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源轉型進行式ing..... 【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畫】再生能源點亮創能、儲能應用大未來(05/18/2021 天下雜誌)
文: 台灣經濟研究院
創能技術開發著重提升綠色能源能量與降低成本
創能領域前瞻綠能技術開發配合發揮臺灣太陽光電與離岸風力等再生能源特色,透過提升電池模組效率趨動太陽光電成本下降,以及利用智慧平台系統助於離岸風場海事工程量測與運維,降低風場運維成本,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開發高效率、低成本、超輕量之太陽能電池技術
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已刻不容緩,成功大學陳引幹教授團隊運用原子層沉積技術,沉積不同氧化物材料膜層於堆疊型太陽能電池中,以優化各膜層厚度、品質與材料純度等,進一步提升太陽能電池品質。中央大學許晉瑋教授與劉正毓教授團隊以軟性三五族太陽能電池收集室外光源,提供智慧模組(溫度感測器與藍芽)足夠電能回送電子訊號,朝向智慧模組「自我維持」前進。
在降低成本方面,大葉大學黃俊杰教授團隊利用非真空設備取代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PECVD)、用原子層沉積設備(ALD)以及銅漿料取代銀漿料達成低成本射極鈍化及背電極(PERC)太陽能電池開發。成功大學張桂豪副研究員與李文熙教授團隊創新製程置換太陽能鋁電極,以低成本空氣燒結銅電極應用於高效率雙面太陽能電池,將有效降低太陽能電池成本支出,增加產業獲利能力。
隨著太陽光電產能市場逐漸飽和,相關企業轉型尋求高效率與超輕量太陽能模組,以無人機應用為例,臺灣大學藍崇文教授團隊替無人機縫製出可以吸收太陽光轉成電力的衣裝,賦予偵查、通訊等任務。臺灣大學林清富教授團隊開發適合於固定翼無人機之輕量太陽能模組的大面積(30x150 cm2)太陽光模擬器,於宜蘭大學城南校區建置可供太陽能無人機測試起降與飛行場域。
兼具發電及產氫之仿生創能技術
氫能源為一種乾淨、能量密度高、環保零汙染、應用廣泛與取得容易的新能源,仿生電池即是透過模仿植物光合作用,為既能製氫又能發電的多功能太陽能系統。清華大學嚴大任教授團隊開發氫氣光電催化的催化劑由鉑金轉換為更具有普及性且兼具效能的材料,透過電漿子結構來強化二硫化鉬與日光光場交互作用,增加光能轉化為氫能的效率。中央大學王冠文教授團隊則建置高效穩定低成本之雙效產氫產電系統,利用其太陽能轉換再生電力進行光電催化分解水產氫並儲存,達到能源永續發展之概念。
智慧平台系統助於離岸風場海事工程量測與運維
面對臺灣附近海域高溫、高濕、多颱風與地震頻繁的特有地理環境,以及海上嚴苛條件,成功大學林大惠教授團隊開發離岸觀測塔風向定向系統,可降低量測成本、提高觀測準確性與量測效率,有助於離岸風場開發之海事工程量測。臺灣大學蔡進發教授團隊著重開發離岸風場運維大數據智慧平台,提供數據及開發各種量測技術,達到風機早期診治、早期預防功效,以期降低運維成本。
儲能技術開發著重高效能、高安全、具經濟性以支持各種儲能應用
隨著電力系統快速發展,電力儲存設備的布建應隨之增加其靈活度,以確保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儲存整合,促進電力供應端和儲存之間高效率的轉換。而儲能領域當中,又以先進二次電池與先進氫能為基礎核心發展項目。
開發高能量與高安全之固態電池技術
為進一步提升儲能電池安全與效率,全固態鋰電池已經成為研發主流。研究方向多針對電池正極、負極、以及電解質創新材料與設計,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需求與提高電池系統的總體能量。
正極材料方面,大同大學林正裕教授團隊開發具可量產層狀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合成技術,同時透過離子摻雜技術穩定其正極材料之晶體結構、改善材料的離子導電度,進而提升其電池穩定性及電容量。
負極材料方面,清華大學杜正恭教授團隊採用太陽能板製成切削的廢料矽,將此進行高值化做成鋰電池的負極材料,並用交聯反應開發矽負極黏結劑,以共沉澱法、自身氧化還原法進行正極材料開發參雜改質,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快速充放電的能力。交通大學陳智教授團隊利用電鍍雙晶銅箔作為矽基負極材料的基板,配合富鎳層狀氧化物正極構成鋰電池,提升鋰電池的整體能量密度,提供各項裝置或載具更好的續航力。
電解質材料方面,明志科技大學楊純誠教授團隊主要開發鋰鑭鋯氧氧化物固態電解質,並將其應用在NCM811陰極材料上,最終組裝成鈕釦型及軟包型電池。成功大學方冠榮教授團隊開發高緻密性鈣鈦礦、橄欖石、石榴子石結構氧化物及硫化物電解質,以及具獨特性金屬、非金屬中介層,有效降低固態電解質/電極介面阻抗。臺灣科技大學王復民教授團隊研發固態電解質具環保水溶性,有低成本與綠色製程之特性,且能有效改善固體接觸的介面問題,可製備成高容量、輕量化與高性能二次電池。臺灣大學鄭如忠教授團隊深入探討高分子固態電解質,藉由合成改質方式可提供具彈性的高分子,進一步利用後調整加入鋰鹽的種類及添加劑,使研發的高分子固態電解質更符合商用規格。
兼具發電及產氫之仿生創能技術
氫能可作為重要儲能技術研發之原因,乃因其最終可實踐潔淨能源,提供眾多行業(如化工、鋼鐵重工及長途運輸等行業)有效脫碳方法,降低碳排放量,改善空氣品質並加強能源安全。且相對其他儲能系統,氫能另一大優勢為其電轉氣儲能系統有儲存量大以及放電時間長的特性。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長久以來專注於氫能領域。張鈞量博士團隊開發大氣電漿噴塗製備金屬支撐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之可量產技術驗證,可進行大面積(10╳10 cm2)金屬支撐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片之生產;余慶聰副研究員團隊利用新型產氫技術結合二氧化碳捕獲技術,使用低成本觸媒生產95%以上的氫氣,省去複雜的純化處理,大幅降低氫氣製造門檻;李瑞益研究員團隊則是著重於開發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可直接將燃料如氫氣、瓦斯或天然氣轉換為電力,並將餘熱回收再利用,具有高能源轉換效率。
燃料電池方面,中央大學李勝偉教授團隊開發中低溫操作的陶瓷電化學儲能電池,所使用的關鍵電解質材料可使操作溫度降到400-700℃區間,且開發關鍵電解質、氫氣電極與空氣電極材料性能與微結構設計,利用靜電紡絲技術製作空氣電極材料奈米纖維,並成功與電解質相互整合,可提升單電池性能14.1%。
儲存氫氣方面,清華大學陳燦耀副教授與曾繁根教授團隊選擇碳材料進行儲氫研究,以零模板水熱碳化法合成出奈米碳球,最後輔以奈米金屬修飾產生之氫溢流效應(Spillover Effect),提升氫氣吸附效能。
製造氫氣方面,臺北科技大學鄭智成教授團隊致力研發低成本、高穩定度、高效率之中溫固態氧化物電解電池電極材料,另外開發新型氨氣裂解觸媒技術,大幅改善現有氨裂解觸媒反應速率過慢之缺點。中興大學楊錫杭教授團隊則開發非貴金屬觸媒應用於水電解觸媒,以降低裝置成本,並且研發陰離子交換膜和膜電極組,使效率能有效提升。臺灣大學謝宗霖教授團隊發展具突破性之太陽能電解水產氫技術,以低成本、易量產、高效率的鈣鈦礦─矽晶疊層太陽能電池進行電解水產氫,並達到具競爭力之太陽能轉氫能效率水準(10-15%)。而臺灣科技大學胡蒨傑教授研發適於氫氣分離的複合薄膜,藉由熱力學與動力學的基礎理論調控薄膜成膜機制,開發高孔隙度且結構穩定的基材膜,結合優異特性的基材膜及選擇層。
綠色能量持續擴散,協助臺灣繼續邁進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
科技部「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畫」藉由學研界前瞻創新研發能量,推動新能源及再生能源之科技創新,進一步擴大產學研界連結之效益,積極延續科研成果落實產業應用,以期為我國綠能產業布建機會,並協助政府達成能源轉型,且透過綠能科技發展躍身國際舞台。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845
♡
模板支撐種類 在 林郁晉- Yu Jun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自由,還是宿命 ? 】寫《綺麗解剖》陳安琦個展。
文/ #林郁晉
每個人心中總會有那麼幾個「又愛又恨」的東西,在愛與恨之間徘徊拉扯。在這劇烈加速度的時代,總想像自己可以「快速的」學會如何放下——這是一般普遍處理的方法,但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換一個方式思考,學習找出問題的根本、探尋它生成的因果,在選擇放下之前,透過感受,找出「自我是如何建構成為自我」的極大提問。在面對問題之前先行探問「問題為何會成為問題?」我所熟知的幾些創作者都擁有如此特質,而陳安琦就是其中一位。
「我的創作是藉由一個我又愛又恨的符號(高跟鞋),透過重覆堆砌的方式,組合成為一個個骨骼的造形,來隱喻社會的框架」陳安琦說。社會框架中種種抽象的觀念,像是白雪公主所吃下的那顆毒蘋果一般,嚐起來清脆爽口,殊不知這只是整個體制方便整頓或規訓人民的手段之一。我們無力進行反抗,只能任由它無孔不入地佔據我們的身體;面對種種怪異的抽象觀念,我們不但未曾釐清,在某些時刻還會習慣性地歌頌它的存在。而陳安琦作為一位創作者,透過創作重新面對長久以來身體的慣性、社會的規訓等問題,將看似習以為常的複雜感受重新提問,並將之混合揉捏,產出成為作品。
你是否曾懷疑過自己的身體,其實不是自己的?小時候的陳安琦總是嚮往著「長大」,大人們也總嚷嚷著要她快快「長大」,而不明白「長大」為何物的她,懵懵懂懂地選擇擷取母親穿上美麗的高跟鞋,和電視媒體上漂亮女人身穿華麗衣裝,配上一雙優雅的高跟鞋,以雍容雅步之姿出席活動的「影像」(image),將其認定為一種「長大」的模板,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試圖讓記憶中的影像模樣再現成為現實,而高跟鞋也隨之成為她想像中長大的抽象符號。
今年(2020)陳安琦在金車藝文中心的個展《綺麗解剖》呈現出8件陶瓷作品,那是由一個個重複堆疊、拼接複製的乳白高跟鞋型態集結而成的人體骨骼,在潔淨潤白的陶瓷質感之下,隱約帶出一股對比於腐爛身體最後殘骸的衝突。其中女性衣裝配件的高跟鞋符號貫穿整個展覽的核心。
陳安琦透過創作試圖反思,女性在當代是否淪為社會在資本慾望之下所營造出對女性的期待?傳統社會思維所描繪的女性,是否被建築在父權、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之下,成為一個被壓迫的想像。所謂的「女性」是在後天被「塑造」而成,使她們「被成為」女性。而高跟鞋作為一種衣裝,或許擁有一種塑身的職責,負責塑型身體,使其能夠以最小阻力的方式,成為一個可被接受的社會外型。透過衣裝外顯的呈現,讓觀看者們能夠迅速聯想到某種社會地位,外表與社會地位之間不言而喻的關聯,是一種社會的普遍性,也是滿足整體社會框架對身體的刻意壓迫。
社會學家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認為「框架」是種解釋性的架構 : 即人在收集經驗、事件與刻板印象後用來理解與回應某個事件的架構,一旦建立起框架即成為某種類似濾鏡的觀點,用來觀察事物。然而在一個社會當中,對於某些特定議題,不同人會站在不同的立場進行詮釋框架,新聞媒體則是各種框架現身的場域之一,這些框架彼此競爭,爭取各方的認同。身體,一個對資本慾望而言相對重要的容器。陳安琦選擇形塑出身體主要向外支撐的架構——人體骨骼——作為一種社會框架的隱喻。在影像充斥各地的當代,讓我們對自己的身體產生某種幻像而不自覺地去包裝自己的外表;廣告、商業及市場的推波助瀾之下,社會框架的慾望佔有著身體,讓我們的身體去與其結合。透過影像,召喚出一種美好的想像,並強化我們的思維、重新組織我們的身體,使之成為一個形式化的軀殼,再去付出形成一個框架下標準的想像模樣,身體無疑會被修飾,以維持社會某種共識,讓我們的身體獲得社會的認可,獲得一種社會的優越感。
倘若影像是建立在某種框架推波助瀾而形成,我們的身體將會淪為他們所操控的對象物之一,建立起一種標準化的絕對價值,而忘卻自我內在真實的嚮往模樣,一味追隨虛幻的框架。一個詭異的生命慾望的寓言,似乎正也是人性在資本社會的掙扎。陳安琦將自己生活中又愛又恨的事物重新提問,透過作品反思並整理自我在社會框架內該如何自處。最後,或許我們可以在那些白璧無瑕的作品上得到一個反思的機會探問:「如今我們的身體,是誰的身體?」
藝術家|#陳安琦
展期:2020/10/17(六)-11/29(日)
開幕:2020/10/17(六) 14:30
時間:週二至週日 早上 11 點至下午 6 點 (周一休館)�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一號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