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獻給在美國的媽媽。不同國家的保母及托嬰中心環境不同,所以無法相提並論。這邊純粹分享媽媽我在掙扎於 #保母 或 #托嬰 兩者間的一些心得。#歡迎爸媽們一起交流自己的經驗
身為職業婦女,我目前所碰到最大的考驗就是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尤其是如果沒有親人支援時,最重要是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寶寶的照顧者,#讓媽媽能無後顧之憂地上班。我這兩年來剛好輪流試過保母及托嬰,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各自的心得。
🔆 Daycare
托嬰中心有大型連鎖、中型獨立經營及小型家庭式托嬰。在疫情開始前, 灣區這邊(尤其是我住的半島這),很多有名的托嬰都要非常早就排隊,然後四處都在候補。疫情後比較大規模的托嬰中心人數則降了不少,很多人轉向家庭式托嬰及保母來防疫。
女鵝一歲時曾先去一個大型連鎖daycare兩個月。那時冬天入學,女鵝前後幾乎都在生病😭 所以疫情一爆發後我就直接退學,想說肺炎前就已經病懨懨的,萬一真的肺炎了媽媽也搞不清楚究竟是肺炎還其他莫名的病。
而最近因為女鵝被關久了,感覺開始很渴望社交生活交朋友等,媽媽我就把她放到一家網路上蠻多人推的家庭式托嬰(還是很怕大型托嬰的病菌…😣)。目前剛開始上學,但看起來很開心,也還沒生過病,爸媽也因為終於不用再邊看著她邊上班而人生回復到彩色🎉
🔆 大型daycare 心得:
🎈老師人手充足(教室隨時都有人看小孩)
🎈規範比較嚴謹(學校規範寫得清楚,也因為樹大招風怕被告很遵守規範,而且規範不會因為老師不同而改變)
🎈活動多(三不五時做勞作、慶祝節日、甚至帶孩子到外頭散步等)
🎈空間通常比較大(我們去的有很大的playground)
🎈與家長隨時溝通(我們去的每天一定會有兩三張baby的照片,有甚麼問題隨時打給父母)
🎈人多小孩子比較容易生病,尤其是秋冬容易生病的季節灰常恐怖(女鵝去的第一個禮拜就手口足病,接下來耳朵發炎,整天莫名發燒搞不清楚生甚麼病等)
🎈寶寶在托嬰容易睡不好 (因為大家午睡時間都不同及太亮太吵等,但年紀越大會越好些)
🔆 Home daycare 心得:
🎈制度沒有大型的嚴謹,所以每個home daycare的狀況很見仁見智 – 衛生狀況、老師教學方式、活動多寡、空間大小等等比較需要爸媽自己去過濾及其他人的推薦
🎈灣區這邊大間的托嬰通常是英文導向。家庭式托嬰比較有可能找到純中文的環境,也比較可能認識更多講中文的家長(像女鵝現在去的是台灣人開的,在學校跟在家裡學的中文就能比較一致)
兩者都試了後,我發現home daycare比較適合女鵝。但家庭式托嬰其實真的很看運氣,畢竟其狀況每個機構都不同,主要是要看經營者/照顧者的理念及空間大小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然後其他家長的推薦也很重要,畢竟自己所見所聞有限,如果能問到在學或畢業家長心得更能安心些。
🔆 托嬰比保母好的地方:
✅ 有些保母只收現金,有些要你幫她報一部分的稅…等,托嬰通常都走正當付款路線並附收據
✅ 托嬰中心都得立案並受法律規範,不像保母的來源百百種又很難追查其歷史,有些保母甚至是跳機根本沒身分。相較下托嬰對於父母來說其實是比較有保障的選擇
✅ 托嬰中心有許多孩子及不同的老師,孩子每天受到的刺激比較多,也能更快增長社交及語言能力
✅ 托嬰中心有自己的玩具及設備,會設計自己的課表或準備活動。請保母的爸媽則必須靠自己購買或準備所有要孩子玩樂或學習所需要的東西
✅ 在托嬰的孩子還是會把爸媽當成主要照顧者 vs. 有保姆的可能會比較黏保母
✅ 孩子送托嬰不像家裡有保母,生活隱私或習慣等需要大家互相磨合
✅ 托嬰休假時間是公開而且固定的,而保母則是每個人狀況都不同得用談的。而且托嬰老師萬一病假會有其他人替補,保母一旦有任何狀況就沒有人了
下回再來分享保母篇!
#如果大家還有甚麼經驗或想法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升旗易得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升旗易得道 2018年6月2日 主持: Tony Choi, Johnny Fok, Dilbert 第一節 : 揭露唐琳玲、陳慶偉、曾蔭權三角關係撲朔迷離,究竟星期一如何判決? 第二節 : 偽鈔風波! 撕破港產片沉淪之迷,「樹大招風」道具領班慘遭誣告/馬逢國、成龍、曾志偉、蕭若元,成個電影業...
樹大招風 心得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綠豆爸|好書推薦|最高的教養:從「全美最優秀女高中生」培育,談世界級人才的五大特質
說實話,這是一本連我都會錯過的好書,還好出版社將書稿寄給我。
我閱讀過後驚為天人,因為書中的內容,和我們創辦及運作 可能 非學校-台北 的理念不謀而合。
連 可能育學教育教養俱樂部 主要推動的「先育後教、多學少教」的理念,作者也寫在書裡:「不用教,讓孩子自己學」。
這本書打破了教育和教養的界線,既談教育、也談教養,書中的每個章節,都附有「即知即行,家裡也能做!」
家長只需要依照書中的說明,就能夠在家庭當中,培育孩子各項「素養」(聽說這是108課綱很重要,但學校不見得知道該如何教的迷因)。
如果你沒有機會加入 #可能非學校,但想要在家裡培養孩子的「思考力」、「溝通力」、「復原力」、「突出力」、「合作力」,那麼這本好書推薦給你。
我將各個章節的標題和重點,整理成圖片,如此「結構性」的整理,是我個人很喜歡、也很習慣的方式,然而書中有更多的案例、記錄、故事,可以讓大家理解這些標題要如何實際落實。
去買書來看吧!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3718
.全球大學都重視的「非認知能力」是什麼?
.哈佛為何不錄取考試滿分的學生?
.為何世界重視「恢復力」更甚於菁英教育?
「你要考上好大學,然後進入好公司!」
成長過程中,被這一說法洗腦的人應該不少。
學力愈高,通常都被認為能夠進入愈好的學校;但近年來美國教育卻改變了方向,不再尊崇「分數至上」主義,全新的教育方式展現了前所未見的成效。
無法被評量的多樣性及創造力、溝通能力,已成為當代教育的主流。
「全美最優秀高中生」獎學金競賽的審查標準,反映出「世界所需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思考力、溝通力、自我表現力、復原力,與擴展自身優點,本書具體介紹任何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的方法,藉此促進「學力技能」與「非認知能力」之培育。
讓孩子能自行開創人生,任何時候,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
近距離觀察美國名校第一線教育狀況,分析具學術研究證據支持的世界級「教養」技巧,讓孩子習慣處理「沒有正確答案的事」,在面對未來世界的變化時,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進而解決問題。
〇支持讓孩子眼睛閃耀光芒的事情
〇每天吃晚飯時,都問孩子「今天一整天過得如何?」
〇與孩子一起閱讀同樣的書、欣賞同樣的電影,並交換心得
〇養成「如果是你的話會怎麼做」的口頭禪
〇一天20分鐘,讓孩子天馬行空
〇不要害怕對孩子展現「失敗」
〇幫助孩子克服「樹大招風」的恐懼
〇成為「沒有意見的大人」,貫徹「聆聽者」角色
作者簡介|博克重子 Bork Shigeko
於倫敦的研究所取得當代藝術史碩士學位後,與在南法認識的丈夫結婚,1998年移居美國華盛頓DC,之後產子。在全美研究機構最密集的華盛頓DC,她懷抱著「希望孩子能自行開創人生,任何時候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堅強地活下去」的願望,試圖自行摸索出最好的育兒方法。仔細研究了各種科學數據、最新的教育方式、心理學研討會、大學裡的研究,以及對知名大學教育的想法後,好不容易才終於找到了能同時培育思考力和堅強心智的美國菁英教育。進而成功讓女兒絲凱成為「全美最優秀女高中生The Distinguished Young Women of America」。
2004年,於華盛頓DC開了第一間亞洲當代藝術專業畫廊。兩年後,該畫廊成為美國副總統夫人、美術館及著名收藏家等VIP光顧的頂尖畫廊。2006年,透過藝術達成社會貢獻的做法獲得好評,和歐巴馬總統(當時為參議員)及《華盛頓郵報》的副總裁等人一起被《華盛頓人》雜誌選為「在華盛頓的美麗25人」。2009年,為了調整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平衡,轉至藝術諮商業。2011年,新開設的女性支援網站askshigeko.com成為人氣部落格,也取得了生活教練(Life Coach)的執照。
現在除了有長達近20年的藝術產業資歷,更以生活教練的身分,在全美及日本各地進行關於育兒、職涯發展、工作與生活平衡等的演講活動、工作坊。
樹大招風 心得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些你不想過的生活,一直有人正在過著,那些你一直認為很難的遭遇,其實不過就是生活本身……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
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取自《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
最近有人跟我討論我的工作型態,我是說到,我的工作不太穩定,不過比較能做我想做的事。
「至少賺到開心,是吧?!」對方這樣總結。
我本來附和了一下,這段互動就告一個段落。後來想想,也不純然是開心,因為很多人如果處在我的位子上,不會開心的。
以我來說,常常跟不同人互動,他們各自的情緒狀態也不同,是會遭遇大小不等的挫折的,而且還難以預期,至少不像坐辦公室。這如果是換成我所知道的一些朋友,那不安全感就會很強烈。
我同時感到興奮,也同時會有壓力。有時工作排得緊,睡眠就不得已被壓縮。有時工作排得鬆,又怕喝西北風。
相對於「開心」,我更像是不斷做對我來說,有意義的工作。做我的工作,要很有意志力,也要耐煩,更需要抗壓性,還有健康的身體。
這幾天賴芳玉律師問我:「你在做什麼?」
「我也不知道!」這是我常有的回答。
我是真的不太清楚怎麼說明,因為我的工作多變,難以定義。演講是各位可以看到的行程,心理治療是跟不同單位私底下的配合,可是,直播、出席新書分享、幫書寫序、大量閱讀推薦書、跟臉書上的朋友們相互陪伴……,這些林林總總,常常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或許,我的工作就是觀察人,以及思考跟人有關的議題。我常常感恩我能做到這種工作,成長飛速,很難無聊。
職場的議題我很少認真思考,這位作者的職場體悟可以參考。
對了,今天在和平青鳥跟賴律師會討論她的新書,會從她的書中,討論「魔幻、謊言、愛」這三個元素,會不同於之前的直播。歡迎各位朋友也一起來看看這有時間限定的美麗書店!
*********************************
當你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
“ 我知道我不需要迎合所有的要求,也做不到讓所有人喜歡,可是當我身邊縈繞著這些躲避不開的聲音的時候,我還是難以抵擋不被影響。 ”
【文/ 達達令】
1
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很多人提醒我要保持低調千萬不要樹大招風,於是我就安靜的做一個職場小白,盡量不跟任何人起衝突,分配下來的事情也會一一完成沒有抱怨。
有一天我的主管找我談話,說我太低調太沉悶了,說部門招你們這一批應屆畢業生進來,就是希望你們有活力一些,也可以活躍團隊的氣氛。
主管還建議我,說你看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誰誰誰,他現在就已經開始接手一部分的重要工作了,你應該像他一樣多發言多提建議多表現自己,不然你的職場之路是很難走的。
於是後來的時間裡,我開始要求自己盡量多表現一些,比如主管分配工作的時候能主動承擔,比如部門分享活動的時候多跟同事互動,比如說經常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寫郵件跟主管彙報。
可是當我沉浸在這些希望討好同事以及主管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逐漸變成了一個很焦慮的人。
隔壁桌的同事今天的表情不對,我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今天在茶水間倒水的時候沒有跟她打招呼;主管把我昨天寫的方案退回來是不是覺得我寫得一塌糊塗;還有跟隔壁部門同事溝通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會提前在心裡問自己一遍,我最近有沒有在開會的時候反駁過他的建議讓他不高興了?
這種感覺讓我開始對職場產生恐懼,有段時間早上一度很害怕起床,走進公司門口打卡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忐忑:天啊! 我祈禱今天不要讓我太心累,最好隔壁同事請假沒來就好了,最好主管出去見客戶就好了,這樣我就不用為了讓他們對我滿意而絞盡腦汁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辦法跟身邊的人說出我的焦慮,於是我開始自己寫日記,有天夜裡我突然想起我大四那一年在報社實習的經歷。
我當時被安排在政治新聞部門跟記者去跑新聞,因為是實習生,所以大部分時間做的都是打雜的事,比如說把記者老師今天寫出來稿子的基本版面排出來,然後送到校對室初審,接著把校對過後的稿件拿回來修改,再送二審,在這個期間我們還要把稿子交給負責整個專題排版的老師,讓他把各個豆腐塊平衡的放在一整個大版面上。
當時負責排版的老師是一個肉嘟嘟的男生,我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就叫他小K老師吧。
小K老師是個安靜的男子,至少在我那幾個月的相處時間的感受是這樣,他每天中午來報社,先將今天的新聞版面排出一個雛形,下午坐等記者把稿子拿回來放進去,再根據初審二審三審的結果不停的進行修改。
小K老師很有耐心,一個版面會有很多篇稿子,每一篇稿子的採訪記者都會來跟他打交道,要求加一句話改幾個字或者是一個標點符號,有時候會精確到標題要加大一個字型大小,他會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哼著歌,嘴上一邊說著「別急別急,慢慢來……」然後手中的鍵盤飛快的切換著快捷鍵,三五下就把一個整齊的版面搞定了。
剩下的閒置時間,小K老師會一個人玩植物大戰僵屍,而且是一空閒下來就玩,哪怕是等著一個記者上洗手間的三五分鐘,他也會趕快把剛剛排版的視窗切換到遊戲這邊玩一下。
我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他為什麼,他給我的回答是,我的手需要保持敏感度,這樣才能維持新聞版面排版的速度與品質,玩大戰僵屍時每一次他都會用不同的策略去嘗試,這樣還能保持頭腦接受資訊的反應速度。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玩起遊戲來還如此有理有據的,而且還是工作時間。
但是後來有一次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那天晚上我們在值班,突然收到通知說某個新聞需要撤下來,所以值班的記者開始緊急安排替換的稿子,然後重新排版,但是卻發現按照這個速度排版下去,等到明天早上稿子也出不來,於是有人說要打小K老師的電話請求幫忙。
不一會小K老師來了,也是好脾氣慢悠悠的坐下來,然後移動指尖幾下就搞定了,那一刻我看到其他記者拿著版面飛快的拿去審核,再看到周圍一群人大大鬆了一口氣之餘,不停向小K老師表示感謝。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小K老師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也是因為這樣,我想起他每次因為不喜歡運動,於是就很直接的拒絕辦公室舉辦的那些籃球賽羽毛球賽,他每天慢悠悠的在辦公室裡穿梭,然後安靜的在座位上玩遊戲,也不需要跟同事打成一片,但是身邊的同事都會對他客客氣氣,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等著小K老師幫他們排出漂亮的版面來。
從想起這件事之後,我開始集中精力於我的工作本身,我做好每一個月兩期的企劃專題,跟客戶打交道的時候盡量留下文字檔筆記方便到最後能夠統一整理檔案,跟其他部門同事溝通的時候我也透過郵件提出需求,實在需要當面溝通的時候我也會先把事情來龍去脈解釋清楚,然後提出幾個選項好讓他配合我的工作。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至於有時候需要做很多看起來很無聊沒用的事情時,我不再抱怨說自己是被逼的,我會告訴自己,那就當練習文筆或者蒐集行業資訊當長見識了就好。
***
2
當我到了第二份工作的時候,即使有段時間我一度陷入迷茫之中,因為我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方案沒有辦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過在那個時候的我已經學會說服自己,這就是我的風格,我只需要按照我的邏輯把屬於我的工作部分完成,至於涉及到這個產品的前景好與不好,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我不再去問這些終極問題。
在現在的學習思維裡,很多人會提倡專注是一種能力,尤其是在如今的碎片化資訊時代,能夠區別對待每天所接收到的各種知識觀點更是難能可貴,可是有時候我們卻忘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沒有辦法太過專注。
有人建議要經營自己的人脈,所以盡可能的認識更多的人更好,也有另外一種觀點就是人脈要學會斷捨離,尤其是要遠離負能量的朋友以及社群網站上那些很嚇人的沒有經過科學認證的所謂常識,於是我們一直強調要遠離有毒的雞湯以及那些不切實際的勵志故事。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雖然這麼做了,但是我們依然覺得焦慮,依然因為身邊的人評價你的瞬間就把你建立很長一段時間的自信給推翻掉。
而且有時候這些推翻是很有用的,比如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女生一年後就嫁人結婚生孩子當家庭主婦了,那個時候你覺得她太早把自己的一生就託付了,將來一定會後悔的,可是這麼些年下來你發現她還是過得好好的,也沒有出現什麼狗血的情節讓你證明自己當初的判斷是對的,所以這一刻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又比如說你看到有比你年紀大的同事在這座大城市漂泊奮鬥,突然有一天他告訴你他要回老家了,而且是那種真的告別這裡回到故鄉的離開,這個時候你的心裡那份要在大城市拚出一片天地的激情會有些振作不起來,因為你發現按照如今的這個職場發展,你到了他那個年紀也有可能跟他一樣,迫於大城市的壓力也想著回到老家算了,於是你一開始走入這座城市的初心又開始動搖了,然後夜裡也會問自己,反正總要回去的,要是趁著年輕就回老家,說不定還能遇上一些合適的工作機會呢……
這些思考的片段曾經在我的腦海裡糾結過很久,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解開這個困局,直到某一天夜裡冥想的時候,我的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很多時候我都是拿別人的經歷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所以我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是一開始的信念,也會因為別人的結果不一樣而左右搖擺。
那個當家庭主婦的女孩如今過得很好,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女生一定要有自己事業的觀點;那個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如今要回老家了,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大城市有更多機會也能成就更多夢想的觀點。
這些以別人的際遇為參考的標準,居然成就了我自己的價值觀論點,這真的是一件讓我後知後覺,更是感覺驚恐的事情!
也就是說長期以來,我學會了不要理會別人那些多餘的建議跟評論,我也學會了要建立強大的內心不要去理會這些閒言碎語,但是我依舊會因為周圍的議論而玻璃心,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我根本就沒有把建立強大內心這件事情付諸行動,我只是一味的高唱要內心強大,一味的逃避別人的評價,但是卻從來沒有試著如何去做才能內心強大。
明白了這一點以後,我開始從自己的人際關係下手,我先跟我最親近的兩個閨密建立了一個群組,和那些純粹分享無聊八卦跟買買買的姐妹群組做出區別,我在這個小空間裡跟她們分享我內心的一些規劃,大的方面比如說想以什麼樣的方式過一生,實際的方面包括準備什麼時候結婚要小孩,打算在這個城市裡安居樂業該做什麼樣的準備,以及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些夢想清單的事項,這些我都一一和她們分享。
做完這件事情後,雖然感覺生活什麼都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我心裡卻舒暢了很多,因為我開始把自己內心很虛的一些思考落地呈現出來,並和她們分享,於是她們開始知道,那些家庭主婦跟事業女性的討論跟我們無關,那些是否應該逃離一線城市的討論也跟我們無關。
因為我找到了第三條路的出口,我開始專注於完善我自己當下所要完成的人生事項,我覺得我的生活是有追求的,這份動力不再跟別人的評價討論有關,也不需要每天安慰自己要內心強大,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僅僅是,用自己的經歷去證明我的邏輯思考是符合我自己的規劃的,這跟對錯無關,跟別人的人生選擇更是無關。
***
3
我還將我的社群好友群組做了一個標籤分類,大概是不同的討論群組裡該如何自我定位,比如說我跟前同事建立的群組,這個空間裡我們通常會分享一些關於互聯網行業的有用新聞,或者是一些創意包裝文案企劃有關的東西;比如說我跟另外一批同事建立的群組,我們會分享關於讀書健身的心得體會,或者是公司當地一些吃喝玩樂的建議。
我從原來的被動跟著別人的發言走,轉變為嘗試著在這個群組裡建立我自己的標籤,比如在第一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互聯網行業興趣愛好者,第二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一個完善自己的樂享生活愛好者。
這些感覺一旦建立起來了,那就沒有人會問起你為什麼要跳槽到互聯網工作的問題,也沒有人會問你在大城市打拚覺不覺得辛苦這樣的問題,也不會有人提出既然要享受生活那就不應該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一定要去看書旅行什麼的。
在這些同類的磁場裡,每個人都開始跟我分享那些我想要的東西,至於那些負面的能量或者是沒有意義的提問或者質疑,也都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他們已經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就不會再拿別人的例子來混淆我價值觀的建立,我感覺生活瞬間清淨了好多。
於是我開始明白,當我向別人分享或者梳理好一種固定的價值觀,就不會再受到另外一種價值觀的強加干擾,就比如說我們的父母總擔心我們在外打拚過得不好,以前的我們總是不停跟他們解釋再解釋,殊不知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該讀書旅行該升職加薪該結婚生孩子就一一去做,他們看到這些結果,要比你跟他們嘮叨「我就是不願意回老家,老家有什麼好?」要有用千百倍。
有很多人問過我,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我目前能得到的答案就是,既然別人的閒言碎語跟關懷建議沒有辦法逃避,那就想辦法自己開闢出一條路來。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那這個時候多嘴的他們幹什麼去了呀?
他們去騷擾另外一個跟他們差不多水準,但是又稍稍有一點特立獨行的人了。
期待這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也能早日脫離當前的困局,跑起來,跑得越遠越好。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128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樹大招風 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升旗易得道 2018年6月2日
主持: Tony Choi, Johnny Fok, Dilbert
第一節 : 揭露唐琳玲、陳慶偉、曾蔭權三角關係撲朔迷離,究竟星期一如何判決?
第二節 : 偽鈔風波! 撕破港產片沉淪之迷,「樹大招風」道具領班慘遭誣告/馬逢國、成龍、曾志偉、蕭若元,成個電影業比你地搞"灣"哂!
第三節 : 踢爆港鐵賺盡陰質錢!鄭若驊勾結工程界,淘空香港庫房,上市掠水一條龍/港鐵份糧畀馬時亨子孫做手術!
第四節 : 特朗普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矛頭直指習近平?加拿大率先参戰,歐盟日韓隨時跟隊!
第五節 : 三十歲青年千字文悲情自白,揭露香港基層青年怨氣衝天,民怨炸彈隨時引爆!
======================================================
7月網聚!! 齊阿哥現身! 歡送許留山移民!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星期二、五晚上 (星期三、六播出):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3AniMm4b-kmgTlMOcg8kg
請LIKE我們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nnonhit2/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XlXwRDzjU/hqdefault.jpg)
樹大招風 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升旗易得道 2018年6月2日
主持: Tony Choi, Johnny Fok, Dilbert
第一節 : 揭露唐琳玲、陳慶偉、曾蔭權三角關係撲朔迷離,究竟星期一如何判決?
第二節 : 偽鈔風波! 撕破港產片沉淪之迷,「樹大招風」道具領班慘遭誣告/馬逢國、成龍、曾志偉、蕭若元,成個電影業比你地搞"灣"哂!
第三節 : 踢爆港鐵賺盡陰質錢!鄭若驊勾結工程界,淘空香港庫房,上市掠水一條龍/港鐵份糧畀馬時亨子孫做手術!
第四節 : 特朗普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矛頭直指習近平?加拿大率先参戰,歐盟日韓隨時跟隊!
第五節 : 三十歲青年千字文悲情自白,揭露香港基層青年怨氣衝天,民怨炸彈隨時引爆!
======================================================
7月網聚!! 齊阿哥現身! 歡送許留山移民!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星期二、五晚上 (星期三、六播出):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3AniMm4b-kmgTlMOcg8kg
請LIKE我們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nnonhit2/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XWQ3TQsmrM/hqdefault.jpg)
樹大招風 心得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升旗易得道 2018年6月2日
主持: Tony Choi, Johnny Fok, Dilbert
第一節 : 揭露唐琳玲、陳慶偉、曾蔭權三角關係撲朔迷離,究竟星期一如何判決?
第二節 : 偽鈔風波! 撕破港產片沉淪之迷,「樹大招風」道具領班慘遭誣告/馬逢國、成龍、曾志偉、蕭若元,成個電影業比你地搞"灣"哂!
第三節 : 踢爆港鐵賺盡陰質錢!鄭若驊勾結工程界,淘空香港庫房,上市掠水一條龍/港鐵份糧畀馬時亨子孫做手術!
第四節 : 特朗普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矛頭直指習近平?加拿大率先参戰,歐盟日韓隨時跟隊!
第五節 : 三十歲青年千字文悲情自白,揭露香港基層青年怨氣衝天,民怨炸彈隨時引爆!
======================================================
7月網聚!! 齊阿哥現身! 歡送許留山移民!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星期二、五晚上 (星期三、六播出):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3AniMm4b-kmgTlMOcg8kg
請LIKE我們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nnonhit2/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LET6oxSI-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