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被霸凌的方式2
■ 不要表現得像個受害者
如果你曾受到掌權者的虐待,很不幸地被馴服而對受虐習以為常。你知道如何與濫用權力者建立關係,而且這種關係也讓你感到熟悉。因此,你可能再次陷入其中。
以前被剝削過的人,往往看起來都很好欺負。他們不知不覺地發出信號告訴大家:「看這裡!我什麼都能忍受!」向世人展示自己多麼謙遜友善,不懂得說不,準備好為所有事情責備自己,以及他們多麼渴望取悅別人。
霸凌者會被發出這些信號的人吸引。我們都能做的最重要事情之一,就是弄清楚讓我們成為霸凌對象的因素。關鍵是選擇向誰展現什麼、隱藏什麼,以此來保護自己。
犯罪行為研究揭示,攻擊者在受害者身上尋找的特徵是:看起來很容易得手。
街頭犯罪的受害者體型未必比較弱小,只是他們的舉止不一樣:他們看起來更加順從,行徑無明確方向或目的,而且對周圍環境缺乏警覺性。這是使受害者看起來容易被制伏的原因。
在大多數情況下,當涉及到言語或情感攻擊時,要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意願,這樣做能讓你比較不會成為被侵犯的對象,有助於明確劃清界限,釐清優先事項和表明決心。或者,至少要表現出你擁有這樣的態度和決心。
■ 仔細選擇安全環境
個人權力不僅取決於他們是誰和他們掌握的資源,也取決於所處的環境。
我住芝加哥時,被持槍搶劫過。當時天色剛剛變暗,我跟兩位友人在一起,其中一位還是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後來我們跟警方陳述經過,警方指出儘管當時街區照明良好,但我們所在的地點正好有一盞路燈壞掉。這不是巧合,犯罪行為最可能發生在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
我現在對這種事都非常小心。我建議跟我共事的許多年輕女性要遠離陰暗角落,不僅僅是在大街上,在職場上也一樣。不要在辦公室外的私人場所開會,尤其是晚上或在別人車裡。
我不只一次聽說過,老闆拒絕在辦公室見面,而採用邊走邊講的方式對員工施加情緒虐待。這種方式不僅降低談話被無意間聽到或目睹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可能性,也讓社交界限變得模糊不清。
跟在會議室或辦公室這類正式場合相比,老闆更容易在私下場合隨便給出不合理的苛刻評論,或不恰當的言論。
從這些方面來看,環境都很重要。所以,保護自己免受欺凌的上策就是,遠離太過私密的環境,或無法清晰界定適當行為規範和彼此角色的場所。
■ 堅守底線,友好且堅定地拒絕
除了小心提防實體環境,防守情緒界限也很重要。
在當今職場中,許多員工都必須「隨時待命」,工作與生活之間界限被打破是常有的事。許多受害者,都害怕拒絕剝削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我建議他們要面帶微笑、堅決拒絕。每個人都需要掌握好方法來拒絕他人,你可以跟對方說:「抱歉,我幫不了你,祝好運!」
友好且堅定地拒絕,就像在告訴對方,你家裝有保全系統。這樣一來,大多數罪犯和霸凌者就會轉而尋找更容易下手的對象。
針對囚徒困境所做的研究發現,在競爭狀態下無條件的合作,會鼓勵剝削,而針對霸凌行為所做的研究進一步證實這項結論。在學校和職場中,霸凌者會找他們認為不會還擊的人,找那些一直對每個人都友好、似乎能容忍一切的人來下手。
社交孤立也是一個危險因素,部分原因是霸凌者針對的是不太可能有人目睹、或沒有朋友願意出面保護的個人。
無論你是否獨自一人,關鍵是要清楚你的底線,要學會辨識這些界限是否被越過,並採用簡單必要的做法來加強防守。只要其他人一樣友好合作,你就可以友好合作。但如果有人越過界限,你可以用你注意到了,立即做出反應。
■ 直視惡行,表達不悅
一味隱忍是各種不當行為持續存在的原因。
當別人對你圖謀不軌時,你不必生氣或跟對方說教,只要冷眼直瞪對方,這樣做反而更有效。如果有人把手放在你腿上,你可以盯著他們的手,然後盯他們的臉看,目光不要看向別處,直到他們把手移開。如果對方沒有把手移開,你可以小心地將對方的手拿開。
如果有人對你講出不適當的話,你可以凝視對方片刻。只需直接了當的「注意」即可給作惡者「警告」,並要求對方提出理由。這樣做明確表示你目睹的行為是不正常的,並堅持對方給個交代,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 大膽還擊
在面對主導者時,人自然會表現得比較順從。
你可以好好想想,自己究竟在擔心什麼,這樣做會有幫助。記住,霸凌者常常感到軟弱,所以她們經常採取積極的行動。這表示,有時他們根本虛張聲勢,你要大膽予以還擊。
.
本文摘自
《#懂權力_在每個角色上發光》
史丹佛MBA爆棚選修課, 擊敗沒安全感、霸凌, 讓自己被需要就能自信發揮影響力
Acting with Power: Why We are More Powerful than We Believe
.
作者:黛博拉.葛倫費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8/28)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這一段內容其實相當精彩,但礙於能分享的篇幅有限,只能片段摘錄。我相信這本書對女性面對職場霸凌特別有幫助,因為作者似乎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跟不少霸凌受害者當事人討論過。
祝願您,能謹慎人我之間的界線,我們不輕易越界,也捍衛自己的界線!
欺善怕惡特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惡因惡果
明成祖朱棣是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的歷史人物:搬遷北京、五出漠北、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樁樁件件都是極難的事情,也都在他任內達成。除此之外,他與佛教淵源頗深,是藏傳佛教許多大師的支持者與供養者。
最難的不外乎,他是史上第一個、在大一統王朝的情況下,起兵奪位成功的君主:他是朱元璋的四子,在朱元璋離世、傳位給孫子朱允炆後,身為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從北方發兵南京,歷經3年餘的時間奪位成功。
然而,長大之後讀得書越多,越發現朱棣非常奇怪:他一方面功勳卓越、支持許多宗教活動,一方面殘暴無比。除了知名的方孝孺「誅十族」事件之外,有一次,他的後宮發生妃嬪中互相暗殺事件,最後牽連了上千人「剮刑」處死。
重點來了,朱棣在那段期間,每天親臨刑場看宮女們一個一個被剮死,史書說:「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皆親臨剮之。」
他還有許多殘忍無比的所在與匪夷所思的極刑方式,蔡石山先生的研究表示:「毋庸置疑,永樂有過多的自我,而且擁有很多的美德......不過,他也有黑暗面,特徵就是不必要又未經思考的侵犯性,而這類侵犯性經常產生了暴虐和消耗。」
朱棣真的有自信嗎?朱棣得位後,終生最大的恐懼,出在「朱允炆」、也就是原本的皇帝(朱棣的姪子)下落何處,據說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政治目標,就是去尋訪朱允炆逃至何處。
很明顯的,朱棣的恐懼來自他的「得位不正」,透過邪惡手段所竄來的位子,自然惶惶不安,想透過更多的扭曲、來合法化自己的這第一個扭曲。
比如說,朱棣改了史實、將自己的生母從側室的碩妃、改成正宮的馬皇后,扭曲自己的出身,也是為了讓自己在爭奪皇位上有更高的合法性。然而,這種罪惡感終生追逐著他:為了平和這種罪惡感,他建立大報恩寺來感謝自己的生母。
如此,他極盡一切、扭曲一切,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只為避免這種自己一手創造的龐大精神壓力。
朱棣的故事對我來說,一直有很深的情感與啟發,當然概念上的理解,與真實生活中的徹悟是有距離的。但,蔡石山先生所說至允至當:「他也有黑暗面,特徵就是不必要又未經思考的侵犯性,而這類侵犯性經常產生了暴虐和消耗。」
為什麼他會有「本能侵犯」的性質,以及與此產生的剝削、欺騙、扭曲?或許因為他出身軍旅之中,從小看盡戰爭與殺害。無論如何,這種性格成為了他的毒癮與恐懼:他隨時害怕會被侵犯,因此決定搶先侵犯與攻擊;他隨時害怕會被欺騙,所以決定隨時都先欺騙與扭曲。
人會將自己習得的感知、投射到面對世界的方式,再因為這些方式,讓社會回饋到他身上:一個人覺得「萬事靠自己」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理應「萬事靠自己」,一個害怕受害而選擇主動出擊的人、就會活在四面楚歌的世界,也會覺得他人會攻擊他。一個算計他人的人、也就下意識會覺得自己會被算計。一個不信世界安穩的人,也會選擇蒙蔽與欺騙。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最可怕的是這種詛咒往往應在那種「自認聰明」的人身上:若是一個人個性相對怯弱、或是能夠耐著受傷、或是堅持某種信念,往往就不會發展出這種「扭曲迴路」。
「扭曲迴路」就是這裡所說的惡因,導致我們投射出一個扭曲的世界、並扭曲的回應著,進而活在其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壓力(惡果)之中。
我也有自己的扭曲迴路、惡因、朱棣,上述的每個迴路,都是我自己生命中發生過、我做過的事情。可怕的點在於,我的小朱棣(小Judy?)會刺傷、甚或絞死那些真心伸出手來的人、深深刺痛自己的愛人、愛自己的人,這讓我深感愧疚、疼惜與抱歉。
不過退一萬步來說,當朱棣操控著我的時候,那份因而產生的情感是否能稱之為愛,其實也很難說:缺乏了承擔、信任、忠誠與承諾的情況下,本質為掠奪、剝削和操控時,這能稱之為愛嗎?我也不知道。
當然,在遇到對的時機、對的人與對的啟發後,會更意識到、也理解到「愛是什麼」,愛需要學習、它很難,但這也是其珍貴的地方,不是嗎?
我覺得或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人類是「習得性動物」,我們透過環境的學習、而長成自己的習慣。
我求學時代因為個人原因而酷愛孫權,現在回想起來挺變態的,史書對他的評價是:「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最終殺傷了自己摯愛之人、擊潰了他人後,讓自己更多的嫌忌。
或許當時的孫權,對身在求學期間的我是個典範(不是個好典範就是了),我也曾有沒有選擇的時刻。然如今,我有選擇了,深感愧疚與憐惜後,也就意識到自己能夠重新習得一個良善的世界觀。
當然,這種練習的開端,從意識到問題與承認問題開始,這是今天這篇自言自語的主軸:佛學認為,懺悔的基礎是「表露」、也就是公然承認自己的偏失,並努力往「不再犯」的方向前進。
還好我的生命中,除了朱棣之外,還有別的東西。
《慈經》:「願我無敵意、無危險。願我無精神的痛苦。願我無身體的痛苦。願我保持快樂。願一切有情眾生:無敵意、無危險。無精神的痛苦。無身體的痛苦。願他們保持快樂。」
With my deepest apology and regrets.🦆
欺善怕惡特徵 在 林雨仙 Sha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出櫃 ]
在談我個人的出櫃之前,想先聊聊為什麼一個人必須生活在櫃子裡?究竟什麼是「出櫃」?
生活在櫃子,代表他把一部分的自己隱藏起來了,就像鎖在櫃子深處的秘密。這一部分的自己,有可能是他的喜好、性傾向、疾病、特徵等。更進一步的說,被藏起來的是被社會所排擠的可能。
就像你喜歡芋頭,有些人不喜歡,但你不會因為告訴別人你不喜歡芋頭而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女生的女生、一個喜歡穿蕾絲洋裝的男生、一個罹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一個出生於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名校高材生……或許在你所處的環境中,向他人透漏這些事情會被視為異類,所以就把這些事情深深的藏在心裡了。
所謂「出櫃」,就是把這些秘密告訴其他人,讓祕密走出櫃子。
不過,出櫃並不總是迎來理解與接納的完美結局,很多時候出櫃的不只是秘密,也包含了被惡狠狠踢出原本生活圈的自己、接受著來自各方的惡意。
有些我的聽眾應該知道,我常提及的「伴侶D」是女生。我是同性戀,一個喜歡女生的女生。我到現在還清晰地記得,當年第一個暗戀的女孩,我們一起在打掃時間掃著落葉、哼著歌,記得我上課時偷偷看著她的側臉望得出神。
我也清楚地記得,當我的家人知道我喜歡女生後,哭著對我說:「為什麼你不能就當個好孩子?」即便我的成績名列前茅、待人和善,我似乎依舊不是個好孩子。我也清楚地記得,那時我所敬重的老師在講台上開著同志玩笑,在台下的我嚇得不停顫抖,被同學送到了保健室。
在公開的出櫃同志身分後,嘲笑、戲弄,甚至是威脅從來沒有少過。我曾在信箱收過死亡威脅、說我會下地獄被地獄業火燃燒,也有人到處張貼我的照片,底下的留言們揚言要讓他的狗性侵我、要殺了我。這些不是一兩個特例,而是成千上百的留言。也有些人組成團體甚至政黨,宣稱同性戀是不道德的,不該獲取平等的權利。
我會因為這些感到害怕嗎?老實說,以前會,但現在不會。以前會是因為,就真的夭壽可怕啊!十幾歲的青少女能不害怕嗎?我怕我的家人因此不愛我、我怕在學校被老師跟同學欺負、我怕網路上那些揚言要對我不利的人。但現在不會的原因,除了因為我變老了,也拜網路發達所賜,我看見了很多跟我一樣是同性戀的人,他們出櫃、也同樣曾經嚇得要命,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都活得好好的。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些被排擠、被威脅所帶來的傷痛,但同樣的我也不再是孩子,我開始能長出自己的力量,用我原來的樣子活著不再隱隱藏藏。
然而,我的櫃子不只有「同性戀」這個秘密,還有「精神疾病」。一直以來,得精神疾病這件事也讓我深深痛苦著。當我向老師坦承我的病況時,老師覺得我只是愛玩耽誤學業在找藉口;當我因為生病休學沒有應屆上大學時,我必須配合著撒謊,說我到德國留學了,我時常在夜裡想著,是不是我生病了是件不光彩、很丟臉的事?如果我今天生的是其它病,我還需要配合說謊嗎?
沒有人看見我因為藥物副作用每天早上起床乾嘔,仍只請了上午的兩堂課就趕到學校上課;沒有人看見我在清醒的時刻就認真研讀科展資料,那時候的我是多想參加比賽奪牌;沒有人知道,在學校因為請假太多、成績下滑而被照三餐約談後,我常常一個人躲到最邊間的廁所裡大哭;沒有人知道,當我夜夜在學校自習苦讀到學校關門,好不容易錄取輔大時,沒有人跟我說「恭喜!」,我心中是多麼落寞?
當時的我上網查著,希望能像以前一樣,找到和我一樣有相似經歷的、「出櫃」的人們,但很可惜的我幾乎一無所獲。我只查到醫院艱澀的衛教資料和有「連續殺人魔的10個特質」這種聳動文章。我依舊不知道我該怎麼帶著這個疾病繼續活下去、我不知道誰能幫我我又該怎麼辦。就像獨自一人被丟到了孤島,沒有地圖、沒有船舶,沒有希望、沒有盡頭。
隨著時間過去,雖然我也經常氣餒、憤怒,但也已經漸漸自己摸索學會怎麼適應這樣的生活。也因為我過往的經歷,在去年我決定以病友身分向大眾出櫃,開始寫文章、拍影片、到各地演講。我希望如果今天有個17歲的女生她生病了,當他不知道怎麼辦嚇得要命時,至少能查到我的故事,能夠知道自己的未來還能有其他的可能性——即便她不再是父母逢人便誇的績優生、即便她不再是學校紅布條上亮眼的榜單。
我的出櫃,是希望你無論你在怎麼樣的櫃子裡,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成為別人的驕傲。也希望有一天,我們不必生活在櫃子裡。
----
本文撰於2021/04/20,紀念玫瑰少年葉永鋕,也獻給所有在櫃子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