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與自己的關係
次級創傷可能會讓我們自己疏離自己,下面幾個書寫方向可以幫助你重新和自己搭上線,更認識現在的自己。把問題和答案寫在筆記本上,萬一覺得與自我認同脫節,隨時都能拿出來檢視自己的回應。
■ 詳細描述自己
假裝要跟第一次見面的人作自我介紹。從童年開始說起,把到目前為止的重要經歷寫出來,補充足夠的細節,要能夠快速簡要地捕捉人生的基本輪廓。
■ 列出喜歡和不喜歡的事
可以隨意選擇主題,食物、活動、人物等都行。什麼會讓你眼睛發亮?什麼會讓你不滿失望?你是如何判斷好惡的呢?
■ 列出人生面臨的三大挑戰
每次都從中學到了什麼?有哪邊成長了呢?這些歷練對其他人生面向有什麼影響呢?
■ 書寫自己的創傷故事
從創傷之前寫起,整體的心神狀態和自我覺察都可以寫進去,接著原原本本地描述接觸創傷的經歷,包含想法與感受。依照自己的步調慢慢來沒關係,如果寫到一半發現難以承受,先放著改天再繼續。
談談創傷後一個月的你是什麼樣子,還有一年後的模樣(如果已經過了這麼久的話),以及現在的狀態,描述眼前面臨的辛苦與長出的力量。寫下經歷創傷後,有哪邊比從前的自己表現得還要堅強、做得更好,或是覺察力更加敏銳的呢?
寫下你的想像,想像前進到未來的時間點,而且一切都很順利,談談你是如何發展出更加良好的自我認知,又是如何克服那些難纏的創傷症狀。現在的你已經好多了,不妨來描繪一下職場樣貌和家庭生活。
.
以上文字摘自
《#療癒次級創傷》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療癒指南
Healing secondary trauma : proven strategies for caregivers and professionals to manage stress,anxiety,and compassion fatigue
.
作者:楚蒂‧吉伯特—艾略特 博士(Trudy Gilbert-Eliot PhD)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能點出照顧者與專業人員,也會間接受到創傷的影響。也感謝這本書裡面的概念,因為重建自己跟自己的關係,沒有那麼多書提到,但是超級重要。
這邊的警語,我想再強調一次,書寫的過程如果痛苦難耐,別硬撐。此外,雖然書寫有難以取代的好處,但實在無法書寫,找願意一起討論的朋友用聊天的形式練習也很好。
「不要貶低對方的情緒。朋友過了非常不順的一天,不要急著幫對方打氣,要提醒自己先同理他們的感受。不帶著批判的心態,與其提供解法,不如給對方機會自己做出結論。」
我想藉著書上這句話,提醒各位朋友,在執行書寫療癒,基本上是一種自我傾聽的動作。那麼,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好朋友,在傾聽過程中出現情緒,請別貶低自己的情緒,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
祝願您,能重建跟自己的關係,因為那是重建跟他人關係的基礎!
次級創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我異化
次級創傷裡的疏離常會稱為「自我異化」(self-alienation)。身處創傷的餘波中,會覺得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於是可能會認定周遭的人都不再理解自己了。因此會開始將自己和身邊的人拉開距離,覺得沒有歸屬感。漸漸地,開會的時候不再發表意見,午餐埋頭自己吃,不回電話也不回訊息。你覺得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會想要遠離大家,自己一個人就好。
另外,創傷還可能造成另一種自我異化,那就是失去自我認同。
創傷可能會攪亂我們對「我是誰」的認知,讓你變成自己的陌生人。同時,還可能會讓人認為自己沒有想像中的勇敢、堅強、有能力或是安全無虞,這種自我認同危機可能會釀成憂鬱、無助以及低自尊的情形。
想要解開自我異化,必須努力經營與自己、與他人的連結。建立連結是孤立狀態的解藥,即使重建連結很辛苦,也要努力去做。
【練習】體察善意
只要做錯就苛責自己,只要事情不如意就不放過自己,這是許多創傷倖存者會落入的思維陷阱。由於經歷過創傷,人會想方設法來阻止災難再次發生,可能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會對自己嚴加批評,以免重蹈覆轍,於是容易會對自己說出非常難聽的話—但那是我們絕對不會拿這一套去對待小孩、伴侶或是朋友的惡言。
這時,自我疼惜(自我慈憫)就是解方:接受自己做為人的本質,承認人性,想想我們面對其他受傷的人會付出多少照顧和關懷,回過頭來肯定自己也值得同等的待遇。
想要關掉次級創傷導致的自我負評,需要一點時間練習,慢慢將內在的批評轉為靜音。與此同時,也可以轉向社交網絡去尋求支援。想一想認識的人當中誰最善良,大家遇到問題都會去問誰的意見,有沒有誰會非常認真聽你講話,然後去找這些人,花點時間與他們相處,留意他們如何傾聽、回應以及表達關心。
下次當自我對話又朝負面走去時,就用仁慈朋友們說的正向的話,取代掉那些糟糕的內在負評。
.
以上文字摘自
《#療癒次級創傷》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療癒指南
Healing secondary trauma : proven strategies for caregivers and professionals to manage stress,anxiety,and compassion fatigue
.
作者:楚蒂‧吉伯特—艾略特 博士(Trudy Gilbert-Eliot PhD)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自我異化,這個詞所指涉的概念我其實提過不少次,只是沒特別用過這兩個字。當自我感一致的假象被創傷動搖,在解構自我感的過程中,我們會失去對自己的信任。延伸來說,我們也開始會覺得不被他人理解。
在青少年時期會看到類似的狀況,但不一定每個青少年都體驗過這種狀態,這是我的經驗。可是,在創傷之後,通常自我異化的現象在某些人身上就會比較明顯。
有些人傾向安安靜靜獨處,喜歡用自己感覺舒服的步調走出來,可以重新見山是山。但有些人則特別需要陪伴,因為自我異化可能伴隨比較強烈的恐慌,這時只靠自己就特別難忍難耐。
這也可能是一種自我關閉的歷程,我們先透過閱讀上面的摘文,讓自己有多一點覺察,算是打預防針。等自己哪天真的遇到這種狀況,能提早一點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採取適合自己的行動也好。
祝願您,能一直是自己的好朋友,並且多體會自我的無常性,這能強化定義自我的能力!
次級創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贈書直播_如何面對創傷與重大失落?
.
次級創傷(secondary trauma)確實存在,也可能引發實際的症狀,但即使是在會接觸到創傷的專業工作圈中,大家也不太會討論這塊。可能警消單位和醫療院所有自己的職場文化,認為每個人會自己想辦法處理創傷的影響,如果備忘文件或是員工會議提到這件事,還可能會引起訕笑,或是有人會輕浮以對,於是大家只好把情緒悶在心裡。至於當事人的伴侶或親人,則可能沒有資源或支援,來幫自己排解身為照顧者的情緒負擔。
雖然我自己是專業認證的心理治療師,可是在親身經歷過之前,也不是很瞭解次級創傷的概念。
就在某個星期五,我正在處理一些雜事,這時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要我趕去內華達州雷諾市的空軍國民警衛隊基地(Air National Guard Base),因為發生了墜機事件。而就在十天前,我人還在大規模槍擊事件的案發現場支援。我和這兩起事件的生還者待在一起,協助減壓輔導,傾聽創傷經歷,當時只要一閉上眼,聽到的故事全都歷歷在目。我吃不好也睡不好,甚至在過了幾個星期以後,還是需要特別費勁才能控制情緒。
那時我深陷在悲傷的雲霧裡,情緒原始難控,整個人非常敏感,動不動就掉眼淚,可是我本來並不是愛哭的人,而且還嚴重失眠、食慾大減。
我試過找同事幫忙,可是他們並沒有接住我,所以我的心又關上了。他們明顯表現出不自在的樣子,然後會轉移話題,沒有半句安慰的話,也沒有任何的關心詢問,於是我更加退縮,躲回自己的保護殼裡。就這樣又再過了幾個星期,我才開始向外尋求治療,踏上回歸正軌的旅程。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開始爬梳臨床文獻,想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最後終於讓我找到了,那就是「次級創傷」。
我把能找到的資料全都讀完,不久之後,我開辦工作坊討論這個現象,學員有治療師、護理師、兒福工作人員等,很多人在工作或私下照護他人時,都會面臨這個風險。我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也分享了用過的自我照護工具。雖然有時候聽的人會感到不自在,但我還是繼續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談,也在過程中更加療癒了自己。
如果前面有提到你的工作領域,或是身邊的人正在修復創傷,那麼你很可能也已經暴露在創傷之中了。或許你曾經懷疑過自己有受到影響,只是又說不太上來,這本書能幫助你認識這個課題,理解想法、感受、人際關係和身體健康可能會面臨到的各種影響。同時,也會提供最優的工具和最佳的技能,讓大家在職場裡和生活中都能夠持續照顧他人、支持旁人,還能療癒、保護並鞏固自己的整體安康。
.
以上文字摘自
《#療癒次級創傷》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療癒指南
Healing secondary trauma : proven strategies for caregivers and professionals to manage stress,anxiety,and compassion fatigue
.
作者:楚蒂‧吉伯特—艾略特 博士(Trudy Gilbert-Eliot PhD)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次級創傷 在 遠流粉絲團- 次級創傷(secondary trauma)又稱「#替代性 ... 的推薦與評價
每個人都可能會受到#次級創傷 的侵襲,只是有些族群會因為工作而面臨更高的風險。 譬如: □ #消防人員: 不論是在處理交通事故、建築倒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