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
這週讀了《原子習慣》
謝謝鄉民們的推薦🙏🏻🙏🏻
是不是在螢幕面前滑了幾小時卻不肯放下手機去忙正事呢?
相信看到這篇的人都有拖延的壞習慣,
而我也不例外,
我是個嚴重的拖延患者,
常常下訂一個目標,堅持了三天,
最後因為「懶散」收場,
卻能被社群媒體當下帶來的愉悅、放鬆,
花上大把大把的時間,
這其中帶來的吸引力,
讓我們不自覺地去習慣做這件事。
用微小改變換成終身成就
大部分影響我們人生的原因 都是習慣造成
人生的目標、夢想 都是需要靠習慣一點一滴養成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
.
.
本書整理分類精華⬇️
✔️ 讓提示顯而易見
1、習慣計分卡——列出一天當中的習慣,審視自己當中的好習慣與壞習慣,察覺自己的行為。
2、運用執行意象——應用「我會於(時間)在(地點)去做(你想要培養的習慣)」,具體的行動計畫,讓自己更能有效去執行。
3、運用習慣堆疊——應用「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把想要的行為跟每天已經在做的行程綁在一起。
4、設計所處環境——習慣改變取決於你身處的空間,打造能夠養成新習慣的環境,觸發行為的正確提式。
📌例如我:我會固定於起床刷牙完後,安排運動20分鐘,接著吃完早餐後,閱讀40分鐘,瑜珈墊與書本規定放在房間顯眼的位置。
✔️ 讓習慣有吸引力
1、運用誘惑綑綁——把想要做的事跟必須做的是綁在一起,增加行動的慾望
2、加入新習慣的文化——加入模仿你希望的行為常態三種群體:親近的人(父母、手足)、多數的人(學校同儕、職場社會文化)、有力的人(明星偉人、有地位的人)
3、創造動機儀式——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都習慣,把習慣與你很享受的某件事物聯想在一起
📌例如我:在運動前播放自己最喜歡的一首電音EDM,讓自己提升精神,更有動力,並結交一些也平常也有在健身的朋友,創造共同話題
✔️ 讓行動輕而易舉
1、減少步驟——設定容易的目標,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至關重要
2、打造環境——創造出一個讓正確的事情盡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減少與好習慣的阻力,讓行動容易執行。
3、運用兩分鐘法則——在覺得廢力之前停止,設定一個開頭儀式化,並設定階段性目標,慢慢增強行為
4、讓習慣自動化——善用科技、工具讓習慣自動化,例:用網站封鎖工具阻斷社群媒體的瀏覽。
重點不是做一件事,而是掌握起頭的習慣。
持續的秘訣就是,趕到費力之前停止。
想要習慣養成就從小目標開始,
📌例如我:每天設定閱讀書40分鐘、每天運動20分鐘,在還沒有感覺到累的同時就結束,還沒完成例行公事之前,手機必須放置另一個房間。
✔️ 讓獎賞令人滿足
1、利用強化法——完成一個新習慣後,給予自己一個立即的獎賞,大腦會記住每件事完成帶給自己的「愉悅感」,會讓你擁有正面情緒更能夠培養習慣。
2、利用習慣追蹤——每天在記事本追蹤紀錄自己的習慣,只要有執行例行事務就打個勾,讓自己知道自己有在進步
📌例如我:每閱讀完40分鐘的書,可以滑15分鐘的IG動態讓自己放鬆,並在備忘錄記錄每天閱讀的時間及頁數,有沒有完成都會記錄,除了備忘錄,也會發上IG story記錄。
以上報告完畢。
20210817
#原子習慣
每天運動 40分鐘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律的快樂。
疫情我最大的反饋跟想不到的改變是瘦回約莫四五年前的體重(比最胖的時候少了至少五公斤),過敏也穩定了。
起源是嚴重失眠(如果你們還記得),當時覺得一切都太難受,讓我很不喜歡自己,常常是老于出門了我才睡覺,還有一天沒睡或中午才睡那種。
常常睡一兩個小時就要起床工作再補眠,或是睡很少,一度覺得要加入布萊德彼特的Fight Club。
那時我每三天吃一包洋芋片,晚上常常餓,覺得太煩,就選擇了十日蔬果昔斷食(注意:這不是要介紹什麼減重法,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所以不要問我😂)。
總之十天的抗爭開始,中間也有體感不適應,前五天也很難熬,感覺真的有點像戒菸,但我開始可以正常睡覺了。漸漸找回身體的自主權。
我沒有想到在無法控制疫情的未來之下,我找到身體的自主權。
失眠好了、臉不太會亂癢,甚至也開始每天運動。體重當然會隨著荷爾蒙高低起伏,但整體是往下降的。
每天水喝足、不怕熱,注意力等等也恢復,然後,也不會一直想要吃零食或喝酒。
成為一個規律的人。
這是個特別的體驗,這些年來我花了很多時間、金錢、各種方法,很刻意的讓自己健康,卻常常失敗,現在終於找到方法。
40歲以後雖然人生跟體感是開始走下坡,但不放棄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其實還是有很多可能。
但自律,我想是免不了。
於是我現在的生活變這樣:
日常是168斷食。
早上睡醒 一杯溫水、一匙魚油
做家事(我把拖地掃地當運動)、處理工作
12:00 午餐
16:00-19:00 看飢餓程度慢慢吃或吃一頓
19:30 蔬果昔
20:00 運動(瑜珈,有時候搭配跳繩)
12:00 喝杯溫水,準備睡覺
水喝足2000以上(白開水、檸檬水或驅濕茶,冰水我也喝)不吃紅肉(豬牛羊,豬肉會吃一點絞肉)、少吃精緻澱粉,偶爾破戒喝酒吃精緻澱粉,就是進行42小時斷食修復身體。除了睡覺時間不吹冷氣(老于起床會先幫我關)、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天至少消耗380大卡、站立12小時(符合apple watch標準)。
二十歲常常只吃一包可樂果或爆食兩個便當的我,看到四十二歲的自己這樣過日子一定會發笑。
但我想人生就是這樣,年輕時好好荒唐,年長時找到屬於自己的自律節奏。
享受每個階段不同,那麼,才會踏實的快樂。
(喔,還有不要瞧不起年輕人,覺得自己是最棒的把大家當白癡是大忌,不要變成討厭的老人)。
每天運動 40分鐘 在 銷空耶宅在義大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夏日晚風~
.
又有人說小番茄的臉很義大利人 如果媽媽沒有在身邊看不出是混血兒 其實我老早就忘記他們倆是混血兒了 都不會說中文就是很道地的義大利人啊😅 (but他們說阿勒是亞洲人臉🙄)
.
昨天跟地方媽媽抱怨說我現在每天運動40分鐘至少三周了(假日除外) 吃的也有克制但就是瘦不下來 肚子還有夠大 八月都要穿泳裝我都要沮喪鼠了 結果她居然回我:那你酒要少喝點啊~ 😱😱😱 咦 不素該安慰我嗎!?
#阿勒7Y04M
#小番茄3Y0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