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不是只有大人煩躁…】
(🖋 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這才是我啊 )
當我們大人忍不住想要視訊聊天、視訊暢飲,一起大吐苦水,好好取暖的時候,其實不是只有我們大人煩躁,#小小孩其實也在這波突如其來的Stay Home開始煩躁了起來。
雖然一開始總是充滿新鮮感,突然不用去上學,突然好像不用見到老師,好像可以不用早點上床睡覺,也不用早起,因為不用做很多本來該做的事情,好像突然多了很多自由,對孩子而言,自由常常是無可言喻的快樂,像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一般。
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就算還是要線上學習,家長應該也不難發現,孩子在家總是比上學來的舒服、來得更難規律作息。
其實對孩子而言,#不能規律上學乍看之下像是自由假期,#但是潛在的衝擊是很可觀得。
1. #社交疏離:無論是哪一種性格的孩子,在學校都會接收大量的 #社交刺激,引導他們去合作、模仿、跟隨、領導或是觀察和問題解決。
2. #作息混亂:少了出門上學,很多孩子容易越來越晚睡晚起,吃飯時間不固定,或是長時間白天睡覺等,都會讓孩子的作息更加混亂,造成 #全家動力低迷。
3. #支持系統中斷:孩子出門上學,有時候可以在學習環境中找到他的支持力量,因為 #同齡之間可以提供的同理,是家人和手足無法完全代替的,#玩樂中的孩子可以釋放情緒並得到支持回應。
4. #成就感低落:在學校環境中因為老師的指示和學習目標,孩子可以得到比較穩定的成就感來源,那怕只是安靜坐著不要講話、排隊、等待,都是點滴成就感的累積,在家容易因為規矩不夠明確,或是其他分心因素,讓孩子少了目標,也就少了成就感。
5. #活動量減少:孩子在外的活動量遠大於家裡,無法釋放體能,也會讓作息改變,更會讓情緒敏感的孩子感覺受限,#適度的活動可以刺激孩子的肌肉和情緒發展,釋放壓力。
6. #手足問題增強:孩子在家的角色和學校截然不同,#在家裡明顯會有所有權和安全感的問題,這些都是原始本能,有些孩子像是被制約了一樣,在家裡就會顯得特別膽小、特別霸道、特別退化或是特別喜歡表現,來滿足他們心理的安全需求。
這些都是長期居家可能出現的潛在衝擊,對辛苦在家奮鬥的爸媽,你可以
1. #盡量維持孩子的作息:需要考驗爸媽自己的作息,也要假裝自己的作息仍然正常,甚至需要製造讓孩子願意維持作息的一些動力。光是要求,卻沒有動機,很難讓孩子執行。
2. #盡量將家裡學習訂出特定時空的規矩:在僅有的空間內,和孩子說好特定的吃飯空間、學習空間、遊樂空間,即使空間上有所重疊,也要用時間去劃分出來,甚至將桌椅和玩具依照不同時間重新配置,正如大人一樣,#從儀式感裡面養成規律。
3. #也讓孩子有線上社交活動:孩子可以和比較熟悉的朋友視訊,也可和其他家人視訊,更小的孩子,可以藉由父母的陪伴,增進他們的社交需求,較大的孩子會自主透過網路社交,這時父母可以稍微理解他們的社交需求,並從旁多關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4. #賦予孩子協助家務:適度讓孩子參與家庭的任務,並提升他們的成就感和責任感,同時通常 #必須搭配動機引導或是鼓勵賦能,千萬不能只是要求命令,反而會造成雙方不快。
5. #檢視自己對孩子的言語:在家裡爸媽經常會發現自己總是需要不斷叮嚀、提醒、甚至要求孩子收玩具、好好吃飯、早點睡覺、幫忙洗碗很多事情,總是在一邊要求,一邊自己更生氣,久而久之,關在家越久,氣氛越差。#可以檢視家裡的對話,#正面的和負面的比例為何,是不是負面的話語比例已經超過一半?說出口的是不是都是命令和抱怨,你到底要我說幾次?你是不是聽不見我說的話?你再這樣我就… 這類的話通常讓自己很無奈、生氣,而且也得不到好的回應。
6. #在家消耗體力:可以依照父母自己本身喜好,還有孩子的興趣,#去開發大家可以在家消耗體力的方式,也可以是以前全家沒有一起做過的新鮮事,去消耗孩子過多的精力,減少全家都在使用3C的時間,也增進全家實際互動的機會。
文/許嬰寧心理師
圖/Pexels
#初和專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6YingWei快樂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如何成為快樂、有自信的人:https://goo.gl/i4ELio 喜歡影片請給我讚和分享喔 o(≧v≦)o 你也想問問題嗎? ☞ 請點擊 http://goo.gl/forms/L7THoHbujEtGK5nK2 台灣(Taiwan)有句俚語教大家:「孩子就是要罵才會聽話」。 許多台灣...
檢視自己對孩子的言語 在 6YingWei快樂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如何成為快樂、有自信的人:https://goo.gl/i4ELio
喜歡影片請給我讚和分享喔 o(≧v≦)o
你也想問問題嗎?
☞ 請點擊 http://goo.gl/forms/L7THoHbujEtGK5nK2
台灣(Taiwan)有句俚語教大家:「孩子就是要罵才會聽話」。
許多台灣(Taiwan)父母也從上一代、環境中,傳承 言語暴力 的教育方式。
根據研究,在台灣(Taiwan)有近四成的人小時候曾在家中或學校,遭受言語暴力對待。
以 6 Yingwei 為例,從小父母最常對我們家小孩說:
1.講了多少遍還教不會
2.生雞蛋的沒有,放雞屎的一大堆
3.哩幾系郎撿角
4.要是沒有你多好
5.你到底是誰生的
6.看到你就討厭
7.你怎不去死一死算了
8.你是頭殼裝屎嗎?
9.你一定是上輩子來討債的
10.為什麼,你就不能和別人一樣?
11.你是白癡!
12.怎麼不說話,你是啞巴嗎?
這些話,你是否聽過?或是,曾經說出口呢?
有許多 台灣(Taiwan)父母會將罵人的話,變成「口頭禪」。
當孩子長大、提起小時候這些話對內心造成的傷害時,卻常聽到父母回答:
「我有說過嗎?我一點印象也沒有。」
「你怎那麼愛記仇!當時隨便說說的一句話,也記那麼久!」
大家常常忘了,父母說的每句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考模式」和「價值觀」。尤其在小時候,我們最重視的人就是父母。我們會將父母的話「內化」到自己的性格中。
你隨口的一句話,可以摧毀孩子的一生。
我因為小時候的 言語暴力 ,而長期記取在腦中,認為自己永遠只會搞砸事情、我是很笨的人、我是個廢物、沒有人會喜歡和我在一起、我是別人的累贅,就像父母說的「要是沒有你多好」…
當你在罵孩子的時候,你是在針對事情,還是,你只是在發洩個人 情緒 呢?
分享我的經歷與這影片,希望大家可以不再重蹈覆轍、檢視自己是否已經不自覺的將 言語暴力 變成一種口頭禪,或是發洩 情緒 的習慣。
改變可以從自己開始,讓我們不再用 言語暴力 傷害自己和我們最愛的人!
歡迎大家留言和我分享,小時候父母最常和你說哪些話。=D
補充:
1:15 出現的是《邊田庄餐飲事業》執行長兼主廚、《台北愛樂合唱團》團員 邊中健 先生。
邊中健 在2016年3月出版了個人新書《美聲主廚:邊田庄創辦人永不放棄的人生》。邊中健 在書中提到,因為課業成績不好,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環境下,他兒時遭家暴,以及服役時被性騷擾、罹患憂鬱症、創業開餐廳等等人生故事。
《邊田庄餐飲事業》這名字,是 邊中健 取自長年對他家暴的父親 邊田庄 而來。
6 Yingwei 真誠推薦,大家可以 Youtube 搜尋「邊中健 改變的起點」,看完,你可能會有更多的體悟。=D
■□■□■□■□ 6Yingwei TV □■□■□■□■□
是「焦慮症」和「情緒處理」為主題的頻道
影片將在每週 6 更新 =D
■□■□■□■□■□■□■□■□■□■□■□■□■□■
( ◕o◕) < 什麼!?你還沒訂閱啊?
┏━〇〇━━━━━━━┓
┃ 追蹤我們看更多影片 ┃
┃ https://goo.gl/AAUV7i ┃
┗┳┳━━━━━━┳┳┛
┗┛ ┗┛
◆臉書 / Facebook
6 Yingwei TV
https://goo.gl/PVFl4t
◆Instagram
6yingwei
https://goo.gl/Thjo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