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得、賣台?
最近大家都在看一部很火的劇,叫「斯卡羅」,我也看了。
演員一時之選,場景講究細膩,是近年難得一見的「台灣大河劇」。不過戲劇演出之後,我發現「雜音」一直不斷,到底這是部「戲」?還是部「歷史劇」?演的內容,到底是不是「史實」?
劇中關鍵的角色,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因為羅妹號事件(1867年),與排灣族部落大股頭卓杞篤簽了「南岬之盟」,李仙得希望原住民從此不再殺害掛有紅色旗幟的洋人擱淺船隻船員,卓杞篤也答應說到做到。
兩年之後(1869年),李仙得回訪卓杞篤,大股頭熱情招待,讓李仙得睡在他的鹿皮床上,進出部落、毫無阻礙。沒想到軍校出身的李仙得,卻趁機把部落內外,摸了個透,畫了地圖,調查地形地物,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攻打南台灣,用的,就是李仙得的資料。
在知名作家楊渡的「有溫度的台灣史」上冊第九章,有一篇「賣台第一人、李仙得」,裡頭詳述李仙得當年是怎麼用自己的勘查資料,勸說日本攻打台灣南部,並建議日本可以在台灣東部、南部,直接建立殖民地。
作為日本帝國的顧問,李仙得當時年薪一萬兩千美金,這個數字,是在美國建蓋鐵路的華工(一年300美金薪水),整整40倍。
卓杞篤守住了南岬之盟,李仙得卻出賣了朋友的信任。
在「斯卡羅」戲劇中,李仙得被描寫成台灣原住民的好朋友,但屏東涼山部落的頭目,蔡衣珊卻說:
「李仙得所主張的『蕃地無主論』,是促成牡丹社事件關鍵導火線,也間接導致日本人認為『台灣是有機會可侵佔為殖民地』,但在《斯卡羅》中,李仙得卻扮演了『和平使者』的角色」。
蔡衣珊希望劇組在戲劇播放結束後,能針對史實做出澄清。
暐瀚 2021-9-7 de 台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張善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了學習創作音樂而放棄穩定的工作 需要多大的勇氣呢? 鄧雨賢有著追夢的決心與能力, 雨夜花,這首台灣人熟悉的歌曲,背後蘊藏著的故事 讓我來唱給你聽。 台灣本土音樂因為鄧雨賢的創作,為本土音樂的流行化奠定基礎 他的意義已經超越歌的範疇,進而代表著一整代台灣人的情感 雨夜花的形成經歷了怎樣的始末? 這首...
楊渡台灣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 #楊渡 老師提醒,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從去年便開始策劃今年1621的開台四百年活動了!!
照片也這艘船好眼熟⋯
不就是我們今年北港元宵燈會,
主題之一的「開台四百 乘風破浪」!🤗
[ 開台四百年,不忘顏思齊]
楊渡台灣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楊渡台灣史 在 張善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為了學習創作音樂而放棄穩定的工作
需要多大的勇氣呢?
鄧雨賢有著追夢的決心與能力,
雨夜花,這首台灣人熟悉的歌曲,背後蘊藏著的故事
讓我來唱給你聽。
台灣本土音樂因為鄧雨賢的創作,為本土音樂的流行化奠定基礎
他的意義已經超越歌的範疇,進而代表著一整代台灣人的情感
雨夜花的形成經歷了怎樣的始末?
這首歌,如何在各個時代背景中風雨飄搖、塵埃落定?
讓我們從楊渡撰寫的《有溫度的台灣史》中,一探究竟!
善政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anCheng624/
善政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who9307k
善政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ncheng624/

楊渡台灣史 在 張善政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土木工程背景的我
擁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興趣
就是人類史,尤其是台灣的史前史及其遺址
因為文化是土木工程很重要的一個項目
這些遺跡都已深埋地下
我都戲稱為地下台灣史
地下台灣史蘊含著人與土地的連結
文明脈絡的故事
那些遺址、歷史文物總是非常能觸動我的思緒與想法
我從楊渡撰寫的《有溫度的台灣史》中也看到這樣的熱情
這一集,我將從這本書開始
把這種簡單的感動分享給大家
一起來探索,你不熟悉,但卻充滿瑰寶的歷史角落
善政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anCheng624/
善政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who9307k
善政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ncheng624/

楊渡台灣史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日大來賓-作家 楊渡
.台灣的歷史核心是人、是人性、是人的命運
.楊渡的暗夜裡的傳燈人 記錄即將被遺忘的時代
.台灣啟蒙、藝術的播種者 為台灣土地無私奉獻
「寫到簡娥、簡吉,這些農民運動早期的人,過去我們都把他當成符號,所以我想把他回歸到人來寫。」楊渡用圖文來見證一個時代,在他們身上,有一段台灣曾有曾經的憤怒與希望、反抗與行動,卻被歷史沉埋許久。
「每一個時代的這些移民,其實都幫臺灣歷史帶來某一種文化、帶來某一些影響,而那些故事會被傳承下來。」楊渡在自己的新書《島嶼的另一種凝視》一始便說這是「有溫度感的台灣史」,從凱達格蘭族、台客到新臺灣之子,從台灣史到反抗的政治利劍,楊渡帶著大家重新理解屬於台灣的生命與記憶。
戰情室-完整版 https://goo.gl/9PzSb2
會客室-完整版 https://goo.gl/WNc65G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快來訂閱➔https://goo.gl/SFpizi
每週一至週五21:00至22:00 TVBS 56台首播
隔日中午YouTube官方頻道/TVBS官網回播
●完整內容在這裡也看的到:http://goo.gl/Au9Wfa
●TVBS官網:http://2100.tvbs.com.tw/
●按讚粉絲頁:https://goo.gl/Qa9p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