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量表-前言
透過現金流量表,我們可以了解公司在一段期間中的現金流出及流入情況。現金流量表將現金的流出入分為三類呈現,即「營業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
在開始介紹這三種活動之前,先說說為什麼會有現金流量表~
我們現在的財報編制是以「應計基礎」進行編制的、而非「現金基礎」。應計基礎又稱為「權責基礎」,也就是說,在權利及責任發生或存在的時候,就應該入帳。而現金基礎則是在實際收到現金時才進行入帳。
簡單舉個例子,A公司賣東西給B公司,在12/25把貨交給B公司、使貨物所有權歸屬B公司,B公司在隔年1/5支付貨款給A公司。
在應計基礎下,由於12/25,A公司就已經把貨物交給B公司,A公司已經完成他的責任,同時獲得「能夠向B公司收取貨款」的權利,所以A公司就能認列收入、同時認列對B公司的應收帳款。
在現金基礎下,由於在1/5,A公司才收到貨款,所以1/5才能認列收入,並將收到的貨款認列進現金。此外,在現金基礎下,沒有「應收帳款」這樣的概念。
再舉一個例子,C公司為因應營運周轉,向銀行借款、約定每月1號支付利息。
在應計基礎下,年底12/31編制財報時,12月份的利息雖然尚未支付,但已經發生,就應該認列。可以想成,C公司正是因為有這筆借款可以利用,才能營運順利、並創造收入,所以我們應該讓這筆利息費用可以跟收入「配合」,使費用跟收入一起出現在同一個期間的財報上(收入費用配合原則)。因此,在12月底時,公司會認列「利息費用」跟「應付利息」。
在現金基礎下,12月的利息費用則會在1/1號進行支付時才入帳。
透過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發現,在應計基礎之下,我們並沒有辦法從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中明確掌握公司的現金流動狀況,而現金對於判斷公司經營狀況又十分重要。因此,才會有現金流量表的出現。
有人稱現金流量表為「照妖鏡」,有些不肖經營者會成立紙上公司、將貨物從左手賣給右手,創造虛假的營收,使得損益表上的營收、獲利等數字很好看,但是只要看他的現金流量表就能發現,實際上根本沒有相應的營運現金流入。因為營收或許能造假,但是現金沒有流入就是沒有,不可能憑空變出來。所以我們在看過損益表之後,也要確認現金流量表。
權責基礎現金基礎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剛出版的書 為什麼現金比獲利更重要?
很佩服把財務寫的很科普的人,所以財務分析也可以怎看都不膩,所以值得再推。三表的順序很有趣,有人先看損益表、有人先看現金流量表、有人則是先看資產負債表,以權責發生基礎還是現金收付基礎當作指標比較好?為什麼有盈餘還是會黑字倒閉?
對多數人來說,先知道如何應用,尤其是與營運攸關的ㄧ些比率,再去詳盡背後運作的道理,可能比較上手。最近很適應一種說法,參考看看:
top line 策略決定營收,
bottom line 管理決定盈餘。
意思是說管理能力再強,策略不對營收源頭就難以出色,傑出的管理能力也派不上用場。而策略對了,尤其是緊握剛需的企業,營收是相對穩健且受景氣波動影響小的,即使管理能力出了差錯,甚至採取無為而治,最終也只是決定盈餘多寡,除非敗光。那誰來顧營收(毛利)成長、誰來顧盈餘(營業利益)效率,團隊權責就很明確。
所以可以說,以新創階段的小團隊來看,策略會比管理重要,因為找到成長空間比表上的階段獲利重要,尤其是要交代如何把現金流入有策略的再資本投資出去產生正循環,策略成長的自由現金流會比妥善管理保住的盈餘來的重要,先找到源源不絕再從管理改善剩餘,當然一開始就配套好劇本是再好不過。但即使是檯面上的幾家網路公司,也都是幾年後再開始讓它產生淨利,Amazon 就更不用說淨利是長期刻意被壓抑的,對他們來說公司長期的淨值成長比較重要。
#瑞幸 把補貼的行銷費用當作資本支出養流量池的說法,除非流量池是一種可以鑑價的無形資產,否則變現價值就跟商譽一樣,也是很微弱。
權責基礎現金基礎 在 免費企業財會諮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鮮編財會專欄
現金流量表,如何看出獲利品質?
知名會計師分析:賺錢公司向銀行借錢的原因
🔷本文節錄自:https://reurl.cc/QMp0p
目前在台灣現行的會計制度,若為公司組織者就應該使用權責發生制也就是所謂的應計基礎,然而許多中小企業主在閱讀財務報表甚至是流水帳的紀錄時,往往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如:為何我明明有收入但手頭上現金卻越來越少?那問題點在哪裡?又該如何解決?最明確的解決方法就是從現金流量表中找出答案。
現金流量表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個會計年度中現金的流向,其中現金的流向又分為營業活動、投資活動及融資活動造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藉由現金流量表來確認公司的現金去了哪裡甚至是從哪裡來,因此即便一家公司賺錢,但是長期無法從營業上取得現金,基本上就表示這個獲利是不健康的,而公司就可以藉由閱讀現金流量表看出公司目前的現金到哪裡去?是變成存貨還是進了應收帳款中。而在文中又提到歐美股市常常引用「自由現金流量」來分析一間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的公式為: 自由現金流量=營業活動的現金流入-資本支出-利息,這個指標暗示著企業有沒有能力維持現有的股利水準,甚至是否必須放棄預計的資本支出如擴廠計畫。
對於經營者當然會希望能藉由投資者的投資讓公司成長茁壯,而投資者也當然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利潤,因此一家公司的自由現金量好不好代表公司是否有能力支付股利甚至是再投資,而最後文中作者給經營者的建議是:「隨時注意自己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給投資人的建議是:「景氣有好有壞,標的公司能否穩定發放股息,是觀察的主要目標,而從現流表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獲利品質與財務強度。」
另外若有任何財會問題都歡迎來申請免費的會計師諮詢診斷服務喔~~
會計師免費諮詢申請網址:
https://www.careernet.org.tw/n/Class-1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