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今日新增334起本土病例、校正回歸256例;連兩天6名病例死亡,多為60歲以上年長者;指揮中心加快研擬快篩試劑指引、考慮放寬相關法令;三級警戒專家評估需延長,28日解封有難度】
今(24)日新增334起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6例死亡,年齡都在60歲以上,另再公布256例校正回歸案例。今日確診最多為新北市177例、其次是台北市99例。由於重症患者持續增加,昨(23)日有66例使用呼吸器,今天增加至84例,指揮中心協調各縣市醫院成立「專責加護病房」,跨區支援雙北。
衛福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先疫情三級警戒到5月28日,但專家已建議延長,目前正在研議延長日期,而北市市長柯文哲也評估28日要解封不容易,停課日期應該會延長。
台北市昨天快篩陽性率5.9%,新北市4%,今天台北市啟動捐款專戶,募資購買快篩試劑,指揮中心正在研擬全國的快篩指引,包括採用哪種試劑、補助費用等等,也考慮放寬法令,開放企業自行和廠商購買快篩試劑。
■新增本土病例334例,校正回歸256例
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的334本土病例中,男性佔157例、女性177例,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80多歲,發病日介於2021年5月10日至5月2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77例最多,其中又以板橋區4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99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桃園市19例、彰化縣12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7例、高雄市5例、屏東縣及台南市各3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1例。(見今日最新疫情概況圖)
陳時中也連續三天發布校正回歸案例,校正個案256例中,分布在5月14以後,台北市148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99例,桃園市6例、苗栗縣2例、臺中市1例,目前單日確診最多仍是出現在5月17日的476例。至於案例校正回歸要持續到何時,陳時中回應,希望一週內改善。(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今天新增本土病例足跡,萬華活動史相關200例、茶藝館相關34例、某社團相關6例、某水果商相關6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38例、關聯不明101例、疫調中105例。
■三級警戒專家考慮延長,北市長:28日解封有困難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到本週五,但由於疫情持續延燒,許多地方首長都紛紛建議延長,陳時中坦言,「沒有用太樂觀的態度看待這件事,」許多專家都建議要延長,指揮中心正在研議,若確定延長會對外公布。
而柯文哲認為昨天的北市篩檢陽性率達5.9%,顯示出從5月13日至今,已經出現兩個高峰,科學上的估計,5月28日會是另一個波,觀察的重點在於,每一個波峰是不是都比前一個低,如果持續下降就表示疫情有控制住,現在台北市民的自動自發封城是有效的,只是想要在5月28日解封是有困難,會與新北市長侯友宜討論,首都圈的三級警示要延長,再一起正式宣布。
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表示,整個疫情看起來沒那麼樂觀,疫情病情變化速度太快了,整個挑戰會愈來愈艱鉅,所以雙北一定會同步。至於5月28日會不會告一段落?侯友宜說:「我從沒有樂觀過,5月28日解封可能性非常低,大家要做心理準備,所以要做最壞打算、最充分的準備。」
■連兩日6人死亡,皆為60歲以上高齡者
繼昨天創下疫情單日最高死亡個案6人後,今天再度新增6人死亡,分別為:
案1860,70多歲女性,有胃癌等慢性病史,5月14日採檢,17日確診,19日死亡。
案2476,70多歲男性,有扁桃腺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就醫,19日確診,21日死亡。
案2720,60多歲男性,5月15日出現咳嗽症狀,16日自行就醫採檢,20日確診,22日死亡。
案2825,6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肝硬化等慢性病史,5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20日確診,22日死亡。
案4162,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慢性B型肝炎等慢性病史,5月21日有肌肉痠痛、呼吸困難、肺炎等症狀,21日採檢,22日死亡,23日確診。
案4284,60多歲男性,有萬華區活動史,5月22日死亡並通報採檢,23日確診。
所有死亡案例都在60歲以上,案4284是死亡後才被通報採檢確診,案4162則是未等到確診報告出爐即死亡,6例中4例有慢性病史。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COVID-19一年多以來,世界的死亡率約2%,青少年死亡率低,但老年人與有慢性病的人死亡率則明顯上升,健康危險因素會放大很多倍,老年的特殊族群要特別注意。
■指揮中心調度各縣市成立「專責加護病房」
連續兩天死亡案例創新高,重症患者也不斷增加,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截至今日共有84例使用呼吸器,比昨天66例增加18例。4月15日至今共有3,255例確診,其中335人重症,佔10.38%。若單看60歲以上,從4月15日至今有1,228例,234人重症,重症率19.1%,顯示60歲以上是高風險者。
重症患者持續增加,指揮中心昨召開醫療調度會議,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已和各縣市政府研議,完成設置「專責加護病房」,羅一鈞補充,各縣市醫院要按照規模,以10~20張加護病房區域為一單位,劃定這區域專門收治病患,受中央調度,醫院不能以不在雙北為由拒絕釋出病床。另會組成重症照護專家小組,調整重症區的感控或負壓設置,由專家提供現場指導,各縣市專責醫院這週五以前會完成清空,確保被送到外縣市的確診者若有需要醫療時,有床位可以應用。
此外指揮中心也協調建立集中檢疫場所後送醫院的「綠色通道」,另邀集22縣市的地方消防局長建立標準程序,在集中檢疫所的輕症與無症狀患者,若病情有變需送醫,在接受119通報後,由消防機關的救護隊執行後送到該檢疫所配合的醫院。陳時中解釋,綠色通道是指輕症、無症狀者收治在集中檢疫所後,監測病情若有變化才要送到醫院去,綠色通道能確保集中檢疫所要轉診時可以有病房。
■醫護人力不夠,指揮中心縮短解隔離標準
由於醫護人力不足,指揮中心也在昨日公布最新版的「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適用疫情警戒第三級以上地區的醫療機構和長期照護機構工作人員:
1.完成接種第一劑疫苗達14天(含)以上的無症狀接觸者:無症狀即可返回工作,需自我健康監測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
2.已接種2劑疫苗,第1劑達14天(含)以上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需自主健康管理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1次核酸檢驗結果陰性後,可返回工作,惟返回工作後需每3天進行1次核酸檢驗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14日止。
3.未接種疫苗或已接種疫苗第1劑但未達14天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到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7日期滿後,第1次核酸檢驗結果陰性後,可返回工作,惟返回工作後需於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第10、14日再採檢,並續自主健康管理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21日。
羅一鈞表示,新的解隔離標準上週專家會議就有討論,因為現在不少醫護人員都接種過疫苗,已有相當保護力,為了避免人力不足,照顧品質下降,因此公布新指引,但為求保險,密切接觸者中間會再採檢,避免接種過疫苗後還是出現輕症或無症狀感染。
許多醫護除了在醫院冒著風險,回家也擔心傳染給家人,但並非每個醫院都有宿舍可提供給醫護人員,陳宗彥表示,昨天全國防疫會議上,已請縣市政府特別安排適當旅宿給醫護人員,「有請縣市政府務必協助。」
■快篩指引研議中,中央考慮放寬企業自行快篩
台北市昨天快篩陽性率5.9%,新北市4%,目前各地方政府都加強快篩,但快篩試劑不在指揮中心整備物資名單,地方政府得自行調度、出資,人力和經費漸漸入不敷出,台北市政府今天啟動捐款專戶,募資購買快篩試劑、防疫住宿,以及醫護人員相關支出。陳時中表示,目前相關防疫政策都有經費補助,但是在一定範圍內,地方有自籌款,「要加強要自己籌款。」不過指揮中心也正在爭取政院經費,會陸續公布。
陳時中表示,不同區域風險不同,在疫情熱區的快篩數多,有參考價值,但若在疫情輕微的地方,相對偽陽性比率增加很多,會造成防疫不必要負擔。羅一鈞則補充,現在各縣市使用快篩經驗差異很大,雙北快篩陽性經PCR檢測,最後確診符合有9成,但其他非疫情熱區的縣市做快篩,則偽陽性高,例如連江縣3例快篩陽性最後都排除,若偽陽性個案也入住檢疫所不但有風險,又有增加醫療負擔疑慮,會蒐集各縣市資訊,作為指引參考。
至於要購買哪種快篩試劑、是否補助經費、哪些地方適合做快篩,陳時中表示,目前正在訂定相關快篩指引,若有消息會進一步說明,也已經請經濟部跟相關廠商聯繫,盤點快篩試劑產量,希望有大量需要時可以提高產能。不只地方政府卯足全力快篩,也有企業自行接洽廠商,購買快篩試劑,對此,陳時中表示,快篩是醫療器材,只有醫事單位能購買,企業購買快篩試劑,「和法不相合」,但因應疫情需要,今天下午會召開會議討論是否適度放寬法規。
■北市確診者多,柯文哲呼籲兩人一室
目前台北市每天確診者數量多,北市醫療量能備受考驗,柯文哲表示,北市病房要改裝成負壓或抽風病房需要時間,已經要求醫學中心儘速改裝完畢,但像是三總週五可以完成,榮總要到週六,台大則是要分批,因此建議中央,對於確診者在這個緊急狀態下,不要再堅持一人一室,反正都是確診者,兩人一室讓有打疫苗的醫護人員照顧,紓解病床不夠的問題。
對此,林口長庚感染科醫師、北區指揮官黃玉成表示,上週指揮中心召開的專家會議中,的確有討論到能否兩人一室,若未來病床不夠勢必得要這樣做,雖然不同病毒變異株是否會因此交叉傳染,目前還不知道,只能假設目前患者都是英國變異株。至於什麼樣的病患可以兩人一室,黃玉成說,目前指揮中心還沒有詳細討論,當然要入住加護病房的會另外考慮,其餘病患先暫且當成一樣的,就看指揮中心何時同意實施。
■全台疫苗施打人次僅30萬,北市呼籲AZ疫苗趕快發下來
至於疫苗的部分,柯文哲認為,疫苗還是最終的解方,目前已經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希望中央趕快撥下來,早一天撥下來施打就可以救很多人,雖然台北市也不是沒錢,但採購疫苗還是要相信中央,短期方案仍是先施打目前擁有的AZ疫苗,中期方案還是希望美國能先提供一、兩百萬劑應急,長期可能要等七月的國產疫苗。
根據衛福部最新數據,今日上午10點為止,全台接種僅30萬2,698人次,而上週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最快周三可以完成檢驗封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會以最高風險、第一線人員優先,例如運送疑似確診病人的人員,指揮中心會盤整後開會討論,定出分配比例。
■金門入境需快篩公告被撤銷,中央統一訂定離島防疫指引
金門縣政府考量離島醫療資源不足,昨天公告,搭飛機到金門的民眾應提出3日內PCR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否則將現場接受快篩,陰性才能入境,但衛福部今日撤銷縣府公告。
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3項,如果地方主管機關要管制人員移動行為或執行強制普篩等措施,「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應依指揮官之指示辦理。」由中央統一訂定防疫指引,希望各縣市務必配合。
不過,陳宗彥也表示,去年疫情發生初期,就可以看見邊境的風險高,中央也明白離島有實際上的需要,指揮中心會評估三個離島縣(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的醫療量能,並綜合考慮本島的情勢,研議出具一致性的防疫措施標準。
此外,今天指揮中心也提出3則假訊息,經查發現有心人士的網路IP位置皆來自境外,提醒民眾不要隨意轉傳以免觸法受罰:
● 「醫生聊天紀錄截圖外流,表示確診數據要開始作假」為不實訊息。
● 「由於患者爆量,醫院只能把患者遺體遺棄在河裡」為不實訊息。
● 「2萬人離奇失蹤,二殯火葬場集中大量焚燒萬華肺炎患者遺體」為不實訊息。
(文/林慧貞、嚴文廷、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柯皓翔、戴淨妍;攝影/鄭宇辰、陳曉威、蘇威銘)
#延伸閱讀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https://bit.ly/3fjUwhH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https://bit.ly/2RzUND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PCR #綠色通道 #疫苗 #假訊息
榮總加護病房費用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的醫療保健單元,邀請心血管外科權威醫師 曹乃文來到空中,《重返生死線:葉克膜現場的30堂修練》/ 天下生活。本書作者曹乃文醫師,投身重症醫療二十年,自2003年至今,帶領臺北榮總、北醫加護重症團隊完成近六百例的ECMO治療。有感於ECMO在醫療上的應用日益廣泛,然相關知識經驗的傳遞仍嫌遲滯,大眾困惑於ECMO是「救命神器」抑或「醫療濫用」的爭論之中,於是決定利用餘暇費時一年完成此書。從心臟外科手術的簡史開始,談到ECMO的問世、原理、構成,再一一詳述適應症與禁忌症、臨床表現、併發症、裝機脫機的時間點、合理存活率、跨科際合作重要性、全方面照護方式等等,深入淺出。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GAYt_KMCVs0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節目簡介:
醫學上有個說法叫「回不去的臨界點(no return point)」, 一旦生命越過這個點,就進入死亡狀態,無法恢復。ECMO(葉克膜)之所以能在重症醫學上占一席之地,正是因為它能在這關鍵的生死一線間,讓醫師得以「向上帝借時間」,做更多的醫療努力。過去我們以為必死無疑、根本不必花時間來救的患者,大有機會能被救回來。過去,ECMO集中在專業度較高的醫學中心裡,如今全台灣幾乎中型以上的醫院都配置了ECMO。然而,裝備有了,相關醫護的培訓、臨床經驗大多還未跟上。主要原因是醫學院的相關課程太少,有的只上過一堂課,甚至有的只聽過ECMO這個縮寫。醫護專業如此,遑論一般大眾普遍對ECMO感到陌生,特別是對病家來說,往往因為時間緊迫、原理複雜、病情渾沌、費用龐大,要在分秒必爭的當下做出「知情同意」的決定真是很不容易。
ECMO的難,除了開銷龐大,更因為它有著陌生的臨床表現、獨特的併發症、複雜的管理。事實上,ECMO的操作高度要求經驗跟技術,需要相當長的學習曲線,相關知識並非看書就能掌握,需要實務的經驗累積。研究指出,ECMO核心團隊的專業與否,跟患者存活率有密切關係。不同的團隊,在同一段時間、同一家醫院、同一個加護病房,用同一種ECMO機器,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臨床結果,患者存活率可以相差到五倍!也有論文研究證實,ECMO放愈多的醫院跟醫師,治療結果存活率就會比較好。
本書作者曹乃文醫師,投身重症醫療二十年,自2003年至今,帶領臺北榮總、北醫加護重症團隊完成近六百例的ECMO治療。有感於ECMO在醫療上的應用日益廣泛,然相關知識經驗的傳遞仍嫌遲滯,大眾困惑於ECMO是「救命神器」抑或「醫療濫用」的爭論之中,於是決定利用餘暇費時一年完成此書。從心臟外科手術的簡史開始,談到ECMO的問世、原理、構成,再一一詳述適應症與禁忌症、臨床表現、併發症、裝機脫機的時間點、合理存活率、跨科際合作重要性、全方面照護方式等等,深入淺出。
◎來賓簡介:曹乃文
畢業於陽明醫學院,投入心臟血管外科領域二十多年,涉獵重症科,鑽研ECMO,協助北醫創設心臟血管外科、體外循環重症科。除了經常於國內外期刊發表相關研究外,也經常往返兩岸及國際的醫學教育課堂、醫療現場、學術研討會,分享並推廣ECMO臨床經驗。
榮總加護病房費用 在 吳志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識台北市長丁守中
#票投 2號 2號丁守中
轉貼文:
這一次,台北市長選舉,我的一票投給丁守中。
我支持丁守中,倒不是因為丁守中有豐富的從政經驗和優異的從政成績,更不是因為我和他有著30年的友誼;而是因為這個老朋友看到了守中不為人所知的另一面,這個另一面,是真實的,也是值得和大家分享的。
第一,守中事親至孝。守中父親是低階的軍醫,薪資微薄,食指浩繁,兒時住在鳳山的眷村,家計全賴母親主持。儘管如此,丁伯伯丁伯母堅持孩子必須接受良好教育,課子讀書是丁伯母操持家外最重要的工作。2002年底,守中出任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丁伯伯罹患肝癌住院,不久去世。守中因責任在身,無暇親侍病榻,自責甚深。丁伯伯過世後,守中將父親為數不多的遺產,全數捐出,成立「丁堅先生獎學金」,每年獎助高雄市的中學生以及全台各大專院校新聞及傳播學院的學生。守中奉養母親,晨昏定省,偶有空閒,必定帶著母親旅遊各縣市美景,或飛赴故鄉江西探親。每逢丁媽媽生日,守中也會特地邀宴好友為母親祝壽,並在壽宴上扮演現代老萊子,娛親娛賓。
我深信,孝順的人從政,多能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推動相關的社福政策,也更潔身自愛,以期不辱先人。
第二,在丁伯伯丁媽媽身教言教的影響下,守中家庭真正做到了兄友、姊慈、弟恭,守中兄姊皆出身教育界,言談舉止,溫文儒雅,行事至為低調。守中廁身政壇後,兄姊默默在第二線支持,他們與我們這幫「小朋友」相談交往,禮貌周到,絕無跋扈驕橫之氣。守中從政以來,戰戰兢兢,屢有佳績,兄姊安靜監督之功,功不可沒。
第三,守中有個賢慧的夫人。許多人都知道,守中夫人溫子苓是溫哈熊將軍的愛女,子苓雖出身高級將領之家,絲毫沒有嬌生慣養的習氣。她自幼學習鋼琴,琴藝造詣頗深,和守中結縭後,只因支持守中從政的決定,選擇做個低調的鋼琴教育家,放棄了音樂舞台的生涯。她衣著樸素,待人和氣,默默守在守中的背後,持家教子。歷次選舉,多虧了子苓在選區內與婆婆媽媽們「搏暖」,讓守中的選舉多了些溫度與人情。選舉結束後,子苓依舊恢復素顏,從不插手攪和守中的立委工作,既不會在臉書上對新舊媒體說三道四,更不會像某些貪婪政客的夫人,大開關說喬事的後門。我總覺得,子苓的行事作風,很像馬英九的夫人美青姊,甚至比美青姊還要低調。(別以為這兒稱美青姊是攀附權貴,周美青可是政大高我兩屆法律系的學姊呢!稱呼她為美青姊,也是剛剛好。)
第四,守中品行端正,不造口業,只積口德。他不像某些政治人物,動輒用粗鄙不堪的言語問候他人的長輩,或是用歧視的字眼來詆毀女性。相識三十年,我從未聽守中爆過粗口,也從未聽過他用下流粗鄙的言語批評他人他黨。口德,必須是有理有德,誠於中、發乎情、鑒於禮,非有端正的品性不能也。這樣的美德,在道德蕩然、幹話髒話滿天飛的現今政壇,格外難得,也格外需要。畢竟,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吹草偃,上行下效,台北的民主政治才能日趨上流。
第五,守中對待朋友以至誠。守中對朋友極好,對患難中結交的朋友,尤其好。我們這一批在守中第一次參選時出過力的朋友,他視為至交。逢年過節,總不忘自掏腰包送上一盆花、或是送上一箱自個兒栽種的有機蔬菜,尾牙或春酒,照例邀集大夥兒攜家帶眷聚個餐,讓下一代也有機會親近親近,相互砥礪。守中對朋友,不矯情,不造作,有話直說,眾多朋友中,他雖不是最「多聞」的朋友,絕對是屬於「友直、友諒」的好朋友。
第六,守中是知恩圖報的人。1989守中初試啼聲,問鼎政壇,我們幫他辦了一場募款餐會。餐會中,一位退伍的老兵傅老爹只因欣賞守中知識青年從政的抱負,慨然捐出積蓄美金1500元。從那時起,守中對傅老爹以叔伯之禮侍之,老爹孤身在台,守中時常親往探視,噓寒問暖。2009年春節前夕,傅老爹重病入榮總治療,搶救無效後溘然長逝。老爹住院的費用和身後事宜,都是守中和辦公室主任李效玲一手操辦。
第七,操守廉潔。1989年,守中以一介狂狷書生參選,經費拮据,素昧平生的鄭耀輝先生慨然開了一張支票,捐了他一萬元,期勉他清白從政,廉能問政。這張如今已泛黃的支票,守中視為鄭大哥生前對廉能政治的期盼,沒有拿去兌現,保留迄今,時時惕勵自己。守中堅持所有的政治獻金必須來源正當,歷年選舉政治捐獻,依法登錄還嫌不足,必要聘請專業會計師事務所簽證。從政多年,從未有人質疑過守中的廉潔與操守,這在台灣政壇,也算是異類了!
李登輝掌權期間,黑金橫流,守中在立院推動陽光法案,獲罪許多舊時王公政客,對政治獻金的透明化確實做出了貢獻。他最遺憾的是,儘管陽光法案終究付諸實施,卻無法嚇阻陳水扁夫婦的巨貪行為,無法矯正少數無知選民對政客貪瀆行為的縱容,也難擋政商勾結的氾濫與惡化。
第八,守中律己甚嚴,從政多年,腥羶八卦徹底絕緣,政壇少有。他不菸不酒,家中若有紅酒,肯定是準備下廚烹調紅酒牛肉所需。打從年輕時候到現在,從沒涉足過聲色場所,對某些刺激感官、風花雪夜的夜生活,屬於無知那一級的。我常取笑守中:「你要是當選了台北市長,估計只能是個日間部市長,夜間部市長,還是讓媒體商海雙棲的在下我來幹吧!」
第九,他有著堅強的毅力。1994年,守中誓願競選台北市長,24年如一日,雖然多有波折,卻不改其志。24年來,無論是公出還是私人旅行,守中每每自行穿插考察各國市政建設的行程,作為台北市政發展的借鏡。這種毅力,實非常人所能及。當然,也因為他過於執著,失去了許多晉身高層的機會。此番台北市長選舉,柯P挾著民進黨怯戰的優勢,持續以網路超高聲量的姿態,睥睨藍綠兩黨,若非有堅強的毅力,有充分的準備,守中絕難從國民黨群雄中脫穎而出!對城市競爭力越來越滯後的台北市而言,我們需要一個毅力堅強的市長,帶領台北走出迷霧,帶領台北重返榮耀。
第十,洞察未來有願景。1989年守中在驚濤駭浪中當選立委後,用節餘的競選經費,成立了「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這是台灣第一個以嫁接兩岸學術研究與合作,促進兩岸民間交流的基金會。成立之初,基金會便邀集若干有識之士,草擬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草案,提供甫告成立的陸委會以及海基會參考。此外,基金會也戮力於兩岸地震工程以及海洋資源研究開發等方面的交流。當然,基金會歷次參訪大陸各城市的過程中,從不忘介紹台北市以及台灣各城市建設的經驗,並細心觀察、紀錄對岸城市建設的優勢和缺失,做為建設台北的張本。幾年前,守中默察兩岸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倡議台灣產官學界,成立了「中華兩岸文創產業發展協會」,積極推動兩岸文創產業的交流與發展。
四年來,台北市從一個亞太地區最有動感、最友善、人文風景最美的城市,衰頹為一個即將送進「加護病房」的城市,民進黨的全面執政,固然有關;但是,柯文哲缺乏洞悉未來的能力,沒有提出城市規畫的願景,難辭其咎。守中既能洞察未來趨勢,擘劃願景,應能將台北市從柯文哲醫生的加護病房裡移出,還給台北市民一個充滿希望和快樂的城市!
此次九合一選舉,不僅僅是縣市長與縣市議員的選舉,不僅僅是地方基層的選舉,而是蔡英文的期中考,是民進黨完全執政的期中考!對台北市民而言,台北市長與市議員的選舉,不僅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期中考,也是柯文哲的期末考!
假如您和我一樣,既是中華民國公民又是台北市的選民,您會給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期中考打及格分數嗎?您會讓柯文哲的期末考Pass嗎?我選擇死當蔡英文和民進黨,也決定死當柯文哲!
我選擇丁守中,因為,我看到最真實的丁守中,這樣的真實,值得推薦,也值得投下四年來你我手中唯一的一票。其實,台北的未來,不在守中,而是在你我的手中!
(陳朝平)
#丁守中粉絲團
#台北市
#中正萬華
榮總加護病房費用 在 歡迎參觀台北榮總安寧病房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安寧療護常見問題Q&A: http://www.dahder.org.tw/qa.html 如需更多安寧緩和資訊,請點閱http://www.dahder.org.tw/hospice_2.html 榮民體系居家安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