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引用子齊老師的話,就用這部「殺意滿滿」的作品,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對華人來說,農曆年彷彿才是真正的開始。疫情持續蔓延,工作持續受到影響😅 希望牛年的開端可以有更多事業上的突破,跟新的團體合作,或是尋找新的出路⁉️
總之,祝大家牛轉乾坤,牛年行大運🧨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賢賢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是我頻道的新系列,整天講外星人和UFO有點悶, 所以開了個系列叫【我頂你的肺,編輯】, 就是講解有點電影或者連續劇的神級編劇,有時真的頂他們不順, 如果你也有同感,歡迎你訂閱我的頻道。 由於廣東話才可以表達出我心聲, 因此所有這個系列的影片都...
殺人犯長怎樣 在 吳子齊 Tzu Chi W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音樂劇作曲作品分享]
過年前重新複習整齣戲滿滿的殺意(?)
又是一個充滿挑戰與學習的創作之旅
當推理搭上強烈風格,再加上音樂劇的格式和語言
整個過程玩得很盡興~
謝謝整個製作裡裡外外的合作與照顧!
有看過或沒看過演出的朋友的都可以來回味/體驗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創音樂劇《殺人犯長怎樣》
演員|吳知豫、李培松、孫宇生、顏志翔
編導|黃暐
作曲|吳子齊
編曲|張立勤、吳子齊
編舞|賴冠穎
聲音指導|林意淨
製作人|黃暐、蘇昱瑋
執行製作|陳伶
舞台監督|蔡依昀
燈光設計|管翊翔
舞台設計|蕭凱齊
音場設計|吳駿宜
排練助理|黃品蓉、詹宜玫
視覺設計|周元媛
服裝設計|莊佩雯
平面攝影|陳弘軒
https://soundcloud.com/tzu-chi-wu/sets/findingmurderer
殺人犯長怎樣 在 卡勒的譯人藝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Daisy的分享!
上週《殺人犯長怎樣》結束了,內心有些感觸還不知道怎麼抒發,也許還要沈澱一下,也許就不抒發了哈哈哈。
今天去上了短期的前/後空翻課,覺得有趣,希望可以學會一些皮毛!
殺人犯長怎樣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賢賢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是我頻道的新系列,整天講外星人和UFO有點悶,
所以開了個系列叫【我頂你的肺,編輯】,
就是講解有點電影或者連續劇的神級編劇,有時真的頂他們不順,
如果你也有同感,歡迎你訂閱我的頻道。
由於廣東話才可以表達出我心聲,
因此所有這個系列的影片都會用廣東話來講解。
喜歡聽我講廣東話的觀眾有福了!
最近有一套泰國劇很紅,叫【禁忌女孩】
我就開來看了一下,第一集和第二集不錯,有點看頭,
故事內容就講一個殺不死的蟑螂。。。。
不是,是一個靚妞,高挑的身材,身材又沒話婀娜多姿啦~
每一集都穿著超短的泰國校裙,如果大家還沒有看,
以下我可能會有點劇透,我給十秒你一,十!
故事第一集和第二集還算ok,就說這個女孩是不會死的,
她會誘發人類心中的那些惡念,用這些惡念來懲罰他們,
第一集就是講一個咸濕淫賤的老師,假借拍照Yoga來咸濕女學生,
禽獸!
這個女生就出現色誘他,並且拿他女兒,
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
她亦正亦邪,雖然都是那些狗血劇情,
但是算還可以接受,直到第九集。
我不知道邊條友做編劇,這一集我看到也就醉了。
我都不明白導演點解可以接受這樣的劇情。
話說開頭有一間學校,出現了一個逃獄的女變態殺手,見到人就殺,
那在一間課室裡面有一條廢材老師還有他的女,一個叫小高的男仔,
阿嬌和阿靚,一對情侶,那個女的是小高的前女友阿Sa,還有她喜歡吃醋的男友,
一個四眼妹還有女主角諾那。
話說小高和阿嬌阿靚留堂,廢材老師和女兒都在教室裡面,
突然間四眼妹跑了進來躲著,接著一對情侶阿sa和阿虎,
還有女主角納諾也跑了進來,說有人在學校亂殺人,
由於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個人,廢材老師聰明到用全部桌子和椅子頂住門口,
那麼會多過一個人一起逃獄,又一起約來學校殺人,又一起神經病,
Ok就當殺人犯一起逃獄啦~相約在學校。
可能有個群組叫變態聯盟,相約在學校懟人?
當大家堵住門口時,播放器就傳來一個聲音,就是校長的聲音
就說一個身穿校服,並且犯下八起連環殺人案的兇手混進了學校裡面,
為何不報警,是因為電話訊號很差?
但是納諾的電話就有訊號,並且有殺手的上半部頭像,
很明顯編劇想我們猜兇手就是諾那咯~~
你看那個劉海~簡直就是娜諾
而且殺手正向他們的大樓走過來,他們怎樣知道的?
是他們的朋友訊息他們的。剛剛又講沒有信號?
接著好像懶緊張的,兇手進過他們的門口,
好像走了~但是她又回來!
哦~原來是其他學生拍門求教,
當然廢材老師一定要做些‘人類好自私的’行為,見死不救咯~
他的理由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兇手假扮學生求教進來,然後殺他們。
小高一定不肯,過後打打打,阿嬌拍下老師的惡行,
當兩條友,爭爭爭,摻埋來做賴尿牛丸啊~~笨!
諾那吾低門縫看一看,說那個女生已經死了。
就是這一幕,那些女生好怕哦~~那些女同學就說好害怕哦
之後那兩條友又吵,怕死兇手不知道你們在這裡嗎?
但是你想想!這麼大條鹹魚在門前,不注意到是假的。
過後那個前女友就怪她那吃醋男友,為什麼不跑出學校,
(哇~~你們全部沒有人想到這個問題哦~?)
就好像好萊塢那些兇殺電影,有生路不走偏要去死路。
之後老師和他的女拜神,小高諷刺他,打打打,吵吵,
這時納諾就啼啼啼啼打開她的刀片,就說:
我們是不是要找些武器來自衛啦~
那些老師和學生煥然大悟,就說:我們來找些武器吧
這是老師找了的武器是。。。藤條~~我頂你。。。
原來藤條是武器,可以Fi人。哈哈
有的學生找了支筆,真的是支筆咯~
還有找了剪刀,打火機,網球拍,鐵尺,還有指南針。。。。
(蛤?指南針都是武器啊?見到兇手時就指北~~真是指北咯~~哈哈哈
其實課室裡面有一堆椅子桌子,如果女生真的拿不起桌子,
用椅子會不會好過指南針啊??搞笑,編劇來搞笑的是嗎?
之後一直到夜晚,大家就很餓了,
於是就你賴我,我賴你,blame來blame去,
過後就投票誰出去找人求教,
你們不可以一人拿一張椅子出去嗎?見到兇手懟都懟死去啦~~
ok,要跟住編劇的劇情走,投票結果當然是小高眾望所歸啦~~
但是他乘開門之際推了阿S嬌出去,
之後裡面的四眼妹竟然收到阿嬌打來的視頻電話,(你不是沒有線嗎?)
這樣叫沒有訊號?好清好不好!Ok啦·~~
過後阿嬌講了一句話:這裡很黑。。。
那還打什麼視頻電話,用你的電話的手電筒照著前面好嗎?
不然你怎樣看到路啊?過後阿嬌就好像看到鬼醬,不停的跑。。。
又好像聽到有人接近,那種懶是緊張的劇情,
你看,跑著的時候,還是很好訊號啦~過後又是沒有訊號,又斷線。
那很多人就怪小高,那小高又一個人走了出去,
那些人就說小高一定會不理他們,那前女友就幫他講話,
弄到現在的男友吃醋,於是他就做出來決定,
去小便。。。
過後被納諾諷刺的老師也出去找人了。。。
之後就是只剩下納諾和一班女的,納諾突然發出她那招牌笑聲。。。。
哈哈哈哈
很多人就以為她就是兇手,但是又不是,
她只是make sure 那把刀片可以用,那你笑麼春,刀片可以用,好開心哦~
過後就聽到小高的叫聲,前女友阿sa就說擔心小高出事,
要大家出去幫他,其他女生就問,為什麼沒有去關心你的男友,
阿Sa就給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他都沒有尖叫。。。。
哈哈哈Ok。都既有道理一些哦~~男朋友為何不叫呢?
之後就全部人出來找,阿sa就帶著大家去找小高,因為她男朋友沒有叫嘛~
突然間有個人從後面抱著阿Sa,原來是阿嬌,和她說:
喂~不如我們組成Twin咯~~當然不是啦~~
她說:小高出事了~~就啊。。。。。。。
發現小高給人殺了,他們以為是兇手殺了他,怎麼知道。。。
這時電視機。。。。點解無端端有個電視機飛出來的?
他就說連環殺人犯殺了三個人後,在逃跑途中摔下大樓跌死了。。。。
哈哈哈,不知道不是那條鹹魚絆倒她,然後她滾下樓跌死的呢?
還有更搞笑的是,報告新聞那三個人也沒有死。
老師說:不對呢~~不是有條鹹魚在我們課室倒下嗎~~
這時鹹魚突然出現。。。。做莫你這麼晚還不回家?
Oh~~我是為了這一刻解釋給大家聽。。。。我剛才氣喘而已。。。。
我一緊張就會暈倒,
那你眼大大睡在地上幹嘛啊?
那是誰殺死小高呢?這時就進入偵探視野了~
究竟是阿虎妒忌殺了他,還是老師怕他爆大鍋而殺了他,
還是阿嬌殺了他,沒有解釋。。。
之後就是娜諾叫老師的女兒撿手機,
是因為手機裡面收集大量老師的見死不救的證據,(那個鹹魚沒有死啊)
但是他女兒講大話拿不到,娜諾就捏著她的臉蛋說,
你跟你爸爸是同樣的一種人,你長大後就應該讀這間學校,
你肯定可以融入的,然後就娜諾的笑聲中,劇終。。。。
我很少會看戲劇結尾的credit,這次我很注意的去找編劇的名字,
查下查下,原來是Story And created By SOUR, Sour就是酸,
這間肉糕酸公司編劇的。。。我上網找了一下,
發現原來他是一間廣告公司,還拿了Agency of the year,
但是這個劇情真的不能啦~~
Ok好啦~~大家笑完啦~
如果大家有什麼電視劇或者是電影需要我頂他的肺的,
歡迎留言告訴我那一套戲,如果認同我說的就分享,留言按贊吧!!
我是Tommy,我們下一個【我頂你個肺,編劇】見啦~~Bye Bye

殺人犯長怎樣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伊格言說,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是他心目中的「最強老太太」,而〈柱和樑〉則出自她的短篇小說集《感情遊戲》。故事是這樣的:十八歲的美麗姑娘羅娜嫁給了三十歲的大學數學教授布壬登,生了兩個可愛的小孩(伊莉莎白和丹尼爾),也因此和布壬登的天才學生來諾相識。來諾原本是個數學天才,卻在畢業數年後患上精神病,不得不放棄了所有學術野心,窩在一個教會小刊物編輯部裡當編輯混口飯吃。來諾偷偷愛戀著美麗的師母羅娜,安靜、純真而絕望。他每星期偷偷寫詩給羅娜。而羅娜從不回信,但也未曾將此事告知丈夫。
比起丈夫布壬登,羅娜和來諾其實更有些soulmate的意味。或許比soulmate還更多些──當布壬登走出他們的視線,羅娜會輕聲告訴來諾:「謝謝你的詩」。然而這句話卻也堵住了兩人所有對話的可能;因為來諾實在太害羞了,只會回答「喔」。對,他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句點王啊。而羅娜則有點困惑。她才二十出頭,以她的外貌,若是沒這麼早嫁人,或許能在更多情愛遊戲中游刃有餘,顛倒眾生,體會更多她未能體會的青春浪漫情事。但她畢竟已是人妻了。於是來諾成為她的出口、她心靈上的工具人。她不會對來諾出軌──她還是謹守分寸的;但那是獨屬於她自己的,一項隱密而自私的自我安慰。伊格言說:「終究,事件停滯於此,愛戀停滯於此,一切都懸浮於張力邊緣,靜止於針尖之上。」
一切混沌未明;彷彿空氣中一條透明的,懸吊的絲線,始終未曾越界繃斷。而在那許許多多次的會面中,羅娜曾向來諾提起自己童年的片段記憶。她告訴他,她唯一記得的過世母親的事,以及一齣廣播劇:
一個冬天,小女孩羅娜和母親在鎮上,人行道和街道間有雪。她才剛學會看鐘,抬頭看郵局的鐘,發現正是她和母親每天都聽的廣播劇時間。她深切關心,不是因為錯過了故事,而是因為收音機沒打開,母親和她自己沒收聽,不知道故事裡的人會怎樣了。她感到的不只是關心,而是恐懼,想到出於某種不經心的缺席或巧合,東西可能丟了、沒法發生。而即使是在那記憶裡,她母親也只是腰臀和肩膀,裹在厚外套裡。
在這個「廣播劇事件」裡,畫面寒冷灰暗,母親面目模糊,而小女孩羅娜的心思既可愛又恐怖──如果我們忘了開收音機,未曾追問廣播劇裡那些角色們的下落;那麼,那些人會往哪裡去呢?
伊格言說,容我們稍稍多想些──這段白描,其實極幽微而含蓄地隱喻了個人面對巨大命運的惶惑:冷冷的冬天,一個孤獨的人:剛學會看鐘,無能於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之關係,甚至連母親的具體形象皆無法掌握。這正是生命本身的困境。未知的恐懼無始無終。你不會知道那擺佈著你的究竟是什麼。一如羅娜與來諾──他們的愛情如此危險, 生命的不確定性就擺在他們面前,他們的雙人探戈正踩在紅線上。他們真能踏出試探的那一步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殺人犯長怎樣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2/08/%E6%88%91%E5%8F%AB%E4%BC%8A%E6%A0%BC%E8%A8%80%EF%BC%8C%E9%80%99%E4%B8%8D%E6%98%AF%E6%88%91%E7%9A%84%E6%9C%AC%E5%90%8D%E2%94%80%E2%94%80%E4%BF%9D%E7%BE%85%E2%80%A7%E5%A5%A7%E6%96%AF%E7%89%B9%E3%80%8A%E7%B4%90%E7%B4%84%E4%B8%89%E9%83%A8%E6%9B%B2%E3%80%8B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保羅奧斯特 #紐約 #小說
─────
為什麼人需要刷存在感?沒存在感會怎樣?會死嗎?藝術就是創造獨特性嗎?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上一集我們談到《紐約三部曲》的壓卷之作〈禁鎖的房間〉。天才范修將手稿和自己的妻子託付給好友「我」;作品出版後大獲好評,然而眾人卻開始懷疑,范修其人根本是「我」所虛構出來的。於是出版商希望由「我」來執筆范修的傳記,平息爭議。「我」因此開始探訪范修的生平軌跡。而在「我」漫長的追索中,在許許多多其他人的呈堂證供裡,范修的面貌卻並非逐漸變得清晰,反而愈來愈撲朔迷離。「我」如此敘述: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已經了解了有關范修的所有事情。不過我所知道的事情,並沒有給我任何幫助,但也跟我原本知道的沒有牴觸。或者換個角度:也許我所認識的范修,並不是我所要找的范修。最後,他們的話只是確定一件事,發生的事也可能不會發生。范修是和善的,范修也可能是兇殘的......從范修消失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事情都是矛盾的。
伊格言分析:此段敘述,乍看莫名其妙,卻又理所當然──因為人原本就是複雜的、費解的,有各種可能互相抵觸的面向;幾乎等同於一本天書。一個殺人魔也隨時可能善待一名流浪漢。而如果說一種天書般謎樣的存在竟奪取了你的存在,那麼這種「個體殊異性」的消失確實可能引發恨意。我們必須承認:人對自己的存在感似乎是有著天生的執迷的。這也正是「我」之所以想假藉撰寫傳記之名,偷偷找到范修,並且將之殺掉的原因。
於此,奧斯特的筆鋒終究探向了存在的深淵......
───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