場,由市府新聞科協助提供錄影及照片等資料。
中元祭各祭典科儀,將規範出席人數;迎斗燈以車隊繞行為主,沒有步行人員,依宗親會共識,各姓氏燈除主普宗親會外,不安奉於慶安宮;放水燈遊行改為放水燈繞境祈福,不邀請表演隊伍、人員下車及不進行封街管制。
民間普渡部分,各里辦公處不主動舉辦普渡,由里民家戶在家準備供品自行辦理。社區、街廓、工業區、機關及團體等聯合普渡,科儀祭拜部分,指定負責人或主祭者一人;民眾參與需造冊並依中央防疫指引,戶外間隔一公尺,室內間隔一點五公尺,民眾祭拜以「徒手不持香」方式進行。在贊普供品部分,由主辦單位鼓勵採事先登記,統一集中擺放,祭拜後供品由主辦單位防疫指引分流發送,或提供弱勢做公益。
在宮廟方面,中元普渡科儀祭拜,建議統一由宮廟辦理,不開放民眾參與祭典,不舉辦平安宴。基市府相關單位部分,由市府暨所屬機關、學校率先示範辦理。
新聞連結:https://taiwan-reports.com/archives/580725
楊永明籍貫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殺的楊姓男同學。案例二: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同學平常在學校遭受性霸凌,最後被發現在學校廁所中不明死亡。( 葉永鋕的事件凸顯出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的學生遭受同儕歧視與欺負的問題,讓當時正在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增訂定相關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校園內有甚麼樣的同志學生求助管道與資源?為什麼經過家長反應,學生在學校受到霸凌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依教育部來看,我們的性平教育做得夠嗎? 還缺少甚麼?
愛滋教育列入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最年輕的通報感染者是1名13歲男孩,遭中年男老闆誘拐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此個案創下本國籍因性行為感染愛滋者年齡最小。這凸顯了青少年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與急迫性。性的開放及性行為年齡的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保護自己,愛滋病毒終將在年輕族群間快速蔓延。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課程裡面,除了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之外,是否併入愛滋防治教育?
我國至2010年底累積通報20,057名本國籍HIV感染者,以男男間性行為為最主要之傳染途徑(佔44%),其中15-24歲佔MSM感染者之26.3%。而15-24歲MSM通報感染者有33.3%是學生。 ("愛之關懷"第76期-台灣年輕之男男間性行為者愛滋感染流行病學分析)
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報告」第四點之「辦理教師增能及培訓」:
(1) 縣市輔導團是由哪些人員組成?有甚麼資格要求?
(2) 培訓性別平等教育種籽教師,有任何明訂實行計畫嗎?
(3) 現存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意識提升
教育人員的性平意識培訓是否為強制性?要求性平培訓課程列入校長遴選評鑑項目。
台中同志健康文化中心接獲案例:青少年在學校跟老師說明自己性取向的身分,結果被校方逼到轉學。因此基於培養正確性別觀念, 人權平等,為人師表都沒有先做到,這是很難達到的教育。
3.性平教育涵蓋之層級:
性平教育實施於學校當中,包含身心障礙學校嗎?比方肢障、聽障者、啟聰者,他們的性教育管道又是如何?是哪個單位在負責?甚麼辦理辦法?南部特殊學校性侵案件凸顯出身心障礙者所受之性教育為目前性平教育之一大漏洞。
中輟生如何取得性平教育資源?政府如何從旁輔導?有甚麼配套措施?教育部是否考慮與中途機構配合實施?
關懷愛滋議題的露德協會祕書長徐森杰表示,現在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就他們所知,多數為中輟生,教育宣導很難觸及,應檢討中輟生無法接觸愛滋防治教育,政府應跨部會著手愛滋防治。
如何規範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教育培訓?如何確保學校輔導老師以及負責全校運作的校長與教務長,在發生性霸凌、性侵事件時能有正確的性平觀念來處理以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