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的回饋
今天晚上收到一個臉書朋友的Messenger訊息,他是個年輕人,但是有豐富的海外和平台灣工作經歷。
他的訊息是這麼說的:
「希望老師最近一切安好,自從上次跟老師請益之後又過了兩年,也換了新工作在職場奮鬥。
在過去的一陣子幫公司規劃了新市場的方向以及執行步驟,沒想到近期以來由於市場驟變,老闆今天一句話就全盤打翻。
當下實在有點難以接受,但長嘆一口氣之後,立刻想到老師的撞牆理論(上次也是撞牆理論)立刻轉念,保我平安;)!
老師的書上寫的,再一次驗證都是最實用的經驗,勝過很多管理書籍的高談闊論!
我想這或許又可以跟老師說的下殘局合在一起,當然大家都喜歡從一片淨土開始慢慢耕耘,慢慢看著自己孩子(生意)長大。
但是,如何在半途,局勢被外力轉變,成為殘局時,在上天壓下來的規矩之下,還是有辦法找到出路?
我想這也是每個專業經理人必經的修煉之路。」
他說的(上次也是撞牆理論),指的是兩年前,碰到職業生涯中的困境,也是因為我的這篇文章,讓他的想法提升了高度和廣度,因此而渡過那次的困境。
有許多臉書朋友和讀者,都透過Messenger私訊我,告訴我,他們從我文章中得到了很多啟發和幫助。
作為一個退休快10年的打工仔,立志要分享傳承自己過去40年的職涯經驗,每次看到這種回饋,都讓我再次打起精神來,克服心理的疲勞和疲倦感覺,繼續寫作分享。
希望看到更多的讀者,分享感想,告訴大家,我的文章怎麼幫助了你們。
讀者的分享,就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和敬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民調判別民意走向,才能有正確的選舉方式。從科學角度,探究民意,才能夠掌握民意。 藍營每次都無法掌握民意,甚至還使出過蓋牌通通都不信的大家閉上眼相信我之術,最後不但大敗,而且還敗得比民調還慘。組頭都比政治人物相信科學呢! 請大家仔細思考吧。 民調以一個社會科學來講 它的科學性在哪裡 為什麼現...
殘局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母老虎原來是隻貓(主管篇)】
因為新人B上工一個多月,在 HR 的見證下,我們來個比較正式的線上回饋會議,
老實說,到目前為止,雖然B的財務專業知識還有進步空間,但我很滿意他的工作態度與表現,於是姐姐我認真用了最近學到的理論 #三明治溝通術,先褒再小小建議一下然後又褒獎結論。
會議最後,B突然提到一個加入公司的驚喜是,面試的時候,B感覺我是一個講話很快工作很多節奏很緊湊的人,所以當時有點擔心如果將來他有問題,是不是都只能自己去Figure out?但沒想到除了一開始前幾天的正式訓練,後續有問題,他每次丟訊息,只要沒開會,我都會馬上回覆或直接線上打電話解釋,完全沒想到我如此願意回答問題。
我聽到後哈哈大笑,心想我面試時看起來是有多兇?於是開玩笑說「我面試是有這麼不友善嗎?」B連忙否認,我又笑著解釋,「那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在投資」。幾次問答下來,我發現她都會做筆記,也很少問重複相同的問題,我回答問題之後,他自己也會去反思,這點我很感激。所以我一直相信不久後,他的學習曲線就會回報我的時間投資,後來也果真如此😆。
當然我必須說,人都是互相的,也是他自己夠上進,是個可造之材,我才會傾全力教他。因為他能吸收越多,將來就可以幫我越多,我也可以前進,職場的活水才能持續流動。
面對新人,我最怕的不懂裝懂,或只聽命行事不思考的人。
我不怕你問,我只怕後面要收拾殘局更麻煩。😆😆😆
老實說,有好幾天,尤其是新人剛開始的時候,每天至少 Call 個十次以上,又要趕報告又要回答問題,我有一種被追著跑的感覺,但我從來都沒有不耐,甚至要他不需要因為常求助於我而感到愧疚。因為有時候他有問題打給我,但發現只是他自己沒看清楚,姊姊我也當過新人,所以很清楚這種窘境,但有時候真的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盲點。
此外,在商言商,他浪費時間鑽牛角尖,也就是我浪費時間;他在學習,也就是我又多了一顆腦袋可以分擔任務。所以我寧可他把多的時間,拿去了解公司流程,精進 Excel 或者擴展財務知識。還好他上工幾天後,馬上就發現自己的不足,閒暇之餘自己線上補充知識或來問我。
職場試用期跟戀愛初期一樣,大家都在彼此觀察,過程中他也有發現,我是 Result-Oriented 結果論的人(我自己也三不五時強調我有多愛結果論😆),只要任務完成,我不太在意他有沒有按照我的方法做,所以他很安心(我也很開心不用管細節😆)。
老實說,大學畢業後在台灣職涯路上我遇到很多好人,尤其當年開始在事務所的第一份工作開始,我遇到的In Charge 姊姊,不管工作上或做人處事上,常常耐心教我與分享技巧。
最近自己帶新人,有一種 Pay it forward的感覺,也感謝新人B用 Work Smart 來 Pay it back,不然我現在怎麼有心情寫這些。😆😆😆
Btw 1, 太久沒當職場新人,之後再來寫一篇有關我對這位新人的觀察。
Btw 2, 被臉書逼著更新版本,之前聽說不少更新後的鳥故事,希望過去文章跟回饋還是安然無恙,阿門~
Btw 3 圖文不符,經過兩周的陰雨綿綿,好天氣終於又出現了,祝大家周末愉快啦!🌞🌞🌞
殘局理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母老虎原來是隻貓(主管篇)】
因為新人B上工一個多月,在 HR 的見證下,我們來個比較正式的線上回饋會議,
老實說,到目前為止,雖然B的財務專業知識還有進步空間,但我很滿意他的工作態度與表現,於是姐姐我認真用了最近學到的理論 #三明治溝通術,先褒再小小建議一下然後又褒獎結論。
會議最後,B突然提到一個加入公司的驚喜是,面試的時候,B感覺我是一個講話很快工作很多節奏很緊湊的人,所以當時有點擔心如果將來他有問題,是不是都只能自己去Figure out?但沒想到除了一開始前幾天的正式訓練,後續有問題,他每次丟訊息,只要沒開會,我都會馬上回覆或直接線上打電話解釋,完全沒想到我如此願意回答問題。
我聽到後哈哈大笑,心想我面試時看起來是有多兇?於是開玩笑說「我面試是有這麼不友善嗎?」B連忙否認,我又笑著解釋,「那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在投資」。幾次問答下來,我發現她都會做筆記,也很少問重複相同的問題,我回答問題之後,他自己也會去反思,這點我很感激。所以我一直相信不久後,他的學習曲線就會回報我的時間投資,後來也果真如此😆。
當然我必須說,人都是互相的,也是他自己夠上進,是個可造之材,我才會傾全力教他。因為他能吸收越多,將來就可以幫我越多,我也可以前進,職場的活水才能持續流動。
面對新人,我最怕的不懂裝懂,或只聽命行事不思考的人。
我不怕你問,我只怕後面要收拾殘局更麻煩。😆😆😆
老實說,有好幾天,尤其是新人剛開始的時候,每天至少 Call 個十次以上,又要趕報告又要回答問題,我有一種被追著跑的感覺,但我從來都沒有不耐,甚至要他不需要因為常求助於我而感到愧疚。因為有時候他有問題打給我,但發現只是他自己沒看清楚,姊姊我也當過新人,所以很清楚這種窘境,但有時候真的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盲點。
此外,在商言商,他浪費時間鑽牛角尖,也就是我浪費時間;他在學習,也就是我又多了一顆腦袋可以分擔任務。所以我寧可他把多的時間,拿去了解公司流程,精進 Excel 或者擴展財務知識。還好他上工幾天後,馬上就發現自己的不足,閒暇之餘自己線上補充知識或來問我。
職場試用期跟戀愛初期一樣,大家都在彼此觀察,過程中他也有發現,我是 Result-Oriented 結果論的人(我自己也三不五時強調我有多愛結果論😆),只要任務完成,我不太在意他有沒有按照我的方法做,所以他很安心(我也很開心不用管細節😆)。
老實說,大學畢業後在台灣職涯路上我遇到很多好人,尤其當年開始在事務所的第一份工作開始,我遇到的In Charge 姊姊,不管工作上或做人處事上,常常耐心教我與分享技巧。
最近自己帶新人,有一種 Pay it forward的感覺,也感謝新人B用 Work Smart 來 Pay it back,不然我現在怎麼有心情寫這些。😆😆😆
Btw 1, 太久沒當職場新人,之後再來寫一篇有關我對這位新人的觀察。
Btw 2, 被臉書逼著更新版本,之前聽說不少更新後的鳥故事,希望過去文章跟回饋還是安然無恙,阿門~
Btw 3 圖文不符,經過兩周的陰雨綿綿,好天氣終於又出現了,祝大家周末愉快啦!🌞🌞🌞
殘局理論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用民調判別民意走向,才能有正確的選舉方式。從科學角度,探究民意,才能夠掌握民意。
藍營每次都無法掌握民意,甚至還使出過蓋牌通通都不信的大家閉上眼相信我之術,最後不但大敗,而且還敗得比民調還慘。組頭都比政治人物相信科學呢!
請大家仔細思考吧。
民調以一個社會科學來講
它的科學性在哪裡
為什麼現在我們會說
民進黨現在執政幾乎完全看民調來做事
當初你是怎麼樣接觸民調
民調 因為我念政治系
那我是1975年念政治系
正好是美國行為主義的革命
民調其實就是
可以這麼講就是近百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的結晶
因為我當時在念大學的階段
正好接觸到這一個行為主義革命
我非常投入到這個裡面
因為一般對政治學的了解都是傳統政治學 對啊
我們講的政治學是科學政治學
也就是說是政治科學
Political science
就量化的研究方面最出名的那當然就是
我們講說政治態度與行為的研究
以前我們不叫民調
民調比較像說是市調啊民調這些東西
不過無論如何
我講比較簡單一點
民調作為一個科學它的根據是在於說
它有嚴謹的統計學的基礎
然後有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法的這些測量方法
那麼結合起來
然後再加上這個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人類學等等等等
這些所謂其實是一個科技整合的東西
民調作為一個目前這個
了解一般社會大眾的政治態度和行為
做一個科學工具來講那是非常成熟的
董事長我可不可以問一下
因為你知道我們學電機的時候
物理有一個叫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行為科學呢在調查方面
有沒有類似這樣狀況
因為我先講我見過很多很惡質的民調方法
他根本沒做民調
他就是打給你
我告訴你喔 這個我們今天要做個民調
但我告訴你朱學恒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渣
請問你支不支持人渣來選立委
像這樣子的干擾行為
在民意調查裡面
這個董事長是專家你要怎麼去隔離
isolate這一類的變數
而不會導致民調變成是誰做就可以操縱
我題目設計就可以操作 這要怎麼辦呢
我跟你講這很簡單
如果是蓄意要做假民調
那種就沒有什麼科學的可談
它不是科學 不是科學
所以假民調或劣質民調是很多的到處都是
如果你要講說憑什麼我要講我們這個是真正的民調
民調的過程裡面也會碰到很多
有些人故意惡作不表示真實態度
對不對 對
可是我用一個簡單的理論講
你可能也聽過大數法則
所謂的大數法則簡單講就是說
當你的樣本足夠大的時候
你的樣本所得到的一些估計值
比如說平均數
它會跟跟母體平均數會幾乎完全一致
那如果你的樣本夠大怎麼樣叫夠大呢
以目前來講其實100個樣本都相當大
100個就夠大啦
那我們都要求1000個以上的樣本數
比方說在我們說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的情況底下
我們希望因為任何調查都會有誤差
我們希望你這個誤差不會太大就正負三
在正負三的這樣的一個誤差範圍之內
我們是可以接受
那樣本那隱含的說樣本會多大呢
就是1068
1068個隨機取樣的樣本得到的
那它的估計母體的這個誤差
我們大概就是正負三
我的意思就是說
談民調的精準度要先撇開所謂假民調
假民調沒辦法去談
就完全沒辦法就跟玄學一樣
他是故意做假民調根本沒做民調對不對
沒有做民調宣稱做假民調然後還有數字
那他絕對不會把他的樣本拿出來給你看
那但是正規的民調
一定是經由這樣的一個非常嚴謹的程序
得到的一個就是抽樣完之後他還會訪談
訪談之後呢所得到的一個結果
你知道我從小到大
其實對政治不是那麼感興趣
我最近幾年才開始注意政治因為工作的關係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民進黨才把
民意調查或是數據化的政治科學
當成那麼重要的一個施政依據
而不相信自己能夠聆聽民眾的聲音
那這個事情我覺得最近很嚴重
就民調不跌
他根本不在乎你在那邊靠北什麼東西
他認為都假的
這個狀況演變我覺得可能跟您當年的民進黨也不一樣
這個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我倒是可以提供你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跟經驗
理論是什麼
有一位非常...叫??一個德國人
他曾經講過一個好的政治人物
他必須具備一種能力
就是說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不但是專制的君主也好或者是這個
民主國家的元首總統也好
都應該具有這種能力
因為這樣才能夠知道民心知道民意
民心之所向
但是這個
民調其實是可以補足這些政治人物的不足
因為天縱英明的這種政治領袖很少見
一般的這種很平庸的這些政治人物要怎麼樣去了解
影響民意在哪裡
你比方說好了 美國這麼大一個國家
美國總統怎麼了解美國選民的意向是什麼
當然是民調
除了民調還有什麼
那民調就是一定要很精準的民調
所以美國歷屆總統沒有一個不重視民調
所以重視民調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在台灣才很奇怪
台灣在批什麼民調治國
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這是一個威權心態很重的
或者是對民調不了解的人講出來的話
你當然講說這個市井小民
比方說菜市場 夜市啦
那是輿情應該去搜集應該去了解
但民調跟這個輿情沒有互相排斥 沒有互斥
民進黨對於民調的態度
特別是過去 我講過去這5年好了
我覺得是跟過去是不一樣的
跟更長遠的過去是不一樣的
小英當政之後我有一個感覺
民調高她就很高興 民調低她就怪民調
我最後簡單的問一個問題
以游盈隆老師過去5年的民調的經驗
你覺得2022年民進黨好不好選
當然不好選
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
是一個很敏感的指標很好的指標
在測量政黨的社會支持
現在是最低的時候
民進黨次低的時候是在2018年的11月12月的時候
那時候就是慘敗的時候
慘敗的時候就是23
現在選戰都還沒開始你就已經22點幾了
怎麼可能好 不可能好
所以你現在要收拾殘局嘛
民進黨政府要怎麼樣收拾殘局來避免2022全軍覆沒
或者是2022能夠勉強維持目前兩都四縣市的局面
可不可能不知道
那顯然是一場苦戰
直播日期:游盈隆6/30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DJ45oODC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tkiNe53ds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