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之際,最常見到的電影文章,就是當年之精選。我也有2019的最喜愛,不過,比起最愛的電影,其實更想分享些不會撞文的他類文章,不如就來寫篇關於電影文章寫作的觀察好了。
所謂的電影文章,指的是那些圍繞在電影故事周圍的寫作,以往大家通稱為影評,但是如今線上電影文章已經相當多元,遠超越單一電影的分析或評論,包含大量圍繞在電影周邊的各類書寫。例如,葉郎有歐美的影劇讀報,龍貓大王有各類關於電影或影星的(冷)知識,無影無蹤會時常整理影視獎項的提名與獲獎,Fago俱樂部介紹動畫界的各類相關資訊,還有Subterranean Village Vanguard會固定發文以劇照為本所書寫的心情詩句。至於評析電影的文章,還是有許作家撰寫,例如Lizzy看電影、香功堂主、或是釀電影精心規劃的各類影展主題等等。
一、由文字閱讀轉向影視音頻
不過,這一年的觀察是,雖然關於電影評析介紹的文字作者愈來愈多,文章總數也持續增加,但是許多讀者卻已經轉向Youtube,寧可讓出視線,以耳朵在閒暇之餘聽取內容紮實又文詞優美的散文式影視解說。這類解說頻道很多,搞笑類的電影介紹曾經當道,但是這一年有許多內容豐富、文字精湛、又分析入木的Youtube節目大量增加。
因此,假設你現在也想開啟進入電影文章的分享行列,心想針對院線電影撰寫評析文章,或許可以考慮將你的文字能力運用在腳本書寫,開始投入剪片行列,當個Youtuber吧(雖然選擇當Youtuber其實是跌入另一個大坑)。因為,現在會點入文章閱讀單篇評析的讀者,已經逐漸減少,除了因為有大量Youtuber參與影評影片的製作之外,也是因為電影心得的分享,其實是種門檻很低的寫作分類,任何人隨時都能進入,任何新作者都有可能吸收新讀者,只要有位作者的某篇文章有趣到逆衝而上,就會壓縮掉其他作者的同部電影分析文章。
不過,有趣的是,瞬間大紅的那篇文章(或短片),有時候也會紅得讓人難以捉摸。於是,機運的造化也是網路生存的要因之一。雖然人人都渴望神蹟般的機運,但是與其想要依賴偶然出現的逆衝好運,不如穩定踏實地生產文字。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外飛來一筆,沒有抽到厄運已該偷笑,豈敢妄想順勢逆衝。畢竟,只要曾經玩過大富翁的人一定都明白,慢慢跟著陀螺賺圈圈,乖乖繳交地租賺錢活著,才是安穩生存的長久之道。
二、多元撰寫電影文章
不過,雖然針對單一電影的評析類文字書寫,閱讀量逐年降低,無可否認的是,撰寫他類多元的電影書寫,則是另一種可行的選項。
一個電影(一個故事)周邊圍繞著許許多多的未知(what, how, why, who, when, and where),有些讀者想了解電影故事中,那些社會事件的來由起源,包括這個社會事件的影響所及,例如《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2019)、《破案神探》(Mindhunter, 2017, 2019)、《賽道狂人》(Ford vs. Ferrari, 2019)、或是《難、置信》(Unbelievable, 2019)。
又或許有人會想了解為何有些音樂家、藝術家、科學家、或政治人物等等,會偉大到讓後人想為他拍攝傳記電影,他有哪些事蹟、他影響後世哪些大事、或是他曾經歷經哪些一般人都難以煎熬的苦難,例如《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2018)、《梵谷:在永恆之門》(At Eternity's Gate, 2018)、《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 2014)、或《為副不仁》(Vice, 2019)。
或者,無關社會事件與真人真事,有些電影會牽涉到邊緣的冷知識,多是一般人在通識教育學習時,不會接觸到的他類知識,例如隱藏在《窒息》(Suspiria, 2018)中的艾米許(Amish)宗教與文化,以及艾米許人的壓抑。或是埋藏在《宿怨》(Hereditary, 2018)故事底端的希臘神話與希臘悲劇《特拉基斯婦女》(Women of Trachis)。這些電影故事之所以難懂難解,始因於這些故事都有個一般人未知的前提,於是需要一位曾有相關閱讀經驗的寫作者,為讀者說明這些冷知識的內容與起源。一旦有這些冷知識為起點,再來閱讀電影內部的枝微末節與細節安排,通常都能很快地理解為何導演與編劇會有如此怪誕的奇想,會編纂出如此不著邊際的故事,原來,所有的創意都是其來有自,而不是從天而降。
而二十一世紀盛行的科幻電影與英雄電影,大多與最新科技有著最實際切實的關聯,於是持續地吸收科技新知,也變得相當必要,雖然很多時候這些電影的科技情節,其實根本超乎科學現實,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幻想。但是,有些情節卻是讓我們接觸未來與認識科技的窗口。例如,《蜘蛛人:離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m, 2019)讓我們見識到VR加上飛行攝影機,就能創造出強大的擬像,模擬真實到改變現實。又例如2014年底,許多人為了看懂《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4),而不得不接觸黑洞與重力的基本觀念。
換句話說,撰寫電影文章,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心得報告,而必須同時具有跨領域的知識交叉與觀念融合能力。於是,寫作者除了必須規律持續地觀看電影之外,也需盡量有焦點地吸收某種類型的專業知識,長期累積之後,雖不見得能夠成為專家,卻肯定有相較於一般人於此面向的敏感度與洞察力。由此,在觀看電影之時,也就比較有機會挖掘出更為有趣的切入點。
這類不以撰寫評析與心得式的電影文章,多是持續挖掘電影內部的類型冷知識,例如演員或導演的生平歷史,類型電影的歷史與演變(偵探、科幻、英雄電影等),或是某個社會案件在不同電影呈現的相同與差異。專注寫些別人懶得查詢資料與接觸閱讀的冷知識,久而久之,就有機會自成一家,而讓新作者難以隨意取代。例如葉郎與龍貓大王,就是這類冷知識電影作家,也是我最喜歡追讀的作家之二。
三、愈來愈細的小眾與分眾
這兩三年來,線上串流媒體如雨後春筍,隨時隨地可以看電影,無論是剛下片的新電影,或是上一世紀的經典;無論是故事性的電影,或是歷史紀錄片;無論是兩小時的電影,或是好幾季的英美劇;無論是歐美的影視,或是台日韓的戲劇。換句話說,此時此刻,所有在線上的影視節目,多得數不清,多到即使每天安排兩小時收看線上影視節目,一年僅僅不過730小時。但是可怕的是,在Netflix上面的全部影片節目,在2017年,一週就有總計十億小時的內容(Netflix: 1 billion hours streamed content PER WEEK in 2017)。個人一年730小時,相較於平台一個星期十億小時,尚不包括院線電影,怎有追看完畢的一天呢?
於是,影視收看的群眾,會愈來愈分眾。既然大家都沒有時間追看所有的電影與影集,只好按照自己的喜好或大眾的口碑選看影視。此後,大量影視內容會產生許多分類,分類之後,會有大眾歡迎的暢銷電影,也會有少數欣賞的小眾故事。就如同過去在書籍的盛世時代,書店的書架上貼有許多書籍分類標籤,當時,的確會有皆大歡喜的暢銷閱讀,但是有些專業分類的小眾書籍,也是不容忽略的存在。與乘載內容的書籍概念雷同,今日線上串流的所有影視節目,也就是視聽內容產品,同樣也會有票房極高的大眾電影,以及細水長流的小眾分類。於是,與其想要追看所有電影,不如就選看自己有熱情的影視內容(我就很喜愛把冷門的紀錄片當成是知識累積的管道)。
在內容太多而必須分類的時代,當一個人已經難以看完全部的經典電影,也不可能追完所有的精彩影集,電影寫作者就必須一同面對內容焦慮的現實(有限的時間與有極限的寫作力),而嘗試調整寫作內容的取向。例如,可以在眾多的電影分類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類型,投心於自己喜愛的故事,然後放鬆心情,不再緊緊追著院線電影,只要細水長流地耕耘某種類型故事,輔以專注於某種電影之外的他門專業,就有機會走出自己的寫作之路。這已經不是一個人就能掌握所有人喜好的時代,內容的多元將讀者與觀者更細緻地分類,作者唯一能掌握的事情,就是撰寫自己有能力掌握的喜好與內容。
四、寫作是記憶的延伸,同時紀錄與療癒
要持續寫作,現實的生活也要顧及。大部分我熟識的電影文章寫作者,能單純地以寫作維生,其實少之又少,許多人都是已經有了某個正職(包括專職母親),再利用閒暇之餘邊看電影邊寫作。於是,在寫作之際,還是得先處理好自己的五斗米現實。
很多時候,電影寫作與其說是要分享心情與心得,不如說是對自己負責的觀影日記。我們的腦容量有限,於是散布於生活中,那些我們曾經看過、想過、或感動過的事情,假若沒有透過紀錄,通常會隨著時空的轉換,因為新事件的介入,而逐漸忘卻。以往,許多人喜愛以撰寫日記的方式,紀錄自己的生活與思想。只是,一個人寫日記很寂寞,而分享又是人的本性,於是,大部分的作家其實都非常渴望知心讀者,期待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認同自己的思索、並且感同自己曾有的觸動。
進入Blog與Vlog的時代,我們不再停留於線下的日記撰寫,而是轉頻到線上的文字或影片紀錄,將自己觀看過、思想過、與感動過的食物、旅遊、遊戲、3C、電影、書籍等等,公開在線上分享,期待在寬廣無盡的網海中,找到興趣相投又心靈相吸的讀者,與他們交流自己曾有的思忖與心動。
剛開始在網路上寫作時,其實我並不明白自己對於部落格寫作的真實心情,只是單純莫名地想寫,幾年之後發現,原來這些文字不只是觀影日記、意識延伸、也是種療癒,治癒了我的厭世寂寞症。
甚至,假設有天科技已經發展到能夠將人的意識轉錄到其他載體,人就能夠在身體凋零之後,續存於人間,如此,我在網路上的這些文字資訊,肯定有助於我的意識下載與轉錄。換句話說,在我的肉體死去之後,關於「我」的意識,其實都一直存在線上,我的家人思念起我之時,只要上線搜尋我的文字、閱讀我的文章,就能與我相繫。
此外,在我年老之後,我也無須死抓著年輕人不放,只想向他們狠提當年勇地說教,畢竟我真的想說的那些話,早已轉化成文字,停留在線上。那些想言語的心情,早已宣洩,就無須煩勞無辜的聽眾,無奈地聽我說教了。
不過,規律寫作最有意義的結果,應該是強迫閱讀。每回要開啟一篇文章寫作時,內心其實都會有股懶散的阻力,很想胡謅亂寫,更想放棄查詢資料。只是,一旦意識到有誠懇的讀者會耐心閱讀這些文字時,我就會興起必須為網路上的文字負責的決心,樂意查詢資料、閱讀理解、並且按耐躁動之心,默默地字字撰寫。如此,交錯在興趣支持與自我勉強的過程,漸漸累積出許多偏僻無趣的書寫與知識,不僅是觀影的紀錄與發洩,也是自我的充實與療癒。這跟上班的概念有點雷同,有時來自不得不的強迫學習,長期以往的累積,最終都會變成自己的所得。
最後,祝福各位觀影愉快並且寫作順心,同時附上那些在2019年餘音繚繞到2020年1月1日仍舊讓我難忘的電影與影集:
《茱蒂》 Judy
《從前,有個好萊塢》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鋒迴路轉》 Knives Out
《破案神探2》 Mindhunter 2《寄生上流》
《梵谷:在永恆之門》 At Eternity's Gate
《82年生的金智英》
《難,置信》 Unbelievabl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PC#火鳥科技#ZOTAC#NVIDIA#十銓科技#AMD 📌乾爹列表 機殼:火鳥科技 DAWN TG 黎明至尊 主機板:ROG STRIX X470-F GAMING CPU:AMD Ryzen 7-3700X 顯卡: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2080 Ti AMP ...
「模仿遊戲 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夫夫之道Fufukno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新聞] 《模仿遊戲》的歷史準確度只有41.1%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模仿遊戲-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模仿遊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模仿遊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模仿遊戲 分析 在 模仿遊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模仿遊戲 分析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跨年之際,最常見到的電影文章,就是當年之精選。我也有2019的最喜愛,不過,比起最愛的電影,其實更想分享些不會撞文的他類文章,不如就來寫篇關於電影文章寫作的觀察好了。
所謂的電影文章,指的是那些圍繞在電影故事周圍的寫作,以往大家通稱為影評,但是如今線上電影文章已經相當多元,遠超越單一電影的分析或評論,包含大量圍繞在電影周邊的各類書寫。例如,葉郎有歐美的影劇讀報,龍貓大王有各類關於電影或影星的(冷)知識,無影無蹤會時常整理影視獎項的提名與獲獎,Fago俱樂部介紹動畫界的各類相關資訊,還有Subterranean Village Vanguard會固定發文以劇照為本所書寫的心情詩句。至於評析電影的文章,還是有許作家撰寫,例如Lizzy看電影、香功堂主、或是釀電影精心規劃的各類影展主題等等。
一、由文字閱讀轉向影視音頻
不過,這一年的觀察是,雖然關於電影評析介紹的文字作者愈來愈多,文章總數也持續增加,但是許多讀者卻已經轉向Youtube,寧可讓出視線,以耳朵在閒暇之餘聽取內容紮實又文詞優美的散文式影視解說。這類解說頻道很多,搞笑類的電影介紹曾經當道,但是這一年有許多內容豐富、文字精湛、又分析入木的Youtube節目大量增加。
因此,假設你現在也想開啟進入電影文章的分享行列,心想針對院線電影撰寫評析文章,或許可以考慮將你的文字能力運用在腳本書寫,開始投入剪片行列,當個Youtuber吧(雖然選擇當Youtuber其實是跌入另一個大坑)。因為,現在會點入文章閱讀單篇評析的讀者,已經逐漸減少,除了因為有大量Youtuber參與影評影片的製作之外,也是因為電影心得的分享,其實是種門檻很低的寫作分類,任何人隨時都能進入,任何新作者都有可能吸收新讀者,只要有位作者的某篇文章有趣到逆衝而上,就會壓縮掉其他作者的同部電影分析文章。
不過,有趣的是,瞬間大紅的那篇文章(或短片),有時候也會紅得讓人難以捉摸。於是,機運的造化也是網路生存的要因之一。雖然人人都渴望神蹟般的機運,但是與其想要依賴偶然出現的逆衝好運,不如穩定踏實地生產文字。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外飛來一筆,沒有抽到厄運已該偷笑,豈敢妄想順勢逆衝。畢竟,只要曾經玩過大富翁的人一定都明白,慢慢跟著陀螺賺圈圈,乖乖繳交地租賺錢活著,才是安穩生存的長久之道。
二、多元撰寫電影文章
不過,雖然針對單一電影的評析類文字書寫,閱讀量逐年降低,無可否認的是,撰寫他類多元的電影書寫,則是另一種可行的選項。
一個電影(一個故事)周邊圍繞著許許多多的未知(what, how, why, who, when, and where),有些讀者想了解電影故事中,那些社會事件的來由起源,包括這個社會事件的影響所及,例如《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2019)、《破案神探》(Mindhunter, 2017, 2019)、《賽道狂人》(Ford vs. Ferrari, 2019)、或是《難、置信》(Unbelievable, 2019)。
又或許有人會想了解為何有些音樂家、藝術家、科學家、或政治人物等等,會偉大到讓後人想為他拍攝傳記電影,他有哪些事蹟、他影響後世哪些大事、或是他曾經歷經哪些一般人都難以煎熬的苦難,例如《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2018)、《梵谷:在永恆之門》(At Eternity's Gate, 2018)、《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 2014)、或《為副不仁》(Vice, 2019)。
或者,無關社會事件與真人真事,有些電影會牽涉到邊緣的冷知識,多是一般人在通識教育學習時,不會接觸到的他類知識,例如隱藏在《窒息》(Suspiria, 2018)中的艾米許(Amish)宗教與文化,以及艾米許人的壓抑。或是埋藏在《宿怨》(Hereditary, 2018)故事底端的希臘神話與希臘悲劇《特拉基斯婦女》(Women of Trachis)。這些電影故事之所以難懂難解,始因於這些故事都有個一般人未知的前提,於是需要一位曾有相關閱讀經驗的寫作者,為讀者說明這些冷知識的內容與起源。一旦有這些冷知識為起點,再來閱讀電影內部的枝微末節與細節安排,通常都能很快地理解為何導演與編劇會有如此怪誕的奇想,會編纂出如此不著邊際的故事,原來,所有的創意都是其來有自,而不是從天而降。
而二十一世紀盛行的科幻電影與英雄電影,大多與最新科技有著最實際切實的關聯,於是持續地吸收科技新知,也變得相當必要,雖然很多時候這些電影的科技情節,其實根本超乎科學現實,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幻想。但是,有些情節卻是讓我們接觸未來與認識科技的窗口。例如,《蜘蛛人:離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m, 2019)讓我們見識到VR加上飛行攝影機,就能創造出強大的擬像,模擬真實到改變現實。又例如2014年底,許多人為了看懂《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2014),而不得不接觸黑洞與重力的基本觀念。
換句話說,撰寫電影文章,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心得報告,而必須同時具有跨領域的知識交叉與觀念融合能力。於是,寫作者除了必須規律持續地觀看電影之外,也需盡量有焦點地吸收某種類型的專業知識,長期累積之後,雖不見得能夠成為專家,卻肯定有相較於一般人於此面向的敏感度與洞察力。由此,在觀看電影之時,也就比較有機會挖掘出更為有趣的切入點。
這類不以撰寫評析與心得式的電影文章,多是持續挖掘電影內部的類型冷知識,例如演員或導演的生平歷史,類型電影的歷史與演變(偵探、科幻、英雄電影等),或是某個社會案件在不同電影呈現的相同與差異。專注寫些別人懶得查詢資料與接觸閱讀的冷知識,久而久之,就有機會自成一家,而讓新作者難以隨意取代。例如葉郎與龍貓大王,就是這類冷知識電影作家,也是我最喜歡追讀的作家之二。
三、愈來愈細的小眾與分眾
這兩三年來,線上串流媒體如雨後春筍,隨時隨地可以看電影,無論是剛下片的新電影,或是上一世紀的經典;無論是故事性的電影,或是歷史紀錄片;無論是兩小時的電影,或是好幾季的英美劇;無論是歐美的影視,或是台日韓的戲劇。換句話說,此時此刻,所有在線上的影視節目,多得數不清,多到即使每天安排兩小時收看線上影視節目,一年僅僅不過730小時。但是可怕的是,在Netflix上面的全部影片節目,在2017年,一週就有總計十億小時的內容(Netflix: 1 billion hours streamed content PER WEEK in 2017)。個人一年730小時,相較於平台一個星期十億小時,尚不包括院線電影,怎有追看完畢的一天呢?
於是,影視收看的群眾,會愈來愈分眾。既然大家都沒有時間追看所有的電影與影集,只好按照自己的喜好或大眾的口碑選看影視。此後,大量影視內容會產生許多分類,分類之後,會有大眾歡迎的暢銷電影,也會有少數欣賞的小眾故事。就如同過去在書籍的盛世時代,書店的書架上貼有許多書籍分類標籤,當時,的確會有皆大歡喜的暢銷閱讀,但是有些專業分類的小眾書籍,也是不容忽略的存在。與乘載內容的書籍概念雷同,今日線上串流的所有影視節目,也就是視聽內容產品,同樣也會有票房極高的大眾電影,以及細水長流的小眾分類。於是,與其想要追看所有電影,不如就選看自己有熱情的影視內容(我就很喜愛把冷門的紀錄片當成是知識累積的管道)。
在內容太多而必須分類的時代,當一個人已經難以看完全部的經典電影,也不可能追完所有的精彩影集,電影寫作者就必須一同面對內容焦慮的現實(有限的時間與有極限的寫作力),而嘗試調整寫作內容的取向。例如,可以在眾多的電影分類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類型,投心於自己喜愛的故事,然後放鬆心情,不再緊緊追著院線電影,只要細水長流地耕耘某種類型故事,輔以專注於某種電影之外的他門專業,就有機會走出自己的寫作之路。這已經不是一個人就能掌握所有人喜好的時代,內容的多元將讀者與觀者更細緻地分類,作者唯一能掌握的事情,就是撰寫自己有能力掌握的喜好與內容。
四、寫作是記憶的延伸,同時紀錄與療癒
要持續寫作,現實的生活也要顧及。大部分我熟識的電影文章寫作者,能單純地以寫作維生,其實少之又少,許多人都是已經有了某個正職(包括專職母親),再利用閒暇之餘邊看電影邊寫作。於是,在寫作之際,還是得先處理好自己的五斗米現實。
很多時候,電影寫作與其說是要分享心情與心得,不如說是對自己負責的觀影日記。我們的腦容量有限,於是散布於生活中,那些我們曾經看過、想過、或感動過的事情,假若沒有透過紀錄,通常會隨著時空的轉換,因為新事件的介入,而逐漸忘卻。以往,許多人喜愛以撰寫日記的方式,紀錄自己的生活與思想。只是,一個人寫日記很寂寞,而分享又是人的本性,於是,大部分的作家其實都非常渴望知心讀者,期待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認同自己的思索、並且感同自己曾有的觸動。
進入Blog與Vlog的時代,我們不再停留於線下的日記撰寫,而是轉頻到線上的文字或影片紀錄,將自己觀看過、思想過、與感動過的食物、旅遊、遊戲、3C、電影、書籍等等,公開在線上分享,期待在寬廣無盡的網海中,找到興趣相投又心靈相吸的讀者,與他們交流自己曾有的思忖與心動。
剛開始在網路上寫作時,其實我並不明白自己對於部落格寫作的真實心情,只是單純莫名地想寫,幾年之後發現,原來這些文字不只是觀影日記、意識延伸、也是種療癒,治癒了我的厭世寂寞症。
甚至,假設有天科技已經發展到能夠將人的意識轉錄到其他載體,人就能夠在身體凋零之後,續存於人間,如此,我在網路上的這些文字資訊,肯定有助於我的意識下載與轉錄。換句話說,在我的肉體死去之後,關於「我」的意識,其實都一直存在線上,我的家人思念起我之時,只要上線搜尋我的文字、閱讀我的文章,就能與我相繫。
此外,在我年老之後,我也無須死抓著年輕人不放,只想向他們狠提當年勇地說教,畢竟我真的想說的那些話,早已轉化成文字,停留在線上。那些想言語的心情,早已宣洩,就無須煩勞無辜的聽眾,無奈地聽我說教了。
不過,規律寫作最有意義的結果,應該是強迫閱讀。每回要開啟一篇文章寫作時,內心其實都會有股懶散的阻力,很想胡謅亂寫,更想放棄查詢資料。只是,一旦意識到有誠懇的讀者會耐心閱讀這些文字時,我就會興起必須為網路上的文字負責的決心,樂意查詢資料、閱讀理解、並且按耐躁動之心,默默地字字撰寫。如此,交錯在興趣支持與自我勉強的過程,漸漸累積出許多偏僻無趣的書寫與知識,不僅是觀影的紀錄與發洩,也是自我的充實與療癒。這跟上班的概念有點雷同,有時來自不得不的強迫學習,長期以往的累積,最終都會變成自己的所得。
最後,祝福各位觀影愉快並且寫作順心,同時附上那些在2019年餘音繚繞到2020年1月1日仍舊讓我難忘的電影與影集:
《茱蒂》 Judy
《從前,有個好萊塢》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鋒迴路轉》 Knives Out
《破案神探2》 Mindhunter 2《寄生上流》
《梵谷:在永恆之門》 At Eternity's Gate
《82年生的金智英》
《難,置信》 Unbelievable
模仿遊戲 分析 在 夫夫之道Fufukno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夫夫報報
那些被平反的性傾向!
💡AI之父圖靈 登上英鎊新鈔
英國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宣布,從227,299份提案,989名不同的科學家中,由AI之父圖靈成為50元英鎊鈔票的頭像。
或許你曾經從《模仿遊戲》中認識這一位擁有電腦科學、密碼分析、數學家等專長的AI之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又或者你是在2013年英國女王則進一步向圖靈追頒赦免狀時才認識他。那為何英國女王要向這一位AI之父頒發赦免狀呢?究竟他犯了什麼罪?
因為他是一名男同性戀。
就算圖靈幫助同盟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勝,並為人工智慧領域有著極大的貢獻,但正因為他是男同性戀,因為性傾向,遭受到當時英國政府迫害,當時圖靈在1952年以「嚴重猥褻罪」被捕後,被迫接受「化學閹割治療」。2年後的1954年,圖靈因身心壓力及意志消沈,最後服用毒蘋果自殺。對這個世代貢獻良多的AI之父,因此逝去。
只因為他是一名男同性戀。
💡波多黎各總督 因厭女、恐同言論下台
美國屬地波多黎各總督羅塞洛,在7/13被記者爆出羅塞洛與男性官員等11人的群聊簡訊,當中包含著謾罵前紐約市議會女議長「妓女」、取笑瑞奇馬丁同志身分,甚至大開瑪莉亞風災的罹難者玩笑。
一開始總督羅塞洛認為自己有失言,但並不違法,這期間羅塞洛除道歉外,更宣布不在競選2020年連任,但對於早因風災善後不當民怨四起的波多黎各居民,羅賽洛的厭女、恐同言論更是雪上加霜!
由拉丁天王瑞奇馬汀,站上宣傳車要求羅賽洛下台負責,包括音樂劇「漢彌爾頓」創作者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與雷鬼歌手壞痞兔(Bad Bunny)等各方意見領袖,以及超過上千名民眾示威抗議、包圍總督官邸,呼籲總督下台!
承受不住民意與輿論與抗議的總督羅塞洛,透過預錄影片方式宣布於8/2辭職下台負責,成為波多黎各1947年以來,第一位在任期內請辭的民選總督。
💡石川大我 當選日本首位同志議員
去年2018年九合一選舉,台灣迎來首位女同志市議員—苗博雅、林穎孟,今年日本舉辦國會參議院半數改選,迎來了首位男同志國會議員—石川大我。
石川大我議員早在2000年便開始致力於LGBT族群相關權益的倡議與爭取,這十幾年的時間,日本與台灣一樣,正不斷地往前邁進,今年517台灣通過了婚姻平權法制化,而石川大我議員代表的立憲民主黨在選舉政見中,提出LGBT反歧視法案與婚姻平等法案。
石川大我議員在發表當選致詞時表示:「許多日本國民鼓起勇氣投給我,正代表我們確實存在。」其希望在為來能改變日本為LGBT也能安心生活的社會。
👂補充:日本的政治人物分為參議院的「國會議員」以及各區的「區議員」,如同上文所述 石川大我議員是日本首位男同志國會議員。但早在2003年就有上川あや當選首位跨性別「區議員」、 尾辻かな子當選首位女同志「區議員」,而首位男同志區議員的紀錄,同樣在2011年由本文的石川大我以及石坂わたる創下。另外首位的女同志國會議員,早在2013年就由 尾辻かな子補選選上,當選首位女同志參議員。
現在由LGBT區議員所組成的LGBT地方政府議員聯盟,已經有超過上百位的區議員加入,共同為LGBT爭取權益,目前台北市也有「台北市議會促進性別平等連線」。
今天的 #夫夫報報 帶大家認識三位男性的故事,從圖靈的這則報導中,大家可以看到,就算已經相隔60幾年的現在,不管是性別、性傾向都仍然還是造成歧視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一,如同之前曾跟大家分享,哪怕我們拍攝美食、旅遊,或是影片相當認真付出,也曾因為「男同性戀」而被廠商拒絕、被經紀公司推掉。而這樣子的狀況,如同之前 #夫夫報報 跟大家分享的,蔡英文總統因為「女性」身份而被歧視是一樣的。
這個社會不應該因為任何性向、性傾向,而屏除這些人不能夠任職或是做什麼!希望在未來的社會當中,能夠逐漸的進步,不管是台灣或是任何一個國家,放下彼此的成見,讓雙方能夠有正確的對話機會,也希望台灣的朋友,能夠把握住民主的可貴。
更多補充資訊
UDN轉角國際|登上£50新英鎊的圖靈:從「電腦之父」到同性戀平反的鈔票意義
https://pse.is/KKYTJ
BBC|New face of the Bank of England's £50 note is revealed as Alan Turing
https://pse.is/KG5M2
中央社|爭議言論掀民怨 波多黎各總督宣布下台
https://pse.is/K64BT
CNN|Puerto Rico Gov. Ricardo Rosselló told lawmakers he would resign. Now, the impeachment process is set to begin
https://pse.is/KQZW3
風傳媒|日本新國會更多元!石川大我成為首位公開出櫃參議員,漸凍人症、腦性麻痺患者也順利當選
https://pse.is/KWB6D
HuffPost|石川大我さん、参院選で初当選。同性愛公表の元区議「『私たちはここにいる』ということがはっきりした」
https://pse.is/KWA4C
模仿遊戲 分析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PC#火鳥科技#ZOTAC#NVIDIA#十銓科技#AMD
📌乾爹列表
機殼:火鳥科技 DAWN TG 黎明至尊
主機板:ROG STRIX X470-F GAMING
CPU:AMD Ryzen 7-3700X
顯卡: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2080 Ti AMP Extreme Core
記憶體:XTREEM ARGB DDR4-3600 8G X2
SSD:DELTA MAX 500GB
放閃元件:光魔 3.0 可編程RGB LED燈條套組
延長線材:Alchemy 2.0 Extension Cable Kit
風扇:幽靈 ARGB 120 散熱風扇
電源:Whisper M 80 PLUS Gold-650W
封面女郎:IG@lailabarbara_
📣商品活動
• 流暢度決定勝負 Frames Win Games
https://www.nvidia.com/zh-tw/geforce/campaigns/frames-win-games/
• GeForce Experience
https://www.nvidia.com/zh-tw/geforce/geforce-experience/
🔥強訊報你知🔥
• 沒奶沒腿,但依舊經典!
https://www.instagram.com/matt_gamenight/?hl=zh-tw
--------------------
• 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快加入Discord社群吧!
https://www.patreon.com/gamenight850813
--------------------
•🔈新的Podcast節目《What a maxx》上線囉!
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
• 粉絲專頁(得知更多即時資訊) ►
https://goo.gl/RaVKzk
--------------------
• 想加入一起玩?►
PS4ID: MattHuang850813 (如果我在線上可以直接加進來,時間沒有固定)
模仿遊戲 分析 在 模仿遊戲-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這部片跟一般的戰爭片不大一樣,不是那種很多槍砲對轟的軍事電影,而是講述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密碼分析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在二戰中幫助盟軍破解納粹德國的 ... ... <看更多>
模仿遊戲 分析 在 模仿遊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分析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在 ... ... <看更多>
模仿遊戲 分析 在 [新聞] 《模仿遊戲》的歷史準確度只有41.1%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全新研究指出:《模仿遊戲》的歷史準確度只有41.1%
https://tinyurl.com/zfnkahw
儘管摘下了奧斯卡最佳劇本,但《模仿遊戲》的歷史準確度原來只有區區41.1%而已。但
相較之下,馬丁路德金傳紀片《逐夢大道》卻享有100%的歷史準確度。
這些數字出自數據網站 Information is Beatiful,他們毫不遺漏地審視了每個場景,並
將片中故事與現實遭遇一一比對,這才從中計算出來。總計下來,該網站一共分析了本世
紀提名奧斯卡的十一部真人實事改編電影。
「艾倫圖靈的確曾在戰時,以密碼專家的職位在布萊切利公園工作,也的確曾在戰後以同
性戀的身份遭到逮捕。這部份是真的。」談到這部由班奈狄克康柏拜區所主演的電影時,
分析家們如此表示。
「但這部電影的其他部份可就不是了。說老實話,要在片中塞進極盡複雜之能事的恩尼格
瑪密碼機,乃至於令人頭疼的密碼學,肯定都絕非易事。但這部電影簡直是完全無視於歷
史紀錄。」
大量場景都經過一再支解,好與真實歷史事件兩相比對,更一一引經據典、考證出處。提
到《逐夢大道》時,該網站表示:「本片煞費苦心地忠實重現出了每一個場景,甚至還不
厭其煩地交待出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物,這就解釋了本片的卡司陣容為什麼比一般好萊塢
電影還來得龐大。」
91.4%的《大賣空》、89.9%的《間諜橋》和88.1%的《自由之心》也都同樣摘下高分。但
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描述美國海豹部隊狙擊手克里斯凱爾的傳紀片《美國狙擊手》則只
得到了56.9%,由馬修麥康納主演的《藥命俱樂部》也只有61.4%,表現得可就不那麼出色
了。
「片中許多事件的確都曾實地發生過,但克里斯凱爾的參與程度則被誇大了。」《美國狙
擊手》的分析報告中寫道。「他的悲劇英雄地位是好萊塢加油添醋之下的產物。所有證詞
(包括他自己的在內)都顯示,他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樂在其中,也一點都不會讓他覺得困
擾。」
至於《藥命俱樂部》,網站上則解釋:「本片相當難以分析,因為絕大部份原始材料都是
出自朗伍羅夫的私人日記。這部電影整體上看起來像是一個真實故事,只在朗伍羅夫的一
些行徑上做了修改,而蕾昂這個角色與其支線則是編造出來的。」
整體名單如下:
《大賣空》:91.4%
《驚爆焦點》:81.6%
《間諜橋》:89.9%
《逐夢大道》:100%
《美國狙擊手》:56.9%
《模仿遊戲》:41.4%
《藥命俱樂部》:61.4%
《華爾街之狼》:74.6%
《自由之心》:88.1%
《遲來的守護者》:69.8%
《怒海劫》:81.4%
《決戰終點線》:81.9%
《社群網戰》:76.1%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73.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6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0571550.A.92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