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安全,不可不慎!】
今天根據媒體報導,台灣自來水公司與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轄下的50個淨水場有高達25場供水被驗出含鉛,同時台北市也仍有約三萬戶是透過老舊的鉛管供水,其中多集中在中正、萬華、文山等地,雖然鉛含量並未超過法令規定的每公升十微克,但鉛是有毒物質,即便低劑量也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理想情況應該是不論水管的焊接物料或管線本身都不應使用含鉛的材質。
我看到這個消息感到相當痛心,已故的毒物專家林杰樑教授曾經撰文指出,鉛是一種會逐漸在身體內累積的有毒重金屬,即便是微量的鉛長期暴露,也有可能對人體產生高血壓、尿毒上升與腎功能損傷、尿酸上升與痛風等健康的傷害,對成長中的孩童更有可能造成智商上的損傷。綜觀去年台灣人的十大死因,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排在第十位,但若單就台北市來看卻是第八位,因此即便只是微量的鉛含在日常用水中也不可不慎。
中正萬華是我這次的選區,我在掃街拜票的時候,很多民眾都會向我表達房屋、社區設施過於老舊,許多管線經過私地或者是被違建蓋住難以更新,此外不只是政府管線,住宅的管線也需要汰換,以防止自來水汙染、瓦斯漏氣等危險。
過去,世界許多國家也都曾使用鉛製水管,但在醫學研究發現鉛對人體的危害後便紛紛禁止,美國也約在1980年代就全面禁止輸水管線使用鉛製材質。但台北市一些發展的較早的城區在日治時代便已鋪設自來水管,當時使用的鉛管或銅管如果到如今仍未汰換,便有汙染自來水的可能,回顧台北市歷史發展,在日治時期便已鋪設自來水管的地區不外乎就是當時的都市核心城內區,也就是現在的中正區北部和總統府周邊一帶。
目前自來水中測出的鉛含量並未超過法令規定的每公升十微克上限,但為了民眾長遠的健康與福祉著想,並基於資訊公開的原則,我呼籲北水處應盡速完成調查並公開受鉛管影響地區,同時研擬未來定期監控末端水質的計畫,將報告公開給大眾知道,人民才不會活在對水質安全未知的恐懼之中。
因此我主張,如果未來選上我將會:
一.以立委的身分要求中央主動統整、提供網路、水、電等管線的資訊給台北市政府做一次性的更新。
二.獎勵小型都更以維護、擴充老舊住宅的公共設施,保障在地居民最基本的居住安全。
其實這些問題都不難解決,只是相當瑣碎複雜,一直缺乏一個有執行力的立法委員來認真推動,過去大家等的夠久了,明年,換一個有衝勁的人來替大家把關吧!
(照片出自:https://goo.gl/uU8VlF)
-------------------------------
相關新聞報導: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51019/714183/
Search