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兒子的新聞可信度見仁見智,不在我關心的範圍也不值得爭辯,不過我對於八卦小報有不同的看法。
英國一樣風評不好的八卦小報每日郵報 The Daily Mail 創立於 1896,百年來報導過許多垃圾新聞但至今仍是英國發行量最高的報紙,並且得獎無數。The Daily Mail has been awarded the National Newspaper of the Year in 1995, 1996, 1998, 2001, 2003, 2011, 2016 and 2019 by the British Press Awards. 在台灣的話,有多少媒體等著壹周刊發刊後去追?
不是每個媒體都該是倫敦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或是華爾街日報等等,小報有小報驚人的影響力。我從進路透社開始讀英文媒體也“已經三十年了”,對他們也算略有了解,可能我沒那麼高超,我不會瞧不起小報,我每天都在網路上看每日郵報的頭條。
「每日頭條可信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新聞] 打不死的內容農場 揭開「密訊」背後操- 精華區ck54th122 的評價
- 關於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從「每日頭條」內容農場淺談SEO搜尋引擎優化|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問卦] 壹讀跟每日頭條到底是什麼網站啊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問卦] Google演算法被「每日頭條」佔領?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問卦] 每日頭條Kknews的背景??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看到《灣生回家》的製片人田中實加(陳宣儒)終於出面認錯,揭露自己的謊言。筆者有感而發,想到了距今45年轟動全球的「霍華.休斯假傳案」。相互對照,兩件事情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
1971年,一位無名作家向出版社遞上了一封信,他聲稱那是首富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的親筆信,授權他來為其撰寫傳記。出版社如獲至寶。要知道,霍華.休斯從五〇年代末就消失在大眾目光中,關於他的獵奇八卦和假死訊從未停歇,如今卻忽然要出傳,無論在娛樂圈、政治圈還是出版界都將是頭條新聞。
.
「註:霍華.休斯是誰?可參考電影《神鬼玩家》(The Aviator ,2004),片中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所飾演怪癖富豪就是休斯先生,他曾是美國極富爭議性的新聞人物,其事業版圖跨足航太、電影,深具影響力。」
.
不過麥格羅-希爾出版社還是對此不太放心,將推薦信送去給專家進行鑑定。沒多久,好消息傳來,信是真的!出版社與取得連載權的《生活》雜誌陸續提供這個名為克利夫.爾文(Clifford Irving)的無名作家酬勞,共計上百萬美金。
.
至於休斯為何找上爾文?其實他在1969年曾為一本名為《FAKE! The Story of Elmyr de Hory, the Greatest Art Forger of Our Time》的傳記執筆。該書講述的正是偽畫大王艾米爾.德.霍伊(Elmyr de Hory)的一生。在爾文上呈的推薦信中,休斯對該書大力讚賞(後來有人說爾文早就對「造假」一事那麼感興趣,大家未免反應太遲鈍)。
.
同年秋天,克利夫.爾文交出了這份二十三萬字的書稿,稱這是他與休斯面會上百次後的結晶,甚至通過了書商安排的測謊。許多熟悉霍華.休斯的專家學者讀後紛紛為其背書,讚嘆該書可信度甚高。出版方遂不疑有他,大張旗鼓舉辦宣傳活動。果然掀起一陣炫風。
.
只是正當該書準備上市之際,1972年1月,隱居逾十年的霍華.休斯忽然召開電話連線的記者發布會,澄清自己從沒計畫出版自傳,更稱自己根本不認識克利夫.爾文,全美一陣譁然。受到千夫所指的爾文卻一點也不慌張,他登上CBS的《60分鐘》(60 Minutes)自清,解釋自己很可能被偽裝成休斯的騙子給擺了一道,絕無惡意行騙的可能。
.
只是他的供詞很快被各界戳破,爾文在事發後兩周出面道歉,承認這一切全是他自導自演的一場騙局。1972年,他因串謀詐騙與偽證罪獲判兩年有期徒刑,實際服刑17個月,並登上《時代雜誌》(Time)封面,獲封「年度大騙子」。與其共謀的妻子伊迪絲.爾文(Edith Irving)因為涉嫌在瑞士創辦休斯的假帳戶,先後被美國與瑞士監禁共兩個月。與爾文同謀的西班牙童書作家理查.薩斯坎德(Richard Suskind)也獲判六個月有期徒刑。
.
1981年,克利夫.爾文出版了自傳體小說《騙局》(The Hoax),講述自己瞞天過海的傳奇經歷。該書銷量突破百萬本,獲得書評高度肯定。
.
綜觀出版史,在他人過世之後寫偽傳的事並不罕見,但在人家健在之時下手,確實前所未見。談到為什麼會想出這麼奇葩的計畫,爾文稱自己與共犯薩斯坎德都認為像霍華.休斯這樣的隱士,也許不會出面指控他們,就索性豁出去了。還稱自己煞費苦心在各大圖書館與檔案室作足了功課,可非天馬行空亂寫一通。
.
莫非爾文真的覺得自己瞞得下去嗎?也許真是如此天真,也許只是刻意炒作以求成名而已?
.
經過此事件後,爾文確實聲名大噪,出獄後出版了十二本小說,多半獲得市場良好迴響,有四本登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榜。1999年,爾文自行創辦網站自銷當年由他所瞎扯出來的《霍華.休斯傳》,讀過的人認為確實幾可亂真,因為書中內容多半讓休斯談論逝者,而逝者又無從反駁,爾文確實狡黠過人。
.
2007年,由雷瑟.霍斯楚(Lasse Hallström)執導的電影《騙局》(The Hoax)上映,該片基於爾文的同名小說改編,李察.吉爾(Richard Gere)飾演爾文,艾爾菲.摩里納(Alfred Molina)飾演薩斯坎德,瑪西亞.蓋.哈登(Marcia Gay Harden)飾演伊迪絲。只是爾文對這部電影改編相當不滿,稱它「荒誕無稽」,他說不該由年屆60歲的李察.吉爾飾演時年40歲的自己,還說電影將自己描述成「為了錢」,但他的動機只是覺得有趣而已。
.
無獨有偶,在爾文之亂過後,以《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聞名於世的遁世作家沙林傑(J. D. Salinger)也有類似遭遇,逼得他只好出庭證明自己沒有受訪。
.
田中實加造假案跟本案例固然有本質上的差異,田中的爭議點多在盜圖與偽造出身這點,至於究竟他著書描述的灣生故事是真是假,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能證明。但為了宣傳促銷自己的作品而公開扯謊,看準霍華.休斯/灣生無力反駁,卻也是田中與爾文的共通點。
.
其實,田中的敗筆還是在盜圖事件,若說出身背景和灣生訪談真偽還能矇混,盜圖就是完全罪證確鑿,且這些畫家均在世,無奈程度大概與當年無端受牽連霍華.休斯相仿。
.
明明知道幹這樣子的事情很有可能被揭穿,卻仍執意去做。現在大家並不懷疑爾文是為了成名跳火圈,那田中實加究竟又是居心何在?會不會五年、十年後,市場上也會出現一本田中實加為造假自首的自傳體小說?
.
你會看嗎?我倒還真想一讀!
.
.
2007年,爾文受到《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訪問。記者並不懷疑爾文偽造字跡的高超能力,但卻對他當年能透過測謊大惑不解。對此,爾文回憶當年,他說,當年參加測謊時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你真的見過霍華.休斯本人嗎?」他頓時憶起童年,有一回他跟父親造訪好萊塢,爸爸指著一個高大的男子,對小爾文說:「那個人是霍華.休斯!」
.
「你看!我相信我說的是實話。」爾文說。
.
.
從田中實加騙局到霍華.休斯假傳案(圖文版)
http://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1394597
.
.
(圖為電影《騙局》劇照,飾演克利夫.爾文的李察.吉爾。後方黑白照為霍華.休斯。)
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即時頭條】聯儲局升息在即 人民幣一籃子水晶球將面臨大考
中國央行年初提出人民幣中間價定價將參考一籃子貨幣的綜合匯率後,國內外機構由此構建的中間價預測模型的精準度逐步提高。然而,隨著聯儲局加息腳步的臨近,一籃子水晶球的的預測功能或將面臨考驗。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上週對彭博表示,今年春節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變化與「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形成機制高度相符,規則性和透明度顯著提高。包括匯豐、中金和澳新銀行在內的境內外分析師也對此觀點表示認同。
彭博外匯市場專家Robert Jen通過他創建的簡化模擬人民幣中間價模型發現,自今年2月中以來,模擬中間價與真實中間價的相關度正明顯提升。他在上週發表的報告指出,尤其是5月中以來,模擬與真實中間價的30天平均相關度高達86%以上。
「中國央行的匯率政策越來越尊重市場力量並參考一籃子指數,」澳新銀行高階經濟學家楊宇霆在採訪中表示。「不過,央行未來仍會維持一定的可控制性,並體現在中間價定價上。匯率穩定仍是目前的頭等大事。」
匯豐和中金分析師也指出,目前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在聯儲局升息週期之內能否保持還有待驗證。截至上週五亞洲時段,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顯示,美國今年7月加息的概率達到18%,9月可能性有36%。
「聯儲局下次加息將是對新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一次真正的考驗,」中金分析員餘向榮和樑紅在上週報告中稱。「若美元因美聯儲加息繼續走強,人民幣隨之貶值;當貶值達到一定幅度,市場有可能再次陷入緊張狀態。只有當新機制經受住未來這輪考驗,它才能建立起可信度,成為市場預期有效的自動穩定器。」
匯豐在5月底的報告中稱,人民幣正處於從高度管控的外匯制度向更為浮動的制度轉變這一漫長的過程,預計這個過程包括若干「先鬆後緊」的階段。目前正處於鬆的階段,人行或有意趁在美元加息前和資金外流放緩時,提前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
在中國去年8月11日實行匯率市場化改革之前,人民幣中間價較難預測,市場會根據當天早晨央行開出的中間價,來決定當天的交易策略。在岸人民幣現在的日波動區間為中間價正負2%。中間價還是企業財務核算、衍生品定價等環節的重要標準。
中國進行匯改是為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貨幣籃子。但由於缺乏與市場的足夠溝通,突如其來的匯改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出現大幅貶值和波動,迫使央行採取了市場干預和資本管制。今年1月,人民幣面臨巨大貶值壓力,市場出現央行通過中間價干預匯率的跡象。
之後央行引入中間價「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機制,並加強了和市場的溝通,匯率相對穩定下來,每日中間價變得相對更容易預測。但由於這段期間大多數時間美元指數在下跌,人民幣面臨貶值和資本外流壓力較小,市場人士表示中國央行或許無干預的壓力。
上月底,人民幣中間價報價商之一——中信銀行金融市場部的副總經理孫煒 -- 在接受彭博專訪時對中間價市場化形成機製做出了詳細闡述,稱14家中間價報價商在報價前會參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BIS和SDR三個貨幣籃子以及前日16:30即期收盤價。但他也指出,央行在市場出現極端情況時會出手干預。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上週釋出報告稱,當美元再次升值時,中國資本外流或會加大,屆時可能會進一步加強資本管控。她預計中國外匯儲備將從5月末的3.19萬億美元跌至年底的2.8萬億美元。
彭博的Robert Jen在採訪中表示,通過他的資料模擬研究發現,以晚上11點半的人民幣收盤價來作為預測基準,比下午4點半的收盤價準確度更高;此外,他的一籃子貨幣中主要選取歐元、日元、英鎊、澳元以及韓元並標準化比重,同樣以上日晚上11點半價格為準。目前每週公佈一次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籃子包含13種貨幣,但不包括韓元。
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謝棟銘每天都會運用自己的模型預測當天中間價。他稱,從3月份開始中間價確實比以前更容易預測了。一、二月份的時候,預測模型與真實數字偏離度在100至200點以上比較常見,近期多數情況的誤差在20點以下,僅個別情況超過50點左右。他稱,大部分企業的外匯交易在下午4:30已經結束,人民幣外匯夜盤交易流動性差,且買賣價差過大,故他們的模型中仍選用下午4:30收盤價為參考指標。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階分析師劉東亮指出,在人民幣還未實現自由浮動之前,準確預測中間價仍然是比較困難的。
「央行目前對中間價干擾的因素比較小,但依然在調節它的位置,市場不可能100%預測準確,也很難要求央行100%透明,」他說。(撰文:Molly Wei)
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從「每日頭條」內容農場淺談SEO搜尋引擎優化|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蘋果仁的「[為什麼Google允許壹讀與每日頭條霸佔搜尋 ... 排名的關係雖然不是絕對,但權重高代表具備一定的權威性和可信度,Google也會優先從具有 ... ... <看更多>
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問卦] 壹讀跟每日頭條到底是什麼網站啊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好像是這幾個月才出現的Google搜尋任何關鍵字幾乎都出現在前幾個結果可是內容很像是簡轉繁的中國文章沒有可信來源彼此之間相似的也一堆根本就是內容 ... ... <看更多>
每日頭條可信度 在 [新聞] 打不死的內容農場 揭開「密訊」背後操- 精華區ck54th122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