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A暑期游泳集訓班
**這是一篇小娜今年暑假學游泳的經驗談,文長慎入,沒興趣者可以跳過**
今年是小娜上小學後的第一個暑假,平時上學時她活動滿滿,趁暑假我也放她假,沒有安排任何中文課、芭蕾舞也停掉三個月休息一下,所以我決定茅起來給她來個『游泳集訓』,雖然我大學時期在台灣曾經誤人子弟當過游泳教練,但是俗話說{易子而教}自己的小孩真的教不來,我還不想這麼早死,所以還是送出去讓別人教吧!小孩也比較聽話
📒前言:
娜菱從嬰兒時期開始洗澡都是從頭沖水沖到腳,一氣呵成,從來沒有眼睛嘴巴鼻子怕水的問題,小娜大約2歲半開始被我帶去游泳池開始玩水,三歲以前就會悶氣了,到了去年開始去City & County的游泳課有一搭沒一搭的學游泳(到Level 2),到了今年暑假的程度大概是:
✅ 潛水去池底撿玩具
✅ 跳水
✅ 前滾翻
✅ 後滾翻
✅ 拿浮板打水15公尺
🚫 可以非常自在的在3呎深(90cm)的地方玩水+亂游,但是無法突破心房去4呎(120cm)以上的地方游
🚫雖然 C&C學了三期,但是自由式的姿勢簡直有夠醜,換氣完全亂換,有時候游成狗爬式吧~~
🚫 可以仰漂,但是時間很短,也不會單手游仰式
🚫 完全不會蛙式
⏩⏩暑假前我決定送小娜去YMCA暑期集訓班 (Intensive Swim): 周一到週五、一堂課30分鐘,我直接報名兩堂課(加起來一小時),總共報了六個星期(會不會覺得我太猛了😆😆)
⏩⏩⏩ 經過實驗證明,多游真的有差,經過四六個星期訓練下來,小娜可以從不只會韻律呼吸、玩水、踢水,進步到自由式、蛙式、仰式都可以游25公尺、在7呎深的泳池可以跳水以及踩水1分鐘,雖然姿勢不是100%正確,但是我覺得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自己教可能也沒辦法這麼快速呢!),而且姿勢這種東西不是短時間就可以養成的,一定要再游個1-2年(二三年級)才會完美
📝 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與感想:
✅ 為什麼我要選擇YMCA?
➡️其實Honolulu有很多學游泳的地方,我之所以選擇YMCA是因為它最便宜(還用說嗎?!🤣🤣🤣) $14/30min
✅ 為什麼我想要報名兩堂課?
➡️因為我報名的是團體課,雖然YMCA一班人數不多(大約4-5個小孩),但是教練每次教完一個動作後每個小孩都要輪流做一次,半小時頂多教6-7個動作,其他3-4個小孩在游的時候可以休息(泡水),真正游的時間並不是半小時,所以我才想報名兩堂。每天游一小時,連續游五天,一個月下來真的效果很好
✅ 為什麼選擇團體班而非家教班?
➡️其實我本來非常想要考慮家教班,直接請個游泳教練來家裡的社區泳池教,不過30分鐘$30的學費我真的覺得太太太貴了,所以我又想到一招: 再找一個同年齡的同學一起上課分攤學費(一人$15/半小時)will be perfect,但是問題又來了,1️⃣:我找不到跟小娜同年齡、程度相當、時間上可以配合的同學,2️⃣:私人教練通常是一週上課一次而不是天天上課,而且教練&同學也不一定每天同一時段都有時間可以來上課。要配合的事情太多我就直接作罷,決定送YMCA就好,比較省事
✅ 為什麼要連續報名四周?
➡️YMCA的游泳集訓班是每兩週一期,正好六月我們不出遊,所以我就打鐵趁熱連續游四星期
✅ 上課程序:
➡️絕對要提早十分鐘到游泳池準備好,不能遲到。小朋友在上課前五分鐘就開始排隊作操、淋浴後馬上下水上課,30分鐘一定上飽上滿不浪費一分一秒
✅ 曠課不退錢。但是如果YMCA主動停課會退錢。例如有一天因為水質不符合標準就打電話通知說要停課一天就有退錢
✅ 教學內容:
➡️現在才發現🇺🇸跟🇹🇼的教學方式跟進度很不一樣,自由式&仰式會同時教,一定要仰飄30秒才能進階level 4(學四式),不像在台灣一定要水母漂才能進階
➡️基本上 Level 1-3是學適應水性: 悶氣、韻律呼吸、打水、跳水(從岸上跳入水裡),有了水性之後才進階到Level4-6,開始學四式(自由式⏩仰式⏩蛙式⏩蝶式)
➡️混班教學: YMCA游泳教學進度表分為八個等級: AB123456,每個session總教練會看學生的人數後再依程度分班,我報名的這家YMCA人沒有很多,把所有小孩分成五班(5個水道),一班2-5人不等(小班制),教練可以照顧到所有小孩,其實我還蠻滿意的
✅ Locker Room有熱水可以洗澡,我喜歡洗完再回家很省事
✅ 最好選越晚的課越好,因為夏天實在有夠熱,太陽超大,小娜已經被曬成黑炭了
✅ 一定要穿rash guard擦很厚的防曬油,要不然就會像小娜一樣擁有Moana的膚色🤣🤣🤣
✅ 大概游到Level 6(Shark)就可以進兒童游泳隊練習了
⏩⏩⏩ 其實小娜真的還沒有游的很好,姿勢方面還要多多加強,耐力部分(長距離)也需要多時間練習,但是我覺得在這樣一個短時間內有這樣的進步我已經覺得很不錯了,而且游泳就是這樣,一定要多游才會進步,多游就是需要多花時間去游,如果我們不能陪游就一定要送去學,而且還要有好的教練,所以就會一直砸錢,最省錢的方式就是練到一個程度(連續50公尺)然後進入游泳隊好好的操個1-2年,馬上就會厲害到嚇嚇叫。但是游泳並不是每個孩子還會有興趣的運動項目,我覺得游泳只是個技能,你不用成為一個很棒的swimmer or 選手,只需要把孩子練到蛙式、自由式可以連續游個幾百公尺、會踩水、不要是旱鴨子、能夠參加各種水上活動、在水上發生意外時有自救能力就夠了
⏩⏩⏩ 其實這次訓練的過程也有小插曲 and 悽慘的結局,小娜過去一年已經參加了City & County的游泳課三個session,基本功其實都OK了(我自認她大概是Level 2-3的程度),但是第一天剛去報到時要測試程度,她大小姐依然『照慣例』因為“新環境”“新教練”嚇到不敢下水,在池邊哭了半小時才下水,教練叫她做甚麼動作她都不敢做,結果被排到 Level 1(😡),生到這種怕生的女兒我也認了(我也不是第一天才知道),還好他們是混班教學(Level 1-3一起上,Level 4-5 一起上課),然後第三週馬上跳級到Level 4,結果又因為第一天被教練操得太累(馬上被叫去游30公尺到對面7呎深的地方來回兩三趟、又練踩水tread water、又跳水的),第二天第三天又竟然因為太害怕(游去7呎深處),給我哭著說不要去游,因為是爺爺負責接送,他也拿她沒辦法,好不容易到了第四天我(休假陪她去上課)特地去跟教練說:『請他不要讓小娜游到對面,只游到中間折返點就好,或著請教練陪在旁邊游過去』,結果第五天回來說自己說她很厲害,可以來回游很多趟,哇哩勒!真的是跟我裝笑偉耶!我都被氣到快吐血了🤮,還好從LA度假回來沒有退步,Week 5繼續晉級到Level 5,然而過程也沒有那麼順利,眼睜睜的一天一天的進步,七月底45分鐘的課大概可以游500公尺的距離,結果到了最後一天上課,她大小姐因為突然累了想睡覺跟我說她「她不想上課」「她不想上課」「她不想上課」,你們說說,這個理由我可以接受嗎?!🤬🤬🤬然後我就讓她在池邊哭了一小時,而我則氣了一整個晚上不跟她說話,不過最後我們還是有促膝長談告訴她做事情不能這樣,說到做不到的行為真的很不應該,而且學費很貴....blah blah blah 跟她曉以大義,我也不知道她到底聽進去多少,我只希望這種事情不要再發生第二次了😩(仔細算算大概浪費我7️⃣堂課的💰🔥🔥🔥😤)
現在游泳集訓班終於結束,有機會我們還是會去游泳池練習,我還是打算要趁年底變天前繼續送小娜去游泳,我覺得就是當運動,有下水、玩水、亂游都好,總比沒去好。不過經過了這次的訓練,我也有些領悟,小娜的個性的確不是個好強能吃苦的type,很多時候多走一點路跌倒撞到一下就像個公主一樣哀哀叫(我發誓這絕對不是我養出來的😆)天性使然因素比較大(媽媽馬上撇清關係🤣🤣🤣),叫她游個幾趟就給我叫累耍賴,如果是小菱或其他小孩大部分就是摸摸鼻子默默地去游,小娜絕對不是一個當運動選手的料,所以我目前大概給她定位在「休閒組」🤣,以後我們且戰且走,我也再慢慢著墨未來的學習目標與方向是什麼,請大家跟我繼續一起看下去吧!
#標題應該改為游泳辛酸血淚史🤣
#每個成果背後一定有許多故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90的網紅研究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創作者說》,每週四上線。每集節目會邀請創作者來跟大家聊聊他們的作品。可能是一本書,或是一部劇。歡迎你跟我一起來探索這些故事,背後的創作故事。 追蹤《研究生》 FB|https://www.facebook 📍作品 《聽見歌 再唱》 📍創作者 楊智麟|《聽見歌 再唱》導演 陳...
每個成果背後一定有許多故事 在 研究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創作者說》,每週四上線。每集節目會邀請創作者來跟大家聊聊他們的作品。可能是一本書,或是一部劇。歡迎你跟我一起來探索這些故事,背後的創作故事。
追蹤《研究生》 FB|https://www.facebook
📍作品
《聽見歌 再唱》
📍創作者
楊智麟|《聽見歌 再唱》導演
陳鴻元|《聽見歌 再唱》監製
🔖精彩節錄:
這一集邀請了最近口碑非常好的電影《聽見歌 再唱》的導演楊智麟以及監製陳鴻元來和大家分享製作這部電影的幕後故事。
其實在拍《聽見歌 再唱》之前,導演已經拍過兩部馬校長(電影男主角的原型)的紀錄片, 現在的這部電影補足了在紀錄片中無法拍到曾經什麼都不會的部分,有點類似當時紀錄片的前傳。
在電影籌備的過程中,導演的劇本寫寫停停,中間甚至經歷放棄,而監製則是處處被打槍、拒絕。歷經了許多波折後,才有現在大家所看到觸動人心的作品,這些都是他們努力堅持多年以來的成果。
除此之外,他們也在節目裡公開這部電影是為了誰而量身定做的選角秘辛,想知道的大家一定要將這一集聽好聽滿呦!
#聽見歌再唱
#楊智麟
#創作者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ZeCIVfcv6g/hqdefault.jpg)
每個成果背後一定有許多故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余昇叡-油畫創作展
專訪: 余昇叡
棋語發光的內在心境
余昇叡是位新手爸爸,更是位認真的創作者。
對於余昇叡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華麗又細緻,在細緻中又可以讀到故事,創作者似乎是意圖藉由圖象述說著什麼訊息。
從小立志當畫家
出生於基隆的余昇叡,在家排行老么,上面有四位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因此,母親對他懷抱著很大的期望。他回想起小時候,最喜歡畫龍,從國小開始,對於每件美術作業都是以認真的態度完成,心裡懷抱著有朝一日能成為藝術家的夢想。他除了去畫室學基本功力外,正好鄰居有人考上美術班,提供他許多美術考試的資訊,裨益良多。為了達成讀美術班的心願,他自己偷偷報名測驗,那時,獨自一人搭公車去考試,其實媽媽都看得一清二處,卻也假裝不知情。他當時想法很單純,就是進入美術班就可以遠離學科壓力,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在美術班的術科課程裡,他可以享受展現實力的快樂,而學科課程卻是讓他備嚐艱辛。
屬於自己的繪畫符號
漁船上的集魚燈,是最屬於他的符號。他將現實帶入作品中,符號的轉變過程與故事演變成畫中的日記,將生活中的正面能量與負面能量以畫作呈現出來,讓作品充滿意義。余昇叡謙虛的說著,自己非常幸運有人願意欣賞他的作品,讓他能持續耕耘下去,不需要擔心自身經濟狀況。作品《淬火》,畫面是日本武士刀鍛敲後放入水中的動作,對他來說,日本武士刀鍛敲後放入水中時間點,好像有許多不同的事件一直打擊著他一般,他告訴自己一定要成功。然而,淬火不一定可以將鐵淬煉成劍,就像他當時的狀態一樣,無法確定會持續撐住或倒下。
坐在畫布面前慢慢的刻畫出畫面中的細節,這樣的狀態其實對余昇叡來說,是一件相當療癒的方式,他淡淡的描述自己是一位比較壓抑的創作人,冷靜的描繪精細的物件能讓他內心更為平靜。
作品投射自己生活的感受
當得知父親得到肺癌的消息時,對得獎無數的他來說,內心並沒有得獎的喜悅,只有哀傷。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與姐姐們的年齡差距又甚大,許多事情都必須由他一肩扛起,當時他的事業剛在起步,除了要照顧小孩外,還要處理許多生活瑣事,余昇叡透過畫布將生活的事情隱喻在畫面中,作品中的《懷錶》,記錄當下凝結的時間狀態,作品中白皇后象徵自己的另一半,在後面默默支持著蠟燭多頭燒的他,除了這些物件外,畫面中發光的燈泡與沒發光的燈泡,也象徵著希望的出現。
余昇叡對自己作品有不同的敘述,作品寫實、華麗、彩度低,畫面中的景致都是他精心陳設,透過畫面將內心赤裸的呈現。期望未來有人對自己作品有興趣時,可以藉由這些線索了解作品,解開創作者在畫面當中埋伏的背後寓意。讓人了解原來他的故事,不只擁有華麗的外表,而能真正了解他繪畫的生命故事,就算靜物是很冰冷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其溫度存在。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畫靜物的人都有蒐藏的癖好,余昇叡也是如此,他擁有靜物櫃,出去旅遊,看見屬於自己符號的物件,總會不惜成本蒐藏入資料庫。大學時期,第一次學到油畫,對他來說,油畫存在著歷史厚度,作品保存也能保存比較久,他選擇挑戰這個媒材,當繪畫越有經驗後,更喜歡這個媒材。大學老師帶他學習基礎,為了精益求精他開始自學、問學長姐、看油畫材料學,慢慢嘗試,釘木框、繃畫布樣樣不假他人之手,當下常滿身汗又被蚊子咬,當完成繁複的前置作業看到相當滿意的成果時,讓他了解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的道理。
余昇叡-華麗的世界是他內心深處的不同故事。
余昇叡簡歷:
專職藝術家
2016 中山青年獎油畫類 優選-國父紀念館-台北
2016 鴻梅新人獎巡迴展-新竹生活美學館&台灣藝術大學
2016 銳藝求新 板橋大遠百9F 威尼斯廣場 台北
2016 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寒舍艾麗酒店1018 1019房 台北
2016 新浪潮繪畫展-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 台北
2015 高雄藝術博覽會 12/11-13 P2-03展位 高雄
2015全國油畫展 金牌獎(中信獎) 台北
2015璞玉發光 油畫類 首獎 新竹
2015第二屆 鴻梅新人獎 新竹
2015第三屆 鴻梅新人獎 新竹
(2014年前因篇幅省略)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展出日期:2017/07/01-2017/08/2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qhz0e_9KhA/hqdefault.jpg)
每個成果背後一定有許多故事 在 #每個成果背後一定有許多故事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是小娜上小學後的第一個暑假,平時上學時她活動滿滿,趁暑假我也放她假,沒有安排任何中文課、芭蕾舞也停掉三個月休息一下,所以我決定茅起來給她來個『游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