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六之四)
國安法第一審繼續就「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八個字的意義,繼續進行討論。控方由嶺大學者劉智鵬以歷史學者身份,早前指出「光時」有分裂國家意思;而辯方的港大學者李詠怡 (Eliza)則已作供進入第三天。今天下午,和Eliza一起撰寫專家證人報告的另一位學者,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Francis)開始作供。
由於辯方兩位專家的姓氏同為「李」,「雙李」容易引起混淆。甫坐下,高個子的李立峯教授說,他想用Eliza稱呼李詠怡教授,獲法庭接納。
李立峯解釋,Eliza專長政治學,故對政治選舉及相關理論熟悉。而Francis自己則是傳播學教授,辯方劉偉聰大狀在庭上先介紹Francis, 指出他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博士論文研究美國9.11事件中,比較報紙讀者來信和網上論壇的言論,專研範圍為「政治傳播學」。
Francis曾出版學術著作,有講述雨傘運動與傳播關係,將出版另一本書,談及六四紀念活動的集體港人記憶現象,「我對香港近年的大型社會運動,有現代歷史脈絡的理解」。Francis亦曾於2017年成為香港法庭歷史上第一位以「民意研究專家」,為佔中九子案擔任專家證人。以往,香港法庭專家證人多為醫生及物理學家等。
三位法官表示接納Francis的專家證人身份。今天在大狀袍下穿了條子花紋西裝褲的劉偉聰大狀,溫文向法官們道謝:「I am grateful」.
Francis花了頗長時間,解釋社會科學中,量化研究(大型民調)和質化研究(焦點小組)的方法論及兩者作為理解社會現像的用途。
由於過往香港法庭甚少傳召社會科學家作專家證人,三位法官發問了很多問題。唯一男性法官陳嘉信說:「我是laymen(普通人)有這些問題」;女法官杜麗冰亦在休庭前向主問劉偉聰說笑:「對不起我們打斷了你的發問。」
休庭前,三位法官先後向Francis多次問及社科研究法的疑問。Francis越答越興起,語速快了。控方周天行說:「教授請說慢一點。」Francis說笑:「我教書時,學生經常說我說得太快。」此時法庭響起了輕鬆的笑聲。
Francis說,他們進行了的量化研究,就是於2019年從連登討論區上,以電腦程式,抽取討論區上曾提及口號相關的帖子,抽取的口號分別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香港獨立」、「港獨」、「五大訴求」。由於連登上的留言量可以數以百萬計,需要由懂寫電腦程式的學者作技術上協助,他再進行統計學分析。法官們沒有太多發問。
Francis說:「看數字,以數量計,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就可以處理,但要看人們怎樣建構意義,那要進行質化研究,因為做簡單問卷,是不可以看到意義建構的過程。此時要靠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我們做了焦點小組(focus group)。」
七個焦點小組,每個有五至八人參加,三組是包含了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市民,四組是參與者背景相近的小組,一組是社工,一組是老師,一組是年輕人。總共有40人參加焦點小組,都是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有參與示威或同情反修例運動的人。「因為我們要看示威者在想甚麼。」
三位法官發問頗頻密,其中,陳嘉信問,焦點小組只有四十人那麼少,如何有代表性?Francis解釋,質化研究是找「意義成形的過程」,代表性則由量化研究補充:「所以我們用不同研究方法互補不足。」
法官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社科學者明顯有差別。
陳官問道:「參加焦點小組的人,會不會心裡想一樣,答你說另一樣?好像美國選舉你問選民選誰,可能他因為尷尬告訴你一個答案,但去到票站就投另一個。」陳法官形容,這是一個「危險」(danger).
作為社會科學學者,Francis這樣回應:「我不看成一種『危險』,因為人是複雜的動物,人的腦子裡不只有『單一的真相』,面對不同人,在不同處境,會影響人如何建構意義。從社會學及人類學角度,人們會在不同處境『管理自己的形像』,我會形容為因應處境而作出的『調整』,而不是在直白地說謊」。
Francis繼續解釋,「而建構意義是一個過程,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候,他的想法也有改變。像我們現在在討論『甚麼是焦點小組』,我們(他和法官們)也在集體參與意義建構的過程。」
此時,Francis引述了焦點小組裡,其中一個焦點小組參與者,對「光時」口號的理解,隨時間而出現改變。
Francis在庭上說,其中一個支持反修例運動的焦點小組參與者說:
「最初我面對『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口號,我說不出口。為何呢?因為我最初認為這口號與『港獨』有關,好像要推翻政府,這不是我的目的,我不支持港獨的。但隨着反修例運動發展下,我理解這個運動是關於爭取普選,關於愛好自由,公義。漸漸我可以喊出口了。這個口號好像承載了一種精神。當我去到集會現場,我喊『光時』口號時,我會覺得和其他香港人連繫起來。」
Francis解釋:「這是一個好例子,這個人最初覺得,『嘩,光時口號好激進』,但漸漸他覺得意義改變了。即使他不支持港獨,他也會嗌這口號。」
「這例子正正示範了,口號的意義建構過程,可以如此複雜,豐富,充滿餘韻(nuances).」Francis說。
Francis還引述了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Lance Bennett對政治口號的見解 “Effective political themes and slogans invite people to bring their own meaning to a situation. Thus, an image is an impression anchored partly in symbolic suggestion and partly in the feelings and assumptions that people have in response to that suggestion.”
(有效的政治口號邀請人們把他們自己的意義加諸其上。所以,一個影象像個錨,作為一個符號提示人們把自己的感受及假設投射到其中。)
Francis亦說,焦點小組中發現,只有部份人認為「光時口號」與港獨有關,所以口號是開放式的。「總的來說,光時口號就是關於一些失去的東西,而人們覺得需要改變。至於失去了甚麼又如何改變,則因人而異。」
法官們亦用法律用語詢問,焦點小組裡會否有「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即因為主持者主動提起「港獨」而引導被訪者去提及這個答案。這顯然是法庭常關注點。
但Francis說,焦點小組做法是開放讓大家討論,「而進行焦點小組時間正好在2019年9月,那時基本上整個社會都在討論這句口號的意思,是否和港獨有關。所以在焦點小組裡不需要提示,就會自然進行討論。」
法庭場境裡,引導性問題,會是法官關注的事。
這天早上,李詠怡(Eliza)教授,繼續接受控方盤問。Eliza早前曾說過,為甚麼「光時」口號在7月21日於社會流行起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們對「元朗襲擊」感到憤怒,需要一個口號去表達其情緒。
然而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 則挑戰Eliza,周專員多次指,7月21日口號最初出現於白天,當時中聯辦被示威者包圍,國徽被損毁,當時中聯辦外牆上更出現「光時」口號,周專員指,「光時」口號的意義,應該與中聯辦事件有關。
控方的周專員說:「中聯辦外示威中,清楚反映拒絕中華人民共國和政府的意思,你為何不認為這些示威活動的意義,有助我們脈絡性地理解口號的意思?」周專員亦呈上了多張中聯辦被損毁的照片叫Eliza細看。
Eliza指,她和研究伙伴,曾在7.21後,嘗試從數據了解為何當天之後,光時口號的使用明顯更普遍。於是她從兩張報紙裡,點算傳媒提及過的地區,發現「元朗」字眼出現的頻率,要比「西環」、「中聯辦」及「上環」高出很多。
「媒體注意力反映公眾注意力,而焦點小組發現,7.21大家一致是關注警察暴力,而不是關注中聯辦。故此我們認為令到7.21口號普及化,元朗事件比中聯辦事件重要得多。」Eliza說。
Eliza早前指,梁天琦在造勢晚會曾引述過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說「the Ballot or the Bullet」意思,Eliza認為「子彈」只是比喻,並非像控方專家劉教授所說有「武器」的意思。控方更指控梁天琦有意推翻政權。Eliza當時更說,以她所知, Malcolm X不是「分裂國家主張者」(secessionist)。
周專員今日呈上Malcolm X的1964年的演講,讀出部份內容,又追問Eliza知否Malcolm X被指為 “separatist”和知否Malcolm X曾經加入激進伊斯蘭組織。
Eliza語氣有點難以置信地反問:「我們是否要進入複雜的美國種族歷史?美國黑人民族主義(black nationalist)和非洲裔美國人那時的分離主義(separatism), 尤其是於種族隔離(apartheid)的過去有多複雜?要研讀多少歷史脈絡?」
周堅持追問:「那Malcolm X是不是分離主義者?」
Eliza沒好氣答: 「若是說建立一個有主權的國家這個理解下,我認為不是。」
周專員仍在要求Eliza看Malcolm X說話節錄。此時,彭官要求暫停提問,三位法官退後座椅商議一會,然後彭寶琴說,Malcolm X是否分離主義者,與本案案情「拉扯得太遠」(far far removed), 彭官提醒周專員,Eliza一直不反對梁天琦在選舉演說中對港獨持正面看法。
周專員另一處的追問,把梁天琦與Eliza拉得更近,問答更有火花。周專員引述去年夏天來自《眾新聞》的報導,報導中訪問了三位學者,表達學者們對泛民立法會議員在政府表示因疫情把選舉延期一年後,是否應該總辭。
報導中,Eliza認為議員應該留任,訪問中提到議會是重要「抗爭陣地」「在威權政治下,策略上考慮比民主原則更重要……」周專員反問,梁天琦進入議會,會否也像她所說的一樣,「具策略意義,目的是去推翻政權」?
Eliza罕見地光火起來:「你在引述我?你是否在說我和梁天琦是一伙?說我和他是同黨?(You suggest I am part of his cohort?)……好了,現在我被審訊,我要回答吧? (I am the person on trial, I have to answer this……)」辯方劉大狀立即站起來抗議,指Eliza是來做證人的。
此時彭寶琴語氣溫和地望着Eliza說:「不是的,妳是來作供,提供專家意見給法庭。請不要覺得來被審判,這不是原來的意思。」彭官打圓場道:「我想周先生要想問妳,會不會梁天琦進入立法會,覺得策略上可以作出改變,而不是留在結構以外。」
Eliza鬆了一口氣,望着彭官說了幾聲:「感謝妳的澄清,感謝。」然後Eliza詳細解釋,她在泛民總辭上的看法,已經算是「溫和派」,因為當時社會上較激進的想法,是主張泛民議員一起總辭以表示對選舉延期的不滿。而Eliza說,我主張泛民留任,是希望有議員監察政府,希望加強政府問責性。
現在仍身陷囹圄的梁天琦,始終成為庭上反覆被斟酌的客體。
Eliza今日完成作供前,有機會詳細解釋,她作為政治學者,如何理解梁天琦為何要使用「光時」口號。Eliza解釋,2016年梁天琦參加的是新界東補選,和以往立法會選舉不同,選舉制度是「單議席單票制」,並非「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之下,勝選者需要的票數不需很多,只拿取選票一成也可以拿到席位。然而補選的規則,則是誰多選票誰便勝出,故要爭取選票數量。
Eliza說,回看2016新東補選中,參選者多達6人,當中梁天琦的對手,有知名度高的政黨領袖,梁天琦當時相比之下,是一個無人認識的小伙子,只有大學宿生會經驗,或參加過一些小型社會運動,但知名度不高。「他需要設計一個非常搶耳的口號,以拿得最多的票數。」
Eliza指,一個知名度不夠的參選者,設計口號會有「不成比例地戲劇化」的情況(dramatizing out of proportion),故此梁天琦即使說「選票就是子彈」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已。
Eliza進一步指出:「很多提倡港獨的政治組織,大部份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只是口說『香港獨立』」。法官彭寶琴補充:「妳所說的沒有具體行動計劃,是在公眾知道的情況下沒有而已。」
Eliza再補充:「究竟(這些組織主張的)是和平遊說,還是使用暴力或武裝力量?沒有看到這些(資訊)。」
今次被告唐英傑的電單車上,插着旗幟的版本,除了有「光時」這個八字中文口號,亦有七字英文“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中英文版本均在法庭反覆被檢驗。辯方學者卻說,原來口號的出現,並非有明確的設計時刻,或單一設計者。
彭官曾詢問,英語口號如何出現, “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那裡來?彭官留意到梁天琦2016年造勢晚的佈景板已出現這七個英文字。
但Eliza指出,她曾經從梁天琦遞交給選管會的個人簡介中,找到「光時」的英文版,卻是被譯成「Ignite Revolution to Reclaim Our Age.」對於造勢晚會和選管會的文宣為何有差異,Eliza說她不知道。
而Eliza亦曾找遍不同資料,去嘗試看看梁天琦當初創作「光時」口號的原意,但發現他除了在晚會說過,口號不想專注「世代」差別,除此之外,她沒找到更多解釋。不過Eliza說,原來梁天琦最初創作了另一個八字口號,但她認為,梁天琦最初的口號不搶耳,不令人留下深刻印像。
「選舉口號要搶耳,要令人容易記起這個參選人,而原來梁天琦最初設計的口號很悶蛋,孩子氣得像大學活動口號一樣。」
原來,於社會掀起沸沸揚揚的談論,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被廣泛流傳過,今天被法庭研究是否違反國安法的八個字口號,並不是梁天琦最初的構思。
此時,Eliza翻查文件找到了紀錄,並以廣東話在高等法院朗讀出,梁天琦最初曾經構思,但最後放棄了的意念。這個被埋葬了的口號,原來一樣是八個大字:「知行合一,世代革新」。
如果歷史有如果,假若「光時」沒有出現過,今日香港的光景又會如何?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第二位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離開高院,明天他會繼續作供)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武 嶺 英文 介紹 在 黃后駕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一些時間沒發文了
2020真的是很可恨的一年
壞事多過好事
也可能又剛好29
真的是萬惡的一年
但還好都度過了也熬過了
什麼檻也都慢慢跨過
會越來越好的
今天想分享的
單純都是自己的想法、經驗
沒有任何絕對的意思
更沒有以偏概全
以下正文!
—————-我是分隔線—————-
我想扣除掉非不必要的理由
當媽了之後絕大部分都會希望陪伴自己的小孩
度過「美好的童年」
希望自己能夠一手陪伴他的成長
直到學齡前...
這是個分水嶺也是個情緒的轉換
我想大部分的媽媽都會想馬上把小孩送去讀書
然後狂奔回職場
因為帶小孩真他*的累啊
雖然會捨不得
但是我也絕對不要再帶小孩了
這時候是個選擇題
公幼與私幼的天人交戰
我一樣先撇除非逼不得已的理由
這真的比要不要答應老公的求婚還難欸
下面我以自己的經驗分析了幾點
是以我喔以我喔以我喔
拜託認真魔人饒過我吧
第一點
「第一實際-學費」
錢啊錢啊錢啊就是重要很重要
一個是註冊費
另一個是註冊費月費才藝費教材費還有超時費
公托就是一次收完然後等著下學期再一次
(除了課後班的額外收費)
斯托就是一個加一個又一個
好多朋友媽媽都說薪水直接乾一半
當然這個也是要評估自己的能力啦
第二點
「怎麼都抽不到排不到啦」
這個無關乎好與不好對與不對
因為都很難
抽籤、排隊抽籤、一出生就卡位、找人幫忙卡位
這個真的就是看小孩以及父母的運氣了
第三點
「那麼早下課怎麼還有寒暑假啦!」
這個就是很多抉擇的一大原因
公托真的八點上課然後四點下課
(最晚額外收費課後班到五點半)
不像私校有些可以七點到六點半
最可怕的是小孩界的鬼門
寒暑假準時開
嚇得爸媽都束手無策
所以公托私托呢?你選擇什麼呢?
第四點
「怎麼吃這樣!!!!」
耳聞身邊私托的朋友
他們小孩的餐非常的不好
我很慶幸姐姐的學校(公托)
菜單拿出來真的好像什麼五星菜單
有的沒的都有
還有臘八節的臘八餐
雖然水果的部分
有些週期拿回來的重複性高到
我都可以成為中盤商
但吃的這塊我真的很滿意!!
姐姐都被學校養的肉肉的
(當然還有也有很棒的學校餐啦)
第五點
「你們老師是不是學歷都比較高啊」
學歷不代表一切
只要受過專業教育的都是好老師
老師跟小孩的磨合期還有他們的關係
都跟談戀愛一樣
並不是人人都可以人人都適合
要磨合也要尋找
所以師資問題是家長要做功課的環節
小孩與老師合不合適不能強求
但就是盡量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小孩性格的老師
第五點
「你們活動怎麼那麼多」
欸我真沒想過公托的學校活動這麼多
我不是說什麼運動會、還是要家長同樂的那種
是學校教育課程的一個環節
女兒學校時常有什麼月
運動月、美術月、台語月....
這學期的運動,老師除了請來體能教練、足球教練之外,還讓他們學會跳繩、騎兩輪腳踏車、搖呼拉圈...
台語月的時候教了好多台語的諺語還有故事...
活動也都很特別,她們在聖誕節的時候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寫信沒什麼但她們要自己去郵局寄信!
她們也參訪過挖土機公司、警察局、鐵工廠、博物館、美術館、鐵路公司、特教學校、學校周邊地理介紹、去早餐店做早餐、去商店買東西....(這些就是上課的日常爸媽不用到場的那種)就是一個走出教室實際行動的教育...我女兒的學校是這樣!真心覺得很棒!
當然每個學校的教育方針方案不同!所以這也不是什麼絕對的比較!但周邊的私幼家長還真沒聽過這些活動...
第六點
「你們怎麼都沒有教....」
這個真的是個問題所在
我沒有說小孩必須或是絕對要學這些
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
他們覺得幼稚園注音符號、簡單的英文、基礎的數學
這都是應該要學會的
公幼因為教育部的關係
所以他們在學校是不能教的
女兒的老師都是用遊戲「帶過」
如果沒有另外去上正音班或是自己教
她大班來說ㄅ到ㄦ排序還是搞的亂七八糟
數學更不用說
那是女兒自己有興趣外加我有買題本
不然根本還在1+1=2
英文其實也不是絕對
我都很難想像
我女兒這樣上了小一
到底能不能跟上進度
雖然有什麼所謂的預備週
但是大部分的老師
就好像覺得她們應該都有基礎所以快速帶過
好多上公托的小孩都跌得七零八落摔得東倒西歪
但另件問題也存在
私幼對於分工合作、以及邏輯還有生活的應變能力就會有所差別
所以我說
幼稚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是一個學會團體生活、品格品行教育的開端起頭
還是基礎課程的奠基
我以為幼稚園就是快快樂樂的上學這樣而已
但到了準備升小一時
我又開始擔憂銜接跟進度的問題
第七點
「我小孩又生病了啦!班上又停課了吼!」
這是每個家庭聞風喪膽的訊號
感冒這回事如果家中又有小小孩
就是個無限循環的可怕輪迴
女兒他們學校很硬的規定
只要37.5左右就是麻煩回家休息
到了目前大班停課過一次,沒有什麼特別的大病
但朋友私校的小孩
老是因為什麼小孩停課沒去學校
同學生病了吃完退燒藥竟然家長又送去
或是學校竟然收了發燒的小孩
其實這點真的是自律的問題
已無關乎能什麼上班請假的問題
生病=休息=不能上學
這是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的基本
曾經在公園遇到阿嬤帶著腸病毒停課的小孩出來玩
還一副他在家關不住所以出來透透氣的樣子
我聽到真的帶著小孩拔腿就跑
回家立馬洗澡換衣服
到!!!底!!!
為什麼會覺得沒什麼啊啊啊啊啊啊啊
這個也是每個學校的問題
有些學校很嚴格有些就比較隨意
跟公私幼我覺得沒有太大的關係
第八點
「怎麼辦?我小孩生日要送什麼給同學?」
什麼意思!?
我不太懂這到底是什麼時候衍生出來的傳統
我記得我的小時候
一個乖乖桶人人有大家都開心
結果現在的家長十八般武藝
還要會做小禮物蛋糕的
甚至還有裝扮出場的
一個一個生日派對比離譜比誇張的
小孩就開始學會攀比
為什麼他生日送那麼好我也要送那樣
對於一些時間、金錢不充裕的家長
真的是一大難題
好多朋友都說好險她小孩過年生日哈哈哈
我當初也好害怕學校會有這樣的傳統
因為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不能吃糖果、不能吃巧克力、對蛋過敏、送這個是不是都要一樣不然會吵架....
還好學校老師杜絕這樣的行為
他們統一由老師準備蛋糕舉辦每月壽星生日活動
對這個愛庸人自擾又怕麻煩的媽
真的是一大福音
雖然或許這是個分享的學習但我更怕小孩從小學會比較
那媽媽我生日是要送全家禮物嗎😅
其實
雖然自己的大女兒是讀公托
明白與私幼部分的不同以及很多非常的不同
但是這個也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對與不對
雖然我讓她有個愉快的幼稚園生活
但在準備升上小學的這一段時間
她開始要面對各種的壓力
甚至會突然覺得
上了小學怎麼不像幼稚園一樣快樂
還有也要有著剛開戰會很煎熬的打算
因為這樣
媽媽我也開始猶豫弟弟的教育
究竟他要的是什麼(他應該不知道
是他適合什麼?應該要如何?
很多人會覺得
到目前為止
他們別無選擇
因為工作以及無後援
所以他們非得要私立不可
當然公立也是有能應變這些困難的方式
因為幼稚園是如此
上了國小也是一樣啊
除了週三的半天
其餘的時間沒辦法接送也是只能上課後安親班
我想表達的只是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當然好壞對於每個家長期許小孩的未來而有所不同
我希望小孩快樂成長
我希望他能贏在起跑點
我希望他能趕快上軌道
終究
我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他們好
終究
都是為了他們
欸我好想問問我女兒你怎麼想
但想當然答案絕對會氣死
現在的她應該無法完整好好的表達
但我想她的幼稚園生涯是很快樂的啦
至於弟弟
喔我真的好頭痛喔
#不要把自己達不成的未來變成他們的過去
#他們要的不一定是我們想的
我太囉嗦了
很煩啊
2021
我想會好的
#我沒有要製造對立
#拜託正義魔人不要鞭我
武 嶺 英文 介紹 在 Luke I am your mother 英國小人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記得去年徂英國來台灣拜訪我們的英法夫妻Ben&Shoua嗎?
那時我們一起去清靜跟日月潭玩,當時發瘋了竟然就這樣一路開上山殺到武嶺,整路起霧伸手不見五指,回想起來那時一邊開一邊禱告抖到差點沒漏尿,現在回想起來,只覺得「活著的感覺真好」🤣
他們在10月時悄悄抵達台灣囉!!
其實是因為經過兩次來訪台灣很喜歡這裡的一切,原本就在去年計劃在8月時來台灣學中文,只是剛好碰上疫情,班機被取消,就一路延宕遙遙無期!
後來經過一番寒徹骨,又再次重新訂了機票,經歷14天隔離又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檢測陰性後,終於實現了來台灣的願望🤩
現在 Ben Mitchell Barber / Hair Stylist
在台北 BIBA Salon Taiwan做本業髮型設計師,他在法國學藝,在英國當髮型師超過不知道幾年(完全狀況外的我),我們前幾天才把Josh送去修剪年久失修的亂髮,有興趣可以去找他玩,他的話很多,想練英文的,或是想把自己中文變不好的,膽子大的,都可以去找他剪髮💇
#這樣介紹會不會被他追著打
#友誼的考驗
#還有影片請期待敲碗上架
👇可以先追蹤默默開啟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dOEx_3jkdkfyopfYhUpPQ?view_as=subscri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