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分享】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但也許記者並沒有你想像中的缺人?
雖然傳播媒體產業已經從紙本轉型到數位平台,各家媒體亦發展自己的臉書品牌,近年來有不少媒體經營的有聲有色,且融入了大家的社群生活圈中,並培養了不少忠實讀者,但在鄉民笑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或是「記者很好當,打開PTT抄一抄就好」這樣的形象並不是一天造成的,但反過來看,招募記者的這些媒體公司是否亦要負責一些責任呢? 雖然各家媒體的招募標準並沒有一個公開公正的準則,但是我們可以從招募職缺上去看出一些端倪,記者似乎需求也不再這麼大?
根據國際人力網站 Glassdoor,蒐集 85 間新聞媒體的職缺作為調查樣本,當中包括數碼媒體、印刷媒體、廣播及電台新聞媒體僱主,針對這些媒體公司們過去幾個星期鎖發佈的招聘廣告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傳媒公司最需要的人才,並非記者,記者的需求的排名為第二缺,共有 318 個職位空缺;而最多空缺的則是「業務企劃(account executive)」,需要 586 個相關人才,幾乎是記者需求量的兩倍,新聞機構正尋找業務企劃人才其實是常態。媒體行業不斷變化,各公司正試圖找到穩定的收入來源,而廣告從來都是傳媒的收入支柱之一。在廣告上開源,令公司可以繼續生存,業務企劃招徠生意的能力必不可少。
同時在新聞媒體中,有一個正在成長的新興的職位是軟體工程師(software engineer),其關鍵在於能隨時管理新聞媒體平台運作正常,並適時改進UI與UX介面,目前軟體工程師是新聞媒體行業中第五多的空缺工作,這也不乏可看出科技變化對產業生態的影響。
資料來源:http://www.cup.com.hk/…/09/05/recruitment-of-media-industry/
「機構工程師能力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生活服務業創新孵化器 Life Industry Incubato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Re: [討論] 台灣機構工程師的意義- 看板Mechanical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討論] 無聊的機構設計工程師..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請益]請問機構工程師需要具備什麼能力啊? - mechanical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轉職機構工程師與職涯考量- 看板Tech_Job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請益] garmin 研發中心_機構工程師- 看板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請益南科東捷科技AI工程師看板Tech_Job PTT網頁版 - mpkids.ch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品保工程師ptt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請益] 機構請益及職涯討論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業務工程師ptt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心得] 我在台達的日子...轉自PTT-Tech_Job板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Tech_Job - [請益] 是否轉職與機構發展方向(聯寶)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Re: [心得] 人才流失越來越嚴重了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討論為什麼堆人說設備工程師不好???? tech_job PTT職涯 的評價
- 關於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全球中央05月號/2023 第173期 - 第 5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討論] 無聊的機構設計工程師..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前輩好小弟中央機械相關碩畢,簽了超級後悔的研發替代役(28T)正在中南部傳產當機構設計工程師(進去三個禮拜了)講直接一點上班就是在畫Autocad 三視圖, ... ... <看更多>
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請益]請問機構工程師需要具備什麼能力啊? - mechanical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ㄧ直積極在找散熱工程師的職缺但也想培養自己在機構方面的能力老實說在大學時圖學修得很馬虎只想早點pass而已沒有很考慮到以後要就業的情形目前我所知道的是要 ... ... <看更多>
機構工程師能力ptt 在 Re: [討論] 台灣機構工程師的意義- 看板Mechanical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ksacet (ksacet)》之銘言:
: ※ 引述《tspes40801 (tspes40801)》之銘言:
: : 如題
: : 機構工程師在台灣不受重視
: : 不論是老的,中的,小的都這樣覺得
: : 在看youtube頻道常常會看到韌體、軟體工程師分享自己的歷程
: : 很酷,很現代化,很有潮流
: : 他們可以驕傲的說著自己的經歷
: : 可以說著自己喜歡這個職業
: : 可是機構工程師說自己喜歡機構
: : 只會被笑你是不是吃錯藥
: : 至少網路上沒幾個人驕傲自己是機構
: 要說機械很不現代化,沒有潮流感
: 主因在於台灣機械業沒有跟"民生必需"相關的指標企業
其實我年輕的時候,剛加入機構工程師
跟你有完全一樣的想法
所以你並不孤單
我看過很多廠商
有超精密模具um 等級公差
也有車用產品整個儀表板開出來翹曲變形
有做出來超便宜又能過安規的充電器
也有材料罕見加工困難的航太零件
他們技術先進想法新穎
有蠻多是在中國和韓國的供應商看到的
的確用眼睛看到了非常多厲害的加工方法
的確我們的工作薪水平均
是沒有電子電機軟體高
(就連美國也是一樣)
我也不會說在這個領域幹得好
薪水就會高這種話
但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
的確能夠做出先進的產品
當你的公司並不想要追求卓越
就是你該離開的時候
磨練自己的技術和基礎知識經驗
一樣能夠有所成就(再強調一次不一定賺更多
不同領域的工程師
用不同的方法想辦法克服技術
用到的知識不外乎就是機械的基本科目
熱傳熱流,應力分析,材料加工知識,
基本靜力學,普通化學
資深的機械工程師看問題的角度
還是跟外行工程師看法有些不同
對於問題的敏感度也不同
在競爭強烈的產業之中,
經驗老到的工程師能省下非常多的時間
可想而知
機械工程師的能力一樣有雲泥之別
所謂的技術好,通常建立在大量的經驗
以及徹底了解基本科目的原理
我以前還很菜,一開始在台廠美商
加入蘋果之前,我曾經好奇
為什麼蘋果的零件都是這麼亮又精緻
產品的按鈕為什麼周圍的間隙這麼小
明明都是地球上的工廠
是有什麼學校沒有跟我們說的嗎?
後來加入就知道答案
因為人家的規格高,願意給的錢多
廠商願意用心開發設備
研磨拋光技術大家都有
但是能夠跑個四五次以上就不是人人願意
量多所以良率低也沒有關係
電鍍槽的雜質就是比較少
按鍵做剛好,公差怎麼配得進去
那就要提高加工的技術,公差夠小就沒問題
而且不要以為世界第一大廠成本高也沒關係
有非常多厲害的工程師把
成本降低到可以量產
教科書說CNC適合少量加工不適合量產
大二實習工廠裡面有個兩三台
就說是超級高單價的設備了
一般工廠有10台就是不小的規模
而現在一體成型的金屬機殼加工廠
CNC有的廠商就有2000台,8000台的
main source有10,000多台
背後有大量的團隊去優化秒數
安排刀具,開發生產方法
才改變了這個世界的產品
(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以前平板電腦是這個樣子
以前碰到一個主管
他覺得機構就是出圖,請廠商做就好了
是因為他的老闆
希望有一個人能跟內部說明廠商在幹嘛
才來找我
用廠商的圖會有一個問題
就是出問題的時候找不到問題
廠商之所以會有問題,
就是因為他們標注錯誤的尺寸
更誇張的是有些尺寸是他們故意不標注
因為他們覺得很難管控
出了問題叫廠商解決,
廠商就提出他們認為可以解決(出貨)的方法
那個時候加了很多品保的人進來
他們看完只發現一個結論
就是按照廠商的做法未來還是會有問題
但是苦無機構去修改設計
針對問題進行實驗
當然這樣的結果就導致這個產品發表之後
根本無法上市。
(以前很難想像為什麼有的公司
就是無法把硬體量產)
後來也是很多機構工程師推動改變,
才讓產品開始有辦法即時上市。
懂硬體的人都知道
沒有優秀的機構工程師
其實是無法把產品做好的。
連上市都有問題。
可靠度大部分都是在測試機構的問題。
在蘋果裡,product project lead
通常都是機構(product design)
硬體的大老闆裡面
VP也是有機構出身的
機構的佈局決定了產品
協調各部門把功能做進來
這當然不是一夕之間造成的
這需要機構工程師涉獵各部門的知識
了解產品的方向
突破產品的弱點
如果不想要別的部門在公司裡面領導產品
就不應該一直從自己的角度覺得機構大家都會沒什麼用,
一方面你的機械方面的知識
一定要比其他人深入,這仰賴對於基礎知識的不斷複習進修。
另一方面有關產品各個領域也都要盡量的了解,才能發揮領導的作用。
其實真的不用擔心沒有機會,
機構設計失敗而導致產品有問題的例子
比比皆是,
只要準備好自己,
一定有機會能證明機構工程師的價值
(除非公司實在是太爛了這樣也可以出貨就好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147.40.2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chanical/M.1612090032.A.53D.html
我是覺得圖面是機械工程師的
語言和know-how
能做到多好,常常就是那些公差數字而已
我在Garmin的時候老闆給我建立很好的觀念
也用心看了很多才華橫溢的美國同事的圖
後來到外面即使在蘋果也是很好用的能力
基本上蘋果還是要自己出圖啦
廠商會幫忙畫但也是少數
我現在也都是直接出圖給廠商看我要什麼
很多時候大老闆不知道為什麼我要自己出
但我出過一次才真的想過一次整個公差佈局
我是很重視出圖的
而且有一陣子其他人出貨猛的時候
有的供應商還不爽做咧...
當然採購沒那麼好說話,
第一線工程師要去弄新的供應商就苦了
老闆當然就叫廠商處理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